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忠奸並不是恆定不變的

兩個郡王雖然做了蠢事,但並沒有遭到什麼實質性的懲罰。
相比起來,大宋雖然拉跨了一些,但是在忠孝節義上卻比大唐強了一些。
歷史上很多大奸大惡之徒,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忠臣良將。
這就是夷三族、誅九族、誅十族的根本所在。
在秦瓊的幫襯下,他出現在了武德殿前殿。
那些彈劾純粹是無稽之談,懇請您救他一命。」
到時候別說李淵不保他了,不殺他都算他福大命大。
大唐就沒這個待遇。
因為在他們心裏,他們的氏族才是他們最應該保護的,大唐只能排在第二位。
這種事情在大唐其實是屢見不鮮的。
李元吉心裏有了決定,盯著張亮喝問。
李元吉懶散的側坐在榻上,目光深邃的盯著張亮,語氣幽幽的道:「你說你來找我,是想讓我幫你脫困?」
他惡了李淵,又被團體所拋棄的話,那他就只剩下去死一條路可走了。
誰天真的去追求公平公正,到頭來誰就會受傷害。
大唐滅亡的時候,黃巢振臂一呼,那是萬民景從。
當然了,這麼做的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容易犧牲忠良,容易對不起忠良,還容易將一些不願意做奉獻的人逼反。
因為任何時候、任何國家,在面對這種事情的時候都會這麼做的。
在李淵沒有明確的表示支持他的情況下,他的官職一口氣被降了三級。
不過,這些話他不敢當著人的面說出來。
他們忠心耿耿的為朝www.hetubook.com.com廷、為皇帝做事,可得不到皇帝的賞識,也得不到升遷,反倒是那些有關係的、會溜須拍馬的、會行賄的,官運亨通。
所以張亮的事情也沒辦法跟他們生拉硬拽在一起說事。
李元吉瞥了秦瓊一眼,又好氣又好笑的道:「你讓我救他?我殺他還來不及呢!」
具體的得看出身。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很不公平,可是在一個掌權者眼裡,國家的利益,以及絕大多數人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利益。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一旦引起了所有世家豪門的反撲,而大唐又應付不過來,那就可以將他推出去頂缸,扛下所有的罪責。
所以,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以及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產生衝突的時候,公平公正就是不存在的。
無非就是想說李淵管殺不管埋。
而隨著各地的蒙學和各地的世家豪門衝突加劇,各地的世家豪門也品出味了,意識到這是朝廷要挖掘他們立足的根基,於是乎意料之中的反抗也如期而至。
張亮磕磕巴巴的,說不出話來。
這是封建王朝千百年來也沒有變的規矩。
所以即便是失敗了,大唐也不過是損失了一個國侯而已,並不會出現其他什麼損失。
大名鼎鼎的奸臣丁謂、奸臣嚴嵩,剛出仕的時候都是勵志要做忠臣的,並且還為了志向付諸了許多行動,最後之所以會變成奸臣,就是因為朝廷待他們不公。
自己家在https://m.hetubook.com.com跟世家豪門鬥法,你們身為自己家的人,不幫自己家也就算了,反倒幫敵人,簡直是豈有此理。
李元吉面色一冷,看向張亮道:「我不信我父親沒有跟你做任何交代!」
只要張亮的後輩覺得大唐待他們不公,他們就會採取一定的措施,對大唐造成一定的傷害。
李元吉沒料到,李淵在吩咐張亮做事的時候,居然沒有將實情告訴他,而是直接交代了他怎麼做。
怕死啊。
但跟真正要做的事情,以及失敗以後的影響比起來,這根本不算什麼。
以李淵的身份,這麼做雖然有點不地道,但是並沒有錯。
也就是李氏現在還不能走到台前直接跟世家豪門鬥法,不然的話,李淵橫豎也會讓兩個郡王漲一漲教訓,而不是訓示了一番后就放過他們。
畢竟,大唐如今朝廷上的武臣,全是悍不畏死的悍將,其中地位比他高的不知凡幾。
嚴重的,甚至鬧到了朝堂上。
不到一旬的時間內,彈劾張亮的奏疏多達一百六十三道,其中有十三道是國公上的奏疏,還有兩道郡王上的奏疏,剩下的,分量最小的也是一個國伯。
不然也不會出現十數萬軍民一起殉國的場面。
這些世家豪門不願意跟朝廷正面衝突,所以就藉著張亮和滎陽鄭氏的矛盾,暗中支持著滎陽鄭氏開始向張亮發難。
李元吉哼了一聲道:「既然你沒有選擇的餘地,那你就照著我父親www.hetubook•com•com的意思去做就是了,還有什麼好說的?」
