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蕭瑀的勸解

陳叔達臉色大變,「時文,你可別害我啊。」
「那就依時文所言。」
一出門,陳叔達立馬開口,「時文真的要按公主殿下說的做?」
尤其是蘇定方這種被封為國公,能參加朝會,能面見李淵的,更沒人敢貪墨他的賞賜。
平陽公主如今看著跟齊王交情甚好,我們很有可能會將平陽公主也一起的得罪了。
所以沒像是其他將士一樣,沒心沒肺的慶祝,而是找上了李秀寧,想問個清楚。
陳叔達率領著禮部天官,捧著聖旨,在鼓樂聲中,趕到了關衙門口。
蕭瑀突然一笑,看著陳叔達道:「當然了,子聰兄要是入了太子門下,那就當我什麼也沒說。」
三位國公,一位郡公,外加幾個侯伯,一起登門。
宅院、田產等沒辦法當場交割,只能以文書的形式賜給蘇定方等人。
所以,蕭瑀說的確實在理。
所以他讓李元吉領旨以後,即刻趕去洛陽城。
陳叔達思量著點點頭。
蕭瑀看了陳叔達一眼,長長的嘆息道:「聖人交代的,只能當成交代了。畢竟,齊王殿下不露面,我們什麼也做不了。」
當即,也不用人刻意去吩咐,火頭軍的人就跟一眾壯丁,卸下了裝在大車上的酒肉,開始燒肉、分酒。
陳叔達開始宣讀聖旨。
在賞賜有功將士這方面,李淵看的極重,派遣了不少人盯著,還沒人敢貪將士們的賞賜。
李淵交代的任務,他們辦了,沒辦成,又不是他們www.hetubook.com.com的錯。
蕭瑀又語重心長的道:「既然逼出了齊王殿下,對你我沒什麼好處,我們又何必得罪人呢?」
李淵的如意算盤打的是叮噹響。
聖人此次封齊王為震曜上將的目的,是為了秦王。
不過,比起被李世民、李元吉、李秀寧姊弟三人盯上,李淵的那點懲罰就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蕭瑀不好光明正大的將李元吉比做棋子,就只能用『左右』二字形容。
羅士信、蘇定方等人找了個借口,湊到了一起,趕到了李秀寧所住的院落。
「齊王殿下明顯不願意被聖人左右,我們又有什麼辦法?」
在李秀寧等人單膝跪地以後。
李淵疼愛李建成、李秀寧、李世民、李元吉兄弟姊妹,那是朝野皆知的事情。
沉默了片刻以後,皺著眉頭道:「我們出京的時候,聖人可是特地叮囑了我們,一定要將聖旨交到齊王殿下手裡,盯著他率領著兵馬趕去洛陽城。」
蕭瑀是讓他照章辦事即可,不用做太多的努力。
好的是,蕭瑀能因為李秀寧的話,改變態度。
我們一下子得罪他們三個,他們三個要是為難我們的話,聖人也只會向著他們。」
壞的是,他和蕭瑀沒能完成李淵交代的任務,李淵一定會懲罰他們。
「你們來找我,是想知道天使為何沒有宣讀有關封賞元吉的旨意對吧?」
陳叔達愕然的看向蕭瑀。
他們犯了錯,聖人www.hetubook.com.com也就是發發火而已,不會真的懲處他們。
陳叔達一封一封的宣讀,羅士信、李仲文等人一個個上前領旨謝恩。
像是蘇定方這種新降的,在長安城內沒什麼住處的,李淵大方的給他賜了一座佔地面積極廣的國公府,還賜下了不少田產、騾馬,以及上千的仆婢。
「那依照時文的意思,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蘇定方等人回到了長安城以後,只需要拿著文書去相關的衙門,就能領到李淵賞賜的一切。
陳叔達道:「我們就不能從公主殿下身上入手嗎?」
「殿下若是有齊王殿下的消息,還請及時告訴臣等。」
將士們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一邊喝酒吃肉,一邊興高采烈的向同袍們分享起了自己所獲的封賞。
他們是李淵的心腹,腦袋上只能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李淵。
蕭瑀和陳叔達商量妥當,一起返回了下榻之處。
在葦澤關上下歡慶的時候。
蕭瑀揪了揪長須,苦笑著,「不按公主殿下說的做,還能怎麼做?難道派人去太行尋找不成?太行那麼大,我們派遣多少人入山,也是徒勞。」
在此前的葦澤關一戰中,葦澤關內所有人都有出力,所以李淵的賞賜人人有份。
我們要是強硬的逼出了齊王,那就將齊王給得罪死了。
