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烈馬難馴

但是在魏徵等人謀取這一批糧食的時候,李思行得到了父親的授意,一點兒口風也沒有向我透露。
……
次日。
李元吉在陳叔達和蕭瑀走了以後,並沒有急著休息,而是思考起了如何儘快的恢復河北道的人口,以及河北道的農桑。
李淵一個做父親的,怎麼能這麼從兒子手裡謀取東西呢?
所以,趕在他回京之前,李淵應該會將他平遷為河北道大行台尚書令,統管河北道的一切。
李元吉笑著解釋道:「就是有點不近人情,所以我府上容不下他。」
希望能藉此讓蕭瑀把肚子里的那些話給忘了。
李思行一人一馬,就守在懷州的界碑處。
李思行是我特地留下看管這一批糧食的人之一。
留他多活一刻鐘,那都是仁慈。
李秀寧更加不解了,「仔細說說。」
他不用猜也知道,李淵多半是不會拒絕他的要求的。
而且河北道現在比河東道更需要一個大行台,統管河北道的一切,恢復河北道的人口和農桑。
薛萬述點了一下頭,沒有再多說什麼,躬身一禮退出了營房。
在李秀寧看來,李淵背地裡謀划著李元吉倒賣官職得來的糧食,那就是在欺負人。
「誰說不是呢……」
沒過多久以後,薛萬述穿著一身甲胄,出現在了李元吉的營房內。
要恢復河北道大部分地方的吏治以及農桑,那就必須派人去詳細的了解一下現如今河北道的狀況。
河北道如今百廢待興,百姓需要重新安置,官員也需要重新任和*圖*書命,吏治也要重新恢復,農桑也得儘快操持起來。
蕭瑀思量了一會兒,沖陳叔達拱手道:「那就有勞陳兄了。」
若是不儘快恢復這些地方的吏治,恢復這些地方的農桑的話,那到了冬天,這些地方的人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其他人紛紛跟上。
他們和李元吉交談的過程並不長,所書的奏疏也不用太長,除了李元吉出言不遜的地方需要潤色一二外,並沒有其他費神的地方,還不需要他們兩個人一起寫奏疏。
李元吉並沒有留在天井關等待李淵的回復,而是率領著一眾兵馬繼續趕路。
陳叔達沒辦法讓蕭瑀將肚子里的話說出來,又怕蕭瑀憋的難受,就想方設法的讓蕭瑀把注意力放在其他的地方。
薛萬述眉頭微微一揚。
李藝的兵馬出現在他麾下,其中的深意,自然值得人深思。
「我在葦澤關等了數月,一直等你向我求饒,可是你沒有。」
「那我去向聖人上奏,你去看看他們為何穿戴著幽州獨有的甲胄?」
李元吉樂呵呵的笑著說。
不過,即便是知道了,也不會在意。
藏來藏去的,反倒是引人誤會。
李元吉這話裏面的信息量就很大,但李元吉沒有明說,他也不好多問。
李元吉跨坐在馬背上,盯著跪在面前的李思行,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走吧。」
李秀寧聽到這些話,張了張嘴,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
薛萬述躬身應允。
薛氏兄弟不是什麼無名之輩,李藝給的一萬多m.hetubook.com.com驍勇也不是什麼小數目,藏是藏不住的,還不如大大方方的放在人前。
李元吉沒有再搭理李思行,策馬往洛陽城的方向而去。
尤其是農桑,必須馬上操持起來。
陳叔達笑著點了一下頭,快步往他們的住處走去,蕭瑀背負著雙手趕往了關城上。
「來人吶,召薛萬述。」
我離開洛陽城以後,很多人就盯上了這一批糧食。
李元吉在薛萬述走後,略微思量了一下隨後要派往河北道坐鎮的人選以後,就歇下了。
「臣李思行參見殿下,求殿下饒臣一命。」
去年秋耕的時候,河北在鬧兵災,河北的百姓根本沒辦法耕種。
李元吉也沒有隱瞞,坦言道:「阿姊應該知道,我通過倒賣府上的官職,籌措到了不少糧食,囤放在洛陽城。
李思行再怎麼說也是李淵的太原元謀功臣,豈是說殺就能殺的?
