第五十四章 馬周俯首

雖說李世民的帥令比他的將令要大。
長孫無忌在李元吉走後,哭笑不得的對李世民道:「齊王殿下這不是胡鬧嘛。」
李元吉樂了,「好好好,不錯不錯……」
長孫無忌有心詢問李元吉口中的糧食到底是怎麼回事,但看李世民沒有說的意思,也就沒有多問。
要是佔據有利地形的話,能抵擋數萬人攻伐。
再次見到馬周的時候,馬周更清瘦了,但整個人看上去很精神。
李世民頭疼的道:「罷了罷了,明日你差人去洛陽武庫,我會吩咐庫吏,給你拿三千副鐵甲。」
李元吉逮住陝州總管數落了許久,一直將陝州總管數落到無地自容的地步的時候,謝叔方匆匆趕到偏殿內。
但陝州總管如今的直屬上司是他,陝州總管在看到李世民越級下達帥令的情況下,應該先請示一下他,再做決定。
李元吉白了李世民一眼,沒好氣的道:「我要籌建一支三千人的鐵甲營,讓他們守在糧倉門口,看誰還敢打我糧食的注意。」
他出身不好,沒幾個人賞識他,他向別人宣揚他胸中大志向的時候,別人也只會嘲笑他。
在親眼目睹了李元吉並沒有傳聞中的那般殘暴不仁、囂張跋扈以後,他不介意為李元吉效力。
第一個賞識他的人,是博州的經學博士,但那位經學博士,也只是向衙門裡推舉他為助教,讓他幫忙分擔教學的壓力,並不是真正賞識他。
李元吉回到了洛陽宮偏殿,逮住陝州總管就是一通https://www.hetubook.com.com數落。
河北被劉黑闥佔了,從洛陽到幽州,要麼就是出葦澤關,頂著突厥人的箭矢,趕往幽州,要麼就是經河南道出海,沿海而上。
馬周沒有絲毫猶豫,正色道:「請殿下吩咐。」
而且錄事參軍事,又是齊王府內府的官,前途不可限量。
待到陝州總管離開以後,謝叔方立馬上前,「殿下,馬周已經到洛陽城外了。」
唯有馬周,是心甘情願加入到他麾下的,必然也會跟他一條心,不遺餘力的幫他。
馬周一愣,若有所思的道:「殿下是要臣去見燕王殿下?」
你很不錯。」
錄事參軍事,從六品上的官,跟記室參軍事平級。
馬周拱著手,慚愧的道:「此前是臣孟浪了。」
所以只有經河南道出海,沿海而上。
李元吉不給,李世民又不能強搶。
也是唯一一個不計較他出身,就對他委以重任的。
李元吉點點頭道:「你近些日子在洛陽的所作所為,我已經知道了。你不僅阻止了洛陽邊陲的那些衙門將河北的難民們趕回河北,還將躲到山林里的難民請了出來,為他們準備屋舍,發放田產,讓他們在洛陽安家落戶,落地生根。
李元吉就差指著他的鼻子說,我要武裝出一支兵馬,防著你這個惡賊去偷糧。
所以李思行、凌敬不是心甘情願為他所用。
高開道想要在李藝手底下存活,勢必會勾結突厥人。」
李藝兵鋒遠勝和圖書於高開道,高開道算計了李藝以後,李藝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李思行是個二五仔,凌敬是被他威脅,才勉強加入到他麾下的。
李元吉沉吟了一下,吩咐謝叔方帶上所有的侍衛,大張旗鼓的出了洛陽宮。
李世民皺起眉頭,「不行。」
對外宣稱,說是要重新給糧倉布防,要將糧倉打造的水泄不通,不給賊人第二次偷糧的機會。
李元吉盯著馬周道:「幽州現在應該在鬧飢荒,李藝不出意外的話,會找臨近的高開道借糧。高開道此人心懷叵測,八成會算計李藝。
李世民一愣,皺起眉頭道:「你要那麼多鐵甲做什麼?」
李元吉在笑了一會兒后,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開口。
不等李世民開口,李元吉又補充了一句,「鐵甲只是利息,糧食還是要還的。」
幽州的情形馬周或多或少有些了解,所以李元吉說讓馬周去威州,馬周就猜到了李元吉讓他去見李藝。
平調官員所獲的糧食,是由李元吉收取,李元吉分配的。
若是沒李元吉相助,洛陽各地的衙門也不會聽他的命令行事,更不會配合著他安置難民。
馬周趕忙道:「當不起殿下誇獎,若是沒有殿下手下的鐵騎相護,若是沒有殿下的威名。別說是阻止洛陽邊陲的那些衙門將難民趕回河北了,就是救一人,臣也很難辦到。」
李元吉笑道:「有功就是有功,你不用如此謙虛。你能發現問題,還能解決問題,那就證明和圖書你的眼光和手段都不俗。
李元吉『呵呵』道:「我的糧食,我說了算嗎?」
奢侈到了極點。
終於有一個青史留名的傢伙,願意心甘情願的為他所用了,他怎麼可能不開心。
