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李神通為的是那般?

在此基礎上,醫署的大夫可以在杏廬需要的時候,向杏廬借調。
李元吉白了楊妙言一眼道:「我知道你不會介意的,所以我說的都是實話。」
所以只要多數人贊成了,剩下的少數人不贊成也得贊成。
在把胖兒子『墩』到案几上以後,就風風火火的離開了。
不然工作量會大一倍多。
李元吉深吸了一口氣,知道不能再讓楊妙言說下去了。
不然大雪封路以後,想解決都不一定能解決的了了。
也就是純正的古人才能婚俗不禁,沖人家小好幾輪的小姑娘下手。
俗稱留中不發。
雖說王阮的兒子不可能跟她兒子爭王位,可雍王府所擁有的,可不僅僅只有王位。
楊妙言一副誘人犯罪的樣子說著。
楊妙言一邊幫李元吉撫摸著後背,一邊理直氣壯的道:「長安城裡的人都這麼說。」
明明徵討突厥也好,征討吐谷渾也罷,都沒李神通什麼事,李神通這麼熱衷的比人家造娃,又是為了那般?
李元吉瞧著瞪著大眼睛,愣愣的盯著自己的兒子,犯賤的伸出手,揪了一下兒子的小雀雀。
「你一會兒去找叔母說一下,讓她勸王叔收斂點,不然王圭等人彈劾他的時候,我可不幫他。」
她堂弟和王阮的堂弟皆在羅士信手底下學藝,可她堂弟和王阮的堂弟完全沒有可比性。
「悄悄告訴你,我已經將我幾個寡居的姑姑叫來長安了,還去承慶殿內請來了我阿姊。你喜歡熟|婦也好,喜歡姊妹也好,我都可以滿足你。」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
而且……我真的不喜歡熟|婦啊!!
而她的那兩位堂弟,或許會襄助一下她和她兒子,但絕對不會把www.hetubook•com•com全部的心力投入到她和她兒子身上,因為她那兩位堂弟還有楊氏要照顧。
然後在兒子咯咯咯的笑聲中,將兒子抱了起來。
醫署可以針對各地的達官貴人、世家豪門開發;杏廬可以針對各地的窮苦百姓開發。
李元吉翻著白眼,不耐煩的道:「趕緊送!趕緊送!」
在重新閱覽了一遍許敬宗的奏疏,又快速的將自己的想法寫到許敬宗奏疏,確認了自己的意思表達的很準確以後,李元吉吩咐趙成雍通過都亭驛,將奏疏重新遞還給還在外地的許敬宗。
也不知道這種事有什麼好玩的,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玩。
因為楊妙言不在乎寢宮裡的其他人,唯獨對王阮保持著一份警惕。
至於那些新遴選的采女,他就更沒有興趣了,那些采女最大的也不超過十五,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並且有道德底線的人,實在是也沒辦法沖人家下手。
人家能不能行,有沒有存貨你都不知道,你就逼人家回家跟另一半同房?
而且……
楊妙言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雖然不多,但只要有,就足以讓她提防起來。
在她和楊氏之間做選擇的話,她的那兩位堂弟肯定會把更多的心力投入到楊氏內。
還有一些歷史上的大詩人也是這般,七老八十的還給人家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寫情詩,還弄到詩集里四處傳揚,甚至傳到了後世。
而李元吉自然也不會說違心話。
因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大事,都是在少數服從多數中決定的。
李元吉一邊吃著楊妙言送來的東西,一邊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問。
楊妙言m.hetubook.com.com聽到這話,恍然大悟道:「也對,我們身為人子,不能陷父親于不義,那就這麼著了?任由他們去傳?」
這不是欺負人是什麼?
雖說王阮在家世背景等各個方面都不如她,但她總能從王阮身上感覺到一絲絲的威脅。
意思就是讓醫署中的大夫們在給達官貴人、以及世家豪門的人診病的時候,收取高昂的藥費,然後再用這些藥費中的盈餘,去補貼那些在杏廬里看病的窮人。
「阿郎真是這麼想的?那我就讓人將她們送回去了?以後阿郎要是反悔了,可就沒機會了。」
意思就是不用裁撤了所有醫署,將這些醫署杏廬化,可以在這些醫署的基礎上,直接在各地廣設杏廬。
有這麼說自己姑姑的嗎?