可是李元吉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繼續道:「還有,我父親在你背後站著,你覺得你有退縮的餘地嗎?」
張亮張著嘴,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根本不給你任何反彈的機會。
什麼忠孝節義,唐人也講,但並沒有那麼堅定。
李淵得到了消息以後,將那兩個上奏疏的郡王叫到兩儀殿內狠狠的訓示了一番。
但凡是出身世家豪門的,對大唐的忠誠都不堅定。
如今滎陽鄭氏的人找上了門,還聯合了其他世家大戶,以臣的身板,實在是扛不住啊。」
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遇到各種刁難,各種麻煩。
張亮的話,讓李元吉有些詫異。
強如人屠白起,一把劍遞到他手裡的時候,他也得自裁。
李淵那麼高大的身影在他背後站著,他身為人臣,還是一個沒資格跟李淵講條件的人臣,只能像是個木偶一樣,任由李淵操控,根本沒有選擇和退縮的餘地。
張亮也猛然仰起頭,一臉的驚恐。
當然了,你也可以反抗。
張亮一時間淪落到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
這也是大唐為什麼要清除世家豪門的原因。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那就是斬草除根。
李淵既然要用張亮做馬前卒,那就一定會對張亮有所交代。
這就讓他們的心裏不平衡了,然後他們就毅然決然的走上了大奸大惡的不歸路,最終位極人臣,成為了歷史上赫赫有名https://m.hetubook.com.com的大奸臣。
大唐,也就是李氏,可以從頭到尾都置身事外。
這下張亮徹底慌了,也不敢在外面待了,如同喪家之犬一樣跑回了長安,尋求庇護。
雖說不公正的對待會引起很大的反彈,但古人也有相對的應對之法。
在這期間,或許會將一些人當成棋子給拋棄了,也或許會傷及到一些無辜。
李元吉繼續道:「有我父親在你背後站著,你怕什麼?」
張亮就不一樣了,從被彈劾的那日起,世家豪門的人聯合起來,在暗中各種折騰他。
「臣……」
張亮一個勁的猛點頭。
他們之所以最後會走上大奸大惡的不歸路,就是被逼的。
一旦說出來了,那就是大不敬。
所以李淵在這件事上的所作所為,你可以說他不地道,但並不能說他是錯的。
由此可見,忠臣被逼著去做奸臣的時候,所造成的破壞遠遠大於那些一開始就做奸臣的傢伙。
他可不敢說是他不想死。
張亮說到最後的時候,一臉的意猶未盡。
前提是你有沒有反抗的那個實力,你要不要生前身後命,你要不要三族人的性命。
所以在張亮這件事上,要斟酌而定,既不能讓張亮寒了心,還得讓張亮把事情給辦了。
「扛不住你就不扛了?」
他要是說出他怕死的話,那武臣們會集體拋棄他,將他摒棄在武臣們團體之外。
因為他是個武臣,武臣畏死的話,那就真的離死不遠了。
如果一個掌權者刻意的去追求公平,而不維https://m.hetubook.com.com護國家,以及絕大多數人利益的話,那麼這個掌權者絕對不是合格的掌權者,他所治理的國家也終將分崩離析。
張亮在明知李淵有交代的情況下,還跑來求救,那就說明他不信任李淵。
因為作為一個國家的皇帝,在要做一件影響極大,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國家安定的事情的時候,穩中求勝才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所謂的舍小家,為大家。
張亮的遭遇跟他們不同,所遇到的事情跟他們也不同,所遭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跟他們更不同。
張亮聽到這話有些慌亂,趕忙道:「聖……聖人是對臣有所交代,可聖人只是讓臣開設好滎陽蒙學,並且讓臣囑咐小兒陪他演一場戲而已,並沒有說其他的啊。
他還想說什麼,李元吉心裏清清楚楚。
明明是李淵讓他做這些事情的,結果他現在惹上麻煩了,李淵卻不出來為他撐腰,實在是有些不地道。
但是,不公正的對待張亮,並且讓張亮做出犧牲的話,張亮或許沒機會做大唐的奸臣,但張亮的後輩就說不定了。
俯首跪在了地上。
帶他進來的秦瓊在一旁幫腔道:「殿下,臣可以作證,張亮對我大唐絕對是忠心耿耿,對聖人和您交代的事情也不敢怠慢。
他不信任李淵,那跟不信任整個李氏有什麼區別?
張亮磕磕巴巴的半天,最後咬著牙,橫著心道:「臣可以死,但臣不想禍及家眷!」
張亮很想如實回答。
個人利益在這些利益面前,只能讓步。
秦瓊錯愕的瞪起了眼。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