倒不是擔心李元吉另有所圖,純粹是李元吉這麼做的話,他以後不好再去偷糧了。
鐵甲可是利器,三千副鐵甲,足以武裝出一支三千人的猛士營,摧城拔寨不在話下。
長孫無忌自討沒趣,也是一臉尷尬。
出了洛陽宮,李元吉讓謝叔方帶著人去了糧倉,自己偷偷趕去了城外見馬周。
馬周見到了李元吉,毫不猶豫的上前,向李元吉深深一禮。
李元吉的目的達到了,輕哼了一聲,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離開了洛陽宮前殿。
李世民敢做初一,李元吉不介意做十五。
李元吉要用三千副鐵甲,武裝出一支三千人的猛士營防著他,他心裏挺不是滋味的。
要是交到心懷叵測的人手裡,恐怕會成為禍亂我大唐的根源。」
從洛陽到幽州的路,可不好走。
李元吉給了馬周極大的賞識,馬周覺得自己冒點風險,也是值得的。
這是失職,必須訓斥。
三千鐵甲,能造就三千猛士,能改變一場戰爭的勝負。
從今日起,我就升任你為齊王府錄事參軍事,你可願意?」
李元吉這才放過了陝州總管。
李元吉點著頭道:「我需要你拿一個消息,去幫我換一家人。」
「有一件事,我需要你去辦。」
長孫無忌忍不住道:「齊王殿下和-圖-書,三千鐵甲,能造就三千猛士,摧城拔寨輕而易舉,必要的時候,還能充任奇兵,給敵人沉痛一擊。
「臣馬周,參見殿下。」
李元吉盯著李世民,「二哥是不是忘了,所有的糧食都要從我手裡過一遍,我說三成就三成,你說了不算。」
奢侈。
馬周明顯愣了一下,躬身向李元吉施禮,「多謝殿下賞識,臣願為殿下效力。」
馬周心裏很清楚,他在洛陽安置、賑濟難民,之所以辦的那麼順利,也是藉助了李元吉的威名和兵鋒。
比他之前那個助教,高了好幾個品階。
李世民下意識瞪起眼,怒喝,「我的糧食,我說了不算?」
李元吉瞥了長孫無忌一眼,淡淡的道:「我知道裏面的輕重,不需要你提醒。」
李世民陰沉著臉,沉吟了好一會兒,嘆了口氣,「糧食如今是重中之重,關係到河北數百萬人的生死,一分一毫我都不能捨棄。你換一個條件吧。」
陝州總管現在是他的屬下,居然只看帥令,不知道請示他。
李元吉是他目前為止遇到的,第二個賞識他的人,也是第一個真正賞識他的人。
李元吉卻要拿去給守軍用,還是守糧倉的守軍。
「往後的糧食,我要三成。」
李世民知道了,估計也只會說他小心眼,不會懷疑其他的。
「哼……」
馬周見李元吉似乎很賞識自己,心裏也挺激動的。
他之所以會離開遊歷了數月的汴、曹二州,出現在洛陽,就是因為他在浚儀遭到了浚儀令崔賢首羞https://m.hetubook.com.com辱,所以一氣之下,準備去長安謀一個好前程,好讓崔賢首看看,誰才是真正的人傑。
馬周神情一肅,躬身道:「殿下請吩咐。」
李元吉也料到了李世民不可能將吃進去的糧食吐出來,當即道:「那你給我拿三千副鐵甲,充作利息。」
陝州總管不請示,就私自做決定,那就是沒把他放在眼裡。
長孫無忌等人看看李世民,又看看李元吉,一臉茫然,不明白李世民和李元吉在說什麼。
我向來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
李世民被懟的沒話講了。
畢竟,幽州除了李藝,也沒人值得李元吉親自派人去見的。
威州是幽州的轄地,李藝如今率兵駐紮在大安山一代,抵禦著東突厥的兵馬。
頂著突厥人的箭矢去幽州,明顯不現實。
你既然有功,那我也不會吝嗇賞賜。
李世民感嘆道:「胡鬧就胡鬧吧,誰讓我理虧呢。」
是李世民無理在先,也沒資格怪李元吉無理在後。
李思行說,你救活了不下五萬多的難民。
但沿海而上也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李元吉是唯一一個相信他的才能,並且重用他的人。
李世民一臉尷尬。
馬周在洛陽奔波了小半個月,親眼見證了李元吉不遺餘力的去安置那些難民,對李元吉有所改觀,態度自然變好了不少。
李元吉對著侍衛們擺擺手,待到侍衛們離開以後,鄭重的對馬周道:「我需要你替我去一趟威州。」
李元吉很滿意馬周的態度,笑著道:「現在不說我救人也在害人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