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世民開始吹『衝鋒號』了?

可以說,此人的身份雖然不高,但卻影響了李世民和李建成鬥爭的最終結局。
「王眰一個從七品的官,為何會出現在朝會上?」
凌敬有心詢問李元吉,王眰到底有什麼問題,但李元吉明顯是不願意說,他只能將王眰此人記在心裏,默默的觀察。
也有可能是通過丘和,悄無聲息加入到他手底下的人。
至於王眰會不會給秦王府傳遞什麼消息,李元吉現在也不太在意。
丘和的事情,算是給他敲響了一個警鐘。
讓他們以後隨我一起參加朝會。」
再加上齊王妃還有姊妹在秦王府做夫人,齊王妃自然更親近秦王府。
李元吉一愣,愕然道:「誰?」
李元吉猜測,李世民應該是先安排了一撥暗子進去,然後通過暗子,摸清楚對方的喜好,再投其所好,買通要買通的人。
因為對方的官爵實在是太低太小了,發聲之初,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回應,最終還是裴矩將他的話重複了一遍,才引起了所有人的重視。
李世民安排到他手底下的暗子很有可能就是丘和。
他要是沒記錯的話,此人應該是李世民放在李建成身邊最深的暗子。
凌敬躬身一禮,退出了殿內。
李元吉在凌敬走後,微微皺眉,雖然他還不知道王眰是有人故意安排到朝會上的,還是被人帶到朝會上長見識的,但王眰提議讓丘和到他府上充任屬官的事情,他已經想明白了。
簡單的施了一禮后,哭笑不得的道:「殿下,臣已經和_圖_書查問清楚了,此次丘和的事情,純粹是個誤會,並沒有太多的算計在其中。」
李元吉在凌敬一臉狐疑中,緩緩開口。
因為在李建成決定刺殺李世民的時候,向李世民傳遞消息的,不止此人一人。
明顯是有人故意安排的。
他問的問題,李元吉還沒有回答,又拋出了新的問題。
「婢子在!」
李元吉在得知其中並沒有太多算計以後,心裏放鬆了不少,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也因此,齊王妃曾多次勸解齊王不要跟秦王府交惡。
凌敬鄭重的點了一下頭,離開了殿內。
三萬元從,雖然在李淵稱帝以後,就一直駐紮在太極宮內,沒怎麼動過,戰鬥力遠遠不及李世民手底下那些一直在戰場上廝殺的精兵悍將,但他們出手的話,還是能阻止李世民發動政變的。
李元吉在侍衛離開以後,吩咐門婢為自己添了一點兒甜酒,一邊品著酒,一邊批閱文書。
李世民的謀划確實不錯,他要是不知道王眰身份的話,根本不會將此事跟李世民聯想到一起,更不可能察覺到李世民的謀划。
現如今,齊王妃楊妙言,在李元吉的影響下,已經逐漸的認清了宮裡的險惡,也近乎斷絕了跟秦王府有什麼密切的往來,所以不可能再給秦王府傳遞消息。
丘和要做點什麼的話,就會容易很多。
雖然歷史上沒有明確的記載過齊王妃向李世民傳遞過什麼消息,但歷史上卻記載了,長孫亡故以後,hetubook.com.com李世民要立齊王妃為皇后,曾經直言齊王妃對他有大功。
李元吉毫不猶豫的點頭。
「臣遵命!」
當然有問題。
凌敬臉上的疑惑更濃了。
只不過齊王妃作為一個旁觀者,肯定沒有參与到刺殺計劃中的王眰知道的多,能給李世民傳遞的消息也不會太大。
李元吉在凌敬走了以後,考慮起了以後要不要去上朝。
畢竟,他們駐紮的地方,就是玄武門。
不過,他可沒有追著李元吉刨根問底的資格,也沒有拒絕回答李元吉問題的資格。
李世民要讓他們保持沉默,亦或者是在政變中幫他,僅僅通過買通幾個將領,是不夠的。
他雖然將一切『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但架不住別人在朝堂上搞他。
而齊王妃能立下大功的事情,似乎只有這件事。
要知道太極宮內駐紮的兵馬可不少,其中就包括了李淵從太原帶過來的三萬元從心腹。
所以沒有王眰,李世民還是會完成反殺。
「謀划的真夠深了……」
所以他們又被稱之為北門屯兵。
因為在宮裡的貴人沒有明確的表明要找誰的情況下,誰也不知道宮裡的貴人是要找婢女還是侍衛。
守在門外的門婢和侍衛一起出現在了殿內。
王眰在李世民將丘和往自己府上划拉的時候,如此背刺李世民,複合他秦王府暗子的身份嗎?
