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請殿下出手!

李世勣有這個資格?
第一個問題還好回答,可第二個問題,尤其是第二個問題的後半段就不好回答了。
在這種情況下,李世勣會說出這種話也在情理之中。
所以這個問題他即便是有辦法解決,也沒辦法說出口。
殿下也是領兵之人,應該知道,這每一場硬仗,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才能贏。
非我族類,是得防備著點,但遇到了那些能拿生命效忠於我族類的,還是得給予一些善意。
畢竟,大唐如今可是有僕從軍的,而且僕從軍的數量相當龐大,在單兵素質相當,軍備佔優,並且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情況下,僕從軍們對上了已經亂成了一團,完全不知道以後的出路在什麼地方的西突厥人,說不定不需要大唐的兵馬出手,他們就能將對方碾壓。
所以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兩個因為錯誤的決定而去死的話,他也有些於心不忍。
李元吉一個勁的翻著白眼,沒好氣的道:「我不認為這是什麼好想法!再說了,眼下是軍中將校們比試,角逐魁首,我下場像什麼樣子。
大唐此次征討西突厥,主力固然是大唐的兵馬,但參与到此次戰事中的不止有大唐的兵馬,還有突厥的兵馬。
李元吉不得不承認李世民這話戳到他軟肋上了。
他是沒有這個資格從其他地方抽調將校,也沒資格從長安城裡再調將校的。
畢竟,聰明人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即便是賠上了性命也是自找的,也許賠上性命還是聰明人最和_圖_書想要的結果,但憨子們做了錯誤的選擇,賠上了性命就顯得有些冤枉,因為他們可能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因為什麼死的。
而且尉遲恭是一個牛脾氣上來了,不管不顧的人。
所以此次戰事,大唐即便是不親自出手,僅憑著僕從軍,也能從西突厥身上咬下相當肥的一片肉。
你還是另想他法吧!」
薛萬均也好,薛萬徹也罷,都是他當初從羅藝手裡要來的,也是最早跟隨他的一批人,更是他的心腹,並且對他忠心耿耿。
不過,李元吉是知道歷史的,知道阿史那思摩、執失思力這些人在歸順了大唐以後都會效忠於大唐的,所以他也知道李世勣的話偏駁了。
李元吉白了李世民一眼道:「你話說的倒是好聽,那你去啊?」
李世民看出了他的窘迫,略微思量了一下后,感慨著看向李元吉道:「元吉啊,我知道你顧慮什麼,但有時候就得亮一亮拳腳,唯有如此,別人才會知道我們有資格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
所以身為他們效忠的對象,身為他們的主公,在他們有難的時候,必須挺身而出。
所以這個時代的人秉持的都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理念,根本信不過其他民族的人。
「那你就另想一個妥善的辦法來解決此事吧。」
李元吉完全不吃李世勣這一套,沒好氣的道:「那就先讓突厥的幾個兵團去跟阿史那社爾拼,等到他們拼的差不多了我們再出手。」
說完這話,hetubook.com.com李元吉還特地白了李世民一眼。
營地內的將校就那麼多,如果都受了重傷的話,那麼接下來就沒辦法帶隊去作戰了。
在李元吉錯愕又古怪的眼神中,李世勣繼續勸解道:「殿下,阿史那社爾和他新提拔的那些大將在西突厥已經站穩腳跟了,我們必須儘快兵進西突厥才行。
不等李元吉開口,李世民又道:「你要是不出手,薛萬均也好,薛萬徹也罷,對上了敬德必死,你信不信?」
李世民無語的道:「我要是有你那一身能耐,我早就上場了,何須在這裏勸你?」
殿下也不希望我大唐的將士,大量的葬身在西突厥吧?」
還讓他下場跟將校們打?
李世勣聽到這話,一下就咧開嘴笑了,並且重重的點頭道:「我正是此意!」
這從世家豪門不承認李氏的血統是漢人血統就不難看出。
畢竟,依照歷史上的記載,尉遲恭可是一個脾氣上來了,敢當著李世民的面打李氏皇族的人,並且還把人眼睛給打瞎了。
這威脅人的方式怎麼那麼熟悉?
李世勣張了張嘴,一臉苦笑,合著他一番話都白說了。
李世勣聽到這話,急了,一個勁的勸說。
要是有將校在接下來的比試中受了重傷,亦或者所有的將校都受了重傷,那你又準備如何應對?」
他贏了沒有任何好處,輸了不僅會助長將校們的威名,還會丟大人!
