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以後出門還是帶個捧哏的

哦哦哦,驚嘆四起,應該是發現其中的機巧了,昭田先生頻頻點頭。
如果說之前那個鏡頭抓的是視覺衝擊力,現在直接衝撞到內心靈魂,那種面對災難的無助驚恐感覺有了。
剛才那點災難情緒居然瞬間消失!
牢牢鎖定的那種。
居然還有人舉手問,荊小強其實也不太清楚這個原話怎麼說,又不能拿個手機出來搜索:「摩爾先生提出的,大概就是電子元件晶元的發展速度,一兩年翻一倍,也就是說運算能力,運算速度,一兩年提高一倍……」
「應該是十八個月,我想起來應該是因特爾公司創始人摩爾先生在二十多年前就提出了。」
至於那水面,是在淺灘上專門挖了個十米深的水坑,掉落的就是往那裡面跳水……
荊小強這才開始侃侃而談:「我想表達的是電腦在未來的電影裏面會做到什麼……」
荊小強駕輕就熟了:「我之所以到焦盆來,就是因為我自導自演的電影《雪原谷》進入焦盆市場,最後達成四十億日元的票房,所以我一直都很關心電影產業的技術發展,用科技創造更加美好的藝術作品,這是我的理念,同樣的道理,我也把科技貫穿到歌舞劇當中,今年年初登陸百老匯的歌舞劇《獅王爭霸》,不但讓我獲得了林肯中心的長約合同,也結識了不少影視歌舞藝術界的朋友,從他們那裡得知一些信息,進一步激發了我利用電腦後期拍好電影的思路,至於我從哪裡學到的和圖書技藝,哦,相比我的歌唱天賦,這不算什麼……」
結果大家就看了五六遍!
已經是晚上,波濤洶湧亂糟糟的水面泛著不少白沫,明顯是有人在水面掙扎的效果。
隱約的燈光下,慌亂的照明,似乎來自旁邊的救援船隻,總之都來不及挽救災難。
硬體軟體都還差得很遠。
熱烈的掌聲!
連須藤和宮澤都好奇。
荊小強卻只有冷酷的技術談論:「光是災難部分就有幾萬幀,這是個浩大的工程……」
這回就齊齊鼓掌,表示很精彩,再把災難那段放一遍。
這回反而沒有掌聲,明顯已經進入到思考狀態。
裝逼還是要有捧哏的才富有說服力。
還有人問滑落掉落的人沒事吧?
技術主管馬上打開的視頻,有船艙內的翻覆,通道上的海水湧入,有卧室里瞬間吞沒睡眼惺忪的鏡頭,大家終於齊聲啊了下。
兩段電影畫面其實是在給大家展示電腦介入後期製作的不同狀態,還是荊小強那個理論:「我知道,曾經創造出星球大戰的皮爾斯動畫工作室,致力於用電腦CG動畫製作出全電腦輸出的整部長片,這對電腦製作技術,硬體、軟體都有極高的要求,我也並不認為這是唯一最好的模式,更適應目前電腦製作後期的應該是遮瑕、以假亂真,而斯皮爾伯格先生正在拍攝的侏羅紀公園,則介乎于這兩者之間,把電腦製作出來的恐龍放進真實拍攝畫面中,讓人看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到漏洞,所以起碼有兩家花旗電影巨無霸公司正在偷偷推動電腦製作發展,嗦尼,難道願意被拋開差距嗎?」
還是只有幾秒鐘,卻充分詮釋了災難片的魅力。
但實際上是讓自己要太沉迷。
好像表演藝術家要把這種場面記住感受採風。
「好啦,我剛才說過,五秒的開場畫面,120幀我們用技術人員做了三天,六十位、六百位,三天就能做五十秒、五百秒,這是最簡單的人海戰術,但實際上我想象的過程應該是浪花第一幀,到最後一幀,制定素材、位置,電腦自己去計算完成,然後我們打開另一台設備做另一個運算,未來的過程應該是電腦自動計算……」
沒有配音配樂的畫面,似乎更能讓觀眾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視覺上。
有人還哈哈笑出聲來。
荊小強肯定不只是為了展示這點電影鏡頭。
現在負責商業的、負責別的項目,就未見得聽說過。
但誰說的,或者幾個月不重要,昭田先生都舉手了:「電子晶元進化的速度非常快,我很認同羅伯特先生的展望,繼續……」
荊小強示意電影視頻開始播放第二段改出來的場面,當然就是那個更加震撼的船身斷裂,垂直豎立起來的場景。
然後逐漸豎立起來的船尾,那些人影就像螻蟻一樣絕望的順著甲板往下滑落,最後那些吊抓住船尾欄杆的人,更是只能在垂直狀態下自由墜落!
