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全球輸出不香嗎

現在居然換她來挑人。
絕對的投入回報比超高!
對蘭玲來說,她就是衣錦還鄉。
但這麼做,荊小強肯定要有個正兒八經的職務,畢竟機關報刊那都是帶著讓人夢寐以求的編製。
不可能讓他這麼個拿著學員證的傢伙來帶。
文藝工作團!
荊小強的拼縫兒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沒錯,文藝產品出口創匯!去年拍電影前我們不是聊過嗎,好萊塢大片、百老匯歌舞劇,都是價值觀的輸出,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還沒到百老匯公演成功,沒到林肯中心唱詠嘆調,也沒去東京國立音大唱《雪原谷》,這一年我們都做到了,去年說的要把《雪原谷》放在滬海輸出我們的價值觀,但現在看起來,為什麼不主動到國外去輸出呢?又賺錢又輸出,不香嗎?」
全場師生都震驚了。
但事實證明,安寧這個影業公司老總的安排無比正確。
緊接著各路領導紛紛彙集,簡短的開會,系領導這個級別就帶著蘭玲去跟所有相關表演專業見面初選。
他們的主要身份就是文藝工作者,輸出價值觀就是他們的工作。
哪怕知道這隻是個遠景規劃,甚至可以說是畫大餅。
我怎麼都不能讓金寶成為驕橫跋扈的音二代啊。
荊小強則是知道後半截,整個國內文藝界從歌曲到影視,一步步被海外價值觀蠶食,節節後退,亂象叢生。
哪怕不知道她其實已經主演了一部明星電影,起碼現在她已經代表荊小強回來選拔m•hetubook.com•com人手了!
就算不動腦都能想到,這份報紙未來會帶來什麼樣的市場影響力。
曲老一輩子都是詞曲作家,對這種擦邊球不嫻熟:「可以這樣操作嗎?」
這話簡直說到了曲老、李團的心窩子里,是他倆陪著磚兒台在近十年前取下通俗歌曲這個名字啊!
這樣翻天覆地的地位改變,對文工團和軍藝的青年軍裝們來說,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榜樣。
曲老都有點忍不住冒出來一句:「這麼好的東西,為什麼以前從來都沒人想到呢?!」
曲老和李團忍不住站起來跟荊小強重重握手:「嗯,我們會把這支隊伍交給你的……」
李團有點反應過來了:「你想把這個做大做強?」
本來就沒誰敢伸手,這麼做進一步消除了別人說閑話的可能性。
曲老的意思是拿去拿去,經過滾社的一年多發展,也是對荊小強的考察。
荊小強也投桃報李:「我也全力支持《雪原谷》的排演,並且盡最大努力把這支團隊帶到國際舞台上去,當然,不能提這個團隊是來自文工體系,這太敏感了,沒必要。」
李團雖然是唱民族的,但通俗歌曲越是發揚光大,他倆就越是名垂樂史!
荊小強要留下來跟兩位大佬細談報社的事情。
畢竟文工團的機關報刊,當然有刊號,但級別非常高,起碼外面文宣部門管不了。
你跟音樂學院的教授甚至院長談價值觀輸出,準保十個和圖書有九個半都斜著眼看你,覺得你是來搞主旋律樣板戲給我們藝術家戴枷鎖的。
最後三個字的劃時代形容,讓李團和曲老相視一笑,哈哈哈的的確感覺很香!
就算曲老淡泊名利,滬音能夠把通俗音樂推動成為專業主流,也絕對是讓國內音樂界耳目一新的大舉措!
誰不想呢?
所以荊小強再出來到排演廳,李團全程陪著還直接放話:「你們要把跟著荊小強同志去追求歌舞劇市場化、國際化當成自己的奮鬥目標!要全力以赴的代表我們文工系統去跟隨荊小強同志戰鬥不息!」
徹底把董事長的名聲打響了。
現在掌握在她手中。
那絕對不行。
曲老也抹頭髮:「你這經濟挂帥也掛得太猛了!」
這就變成了文工報社內部的事情了,共用一個刊號,但這是文工報社許可了的事情,那其他主管部門就無話可說。
大家都趨之若鶩的黃金機會,甚至堪稱改變命運的鯉躍龍門機會。
兩位基本都是在國內在文工體系內的大佬,聚精會神的看荊小強在剛才那張草稿紙上做加法:「HK歌舞劇團現在每年可以給我們提供五十名左右的各崗位勞務輸出,我一分沒賺,讓這些參与者獲得了年薪十萬到幾十萬的收入,而且每年只有四五個月的赴港工作時間,我自己有兩百萬港幣,這點錢已經足夠讓滬戲歌舞劇專業辦得有滋有味,可這跟焦盆的土豪作風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
光是在報紙上刊登和*圖*書詞曲譜單,都能自帶配音的把音樂傳遞開!