這個時代的漢人可是非常排外的。
到時候我們再想拿下和*圖*書西突厥,就得跟他們硬碰硬的打好幾場了。
所以必須樹立起一些標杆,並且給那些用生命效忠於大唐的異族人一些公正一點的待遇。
說到此處,李世勣還特地看向李元吉笑容燦爛的道:「殿下乃是我大唐的再世霸王,不僅有霸王之力,也有霸王之能,若是肯出手,一定能做到擊潰他們而不傷他們。
臣不認為將軍國大事寄託于突厥人是一件好事。
畢竟,這些人能頂住世俗的一切壓力,效忠於另一個族類,真的不容易。
臨時從其他地方抽調也好,從長安城裡再調也罷,都不在他職權範圍之內。
而且,薛氏五兄弟中,薛萬均和薛萬徹的政治智慧,以及為人處事的智慧,算不上是最好的。
他圖什麼?
圖李世勣想讓他下場他就得下場?
也唯有如此,才能震懾住一眾宵小,讓他們收起他們那點微不足道的覬覦之心。」
雖然目前規劃好的十幾個突厥人兵團還沒有全部建成,但也建好五支了。
真要是跟薛萬均打出了真火,那極有可能會一招結果了薛萬均。
臣也始終堅信,惟有我們自己人才最值得信任。」
李世勣被問的啞口無言。
李世民完全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在短暫的沉默過後,李世勣突然把目光落在了李元吉身上。
李元吉贊成李世勣這話,不過這不代表他會因為這話就下場去跟尉遲恭等一眾將校比試。
有股子倭味。
「你這話就有些偏駁了,像是新平郡王,我還是很信和-圖-書任的,也值得我信任。」
莫非鬼子威脅人的手段是跟你學的?
臣始終堅信,刀把子只有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才最穩妥。
這樣一來,二郎君所擔心的事自可迎刃而解!」
若是進去的晚了,西突厥很有可能就成了阿史那社爾和他新提拔的那些大將的狩獵場了。
所以他不等李世勣開口就想阻止,但不等他開口,也不等李世勣開口,李世民先開口了,「你看向元吉,是想讓元吉下場去跟他們比試?
他們有性命之憂的話,他還真不能裝作視若無睹。
這些人不僅會被自己的同族看不起,也會被效忠的族類看不起,你再不對他好點,他是會後悔的,也會寒心的,其他族類的人看到了他這個例子,也會拒絕歸降的。
李世勣剛要點頭,卻見李世民突然看向他道:「繼續比下去固然能達到你想要的目的,但比試完了以後所產生的代價誰來承擔?
所以遇到了憨子做了錯誤的決定,能回護的話還是得回護一二的。
如此一來,既能擊潰他們,也能保全他們?」
「別啊殿下,眼下除了您,沒人能破這個局了。您也不想將士們在比試中身受重傷,回頭沒辦法帶兵去征討西突厥吧?」
所以你的提議我不贊成!
由此可見,尉遲恭脾氣上來了到底有多瘋狂。
雖然他短時間內猜不到李世勣的目的,但他敢肯定,李世勣惦記上他准沒好事。
他們在很多時候做出的決定,都不一定是明智的,也不一定是他們心裏想要的。和_圖_書
李元吉則一臉錯愕的看向李世勣。
有這五支炮灰團給大唐做先鋒,大唐征討起西突厥來也會更容易一些,損耗,以及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也會小一些。
李世勣拱起手,義正言辭的說。
李元吉感受到了李世勣的目光,心裏暗叫一聲不好,他用屁股想都想得到,李世勣這是惦記上他了。
李元吉語重心長的對李世勣道。
至於剩下的薛氏兄弟以後會不會報復,尉遲恭脾氣上來了,還真不一定在意。
「殿下,那些外人怎麼靠得住,關鍵的時候還需要我們自己出手才行,所以請殿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外人身上,請殿下憐惜憐惜我們自己人。」
臣也不認為我大唐應該將手裡的刀把子交出去。
薛萬均雖然不是什麼憨子,但也不是特別聰明的人,薛萬徹則是純憨子。
所以,沒李世勣說的那麼誇張。
薛萬徹不用說了,跟尉遲恭已經比過一場了,不是尉遲恭的對手。
薛萬均的武藝雖然比弟弟強了不少,步戰的話也能跟尉遲恭打幾個來回,但是尉遲恭要是選擇馬戰,並且還選擇比拼馬槊的話,那薛萬均有九成九幾率會被尉遲恭擊敗。
說到最後,李世勣都開始眉飛色舞了,好似自己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不能再絕妙的主意似的。
李世勣也不是什麼執拗的人,明白什麼叫做政治正確,點著頭道:「臣承認新平郡王殿下值得殿下信任,但新平郡王殿下只是一個特例,殿下不能因為他的存在,就覺得所有的突厥人都值得信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