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鬼魅,叩我寺門

「善!」
如此驚世駭俗的成就,卻還是凡人所能見到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若是尋鬼神探聽,便能知曉此君更為恐怖的「功績」。
他知道所謂的當頭棒喝是什麼,對於有慧根無來歷的人可以這麼折騰,但是對於這位有來歷的孺子,還敢這麼玩,那就是打著燈去茅房了。
原本快要顯化出降魔相的胖和尚,此刻慈眉善目,對門外的鳳凰笑臉相迎。
眾多僧人議論紛紛,原本平靜無波瀾的眼神,此刻都綻放明光,興緻頗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自然是沒有任何競爭力,難以有任何作為,可是就讓他們這麼回去,那也不甘心啊,數萬里的路程,連根毛都沒撈到就回去,太不像話了。
「同父同母所處,或許是沾染了那位仙君的仙靈之氣,故而先天不俗,天生神異。」
鳳凰!
這是何等的羞辱?
「出家人不打誑語,貧僧親眼所見,此孺子養有一隻將化作大妖的黑犬!」
於是,橫跨了小半南華洲的菩提寺一行僧眾,在匆匆趕到大晉后,這才絕望發現,他們連這位轉世仙君的面都見不著,就更別提渡入山門了,想都別想。
明明是酷暑夏季將至的晚春時節,可是這佔地有十數畝之大的寺廟中,無論是地上的石磚還是台階,立柱,乃至於佛堂中,寶像莊嚴的佛像,都覆蓋上了一層薄薄的冰霜。
年不足十四,六元及第,登堂入室,位列朱紫,皇女垂青,親王嫡女愛慕,留京不足兩年,便被下放北疆,拜為袞州州牧,牧守一方,尚未成年,便已是手握大權的封疆大吏。
因為只見大門之外,只有空洞虛無,此時此刻,他們所處的這座寺廟好似變成懸于黑暗中的孤島,被放逐到虛空中,孤立無援。
暮色將近時分,一位體態寬廣到即便是寬鬆僧衣都難以遮掩的胖和尚領著一眾衣著樸素的僧人,走進剛建起還不到半年的菩提寺中,一進寺院,已https://m•hetubook.com•com經得到消息的老和尚匆匆前來,向面容不知比他年輕多少的胖和尚行禮。
「一修誤我,為何不與我早言?」
「無妨,此子前世縱然有天大來歷,如今宿慧尚未覺醒,也是六根未凈,對這世俗有頗多眷戀,不願入我佛門,合情合理!」
老和尚畢恭畢敬,他知道眼前這位看似身寬體胖的師叔在引人入佛門這一道上,頗有造詣,讓一位孺子入佛道什麼,對於這位師叔而言,應該是手到擒來。
嘎吱!
老和尚回答道,也露出了讚歎之色,眼中也隱隱有幾分自得。
「這凡塵之中濁氣甚重,容易封住六識五感,便是前世有天大來歷,也不識佛法精妙,不過此子先天有神慧,只需當頭棒喝,令其頓悟便可知曉我佛法高僧!」
「阿彌陀佛!」
胖和尚頓時責怪道。
如此解釋,一切看似驚世駭俗的行為與成就都變得理所當然,甚至稀鬆平常,仙君轉世,什麼做不到?只看想不想而已。
「監寺師叔!您終於來了!」
這位轉世仙君的身旁里八層外八層,不知道圍了多少道門真人,甚至傳言還有人仙放下臉皮,混跡于其中。
不過他們一行人來到大晉后,這才發現,預料之中,各憑機緣,尋找仙君轉世的美好願景,完全落空,只要來到大晉的道門真人,又或者是佛門高僧,幾乎就是第一時間被鎖定了仙君轉世。
一名樣貌古拙的老和尚躬身領命,隨後面無懼色地起身走向大門,雖說他的輩分低了一些,可是他們不論哪一位,單獨行走南華陸洲,都是有被奉為高僧大德的資格,沒理由會怕夜半扣門的鬼魅之流。
「是,監寺師叔!」
於是,他又備了豐厚香火,拜訪了本地諸鬼神,這才探聽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一番思量之後,他便開始進入青蟒山中,宣揚佛法,講解佛經。
