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奪門之變

景泰帝本就是守成之君,加之臨時上位沒有足夠的根基權勢,註定他無法像明英宗朱祁鎮那樣可以肆意妄為,充斥著冒險主義精神。
就在景泰帝朱祁鈺感受著帝王威嚴的時候,一名大漢將軍去無視宮規律令,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面從殿外沖了進來,然後匍匐在地驚恐萬分的說道:「陛下,太上皇他復辟了!」
殖民貿易這類沈憶宸奏章中的新詞,朱祁鈺聞所未聞,另外西洋藩邦各國情形,他同樣兩眼一抹黑。
現在朱祁鈺依舊是皇帝,天無二日,國無二主,那麼明英宗朱祁鎮的復辟,就只能被定性為謀反!
「臣知罪。」
但只要對家國天下有益,不管有沒有私交,于謙都會秉持著大公無私的理念去贊同對方。
「吾皇聖明!」
要知道景泰帝朱祁鈺登基為帝說穿了,監國之前既然沒有威望,又沒按照帝王教育打造班底,甚至很多朝臣連他長什麼樣都不清楚,靠的並不是自己的能力跟謀划。
禮部尚書胡濙跟吏部天官王直的贊同,賀平彥能理解這是政治上的妥協,畢竟一方是成國公嫡長子朱儀的岳父,另外一方得賣戶部尚書金濂個面子。
就在眾人不知所措之時,于謙毅然決然的挺身說道:「天位已定,豈能朝令夕改,容上皇謀逆!」
「另外倭寇來襲更是不足為懼,本閣部可以明擺著告訴各位,大沽海防口駐紮一支下西洋級別的寶船艦隊,別說是區區倭寇跳樑小丑,即刻滅了倭國都易如反掌。」
說罷,沈憶宸目光再次掃視那些反對的官場,這一次別說是與之對視,稍一觸碰到沈憶宸的眼神便趕緊低頭下去,他們很清楚這些話語背後的意思。
……
可楊鴻澤生性高傲,一直秉承著儒家理學,這種與民爭利並且有違祖宗之法的上疏,一向是他最為鄙夷的離經叛道行為,怎麼可能會認同沈憶宸。
朱祁鈺當即怒喝了一句,自己都沒有m.hetubook.com.com退位,皇兄朱祁鎮怎麼可能用「復辟」這詞,應當叫做造反。
其中有私心,有腐儒,更有純粹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望著這群起激憤的模樣,景泰帝朱祁鈺把目光放在了沈憶宸身上,他早就預料到有此種情形的發生,如何解決還得始作俑者去處理。
內閣首輔陳循首先站了出來表明態度,不管怎麼說沈憶宸終究是閣臣,在如今閣部爭鬥處於下風的情況下,內部更應該團結一致。
「臣附議。」
這份平叛之功,沈憶宸必須掌控在自己手中!
這名大漢將軍立馬意識到自己言語錯誤,趕忙匍匐在地請求寬恕,不過內心的極度恐慌之下,他還是很快就抬起頭補充道:「太上皇率領的叛軍,已經攻陷了皇城的長安門,正在朝著紫禁城的東華門襲來。」
身居高位的官銜,加上長久領軍作戰帶來的殺氣,如今的沈憶宸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在朝會上唯唯諾諾的小官。哪怕以不畏強權著稱的科道言官,此時都沒有人敢長時間與沈憶宸對視,這股不怒自威的其實堪稱驚人!
開海禁收稅這些,景泰帝朱祁鈺很容易就理解,唯一難點就是要違背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祖制。可寶船艦隊下西洋之事,他始終不敢貿然做出定奪,原因在於永樂年間花費了天文數字的銀錢,卻沒有得到與之對應的收益。
現如今勛戚已經徹底垮台,成國公朱勇更是奪爵貶為庶民,就沒有必要再對抗下去了。相反朱儀身為女婿,雙方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必須得助力他順利襲爵,才能擴大在朝中的影響力。
沒有人可以告訴賀平彥這個答案,甚至就連楊鴻澤本人都說不清楚。可能是順天貢院外士子請命的那一幕刺|激,也可能是十年寒窗聖人言教導家國大義,更可能是見到了飢荒下百姓的乞活掙扎場景,粉碎了他以往的一些堅持。
「海禁乃太祖皇帝m.hetubook.com.com定下來的祖制,絕對不可濫開,還請陛下慎重考量!」
一石激起千層浪,站在奉天殿後排的中層官員,以及殿外台階上的科道言官們,反對的聲音可謂是愈演愈烈。
「臣聽聞沈閣老還打算重啟下西洋,如今朝廷南征麓川,北討兀良哈三衛,更有瓦剌部虎視眈眈,哪來的銀錢去如此揮霍!」
「放肆,朕順承天命即位大統,太上皇如何復辟!」
結果現在一看,連開海禁這種祖宗之法明令禁止的舉動,沈憶宸硬生生的做到了閣部統一戰線,著實讓人有些不敢相信,他到底是怎麼說服這群緋袍大員的?
