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 稚嫩的褚遂良

除了梁師都本人還在垂死掙扎外,其他的梁國官員都是望風而降。
可那些老頭子們已經囂張到拿他這個主帥當僕人使了,一點兒也不給他這個主帥面子,在美其名曰『指點』過他以後,沒撈到戰事的,會要求他端茶遞水、捶腿肉肩,提供各種離譜的膳食,並且一個伺候不好還會拳腳相加。
「這……合適嗎?」
而這二三十人,明顯不能滿足大唐的所需。
誰讓人家是皇帝呢?
陳叔達在考校過他一番以後,就將他安置在了舍人院。
在這種情況下,申飭屈突通就跟申飭李淵沒區別。
以前一直在家中潛心研究學問,魏徵應陳叔達所召,回京彙報公務的時候,在長安城的街頭撞見了他,見他頗有才學,然後向三省舉薦了他。
安氏和屈突氏也會結成死仇。
「噗噗噗噗……」
然後人家會一起給他一些新的建議,並且要求他給他們下命令,讓他們親自下場,按照他們給出的新的戰略戰術去打。
值得一提的是,在魏徵舉薦他出仕不久,他父親褚亮就舉薦了魏徵的次子魏叔瑜出任了洛州司兵參軍。
大唐目前所採取的選官制度是科舉和舉薦并行制。
在褚遂良奮筆疾書起來以後,李元吉又拿起了筆,接著批閱起了文書。
雖說兵不血刃的拿下朔方城更有利,也不會有什麼地步。
很顯然,他已經意識到了他一個舍人、參軍,剛剛乾了他沒資格乾的事情。
因為屈突氏後繼無人,而安氏還能輝煌好多年。
褚遂良猶豫了一會兒,似是下定了某種決心似的,咬著牙道:「臣以為,殿下完全沒必要斥責屈突公,殿下可以賞賜、安撫安將軍一番,以平息此事。」
雖說褚遂良是歷史上的名和圖書臣,可如今也不過是初入仕途的官場小白而已。
他快四十的人了,被吊在大帳門口,當著很多人的面打了一頓屁股,已經沒臉活了。
在征討蘇尼失部的過程中,要是吃幾次敗仗,那就得不償失了。
褚遂良有些拘謹,有些遲疑的問。
可人家四十多歲了,也有資格稱一聲老朽了。
比如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屈突氏,有一天心血來潮,想吃遼東才有的一種草熏制出來的烤羊腿了,就非讓他去弄。
現在的褚遂良,還稚嫩的厲害,在李……咳咳,大佬面前,還是恭恭敬敬,謹謹慎慎的。
這其中就包括朔方城的兩座衛城。
李元吉瞥著褚遂良淡淡的道:「你是失禮了,但談不上有什麼罪,畢竟我看安修仁文書的時候,我也想笑,但又笑不出來。
李元吉見褚遂良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擺擺手道:「行了,坐下吧,照我說的,儘快草擬文書。」
他所在的地方距離遼東數千里地呢,他上哪兒給弄去啊?!
他有沒有才,有沒有能力,李元吉是清清楚楚的,所以連試用都沒有試用,直接就留下了。
這不是他能議論的話題。
可說李淵的不是,就不是他能聽得了,更不是他能議論的了,甚至連半個字都不能向外透露。
李元吉愣了一下,饒有興緻的盯著褚遂良道:「你在教我做事?」
而官員舉薦官員家的子弟,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可大唐此次出征,是對整個北方全面開戰,大唐隨後還要兵進蘇尼失部,要是將士們的士氣受挫了,那實力會大打折扣的。
而他發表完了自己的見解,以及告訴人家自己會怎麼做以後,會被毫不留情的批判的體無完膚。
李元吉又接hetubook.com.com著道:「還有,以後別想著教我做事。你要想教我做事,最不起碼也得混到正五品上才行。」
名臣?
蘇定方就是拿不定主意,所以特地來信詢問。
有道是士可殺不可辱。
達延芒結波在抵禦大唐和慕容順攻伐之餘,頻頻向吐蕃和西突厥求援,目前沒有得到任何一方回應。
畢竟,吐谷渾就那麼大點地方,比起突厥這個龐然大物來,就像是一個小小的鵪鶉,所以大唐收拾起它來也耗費不了太多時間。
兒子、孫子,以及重孫,甚至更多代都是皇帝。
褚遂良是十八學士之一的褚亮之子。
如今梁國就剩下的梁國的都城朔方城一座城池還在梁國手裡,其他的已經全部被大唐攻佔。
但他嘛,別說是非議李淵了,就算是將李元吉非議李淵這種事往外透露半句,讓李元吉不敬的名聲,李淵和李元吉都有可能找他麻煩。
褚遂良趕忙抬起頭,有話想說。
褚遂良又如何?
