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十七帖》和《蘭亭集序》

所以你還是賜點別的吧。」
甚至還有幾分迫不及待的想要拿到賞賜的意思。
萬一被李建成和李世民中間任何一個人給盯上,那他就涼了。
嫉妒李世民居然將王羲之的真跡賜給了凌敬,也嫉妒凌敬居然能有機會擁有一冊王羲之的真跡。
畢竟,以他的身份,想要謀一副王羲之的真跡,還是很容易的。
因為他離的近,聽的很清楚。
以至於後世的人想要一睹《蘭亭集序》真跡的風采,也只能想想。
說到此處,也不給李世民開口的機會,看向凌敬笑道:「我二哥既然如此大方,那我也不好吝嗇。你不是看上了我府上的那冊《算經》孤本了嗎?
凌敬先是愣了一下,然後一臉欣喜的道:「真的給臣了?」
若是沒有杜如晦輸人又輸陣的話,李世民也不至於下這麼大的血本。
李世民在吩咐完了段志感,等段志感離開了高台以後,再次張羅起了比試。
要是碰到了不肖子孫,說不定還會親自帶著人刨了你的墓呢。
「哈哈哈……」
真要出現了這種情況,那就是真的羞先人了。
沒必要沒皮沒臉的去跟手底下的人搶。
「臣多謝殿下厚賜。」
李世民在笑過之後,對凌敬道:「你放心吧,我說出去的話,向來有信,我說將王右軍的書貼賞賜給你,就一定會賞賜給你。」
李元吉會意,笑呵呵的幫腔道:「二哥,凌敬只是個文臣,你將父親賜給你的青銅槍賜給凌敬,https://www.hetubook.com.com恐怕會蒙塵的,父親知道了恐怕會不高興的。
送你了。」
虞世南、顏思魯、房玄齡等人深以為然的點頭。
李世民聽到凌敬的話以後,失笑道:「我能拿假的賞賜人嗎?」
唯有歐陽詢等人還是一臉的痛惜。
「下一個誰來?」
是《蘭亭集序》嗎?
歐陽詢在李世民手底下的名聲倒是不低,不過他很少去宣揚自己的名聲,因為他不僅是李世民手底下的學士,也是李建成宮裡的率更令。
或許有一日,後世的科技進步了,挖掘技術也進步了,能進入李世民的筆架山,一探傳聞的真假,一窺《蘭亭集序》真跡的風采。
說到此處,李世民還打趣道:「你要是不信,我現在就派人回宮去取。」
李世民給都給了,也就不做小女兒姿態了。
虞世南在李世民手底下不僅名聲不低,而且地位也不低,在修文館的一眾學士當中,他和房玄齡共列第一,一起執掌修文館。
雖說杜如晦是他們的同僚,還挨了一下重擊,恐怕的養不少時間才能痊癒,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抱怨杜如晦。
胡思亂想著,李元吉的目光落到了李世民身上,他迫切的想知道李世民口中的『王右軍』的書帖到底是不是《蘭亭集序》真跡。
要是有重要的任務交代下去的話,身邊連個像樣的聽用的人也沒有。
李世民徹底被凌敬給逗笑了。
所以還是他拿https://www.hetubook.com.com去墊棺材板更好,反正他已經決定了,等他快死的時候就悄無聲息的消失,絕對不留下任何痕迹,絕對不會子子孫孫們風光大葬他的機會。
其中博學就是一絕,另有德行、忠直、文詞、書翰四絕。
歐陽詢看李世民是真的要將王羲之的真跡賞賜給凌敬,痛心疾首的哀嚎。
凌敬欣喜若狂的拱手道:「多謝殿下,多謝殿下……」
凌敬聽到這話愣了愣,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畢竟,李世民死了以後,鐵定會起陵。
作為書聖,王羲之無論是活著的時候,還是死了以後,皆受讀書人敬重。
凌敬苦笑道:「可是臣一介文臣,要一桿大槍也沒什麼用啊?」
他的書法或許沒有歐陽詢好,但並不妨礙他對王羲之真跡的熱愛。
他也不好設下臉皮去凌敬手裡『搶』,不值得。
所以,他想要謀一副王羲之的真跡的話,是真的很容易。
不過,他有機會比後世的人更早的一窺《蘭亭集序》真跡的風采,而且就是現在。
只要起了陵,就避免不了被窺視。
如果說是《蘭亭集序》的話,那倒是能突破一下下限,如果不是,那就沒必要。
說到此處,還特地看向李元吉。
雖說《十七帖》也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但是沒有《蘭亭集序》的名氣那麼大,也沒有《蘭亭集序》珍貴。
李元吉的臉色卻變了,心裏在大聲的高喊。
說不定還會拿出一m.hetubook.com.com副歷史上沒有記載過,亦或者是從來沒有示人過的王羲之的真跡。
凌敬在確認了李世民賞賜給他的王羲之書帖是真跡以後,幾乎毫不猶豫的就向李世民躬身道謝。
不僅僅是他,李元吉一個對書法不怎麼痴迷的人都激動。
趙州李氏的人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幫他弄到王羲之的真跡。
他的書法作品更是被推崇備至,不僅價值連城,還被許多皇帝當成了心頭好,也被許多豪門大戶當成了傳家之物。
他表現得雖然如此不堪,但在場的人卻沒有一個人笑他。
屈突通、黃君漢、殷嶠、秦瓊、李君羡、張公謹等人也激動,房玄齡、于志寧、韓良等人更是激動的直呲牙。
是《蘭亭集序》嗎?