一個無法御下的帝王,別說是改變祖宗之法,連最基本的政令都無人遵從。
高穀沒有過多的廢話跟理由,當答應楊溥助沈憶宸權傾朝野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做出了選擇。
如果東華門破了,那麼能防守的就只剩下紫禁城核心的左翼門跟中左門,加之宮牆低矮几乎抵擋不了多久,也難怪這名大漢將軍如此惶恐。
難道說他也「投敵」了嗎?
名不正則言不順,哪怕權傾朝野掌控帝國兵權,于謙始終沒有如同權臣那樣去踐踏程序正義。你可以認為這是迂腐,可如果沒有這樣恪守底線的堅持,那麼他也不可能成為名垂千古的于少保。
僅僅是在國難當頭之際,沈憶宸還有于謙跟文官集團達成了妥協,強行扶植上位用來穩定人心。現如今太上皇朱祁鎮捲土重來,要是復辟成功的話會不會在朝中搞大清算?
東華門便是沈憶宸每天入閣辦公走的路,距離文淵閣跟皇帝舉辦經筵的文華殿僅僅只有數百米之遙,距離奉天大殿也不過數千米的距離。
富貴險中求,沈憶宸早早就做好了二帝相爭的準備跟布局,他絕對不想讓這份驚天功勞流落到旁人手中,哪怕這個人是千古英雄于謙。
禮部尚書胡濙適時站了出來,成國公朱勇位極hetubook.com.com人臣的時候,他身為文官集團的代表,必須為自己的陣營爭取利益站在勛戚的對立面。
感受到皇帝的目光,沈憶宸這時候清咳兩聲,然後轉過身來用著銳利無比的眼神注視著後面眾人。
「大明立國接近百年,哪怕禁海之前也沒收過商稅,設海關豈不是與民爭利?」
同時朱祁鈺心中還有些複雜,他本想在朝會的最後宣布阮浪聯合上皇意圖復辟的消息,結果沒想到皇兄卻搶先下了手,兩兄弟莫名達成了一種圖窮匕見的默契,真是一種諷刺!
于謙的煌煌之言,讓本有些六神無主的景泰帝朱祁鈺,彷彿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至少沒有出現朝臣兵敗如山倒的局面,諸如於謙這樣的掌軍文臣,依舊站在自己的這邊。
「于少保乃朝廷中流砥柱,當坐鎮奉天大殿穩定人心,臣願意前往東華門平叛!」
心中的理念跟底線告訴楊鴻澤,沈憶宸此刻選擇開放海禁是對的,總比剝削的民不聊生要強!
奉天殿內的文武群臣,齊齊跪下高呼,算是封建王朝的傳統項目。
「吾皇聖明!」
還有更重要一點,那便是現在的于謙可以師出有名,得到皇帝的平叛授命。
隨著長安門攻陷的消息傳出來,這下不僅僅是大漢將軍恐慌,奉天殿內外文武百官幾乎有半數臉上出現了驚恐神情。
另外便是朱祁鎮的起兵復辟,依舊犯了他御駕親征的心急老毛病,沒有取得皇太后孫氏公然宣布廢帝的「聖旨」,從而獲得重登帝位的合法性。
對於這種場景,朱祁鈺同樣心潮彭拜,對於他而言這不僅僅是改變祖宗之法那麼簡單,還意味著對於朝堂的掌控以及帝王權威性大大增強。
「前幾年還有倭寇來襲,松江府大寧衛被攻陷,官兵死傷數百,現在開放海禁如何保障萬裏海疆?」
「臣附議。」
大明要是垮了,你們手中的權勢錢財將煙消雲散,好好權衡一下再去做出決斷。
和_圖_書「另下西洋一事還需從長計議,其餘便交給金愛卿全權負責。」
那麼一些擁護或者討好過的官員,必然逃脫不掉事後問責,劇變之下不人心惶惶才怪。
開海禁、建海關、收海稅,是目前大明在戰爭財物脅迫下,對百姓生活影響最小的財政來源方式。于謙巡撫兩省之地數十年,朝中比他更了解民間疾苦的官員屈指可數,再加苛稅就是逼迫百姓家破人亡!