新上任的舍人院侍書舍人兼雍王府記室參軍褚遂良在看完了安修仁的遭遇以後,一個勁的直噗呲。
「你擬一封文書,幫我斥責屈突通一番,言辭要犀利一些。」
做臣子的可得罪不起,更不敢對他心懷什麼怨恨。
那就是盡量不讓皇帝和皇子傷了和氣,鬧出父子不和,亦或者其他什麼不好的醜聞。
所以他現在不需要和氣,只需要靜氣。」
至於在背地裡暗戳戳的鼓惑人,教唆人的李淵,屁事也不會有。
李淵也是,如果沒有李淵縱容,甚至蠱惑,屈突通也干不出這麼荒唐的事,更不可能當著人家兄長的面,光明正大的幹這種事。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事情,主要是在朔方城的兩座衛城被攻破和_圖_書了以後,梁洛仁主動提出,可以幫大唐兵不血刃的拿下朔方城。
不然的話,大唐肯定會出現大量的舉賢不避親事件。
不然他不收拾你,他的子孫後輩也會收拾你。
李元吉非議李淵,說李淵不是,甚至指著李淵的鼻子說李淵不對,李淵也不可能拿李元吉怎麼樣。
這算是絕大多數站在皇帝和皇子之間的臣子們的共同想法。
屈突公有些過分了,我父親也太縱容屈突公了。」
安修仁狀都告到這裏了,要是沒有個表態可不行。
如果大唐此處出征,征討的只有梁國的話,那麼將士們的士氣受挫也就受挫了,反正後面也沒什麼戰事了,好好的安撫一下就可以了。
萬一安修仁因為無處伸冤而悲憤自殺了,那屈突通得跟著陪葬。
大唐拿下樑國,已經是眨眼間的事情了。
再怎麼說人家安修仁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扒了人家褲子把人家吊在大帳門口,當著很多人的面打人家屁股算怎麼回事?
這對安氏而言或許沒什麼,但對屈突氏而言絕對會是滅頂之災。
褚遂良聽到這話,快速的壓低了自己的腦袋。
「想笑就笑吧,憋著算怎麼回事?知道的人知道你是在憋笑,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被什麼魑魅魍魎給附身了呢。」
蘇定方已經將他們全部安置在了他們此前所統管的地方,以後該如何安排他們,三省六部的官員已經開始協商了,等到梁國徹底覆滅以後,相信他們會有一個適合他們的去處。
說屈突通的不時,他還能聽,也能稍稍的說那麼一兩句。
具體如何拿下朔方城,蘇定方還沒有做決定,並且來信請示。
此前公務繁忙的時候,李元吉寫信去跟陳叔達三人要人,陳叔達就把他給和_圖_書派過來了。
可仗打到這個地步了,將士們的士氣都涌到頂點了,都想著要建立滅國之功、擒拿梁師都之功,並且還想著在攻破了朔方城以後,好好的發一筆橫財。
李元吉放下手裡的筆,瞥了褚遂良一眼,不咸不淡的說了一句。
他又不是個憨憨,如何看不出來屈突通是在李淵的授意下做這種事的。
李元吉對褚遂良吩咐。
他有心跟人家理論一下,想讓人家換一種吃的,結果被吊在大帳門口,扒了裳衣,狠狠的打了一頓屁股。
如果再這麼繼續持續下去的話,等到了十一月,大唐應該就能拿下吐谷渾全境。
你屈突通年齡是大,資歷是老,官爵是更高。
也就是直接舉薦自己家的子弟會被人罵做不要臉,也會被人看輕。
不然的話,屈突通怎麼可能在垂暮之年,去跟涼州的霸主家族結緣,他腦袋是被驢踢了嗎?
褚遂良趕忙彎下腰,誠惶誠恐的道:「臣不敢,臣只是不希望殿下因此傷了跟聖人之間的和氣。」
褚遂良腰一瞬間壓的更低了,沒敢回話。
你怎麼能這麼羞辱人家呢。
李元吉收起了笑意,繼續道:「他都開始讓屈突通光明正大的羞辱人了,再鬧下去,誰知道他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李淵要是惱了,那小事就變成大事了。
蘇定方現在不知道是該一鼓作氣,給梁國最後的一擊,還是順應梁洛仁的心思,兵不血刃的拿下朔方城。
所以在科舉之外,再採用舉薦制選士就是必然之舉。
吐谷渾那邊的戰事,雖說在李淵等人的折騰下被弄的亂七八糟的,但在局勢上是大唐佔優的。
李元吉淡淡的道:「沒什麼合適不合適的,照我說的做即可。」
至於梁國那邊的戰事,已經快要接近尾聲m.hetubook.com•com了,在蘇尼失部的阿史那必勒明確的表示可以向大唐投降,而大唐也表示出有納降的意圖以後,梁國上下已經失去了藉著蘇尼失部的力量抵禦大唐的希望。
李元吉失笑道:「和氣?你覺得我父親現在還需要和氣嗎?」
準確的說,正三品以及正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有這個資格。
其中有在大唐正式對梁國發起進攻之前就倒向大唐的,也有在戰場上臨陣倒戈的。
褚遂良聽到這話,趕忙忍住笑意,站起身道:「臣失禮了,還請殿下責罰……」
畢竟,大唐每一年光是因罪被罷官或者被斬首的官員就不止這個數。
李世民如今都趴了,更何況你一個褚遂良?
如果僅僅是這樣,他還能忍辱負重,默默的忍下去。
這裏面到底是怎麼回事,你不用品也能猜到。
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名臣。
科舉每一次所選出來的進士只有不到二三十人而已,就這還參雜著大量的關係戶。
目前大唐已經幫慕容順重新穩固了在吐谷渾的根基,並且徐徐向達延芒結波所佔據的西吐谷渾徐徐推進。
那個姓長孫的名臣如今都被發配去西南跟野人為伍了。
褚遂良瞬間沒話說了,再次垂下了頭,這次他把頭壓的更低了。
雖說褚遂良如今已經三十多歲了,快比李元吉大出一輪了,可論政治壽命,他還不到一歲,所以李元吉不用把他當人物看,更不用對他和顏悅色。
如果這個時候朔方城在梁洛仁的引領下主動投了,那將士們的士氣是會受挫的。
不過,李元吉並沒有在意此事,也沒有治魏徵和褚亮以前謀私之罪,因為這在大唐,尤其是唐初是常態。
褚遂良這下不敢多言了,直接躬身應允了一聲后,小心翼翼的重新坐下,開始草擬起了文書。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