他家可以說是一個書法世家,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對王羲之的真跡看的比任何東西都重。
反正,《蘭亭集序》真跡給他墊棺材板,肯定比給李世民墊棺材板要好。
畢竟,趙州李氏是一個傳承了成百上千年的大世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趙國李牧身上,肯定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底蘊,以及不為人知的珍藏。
這就是手底下人才濟濟的好處。
向來喜好書法,以書法見長的顏思魯、歐陽詢、虞世南差點就不顧規矩的跑出來勸李世民收回成命了。
李元吉緩緩點頭。
他們不僅僅是激動,還嫉妒。
屈突通、黃君漢等一眾對《蘭亭集序》真跡貪念不深的人,也被逗笑了。
他在書法上的造詣相和-圖-書當高,所書的楷書當世第一,有不少敬仰他的人稱他的字為『歐體』,他的兒子歐陽通的書法造詣也不低,父子二人以後會被敬仰他們的人稱之為『大小歐』。
要是遇到了喜歡開棺拋屍的金人,不僅會屍骨無存,說不定還會毀了《蘭亭集序》這種民族的瑰寶。
傳聞稱,李世民十分喜愛王羲之的書法,也十分珍愛《蘭亭集序》,以至於死了以後,也要將它帶到陵墓里去。
雖然心裏應該還在肉痛,但至少明面上表現的很豁達、很大方。
李世民在吩咐段志感去取書帖的時候,說的是《十七帖》而不是《蘭亭集序》。
一個相當博學的讀書人,有五絕之稱。
即便是沒有王羲之的真跡,也能拿家中的珍藏去找其他幾大世家換,亦或者是有王羲之真跡的人換。
「好了,繼續比試吧。」
李世民被凌敬逗的是哭笑不得,「你還真不客氣啊?」
凌敬在這個時候也反應了過來,目光熱切的盯著李世民,嘴皮子哆嗦著道:「可是……王右軍的真跡?」
寒暄都沒寒暄,客氣都沒客氣。
依照後世的傳聞,《蘭亭集序》真跡的最後一任主人就是李世民。
「克明害我啊。」
凌敬毫不猶豫的猛點頭。
在李建成和李世民打的不可開交的情況下,他可不敢隨便出來秀存在感。
同僚而已,又不是父子,還不至於要小心翼翼的照顧著杜如晦的情緒。
是《蘭亭集序》嗎?
因為換做是他們的話,他們表現的說不和圖書定還比凌敬不堪。
不像是他,來來回回就那麼一兩個人在身邊聽用。
凌敬身為一個讀書人,又有機會得到王羲之的真跡,怎麼可能不激動。
李元吉定了調子,李世民也不好在固執己見了,在猶猶豫豫了好一會兒后,突然肉痛的道:「我剛剛得到了一冊王右軍的書帖,就賞賜給你吧。」
等到百年以後,他也可以像是李世民一樣,拿它去墊棺材板。
李世民又被逗的哈哈大笑,當即吩咐了身邊的段志感回宮去取王羲之的書帖。
這也是天下英雄盡入吾彀的好處。
凌敬起身,激動的笑道:「臣不敢客氣,臣怕一客氣,王右軍的書貼就沒了。」
如果能夠成為他的私藏,那就更好了。
在充分的感受過盜墓文化以後,他覺得子子孫孫們將祖宗們葬的有多風光,回頭被刨出來的時候就有多凄慘。
不過,李元吉對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真跡的貪念,在李世民吩咐段志感去取書帖的時候沒了。
顏思魯在李世民手底下名聲不顯,一輩子也沒做過什麼高官,但是他有一個在書壇鼎鼎大名的曾曾孫,那就是顏真卿。
只可惜,他是沒機會去參觀參觀李世民的筆架山了,也沒機會去一探傳聞的真假了。
因為他是個讀書人。
就比如,他現在就差人去給趙州李氏的人傳話,說趙州李氏的人只要能給他弄來一副王羲之的真跡,他就放過趙州李氏。
李元吉發現了,李世民在面對不同情況的時候,會吩咐不同的人去辦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