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一百四十四章 金牌(0.1%)

在之後,便是銀牌的相關獲獎信息。
陳舟正打算關閉頁面時,聽到李禮的聲音:「陳舟,你們隊成果摘金了,厲害!」
「指導老師:馬南頓。」
這場由米國物理學會和米國天文學會進行贊助,面向全世界大學本科生的物理學術競賽的最終結果公布了。
李禮則又說道:「不是賽事方沒有按照規則來,只是我們這些參賽隊伍,還達不到拿金牌的實力。」
「在2014年大學物理競賽提交的1931篇論文中,有2個隊(0.1%)被評為金牌獲得者,76個隊(3.9%)被評為銀牌獲得者,189個隊(9.8%)被評為銅牌獲得者,542個隊(28%)被評為優秀選手……」
趙琦琦微微一愣,旋即皺眉道:「不對呀,這個競賽不是說金牌的得獎率在2%左右嗎?只有一支隊伍的話,這金牌的得獎率怎麼可能有2%?」
「哎,陳舟,馬南頓教授剛才打電話和我說,楊院長在找我們隊伍的人。和圖書
問題B的金牌得主團隊,是不萊梅雅各布斯大學的一支參賽隊伍。
趙琦琦也說道:「陳哥確實牛逼,第一次參加競賽就是金牌!」
2015年1月15日,星期四。
尤其是,陳舟在他們隊伍里做了多少工作,他也都是看的到的。
一般郵寄時間是1到3周。
陳舟看完之後,只覺得,這尼瑪,有點慘烈啊……
李禮回道:「沒,我是銀牌。兩個題目的金牌得主都只有一支隊伍……」
陳舟找了一會,在銀牌的列表裡找到了「LILI」,應該就是李禮了。
兩人齊聲說了句:「卧槽,牛逼!」
「對於問題A,金牌得主團隊是:413隊,陳舟,楊依依和方結明。」
先前規則不是說2%的金牌,15%-20%的銀牌嗎?忽悠人的吧?
他現在只想把這個等了20多天的問題,找楊院長問清楚。
趙琦琦點點頭:「應該是這樣,否則的話,按我的等價換算,李禮你絕對也和_圖_書是金牌!」
現在這個結果,他認為是對陳舟最好的褒獎。
李禮指了指自己的電腦:「你們看,問題A的金牌得主團隊。」
「嗯。」
寄語後面是一個日期「November 1,2010」。
「嗯,你現在出來吧,我再打電話喊一下學長,我們在宿舍樓前會和。」
說完,李禮看向陳舟,這場競賽,陳舟拿到金牌,他是服氣的。
這金銀銅加起來,都不到15%吧?
UPC競賽結果公布后,獲獎隊伍將獲得相應的證書。
「參賽隊伍迅速擴大的事,也就是近兩屆才開始的。而且……」
所以,趙琦琦和朱明理一扭頭,就看到了照片上的陳舟。
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能從世界上這麼多支隊伍里殺出來,成功摘金的難度有多大。
說著,李禮又刷新了一個頁面,那是13年的賽事結果。
李禮把頁面拉到最後,是一段寄語「我們衷心希望大學生們能夠抱有對物理學的極大熱情!www.hetubook.com.com
朱明理:「的確,實至名歸!」
陳舟是在楊依依提醒他之後,才登上官網查看了公布的信息。
趙琦琦和朱明理則又相互看了看。
「喂,依依?」
頓了頓,李禮繼續道:「其實,我看到陳舟拍的內部軌道的行星照片時,我就知道差不多是這個結果了。陳舟他們隊能得到這個金牌,實至名歸!」
問題A的金牌得主隊伍,有兩支。
和問題A一樣,兩個問題的金牌得主都只有一支隊伍。
「另外,還有13支隊伍,是在比賽結束后,才發來論文文件。我們經過評審之後,決定將他們列為『有成就的競爭對手』。至於報名之後,未發來相關文件的60支隊伍,將無緣任何獎項。」
朱明理則接話道:「估計是官方為了提高比賽的含金量,降低了得獎率。」
「對於問題B……」
估計就是為了吸引參賽隊伍,才這麼說的。
李禮輕聲笑了笑,沒有說話。
趙琦琦和朱明理看到后,對視和_圖_書一眼,沒有說話。
陳舟微微一笑:「我們隊發揮的還行吧……」
趙琦琦和陳舟一樣,發現了這個官方的盲點。
趙琦琦話沒說完,就停了下來,轉頭問李禮:「那你呢,你沒奪金嗎?」
「楊院長找我們?」
正準備打電話找楊依依詢問時,楊依依再次打了電話過來。
隨即,趙琦琦轉頭跟陳舟說道:「陳哥,你看我說的對吧?同等條件下,你們奪金的概率是不變的。這不,你就奪金……」
陳舟微微搖頭,果然官方的話,都是不能信的。
證書的事,陳舟倒不是太在意了,反正結果已經出了,有沒有證書也不是很重要。
「機構:燕京大學。」
頁面上,正是UPC競賽的那篇英文介紹。
證書會郵寄到參賽隊伍註冊時,所使用的地址。
畢竟,都在一個機房裡。
本以為李禮也會嘆口氣,譴責官方為了提高含金量,沒有按照規則來。
便略過了其他人的信息,直接翻到了官網信息的最後,有一個整體獲獎信息的總結。https://m.hetubook.com.com
和銀牌銅牌優秀選手不同的是,金牌得主團隊的照片是掛在官網的。
只不過,他並沒有楊院長的電話,也不知道楊院長的辦公室在哪。
掛斷電話,陳舟看著手機,心想,這都不用自己開口找人了,自己就找上來了……
卻沒想到,李禮滑動滑鼠,點出了一個頁面。
聽到李禮的話,趙琦琦和朱明理兩人同時驚呼道:「啥?陳哥(舟)拿金牌了?」
李禮指著這個日期說:「UPC競賽才開始沒幾年,這個規則是第一屆賽事制定的,在2010年11月1號發布的。第一屆賽事的結果也和這規則沒差多少,只有不到100支隊伍參賽。兩個問題各一個金牌,差不多就是2%。包括第二屆,也是差不多一百多支隊伍。」
「我們很高興的宣布第五屆大學物理競賽的結果……在今年的比賽中,我們共收到1931支參賽隊伍提交的評審文件。其中,917支隊伍選擇了『問題A—環繞雙星』,1014支隊伍選擇了『問題B—噴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