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

汪志文終於忍不住了:「我想試試這部戲。」
沒錯,相比超級英雄那種火爆場面,細水長流的文藝片更考驗功底。
只是和擅長文藝片的黎鞍、擅長動作片的老余不同,老張被深深的打上戰爭片高手的印記,在歐美就很難有人請個華人來拍戰爭戲了。
當然荊小強也就成了無可爭議的音樂顧問,除了電影里出彩的歌曲、配樂製作,連整個放牛班的合唱、汪志文這個主角音樂老師都得他來傳授技巧。
放到二十年後,連好萊塢都不敢輕易死主要角色,觀眾看影視劇就是來放鬆享受的,誰敢喂屎就死一邊兒去。
六七年前剛剛在平京出頭,安寧被老張借去拍戲,後來買別墅時候遇見,自己有意無意的表達了更為開闊的創作思路。
對這部經典肯定不陌生,但更多是當成家庭愛情片,而且這明擺著是要跟安寧搭手演離婚夫婦,三位都不吭聲。
哪怕主演過奧斯卡外語片了,他也不覺得自己未來的戲路在海外,更沒覺得自己是個多大的腕兒。
這種電影要拍得叫好又叫座,很考驗導演功底。
不用說,這部鄉村電影里的「反派」暴躁嚴厲的校長角色,被影業集團總經理給搶了去。
可能還是跟著一起到海外見過了世面。
荊小強拋出最後一個劇本:「這才是最難的,需要湊一幫老戲骨來拍,當然安寧也可能會參演,用最平靜的語氣,講述一個回家的故事,年邁的父母在和*圖*書鄉下,到大城市打拚的孩子帶著妻兒回去探望,爹媽又嫌棄又盼望,講述的是我們東方人對家庭的理解,文火慢燉的用功力打動觀眾,稍有不慎就會變成淡而無味的流水賬。」
這怎麼可能,你們怕是不知道小強的嗓子有多珍貴,能隨便喝不明來歷的東西嗎,潘雲燕都當仁不讓的截住,只能喝她的湯。
荊小強接著擺出一部:「故事用倒敘的方式,一個成功的音樂家、藝術家回到落後的家鄉,回憶起小時候被音樂老師啟蒙教誨的場面,我可以來客串這個音樂家開頭,但整個故事都以這位堅持鄉村教育的音樂老師展開,頑皮的兒童、蔽塞的意識、瞧不起知識分子的環境,都擋不住他用音樂陶醉所有人,用音樂改變山裡娃命運的魔力……」
另倆猶豫下,終歸是競爭者少了個,連忙點頭鼓掌。
可對荊小強他們來說,這種彷彿狂熱一般的創作激|情,才剛剛開始蔓延!
現在頂著影業集團總經理的頭銜,在全國各地操持劇組,偶爾碰見特別喜歡的角色才過把癮。
他甚至還提出了個更具誘惑力的建議:「你們也拍過不少影視劇了,就像安寧一樣,我們採用的方式是用HK的影視班底來製作拍攝,可以由誰來擔任自導自演,HK導演顧問會全程指導。」
荊小強哂然。
荊小強沒什麼可留戀惋惜的,在他看來所有的文藝嘆惋都得為國富民強服務hetubook.com.com
那就馬上把《放牛班的春天》開拍!
一邊在鵬圳歌劇院拍荊小強衣錦還鄉的畫面,一邊全力以赴的在鵬圳、粵東的各種學校選拔小演員。
那會兒還頻頻在國際拿獎的老張還不以為然,等到憑藉《贖罪》徹底拿下最高獎項。
現在忍不住順口問了句:「你跟老張拍過什麼電影沒?」
從演員、編劇、攝影到導演甚至配樂,每個細節都精心把控,反覆推敲。
郭優不起鬨了:「幾年前我們拍過一部《過年》,總體跟這個有點像,但味道、氣性卻完全不同,我就不再摻和了,那我演幸福來敲門?」
最後連老張都聞訊趕來,提出讓他指導那部講述回家的電影。
每天拍攝都是一大堆家長擠在旁邊追星,還有人給荊小強燉湯潤嗓。
這讓本來在陪著調研這場服務區商業社會職能的曲老,也忍不住參与進來配樂作曲,他都好些年沒站到第一線了。
大部分還是焦漪聯繫的鄉村中小學學生,她自己很貢獻了幾個平時就注意到很有靈性的孩子。
好在杜若蘭也能幫上忙,兩人很得孩子和家長們喜歡。
湊了幾十個毫無拍攝經驗的孩子參演。
甚至還有富餘!