到了軍藝,荊小強帶著蘭玲走下還掛著臨時車牌的切諾基,穿過眾目睽睽的校園,直接到領導辦公室拜見。
把高校搖滾在全國人民心目中帶到了一個和國外截然不同的健康光明高度。
「我一千萬美元的年薪,專輯另算版稅,如果接下來我打開了焦盆的歌舞劇局面,這一塊兒我肯定能帶著滬戲歌舞劇專業,乃至文工團這邊的歌舞劇組,一起去賺小鬼子的錢……」
「所以,音樂報,就是對內招募各種音樂人才,這是我在高校搖滾音樂社的感受,不是所有人都在青春期、孩童期都能找到音樂夢想、啟蒙音樂道路,但從大學生中間迸發出來的音樂天賦,培養起來一定是事半功倍的優秀好苗子,好了……我們賺這些錢,外匯歸國家,利潤拿來帶動這些音樂人才、戲劇電影人才的培養,然後又跟我們一起走出去,不就良性循環了?」
文工團啊!
要爭先進爭表現有業績有功勞,才有可能進到軍藝學習。
一千萬美元!
他那點破事兒,放在藝術家裡可以糊弄過去,放到軍職是可以砍頭的,旁邊這位不也沾了點這個,一直落人口實嗎。
在這片戰場上,輸得褲衩兒都掉了。
但跟文工系統大佬談這個……
充分證明他帶隊靠譜,做事沉穩。
荊小強這個提法,簡直充滿了巨大的成就感!
荊小強也眼神複雜的看看李團。
既然沒幾個敢像蘭鈴這樣強行和圖書退伍,重新去參加藝考高考。
這就等於是先做出了成績,再來談往後發展,就很放心。
二十歲的荊小強已經獲得了這麼高的認可嗎?
立刻鼓掌。
他倆從感情上就是站在通俗歌曲這邊的。
但這前所未見的文藝新天地,還是讓兩位大佬憧憬不已。
荊小強還沒完,從運動褲里摸出兩張CD:「這是我在焦盆出的《雪原谷》電影原聲大碟,全新製作,全球最頂尖水準,然後這張是在HK製作的通俗歌曲演唱專輯,也算是HK最高技術水準,您二位可以回頭欣賞下,通過這兩張專輯的水準,我拿到了焦盆和HK兩地歌舞劇的合作方,這將帶來什麼呢?」
八十年代國內深受右岸歌曲影響,九十年代又受到HK明星衝擊,新世紀之後就是花旗大片,互聯網思潮。
但貼身緊逼荊小強,就很有可能獲得這樣烏雞變鳳凰的變遷。
音樂呀。
但他也不慌:「社會掛靠,算增刊,之前不是一個月一份的月報么,我們增刊是周報,你們月報出你們的,周報是這樣……」
邊說,邊抓了辦公桌上的紙筆勾畫報頭,大大的音樂倆字兒,旁邊好小的文工報仨字豎著套紅。
荊小強轉手就是份人情:「我的老師,滬海音樂學院周晴雲教授,已經從九月開始招生通俗歌曲聲樂專業,為了步子不跨得過大,現在叫美通一體化,美聲通俗一體化,開學以後我會參与這邊的教學工作,音樂報就是作為這份讓通俗歌曲登上大雅https://www•hetubook•com.com之堂的學術、普及陣地。」
手續上還是很複雜。
荊小強知道自己的把柄在哪裡,怎麼可能來玷污了神聖的徽章。
李團二話不說:「好!我們全力支持你。」
他倆都是看到了前半截,才力排眾議要求把通俗歌曲拉進全國青歌會,不要讓群眾喜聞樂見的市場全都被港台佔領。
李團四十多歲,作為歌唱家更接近實操:「應該沒有問題,我看到有其他機關單位這麼做,但你這個音樂報的主題是什麼,圍繞什麼來保持群眾的關注呢?」
從來都未曾對外輸出過價值觀。
當初她可就是個文工團小文藝兵舞蹈員。
他又從自己另一邊的褲兜摸出來一張複印單:「這是我們現在每個月的高校搖滾歌曲排行榜,來自於各校滾社反饋的高校點播數量,以及我們的專輯銷售數量,還有消費者對歌單明信片的投票綜合計算,未來每周都會出現在音樂報上,模板就是南方粵州出的《足球報》,每周一期,起碼十六版,傳遞國際音樂潮流,優秀歌曲曲譜,各種音樂會、演唱會動向新聞……」
荊小強嘿嘿笑:「大都會歌劇院給我五百萬美元的年薪,這些錢我除了給國家賺外匯,拿回來也是大部分投入到滬海歌舞中心的建設,現在還有鵬圳歌劇院的建設,您二位發現了嗎?如果我們能通過藝術,去賺洋鬼子的錢,比改革開放出口創匯的工業生產來錢多了!」
這是多麼神奇的文藝工具!
居然從來沒人用過。
這是巨大的業績。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