況且,這件事本來就是混淆視聽的事情,又沒有真正的發生過,所以澄不澄清都無傷大雅,實在是沒必要去計較。
所以楊妙言也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說違心話。
由於此次大唐疏通、重新修築官道,是一個全國性的事情,所以各地的奏疏都比較多,時間跨度也很長。
不過,即便是如此,李元吉批閱完奏疏的時候也到了晌午。
畢竟,所有人說的都是一件事,沒必要去挨個回復。
在陪著兒子玩了一會後,就把兒子交給了專門伺候的女官,然後忙起了正事。
再讓楊妙言說下去,天知道她會說出什麼鬼話。
楊妙言說這話的時候一臉的認真,似乎她就是這麼想的。
有個什麼天災人禍的,也會聯繫起來說,說是你不孝惹的禍。
不過,許敬宗在『說服』了絕大多數醫正以後,根據他對大唐醫療體系的了解,提出和_圖_書了一個新的建議。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各地的醫署在此次改動當中不受到任何損傷,也能確保各地的杏廬順利的開放。
李元吉搖著頭,示意楊妙言去找淮安王妃說說。
「你是說,王叔正帶著一眾叔伯兄弟,在長安城內欺負人?」
她敢肯定,只要王阮能夠生齣兒子,只要王阮的堂弟能順利的長大,一定能成為王阮母子的一大助力。
也就是快要入冬了,北方大部分地方已經停工了,所有奏疏少了一大半,只需要批閱一些南方的奏疏就可以了。
她堂弟在文采上比王阮的堂弟高了不止一星半點,可是在武藝上、膽識上、交友上,以及其他的方方面面,差了不止王阮的堂弟一星半點。
在處理完了許敬宗的奏疏以後,李元吉又開始處理起了各地的疏通、重新修築官道的奏疏。
而這一絲威脅的來源,就是王阮的那個堂弟。
任由李神通這麼搞下去,王圭和魏徵等人鐵定彈劾他。
所以,一旦王阮有了兒子,並且得到了堂弟的襄助,一定會在雍王府內佔據一席之地。
有了什麼決定,在朝堂上當眾宣告即可。
李元吉剛要辯解,就聽楊妙言繼續道:「你要是真的喜歡熟|婦,你就跟我說,我幫你安排。你要是只喜歡我楊氏的熟|婦,你也可以跟我說,我也可以幫你安排。
剩下的一些頑固分子,可以忽略不計。
許敬宗已經將天下間所有的醫署統計完了,也跟太醫院、以及各道醫署里的醫正見過面了。
這是一個兒子應該做的嗎?」
也就只有一些不好回,又或者沒考慮好怎麼回的奏疏,才可以留下。
在這種事上,古人是無所不用其極的,和-圖-書也沒有任何的道德可言。
為了這種事在朝堂上打嘴仗,實在是有辱斯文。
李元吉愣愣的盯著楊妙言,完全不知道說啥好了。
這話對楊妙言還是有一定殺傷力的。
此外,還有一些千篇一律的彈劾奏疏,也可以留下。
揪小孩子小雀雀這種事情,是很多成年人都有的惡習。
馬上要入冬了,許多事情都要儘快解決。
雖說不是親的,甚至隔了百八十畝遠,但那也是你姑姑啊,是你長輩。
萬萬不可沾染我義成姑姑,她在突厥待了數十年,前後又侍奉過好幾位突厥可汗,誰知道干不幹凈。」
那就是醫署跟杏廬并行。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這還不算欺負人?!」
面對一些需要回復,需要給出明確指示的奏疏,必須給出回復,給出指示,然後再將奏疏送回去。
難道他以為,在這種事情上出點力,就能爭取到領兵出征的機會了?
看看楊妙言選的熟|婦都是一些什麼人,就知道楊妙言說的是真心話了。
在這個以孝為尊的時代,老子犯了錯,兒子不僅不能揭發,還得掩飾,不然就是不孝。
楊妙言突然嘻嘻一笑道:「看來傳言不是真的,是他們在誣衊阿郎,我這就讓人去幫阿郎澄清。」
晌午,楊妙言在送完了那些姑姑、姊妹以後,在送飯的時候,帶來了一個讓人目瞪口呆的消息。
畢竟,這些人都姓楊,跟楊妙言同出一族,即便是上位了,也只會幫楊妙言固寵,而不是跟楊妙言爭寵。
除此之外,許敬宗還提出了一條非常讓人心動的建議,那就是以醫署補杏廬。
雖然絕大多數醫署的醫正不贊成將官方的醫署杏廬化,但是在許敬宗的各種軟硬https://www•hetubook.com.com兼施下,絕大多數醫署的醫正最後都贊成了。
這才是一套完善的上奏流程。
所以不等楊妙言再次開口,李元吉就毫不猶豫的道:「我什麼也不好,我就好你們幾個,你就別聽風就是雨了。
所以這件事根本不能出去澄清,一旦澄清了,那就是把李淵裝進去了,一些崇孝的人會出來說三道四的。
比如某些姓李名淵、姓李名世民的人。
因為沒必要。
批閱奏疏,不是說你看過了以後就可以留下了。
歷史上這麼乾的人不少,比如娥皇女英、比如趙氏姊妹、比如武氏姊妹、比如周氏姊妹等等。
李元吉在看到這一點的時候,立馬就對這件事上心了,在派人仔細查問,仔細了解,確認了達官貴人和世家豪門的人不會反對這件事以後,決定先讓許敬宗搞一兩個試點試試,如果可行的話,就在大唐內廣為推廣。
李元吉沒好氣的瞪著楊妙言道:「澄清什麼啊?怎麼澄清啊?這件事不僅我牽扯在裏面,父親也牽扯在裏面。我要是澄清了,那豈不是把父親裝進去了。
楊妙言在認真的說完話以後,又眨巴著眼,一臉笑嘻嘻的繼續說道。
你要是再這樣,往後一年我都在王阮那兒睡。」
所以即便是王阮現在還沒生齣兒子,她還是對王阮保持著一絲警惕。
楊妙言咯咯咯的笑著道:「也不算是欺負人,就是把一些在坊市裡漫無目的遊盪的人趕回家去,讓人家跟丈夫或者妻子同房。」
果然,楊妙言聽到這話以後,立馬換上了一副笑臉,沒有那麼咄咄逼人了,而是笑吟吟地問了一句,「阿郎說的是真的,真的不喜歡熟|婦?阿郎可不要騙我,我不會介意的。」
簡直是不知羞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