眼神表情肯定都在想象了。
壓力大啊,再看看。
真就是馬上立刻,李和信本來在滬海那邊把控影業集團的兩部戲,屁顛顛的趕過來當劇組總管。
荊小強其實對郭優的電影印象,出國前在於和圖書他那部把中國人苦難都演盡的《活著》,出國后當然就是愈加爐火純青的喜劇片、賀歲片。
然後才死馬當做活馬的非要去找尋,最後在大洋彼岸變成了只是活著。
不要緊盯在過去,更不要翻來覆去的用苦難教育觀眾。
這部苦難經典,就掩于塵埃了?
甚至連高速公路服務區倉儲商場的盛大開幕、銷售狂潮,都成了電影高潮部分的場景客串。
結果郭優壓根兒不知道,反而是程道明還看過這本小說:「好像是聽說老張前幾年把這個版權買下來準備拍,可馬上就拍了《贖罪》,現在徹底火透半邊天了,沒聽說他準備拍這。」
電影學院、戲劇學院當然有自己的渠道能看到不少優秀影片。
大家都覺得這種原生態的傢伙才最容易出彩。
但意義更大:「你們來到鵬圳,能看到全國有夢想,有熱情的人全都在南下,哪怕他們當中很多人會失敗,但這座嶄新的城市就這樣靠無數人堆積而成,可這隻是剛剛開始,還有無數的中專生、高中生帶著憧憬和希望,從無數個小鎮、鄉村,走進大城市走進高校,我們這個國家正在面臨這樣巨大的鄉村到城市變革,現在可以提前把這個話題拉出來,用寫實的素描方式把城市新家跟鄉村老家的故事描述出來,給更多人看到。」
當然這時候才悄然出現找荊小強了解情況的各方面人員也依次出現。
原來自己真的影響改變了許多。
荊小強和_圖_書吃驚:「有部叫《活著》的劇本,他好像跟我聊過,還沒拍啦?」
郭優還立刻架秧子:「沒錯,太合適了,強子一講這個故事,我腦海裏面浮現出來的就是你這樣的文藝范兒,我和老程看起來哪裡有音樂細胞呢,眾望所歸,眾望所歸!」
先把他本來為安寧準備的另外一部戲拿出來:「七十年代的奧斯卡獲獎影片《克萊默夫婦》我想你們都看過,我能拿到這部戲的電影版權,然後改編成國內的電影,這部戲跟《當幸福來敲門》有很大的戲份類似,都是單身父親帶著孩子輾轉奔波,但區別是這邊更強調女性意識覺醒,在九十年代后我們的都市節奏越來越快,女性不只是相夫教子也有自己工作價值的呈現,對廣大觀眾有很強的提醒。」
CIA的探員們在鵬圳呆了這麼久,看荊小強又一頭扎進郊區鄉鎮里的劇組片場,等到看見《當幸福來敲門》劇組又加入進來,他們終於受不了全都撤回HK去等候了。
禁不住在上輩子混亂而彷徨的二十多歲中反覆自問:「我為什麼活著?我的人生有什麼意義?我應該追逐的目標是什麼?」
荊小強這部則源自於0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放牛班的春天》,更巧妙的運用了音樂來穿插到電影里讓觀眾獲得愉悅感。
如果說安寧的劇本限制性比較大,這幾位的選擇面就寬得多了。
荊小強的態度,那當然就是全都要!
好吧,等他把這個很容www.hetubook.com.com易拍得淡而無味的高難度電影梗概講述完,程道明看眼郭優:「那……就我來演這個戲?」
三人有點意動了,相互對視,好像在說你要不要,不要我先佔著,但又心痒痒後面還有什麼好的本子,於是聰明的不吭聲。
八九十年代鄉村題材的片子不少,但拍得好,拍出了效果,還恰恰是老張那部《一個都不能少》。
沒有國際地位,好萊塢也是鏡花水月啊。
那部電影最後不是用了個「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么,用歌聲不更好。
況且莉姐也已經徹底跟老張分開,現在掛在MR.KING事務所名下,憑藉奧斯卡最佳女配,還有之前一系列各種國際獎項,比安寧更適應海外演藝事業。
某種意義上《活著》這部沒能公映,荊小強他們這些業內人士都是私底下悄悄看過的作品,應該是老張和郭優各自最里程碑的作品,深深影響了他的心態。
汪志文笑得嘴都合不攏,兩個奧斯卡金獎獲得者給他做配呢。
好電影一點都不需要晦澀難懂,哪怕這部文藝片可能沒那麼火爆,荊小強卻很有把握用音樂、用合唱來讓整部戲好看。
看來他也徹底轉過彎來了。
沒想到郭優楞了下:「沒有,他現在可是奧斯卡小金人導演,行情高得不得了……」
這片除了工地就是工廠的地方,讓他們偶爾來出任務還行,長期呆在這樣的地方簡直要瘋。
不能再把以前那種藝術作品動不動就要悲劇收場的慣例延續下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