說的是捏和圖書……
宮澤好點,優雅的坐在第一排最角落,輕輕撐住下巴,似乎已經習慣了荊小強的神奇,更多是美眸閃動的睃視全場。
天才罕見,但必然還是能在各個團隊、領域看見頂尖的存在。
整個大場面的衝擊力絕對夠了。已經有人忍不住在輕輕鼓掌。
藉助夜晚的天色,很難發現穿幫鏡頭啦。
頓了下:「當然,貴公司如果有自己的秘密研發部門,當我沒說……我講完了,感謝大家。」
荊小強介紹滑落組是龍哥的武行,掉落組則是從滬海體工隊借的跳水隊員。
有共鳴。
大家還給老闆捧場的對對對,我們也很好奇呀。
為來一台手機都能做到的事情,現在難於上青天。
哪怕都是還沒做後期的原始畫面,也夠慘。
荊小強又有科技范兒:「那麼根據摩爾定律……」
因為明明挑了個陰雨天在拍攝,白天拍的,只是天色很陰沉黯淡。
須藤眼裡只有少女的崇拜!
因為這甲板就是立在岸邊沙灘的淺水裡,那些群演分明就是在能站立起來的淺水裡「驚慌失措」的使勁攪水起水花。
他說這番話的時候,的確像個藝術家啊。
但只有幾秒,荊小強暫停開口:「整個船體沉沒有大概二十分鐘的各種細節鏡頭……」
手一揮,大銀幕上出現了豎立船尾的原始畫面。
在場大佬都已經是五十歲以上,必然經歷過二戰末期的童年。
哪怕不少是商務大佬,但在昭田先生認真的帶領下。
很明顯是故意在找和*圖*書漏洞。
荊小強介紹的重點在於:「大家注意燈光,這個燈光在軟體裏面是可以一鍵設置的,一下就把整個畫面黯淡下來,凸顯了我們需要的重點,掩蓋了漏洞,連第一段專門要抹掉鋼纜的步驟都不需要……」
全場都被他這個清新脫俗的裝逼鎮住了。
然後那「船甲板」,分明就是個假的純甲板,背後是巨大的黑布背景幕布,然後被液壓撐住在緩慢移動豎立,看頂部還有鋼纜在協助拉動,荊小強介紹就是輪船在海面上用卷揚機協助。
抬手,技術主管連忙開始播放一段比較簡單的3D動畫,就是個鐵皮人生硬走路的動態。
所有人都專註傾聽,盡量理解。
而且要等著老闆定調子。
家庭再富貴,那個時代的戰爭災難還是有印象。
可羅桑這種從音樂天賦橫跨影視產業,商業能力外加對科技的遠見。
還是都在盡量理解。
那就是絕無僅有的存在,值得終身跟隨啊!
馬上又鴉雀無聲。
全場哪怕看過資料的,也一起發出蘇巴拉西的讚美來。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技術的發展都是從萌芽到盡善盡美,現在看起來還很糟糕的3D動畫技術,只需要短短几年就會登峰造極,這樣的動態,我相信在能夠精準捕捉人體動態的藝術家,和更好的硬體,更完善的軟體幾方配合下,很快就能做得栩栩如生,難點反而是衣服、頭髮這些細節,那又仰仗更加先進的硬體、軟體跟藝術創作……」
昭田先生也代表所有和_圖_書人問出那個問題:「請問羅伯特先生,你是從哪裡知道這些重要的信息呢,而且你又是從哪裡學到這些令人驚嘆的技藝呢?」
再說也不太難理解,都這麼現實的擺在面前了。
就還得是互聯網普及以後,什麼定律,什麼梗才能人盡皆知。
不難理解啊:「如果說第一段電腦介入改造,還是很原始的方法,大家注意這個燈光設置就節省了很多時間……」
而且就這點兩張圖片前後對比,技術主管都得在看圖軟體上反覆前後點,因為這個版本的WINDOWS系統還做不到多任務系統的流暢,也就是同時開兩張圖片並列都做不到。
還得是須藤井二郎先生連忙起身,一邊鼓掌一邊往台上來:「我作為參与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收購的音樂專家,稍微介紹下羅伯特先生的音樂成就,他是迄今為止全球年薪最高的歌唱家,而這僅僅是他在美聲古典音樂領域的成就,搖滾樂今年有四首歌曲打入北美公告牌排行榜從榜首到前十,這也是亞洲人迄今為止的最佳成就,而今年和中森明萊小姐的合作專輯應該會衝擊全年專輯銷售第一名成績,其他還包括在巨蛋體育館的觀眾人數最多,出演年齡最小等諸多紀錄……電影,的確是羅伯特先生的副業……」
馬上有人斯國一,但更有人質疑:「這是加州理工學院米德教授的理論吧,電腦的處理能力每兩年提高一倍,相應的該裝置同期就會降價一半……」
焦盆也是個災難頻發的海島國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