李元吉不答應,他也只能白忙活。
李秀寧微微頜首。
但他卻忽略了李元吉的態度。
李淵除了變動了他https://m.hetubook.com.com們的官爵外,還賜給了他們中間一部分人一些宅院、田產、騾馬、仆婢。
李元吉不在,那就從羅士信開頭。
蕭瑀被陳叔達受驚的小表情給逗樂了,放聲大笑。
太行山龐大又綿長,李元吉不露行蹤的情況下,派人去太行山裡尋找李元吉,就跟大海撈針沒區別。
他要拿李元吉做棋子,那也得李元吉答應才成。
禮部天官吩咐人擺開了儀仗,通知了一下李秀寧以後。
此次葦澤關一戰中,最大的功臣就是他們的主公李元吉(李元吉是葦澤關上下的首腦,葦澤關上下所獲的功勞,皆可以說有李元吉一份)。
李淵此次賞賜十分豐厚,所以將士們相當開心。
蕭瑀再怎麼說也是李淵的親戚,跟李淵也是又交情的。
但是在宣讀封賞旨意的時候,李元吉不在,宣旨的天使也沒有宣讀有關李元吉的封賞旨意,羅士信等人皆品出了一點兒不對味。
陳叔達看著蕭瑀道:「你就那麼相信公主殿下的話,相信她一點兒也不知道齊王殿下的行蹤?」
他們絕對不能偏向太子。
陳叔達被懟的說不出話了。
除了完成李淵的命令外,似乎沒什麼好處。
蕭瑀向李秀寧拱手。
李淵也清楚,他冊封了李元吉為震曜上將以後,李世民一定會從中看出他有反悔之意。
李秀寧自然不會怠慢,請羅士信一眾人坐下,吩咐人上了酒肉以後,才徐徐開口。
蕭瑀點了點頭,帶著陳叔達向李和圖書秀寧躬身道:「那臣等就先行告退了……」
蕭瑀就像是沒看到陳叔達的神情一般,繼續說道:「聖人對太子、平陽公主、秦王、齊王疼愛有加。
陳叔達一愣。
反正李元吉不露面的話,他們做再多的努力也是無用。
蕭瑀瞥了陳叔達一眼,意味深長的道:「如何入手,硬的不能用,用軟的?我們費盡心機逼出了齊王殿下又如何?
李秀寧毫不猶豫的點頭道:「一旦有元吉的消息,我會立馬派人告訴二位。」
陳叔達始終覺得,李秀寧肯定知道李元吉的行蹤。
「哈哈哈……」
可以說是相當大方。
封賞的旨意宣讀完了,陳叔達撤了天使的儀仗,葦澤關上下瞬間歡騰了起來。
蕭瑀這是在勸他裝聾作啞?
所以齊王領了聖旨,出現在洛陽城的話,我們很有可能也會得罪秦王。
由他去跟李淵稟報此事的話,李淵即便是有氣,要發火,火氣也不會太大。
李元吉做事做的太絕了,往太行山一躲,一點兒行蹤也不漏,他們要逼李元吉露面的話,也無從下首,只能暫時按李秀寧說的做。
此事有好有壞。
其他的賞賜更是不計其數。
蕭瑀對待此事的態度,跟出京的時候略有不同,應該是剛才去見李秀寧的時候,李秀寧的話對蕭瑀有所觸動。
陳叔達皺起了眉頭。
蕭瑀反問道:「不相信又如何,她不肯說,我們還能用強不成?」
有李元吉率領著大軍在一旁看著,李世民即便是心裏不痛快,也不和-圖-書好大動干戈。
李秀寧立馬帶著李仲文等人在葦澤關關衙外設下了香案。
蕭瑀和陳叔達起身,離開了李秀寧的住處。
蕭瑀的意思他大概也明白了。
太子雖然是儲君,但也只是儲君而已。
說明在蕭瑀心裏,還是念舊情的,他跟蕭瑀交往的話,也能放心不少。
蕭瑀開始給李淵寫信,道明葦澤關詳情,陳叔達則吩咐隨行的禮部天官做準備,開始向其他人宣旨。
有人稍微統計了一下,此次李淵加了一位國公的封戶,晉了兩位國公,封了一位國公,晉了兩位國侯,四位縣侯,十一位縣伯,六十六位縣子。
李元吉在長安城的時候,氣的李淵跳腳,李淵也沒拿他怎麼樣。
李秀寧在將士們歡欣鼓舞的時候,又下令大慶三日,將士們的歡呼聲就更高了。
陳叔達在了解清楚了蕭瑀的心思以後,瞥著蕭瑀問。
陳叔達沒好氣的瞪了蕭瑀兩眼。
陳叔達遲疑道:「聖人交代的……」
李秀寧再怎麼說也是李淵的女兒,蕭瑀和陳叔達身為人臣,豈能冒犯。
所以齊王殿下即便是抗旨,他還是齊王。
這要是換成了別人,墳頭的草恐怕也就長出來了。
蕭瑀見陳叔達已經明白了自己的心思,笑著道:「我去給聖人傳書,你去宣讀其他的旨意?」
李淵最多也就是依照慣例,賜他們一些錢糧和田產,以酬他們的辛苦而已。
李淵還不至於為此事殺了他們,頂多也就是喝斥一番,罰一罰俸祿而已。
對你我有什麼好處?」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