佛門諸廟宇之中皆傳,https://www•hetubook.com.com此國之中,有仙君降生,有大德言,前世既為仙君,今世當為佛陀,此仙君轉世當迎入靈山,拜為佛主。
可惜,聰明人不只有他們,早就有人跟他們一樣,知道接觸轉世仙君無望,於是選擇曲線迂迴,將目光放在其血親身上。
如此人物,只要不是眼瞎耳聾,基本上都能知曉其存在,而這等人物,除了仙君轉世,已經沒有更合適的解釋了。
「可也不能排除此子也是天人轉世的可能,畢竟與仙君一脈所處,說不定也是跟隨著仙君一同轉世的!」
「可是此子如今對我佛並不感興趣,甚至心懷抗拒之心!」
於是,在進退兩難的境地中,法號為一修的老和尚提出曲線度化的想法,既然接觸到仙君轉世難如上青天,那便不接觸,將目光往下,接觸這位仙君的世俗血親。
胖和尚雙手合十,寶相莊嚴,對於這種情況,他並不意外,畢竟見多了。
老和尚語出驚人,跟在胖和尚身後的幾名僧人頓時露出了震驚之色。
最終,老和尚來到了永寧縣,雖然在此看似偏僻的小縣城中,他也發現了不少修行中人,乃至於道門真人的蹤跡,似乎有人跟他們想到了一處。
咚!咚!咚!
打不過!
一群和尚就在夜幕之下,連一盞油燈也未點燃,就這麼討論起來了,如何徐徐圖之,直到夜深人靜,子時到來。
「貧僧已尋鄉鄰打探過,此孺子如今也不過十二三歲而已!」
「一修,半年前你曾與我提議,南下來此,如今你可有何收穫?」
胖和尚已經信了,不過卻還是如此詢問。
沉重的大門被輕鬆拉開,冰寒刺骨的陰氣從洞開的大門中蜂擁而至,充斥著這一處佔地其實並不算小的寺院的每一處。
不過,如此詭異的氛圍,根本就沒有嚇住這些和尚,那為首的胖和尚,臉上甚至還露出了怒容。
「還請監寺師叔賜教!」
老和和*圖*書尚當即便提出反對意見,並且警告道。
胖和尚直接一錘定音,此刻他也是目綻奇光。
不能忍!
前去開門的和尚雙手合十,臉色僵硬,而已經準備好降妖除魔的眾多僧人,同樣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在如此之多的道門真人乃至於人仙的環伺之下,還能夠接觸到這位轉世仙君的僧人,無一不是來自南華洲最頂尖的大寺。
但是相比于那位連面都見不到的仙君轉世,這裏可是好上太多了,抱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想法,他就在那位轉世仙君的降生村莊不遠處修建了一座佛寺。
「此事只可徐徐圖之,不可操之過急!」
所以,他沒有足以耗盡凡人半生的光陰去等待,甚至連一年的時間都沒有,等到此孺子身上的神異傳揚出去之後,越來越多的道門真人乃至於高僧會因為仙君的關係而盯上他。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轉世仙君是不用想了,一點指望與可能都沒有,但與其有血緣關係的胞弟,如今看來卻是相當不錯,若是將他能帶回去,那他們也不算是毫無收穫了。
所謂的天人自隱,神物自晦,根本就是扯淡,這位仙君轉世,在這俗世間高調得不行,其名聲幾乎傳遍了此國的每一處,即便是在鄰國也有所耳聞。
「三坼,去開門,貧僧倒是要看看,子時敲我菩提寺大門的是何方神聖?」
直到前些時日,終於有所收穫,引來了那位轉世仙君的胞弟,與其見了一面,雖然被嚇得不輕,更是損失慘重,但是在某方面來講,也是收穫不菲。
「不論前世為何,此子今世與我佛有緣,當引入我菩提寺中,習得無上佛法,可成正果!」
「那位風州牧,聽聞如今也不過年逾十五而已,其胞弟如今多大年紀?居然圈養一頭大妖!」
據傳此君之所以留京不足兩年,便再開國朝先河,下放地方,是因為滿朝王公大臣,與凡人不可見的鬼神,都對其驚懼不已,凡其目光所hetubook•com•com過之處,無不戰戰兢兢,肝膽竭慮,不敢有絲毫懈怠。