「何必等以後,現在就宰了算了。」
李思行能顧著跟李元吉的人情,向李元吉透露口風,李元吉還能眼睜睜的看著李思行被李淵砍了不成。
李秀寧哼哼著道:「那李思行再怎麼說,也是你府上的屬官,跟你也算是相交一場,一點兒風聲也不給你透露,確實是一點兒人情味也沒有。」
不然的話,他不好給手底下的人交代任務。
李元吉麾下的從眾穿戴著幽州獨有的甲胄,確實值得關注。但他們現在首要的任務是完成李淵交代的任務。
今年春耕的時候,河北才剛剛平定,一些地方在李和*圖*書世民的操持下,雖然恢復了吏治,也趕上了春耕,但仍然有大部分地方吏治還沒有恢復,也沒有趕上春耕。
陳叔達提議。
李思行被架在火上烤了數月,真的可以說是度日如年,人已經快被烤散架了,已經快要扛不住了。
這個問題,薛萬述必須要問清楚。
宇文寶在李元吉背後嚷嚷。
良久以後,撇著嘴道:「我以為父親只會欺負我這個做女兒的,沒想到連你這個做兒子的,也欺負。」
李元吉愣了一下,若有所思的笑道:「他這是發現你們了,想看看你們為何跟我混跡在一起。他喜歡看,就讓他去看好了。」
「臣明白了,臣馬上派人去巡視河北道諸州。」
李元吉在思量了一會兒后,對門口的侍衛們吩咐了一聲。
李思行頭垂的低低的,除了哽咽外,一句話也沒說。
陳叔達聽出了蕭瑀似乎有『吐槽』李淵的意思,趕忙提醒道:「時文,聖人不是你我能指摘的,一定要慎言。」
我們一起去看看如何?」
曾幾何時,他以為他能馴服李思行這匹烈馬,讓李思行為己所用。
蕭瑀身為李淵的心腹,發現了他軍中多出了一群疑似幽州的兵馬,多看幾眼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河東道和河北道皆處在陝東道一東,皆能達到制衡李世民的目的。
唯有完成了李淵交代的任務,他們才有閑暇去關注其他的。
李元吉盯著李思行,感慨著說。
李思行人看著清瘦了不少,也蒼老了不少。
李元吉在薛萬述見禮以m.hetubook.com.com後,開門見山的道:「你派一隊信得過的人,去一趟河北道,巡視一下河北道諸州。」
事有輕重緩急。
李元吉絲毫不知道,他麾下的兵馬已經被陳叔達和蕭瑀給盯上了。
陳叔達看出了蕭瑀心裏有無數的話想說,有點不吐不快的意思,忍不住又道:「剛剛齊王入關的時候,麾下的從眾當中,有不少人穿戴的甲胄,似乎是幽州獨有的樣式。
薛萬述略微一愣,忍不住道:「殿下派人去河北道做什麼?」
以後遇到了我,盡量繞道走,我怕我會忍不住宰了你。」
在宇文寶眼裡,這種背主的人就該立馬殺掉,以儆效尤。
蕭瑀無奈的嘆息道:「我知道輕重……」
李淵賜下的『恕一死』的『免死金牌』,還不是現在的他能夠無視的。
見到了李元吉以後,立馬跳下了馬背,快步跑到李元吉的馬前,匍匐在了李元吉馬下。
李元吉在薛萬述走了以後,失聲一笑,並沒有過多的關注此事。
若不是我麾下的宇文寶還算忠誠,拚死也要守著這一批糧食,這批糧食恐怕早就被魏徵等人給謀划走了。」
李秀寧在走過了懷州的界碑以後沒多久,就策馬追上了李元吉,疑問道:「那個李思行到底犯了什麼錯?」
你堂皇正大的下一份旨意,讓兒子拿出一些糧食孝敬你,也比你暗中用各種手段謀划要強。
蕭瑀感受到了陳叔達的好意,臉上浮現出了一絲難看的笑意,感嘆著道:「此事我也注意到了,不過我們現在還沒時間去hetubook.com.com關注他們,我們得儘快將齊王所說的一切,上奏給聖人,請聖人定奪。」
至於給李元吉透露的口風,會不會觸怒李淵,那完全不是李思行該操心的。
宇文寶被瞪了縮了縮脖子,沒敢再說話。
李元吉坦言道:「去看一看河北道諸州的吏治,以及諸州春耕的情況。」
李元吉笑著道:「沒犯錯啊。」
過了天井關,再往南走,就到了洛陽地界的懷州境內。
似乎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又似乎是有無數的悲傷要控訴。
李元吉擺擺手,準備讓薛萬述離開,卻聽薛萬述又道:「關城上有一位年近五旬的清叟,一直盯著兵營里看,臣派人查問了一下,說是宋國公蕭瑀。
齊王府統軍府的兵營,蕭瑀不好擅闖,蕭瑀要了解齊王府統軍府的兵馬,就只能站在關城上登高望遠。
不然到了冬天,河北得餓死不少人。
李元吉嘆了一口氣,「人各有志,你不願意全心全意為我效力,我也不勉強。往後你就離開府上吧,去找我父親,讓他另外給你謀個差事。
沒過多久以後,懷州的界碑出,就剩下了李思行一個人孤零零的跪在哪兒,低聲的哽咽。
李元吉瞪了宇文寶一眼。
畢竟,幽州的兵馬如今都在李藝的掌控之中。
再說了,李淵真的要因此責怪李思行的話,李思行只需要一句『縣官不如現管』,便足以讓李淵收回所有的責罰。
李秀寧愕然的看向李元吉。
李思行言語有些哽咽。
殿下有什麼要交代的?」
但到頭來,李思行還是選擇了李淵。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