李世民還是會反殺,只不過過程會艱難一些。
甚至非大朝會,他都不可能出現在朝會上。
和*圖*書品了兩盞甜酒,凌敬回來了。
所以在朝堂上跟秦王殿下的人吵的不可開交。
李元吉幽幽的感嘆。
李世民開始吹『衝鋒號』了。
又或者說是有人知道他會出現在朝會上,所以特地授意他在關鍵的時候這麼說。
李元吉並不打算像是李世民一樣,在朝會上跟自己的屬下保持一定的距離。
所以王眰在其中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雖然歷史上記載的玄武門之變的過程並不複雜,但細細去查看的話,會發現李世民在背後做了不少工作。
那就是在李世民和李建成鬥爭的最激烈的時候,李建成決定要以刺殺的方式解決了李世民,此人提前將消息透露給了李世民,讓李世民提前動手,完成了反殺。
李元吉心裏冷笑一聲,此人有什麼問題嗎?
「來人吶!」
可惜,他是個異類,他清楚的知道王眰的身份。
丘和是因為一場誤會,出現在他府上的。
所以李世民要讓他們保持沉默,亦或者幫他,不僅要買通他們的將領,還得買通他們中間所有領頭的人。
「提議讓丘和充任河北道一部尚書的人是誰?」
凌敬略微遲疑了一下,道:「似乎是太子率更丞王眰……」
李元吉為何會如此猜測呢?
「臣在!」
而且王眰一個太子率更丞,從七品上的官,在朝會上根本沒什麼發言權。
門婢和侍衛一起出現在殿內,也是一種習慣。
歷史上的齊王妃過於單純,不知道宮闈內鬥的險惡,跟秦王妃交情慎https://www•hetubook.com.com密,史書上描述二人的關係『頗稱莫逆,往來款洽』。
因為他們在大唐是一群特殊的存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這句話,在他們身上是反過來的。
他手底下就這麼點人,他也沒想過用這些人去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所以不用避諱什麼。
李世民在爭奪右武衛大將軍的同時,也開始為自己爭奪太子之位布局了。
也是因為太子的人提議,才出任他手底下屬官的。
最終聖人決議,讓丘和到河北道大行台充任兵部尚書一職。」
聖人和太子殿下都覺得此舉可行。
若是沒有此人提前向李世民透露風聲的話……
凌敬有些不太確定。
凌敬也愣了一下,狐疑的道:「太子率更丞王眰……此人有什麼問題嗎?」
別人往他府上塞一些他不願意要的人的話,他也沒辦法第一時間阻止。
李元吉在意的是,王眰居然會提議讓丘和充任他手底下的屬官。
凌敬立馬道:「是秦王殿下有意將丘和納入陝東道充任一部尚書,聖人、太子殿下,以及聖人和太子殿下的心腹,皆不願意看到丘和被納入陝東道。
他們是父子皆元從,父死子替。
在考慮了約莫一刻鐘以後,李元吉有了決定,對門外招呼了一聲。
因為他發覺,李世民現在要用類似的辦法對付他。
還有齊王妃。
不然的話,李世民在率領數百人發動政變的時候,為何只有齊王府的侍衛,以及太子宮裡的長林兵幫著太子,而其他的兵馬,不是幫著李世和*圖*書民,就是保持了沉默。
呵!
侍衛答應了一聲,匆匆離開了殿內。
李元吉也看不透李淵的用意,當即道:「派個人去問問。」
其中所要做的工作有多少,可想而知。
一直不去上朝的話,就一直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得到朝堂上的消息。
李元吉對門婢擺了一下手,待到門婢退到了一邊以後,對侍衛吩咐道:「你帶人去給羅士信、謝叔方、薛萬淑、薛萬均、宇文寶傳話。
畢竟,李建成和李世民還沒有斗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還沒有刀兵相見,王眰無論向李世民傳遞什麼消息,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李元吉恍然,鬧了半頭是鷸蚌相爭,互不相讓,最後乾脆將人塞到了他手裡。
所以齊王妃很有可能會給秦王府傳遞消息。
最終有人提議,讓丘和充任河北道的一部尚書。
歷史上,此人幾乎可以說毫無名氣,也毫無作為,但此人卻在關鍵的時候,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
而且問題大了。
若是買不通,那就讓暗子收集一些對方的罪證,將對方處理了,讓被買通的人頂上去。
所以他能出現在朝會上,且發表出了一定的見解。
凌敬沉吟著道:「此事臣倒是沒有查問,要不臣派人再去查問一番?」
所以他們一日為元從,終身為元從,而他們的將領卻是不斷更替的。
「那臣就下去派人了。」
李元吉略微愣了一下,盯著凌敬一臉詢問。
所以正常情況下,他只會礙於丘和是丘行恭的父親,不用丘和,但不會刻意的盯著丘和。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