「阿彌陀佛,不知夜半有貴客登門,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清晰的敲門聲響起,回蕩在靜謐無聲的夜色下,在空曠的寺院中飄蕩,和尚們熱烈的討論聲頓時戛然而止。
「回稟監寺師叔,貧僧前些時日已經見過那位風州牧的胞弟,果不出所料,非尋常孺子,亦有天生神通!」
身寬體胖的監寺和尚,看著老和尚,語氣不疾不徐地詢問道。
熾烈的火焰,隨著鳳凰翱翔而燃燒,這充滿了極致壓迫感的力量,讓寺廟中的每一位僧人禪心都在顫慄,這才是讓他們不敢動彈的關鍵所在。
真正讓這些僧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是大門之外,他們預想的鬼魅妖邪,卻是一隻鴻前,麟后,蛇首,魚尾,龍紋,龜身,燕頷,雞喙,駢翼的神鳥。其首載德,頂揭義,背負仁,心抱忠,翼夾信,足履正。
這並不是讓眾多僧人感到震驚的一幕,所謂的黑暗虛無,不過幻像而已,只要抹掉這股妖邪之力的源頭,幻像自除。
「師叔不曾問!」
可是他如此費盡心力,卻沒有吸引到村中孺子半點目光,幾乎是看都沒有朝他這裏看上一眼,這讓他有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錯覺。
這時候,所有僧人才發現,頭頂上的星月光輝,不知從何時開始不見了,而象徵萬物生機勃發的鳥叫蟲鳴,都已經不再傳來,而這一切異常,他們卻恍然未覺。
一隻翼展足有數百丈之寬廣的鳳凰,此刻就大門之外,好似無垠無際的黑暗之中展翅高飛,那如同被墨染盡的羽翼與尾翎,卻是在無聲訴說,這鳳凰已經不再是象徵天下太平的祥瑞神鳥。
老和尚回答道。
畢竟,在佛門之中一夜頓悟的傳說案例簡直不要太多,當然,一夜也能修成正果的還是少之又少,除非是天生佛陀。
「如此年歲,居然可圈養大妖?此仙君之世俗胞弟,莫非也是天人轉世不成?」
www.hetubook.com.com們這群和尚一起上,應該也是在這充滿不詳的鳳凰火焰下,化為飛灰的下場。
雖然他費了不少的心思,更是將這一座新修寺廟的名聲傳揚到了隔壁的幾縣,乃至於有信眾,不遠千里迢迢前來上香。
「何方妖孽?好大的膽子,居然敢犯我菩提寺!」
菩提寺雖然不差,可是近些年已經有些沒落了,況且他們這一次是監寺領頭,沒有其它佛寺那麼重視,有些佛寺甚至就已經卸任的老主持都給請出來,這算是把家底都給掏出來了。
若是尋常之時,胖和尚願意花上十年二十年,乃至半甲子的光陰,等待此孺子成長,經歷世間萬丈紅塵,看遍眾生百態,等到一切該經歷的全部都經歷之後,再可將其引入佛門之中。
得不到仙君轉世,退而求其次,能將其胞弟引入山門之中也是好的,有這麼一層關係,日後還怕得不到關照嗎?
佛門對於年齡根骨什麼的都沒有要求,若是能夠看破一切,即便是血氣枯敗年,壽元將近的耄耋老者,也可入佛門。
當了幾百年的和尚,他們什麼沒見過,可是過往哪一次,不是他們追這些妖魔鬼魅,何曾幾時,待在廟裡,居然被邪魅敲門?
「當真如此?」
因而當有一人上書請求將此公拜為邊疆州牧時,諸多大臣紛紛上書附和,無一人持反對意見,即便是皇帝,也是尤為痛快,沒有任何跟大臣拉扯的心思,在群臣上書的第二天,便在任命詔書上加蓋大印,效率高到匪夷所思。
於是,菩提寺中,以監寺為首,率領僧眾,前往大晉,尋找仙君轉世,渡入佛門。
「這恐怕不行,此孺子手中有一柄甚至恐怖的聖人之劍,若是與他當頭棒喝,刺|激到他,令其拔劍的話,便是監寺師叔,恐怕也有性命之憂!」
他們這等出自大乘的佛寺,要恪守的清規戒律實在太多了,凡塵中人心有抗拒,不願出家為僧,很正常,除非大徹大悟后,對一切都再無留戀,這時才可渡入佛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