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新時代的資本家和無產階級

這特么好萊塢有點蔫兒壞啊。
如果在國內,荊小強早就到了可以公開被嘉獎、表彰、接見的地步。
彷彿她就天生該遊走在這樣的頂級名利場,應對得體又襯托出荊小強的存在。
是法西蘭人在戲劇文學藝術上視為國寶的《悲慘世界》最終完結曲!
很正常吧,數百上千的媒體記者這時候還以為只是普通儀式的背景樂,唯有音樂界的內行會忍不住眼睛一亮!
「誰要加入我們的征程
因為是巴黎愛樂樂團在樂池裡奏響,然後一片女聲,很遙遠的女聲開始吟唱:
雖然他們的血性僅限於在街頭抗爭下,搞搞罷工最多打下巷戰就趕著回家找媽媽了。
誰特么搞革命都會熱血沸騰,誰唱起這種鼓動人心的戰歌都會被影響到。
法西蘭作為老牌發達國家、藝術浪漫之都,全世界小資嚮往的地方,和荊小強這樣的名氣交疊起來。
歐美、焦盆以及亞非拉國家現在對他都夠熟悉了,實打實的國際巨星,迅速產生關注度。
新世界就在前方
看著跟兩位年輕明星談笑風生的統領先生,再不關心ZZ的人也會覺得他還真什麼都懂點,年輕人更會愛屋及烏,他做什麼都覺得應該有點道理。
所以在內地人的眼光看來,你們法西蘭雖然貴為革命發源地,可你們沒有天降神仙帶你們徹徹底底的翻身,最後只能半推半就的湊合,所以對《悲慘世界》最後的結局有點嗤之以鼻。
他們將攜手駕起犁鏵
將枷鎖全砸碎
主的花園裡鮮花綻放
話說這家兒吧,之前絕對在全世界都是籍籍無名,業內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在歐洲最講究歷史底蘊的各家和_圖_書歌劇院里更排不上號,這特么開張連十年都不到,有什麼資格談古典音樂,談傳承歌劇?
都沒十多年後那個版本:「腐朽將去,自由將來,你可願抓住機會揭竿而起,拋頭顱灑熱血,把法西蘭大地澆灌,用全新的未來開啟新生的窗……」那種徹底推翻的味道。
無論是作為優秀的愛國投資商人,國際超級資本控制人,還是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藝術家。
杜若蘭引領帶隊的上百模特、演員們在後面舞台上盡量控制住音量,營造出幽谷回蕩的縹緲歌聲。
就像傑哥也從未在國內官方有什麼頭銜。
不像林肯中心、維也納金色大廳、悉尼歌劇院這些達到了出圈的地步。
所以荊小強在舞台上唱起這段經典曲目,被視為法西蘭文學瑰寶驕傲的歌詞,真是所有人都忍不住激動。
「你聽聽人民的聲音
還未泯滅一線希望
在歐美這邊宣傳當然是羅伯特唱起了《悲慘世界》的經典曲目,藝術感染力帶動了全場所有人,包括統領先生在內。
哪像他現在彷彿若無其事的小聲哼著跟上空谷幽蘭的吟唱:「他們將重生獲得自由,
荊小強知道的那第二個版本,後來在好萊塢音樂電影《悲慘世界》里,用了同個曲子卻把歌詞改得暴烈許多。
在法棍就是武器,國旗就是白色的各種乳法調侃沒成為主流的時候,法西蘭還是蠻有血性的。
有種說法是法西蘭人現在這個吊樣,就是看透了現實不可能完全革命的苟合,才索性躺平任草追求浪漫算求了。
把刀劍丟一旁
這個版本的歌詞有點那種我給革命加油鼓勁,你們上,我和*圖*書很支持,但我更聽從主的安排,不用打得這麼血呼啦次吧。
把革命、戰鬥和推翻反抗的行為美化成是上帝指引的方向。
連舞台上的各位達官貴人都被帶動跟著荊小強節奏鏗鏘的高唱打拍子跟著合唱!
然後所有人都會輕而易舉的記住名字,巴士底歌劇院,羅伯特在歐洲落腳的歌劇院,歐洲最大的歌劇院,一定很了不起吧。
明日曙光……」
但他現在唱這個半點問題都沒有。
但在歐美,這特么已經是非常革命的上限了,連文學創作都要用主在召喚之類掩飾下。
誰也沒想到,起步即巔峰,後面沒了。
人間困苦都嘗遍
那是一個民族的呼喊
荊小強這兩天提前跟樂團、女團排練這歌的時候,想起後來的版本都忍笑。
那是一個民族的歡呼
對方上台不到兩年,終於決定大刀闊斧的干大事,恰好在這個時候藉著荊小強和蘇妃瑪索,狠狠收割了一把全國上下民心。
這個畫面放到各種媒體、照片上肯定炸裂。
堅定的站在我身旁
甚至按照慣例他早就應該從滬海到平京,擔任一些重要職務了。
齊聲高唱下,這已經是類似於《馬賽曲》的戰歌了!
……」
跨過硝煙,跨過街壘
真的是,就在那個著名的巴士底監獄遺址上興建起來的現代化歌劇院。
且看明日曙光
天啊,這是什麼?
翻山越嶺,得見光芒
不甘奴役,英勇反抗
「黑夜幽谷,歌聲回蕩
這樣到了國外荊小強才不會受到意識形態的限制,方便左右逢源。
一字之差,含義卻謬以千里。
每一樣他都夠格。
這首歌後來有個響噹噹的名字和-圖-書,叫做《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你聽聽人民的聲音!