「臣附議。」
「陛下,危矣!」
沈憶宸知道很多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能在這麼短時間內達成開海禁的決策,他就已經無比滿足,當即用著激動無比的心情高呼朱祁鈺聖明。
話到了這個份上,戶部尚書金濂當即出列,為沈憶宸站台道:「陛下,南北兩地邊關戰事一觸即發,朝廷目前銀錢米糧難以為繼。同時為了避免去年漕運擁堵帶來的危機,開放海禁刻不容緩,否則將重蹈京師之圍的覆轍!」
兵部尚書于謙也贊同沈憶宸的開海禁。
什麼?
但就在這個時候,楊鴻澤站了出來,在賀平彥詫異的眼神中朝著景泰帝朱祁鈺拱手道:「臣附議!」
「諸位同僚的意見,本閣部俱已考量過,大明如今國庫空虛,急需東洋的銀錢、西洋的米糧,這些只有開海禁從番邦蠻夷獲取。」
金濂把後果給說的十分嚴重,這不是給景泰帝朱祁鈺施壓,而是讓滿朝文武擁有一種危機感。
一聲聲的附議出來,閣部級別高官半數以上當即表達了立場,僅剩下沈憶宸以往的那些死對頭,比如賀平彥、楊鴻澤等人,以及都察院跟工部。
「陛下,世間沒有一成不變的事務,臣認為當與時俱進,附議沈中堂開海禁的進言。」
「臣附議。」
當閣部官員紛紛選擇了贊同,奉天殿內中下層官員很多人此刻倒吸了一口涼氣。要知道沈憶宸在絕大多數官員眼中,是一個文官集團的異類跟叛徒,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那種。
別說是景泰帝朱祁鈺和-圖-書這樣補齊了太后聖旨、禪位詔書、三辭三讓的合法皇帝,哪怕就是王莽這樣的篡位叛臣,你好歹也得在宣布廢除對方帝號的基礎上,才能宣布改朝換代新君即位。
「最後便是與民爭利,如今海上走私貿易的那些海船,真的是升斗小民能造出來的嗎?」
很快喧囂的奉天殿內外,就變得鴉雀無聲起來,沒有高層大佬的支持這些反對的官員不過是烏合之眾,誰又敢去擋沈憶宸的鋒芒?
事已至此,再怎麼反對都沒有任何意義,詫異過後就是一片沉默,包括科道言官在內沒有人再挺身而出,敢站在整個朝廷大員的對立面。
「臣身為兵部尚書,當領兵定國安邦,還請陛下授命平叛!」
這不能算是恭維或者拍馬屁,站在歷史的高度上此時開放海禁,堅持下去朱祁鈺將得到一代明君的稱號!
無法驗證的事物,他只能選擇保守的姿態,先行開放海禁再酌情考量下西洋。
歷史已經改變,現在的景泰帝朱祁鈺並未重病不起,庶長子朱見濟依舊好好的活著,沒有平定奪門之變后選擇誰繼承皇位的難題。
自從京師之圍解除之後,沈憶宸跟于謙兩人就沒有過多的私交,一方面是為了避嫌,另外一方面是于謙從來都不擅長,或者說不屑於去搞那些人情世故。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更沒有永遠的敵人,對於官員而言只有永遠的利益。
如果不是靠著背叛太上皇獲取從龍之功,壓根就坐不到內閣大臣的位置,同時閣部官員也不可能真正的接納跟認可他。
見到此等情形,景泰帝朱祁鈺知道大局已定,於是乎開口道:「既然眾卿家沒有異議,那麼此事就依照沈愛卿在奏章中所言,開放海禁在閩、浙、江、粵四地建造海關,並且設專官收稅。」
「臣附議沈中堂進言!」
這句話無疑等同於在奉天殿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帶來的震撼效果遠超沈憶宸之前上疏開海禁,瞬間文武百官一片嘩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