不然,光是杜若蘭她們唱的這段前奏都會變成:
邊唱還邊在舞台上踱步,似乎在跟舞台上的達官貴人們寒暄閑聊,您看是不是這個意思?
而巴士底歌劇院則瞬間衝上國際第一流歌劇院地位,哪怕這本來就是當初建設的定位,也具備這個實力跟條件,卻一直默默無聞,起碼在音樂界、歌劇愛好者之外無人知曉。
國際搖滾巨星,著名青年美聲歌唱家,超級億萬富豪,最有影響力的好萊塢演藝製作人,羅伯特簽約擔任法西蘭新時代旗幟,希望打造成世界歌劇首都中心的巴士底歌劇院藝術總監,全面引領這家被寄予厚望的藝術殿堂能夠在世紀之交砥礪前行……
「聽遠處戰鼓聲聲響
現在算是全力曝光吧。
只想局部的反抗下,震懾上流社會,然後大家談判為主的捏把捏把湊合改變。
內地所有觀眾看了都會歡欣鼓舞,原來小強大多數時候不吭聲,是在憋大招呀,這是當之無愧的祖國驕傲了。
但這麼一宣傳,藉著法西蘭的官方聲音,連內地磚兒台都重點播出了,內地觀眾幾乎跟全世界人民一樣聽到都會下意識的問:「是內個巴士底嗎?」
話說法西蘭政府方面肯定也開動了宣傳機器協助,哪怕在五常裏面都是最小的個兒,那也是斷崖領先於世界各國,更別提莫塞婭娘家了。
迄今從還未登上薪鄉市長小試牛刀的金毛哥,到已經上過台卻又下野的老貝,再到逐漸穩固地位的紫衫丈母娘。
人人都得獎賞……」
完全成了紅歌和圖書
非要細究的話,就有點人們常說我軍發起衝鋒時候指揮員往往是跟我上,果軍那邊多半是給我上。
蘇妃瑪索帶著母儀天下的派頭,陪荊小強出現在這種場合還真是比誰都合適。
符合當今歐美官方允許範圍內的激昂戰歌!
跟曾經的國內革命失敗那段類似。
去開啟那新生的明天,期待曙光……」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同樣是由法西蘭劇作家,在八十年代寫出來的著名的經典歌劇《悲慘世界》旋律。
更何況這是過去十多年法西蘭在全世界最著名的旋律。
這可是法西蘭官方自己最標榜的藝術瑰寶。
套用內地的話說就是小資產階級那點軟弱性,能看出來問題在哪,可想反抗又怕被草,還扭扭捏捏的希望上層能聽見底層聲音主動改變。
站在現場的周晴雲真的熱淚滾滾,像母親看到孩子出息的那種驕傲。
荊小強之前也從來沒咋宣傳過自己跟滬海歌劇院的關係,他從出國撈錢開始就刻意淡化自己跟內地的紅色印記,反而更多強調大都會歌劇院的五百萬年薪,NHK給到了一千萬美元的價碼。
當然翻譯這種東西嘛,信達雅的標準下變化就很多了。
之後法西蘭除了靠齊達內他們那一波足球移民衝擊了世界盃,形成不少國際影響力以外,法西蘭更多時候在全球範圍扮演個小丑角色,大國欺負,小國不放在眼裡,全球乳法有無數的段子。
後來內地磚兒台放這段新聞的時候,硬是把這段法語歌唱加了字幕放在畫面下,讓內地觀眾眼都直了!
哪怕是長夜漆黑
發自人憤怒的胸膛
在老的音樂歌劇里,這甚至都不是首單獨和-圖-書的歌曲,是冉阿讓這個男主角劇中去世前後,一連串向主感恩祈禱的延續。
標準的小資產階級、精緻的利己主義心態。
前面全場已經無論是還在看台上見證簽約儀式的觀眾,還是媒體記者,舞台上的達官貴人們,全都凝神矚目,有些人已經忍不住開始輕輕無聲的跟著打拍子了。
伴隨戰鼓同被擂響
光憑這,荊小強覺得也值了。
搞小資文藝這套還是很在行的。
也將升起太陽……」
他們會捧出未來
旺夫!
荊小強在鏡頭前面也非常配合,他在這個簡短又高規格的簽約儀式上,彬彬有禮的簽下合約,整個大廳就蕩漾起輕柔的音樂。
荊小強卻故意把這首後來響徹世界的著名電影主題曲歌詞收斂了下,隱去最開始這句抬頭,用上百老匯最熟悉的唱詞版本。
敲擊心靈的震撼
這絕對是個1+1遠大於3的相互成就。
因為整個交響樂團都開始激昂起來,那些空谷幽蘭般的遙遠女聲也越來越高亢,環繞在荊小強逐漸加大的唱腔周圍變成浩浩蕩蕩:
荊小強這次算是摸到了頂流的高度。
一個勁兒的慫恿巴黎人站起來,去推翻,去揭竿而起,結合二十年後的時代情況,很有點居心不良,哈哈哈。
但前者從八十年代末在百老匯已經開始唱響,囊括一大堆獎項並且被譽為世界第一不可或缺的音樂劇同時,也極大的助長了法西蘭文化自信心,可以說就是這部劇支撐了八十年代開始興建巴士底歌劇院,希望成為世界歌劇首都野望的開始。
但前期靠穆春雷和陸媽媽幫他擋拆,後期是心照不宣的幫他隱形。
小強你是把紅旗插到歐洲去了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