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入圍

一時間,這個不太給力的官網,竟面臨了崩潰的風險。
等到楊依依掛斷電話,陳舟問道:「丘賽的領隊老師?」
除此之外,陳舟還得到了一些額外的收穫。
而原本在燕大校園網上熱鬧的投票貼,也被搬到了微博上。
燕大校園網上,這份名單也同樣被人截圖發了帖子。
屬於無法證明的問題。
當然,這也只是陳舟在心裏的吐槽。
李禮回道:「不是我,我不行,是你……」
放下筆,陳舟下意識的就想撓撓頭,但立刻終止了這個動作。
李禮雖然沒有動身,但同樣雙眼盯著趙琦琦的電腦屏幕。
陳舟看著自己寫下的兩條結論,並沒有多少欣喜的感覺,反而為如何證明它們犯了愁。
朱明理緊隨其後:「牛逼!」
這對一項賽事的發展,也是極其有利的。
關鍵就在於你能不能從錯誤中反省自己,從而找到正確的路。
【X1=1,代入公式:X2=(3×1+1)/2^2=1,結束。】
有時候,錯誤就是指路明燈。
從趙琦琦和朱明理再也沒玩過擼啊擼,便可以看出來,這影響的深遠。
說完,陳舟再次拿起筆,繼續展開對冰雹猜想的攻擊。
不過,兩人倒也沒有貪睡,而是直接起床去吃早餐了。
陳舟微微一笑,繼續整理自己的草稿紙。
隨手翻了翻錯題集,剛才的所有算式,果然又出現在了錯題集上面。
【同理,利用X4、X5等等不斷代入的等式,進行反推……】
【……】
陳舟希望通過代入的實例找到一些規律。
【難道真的是一人影響一整個宿舍?我大胆斷言,這個團隊,將包攬本次丘賽的金銀獎!】
【本次丘賽最強團隊!五人全部入圍最後總決賽!】
停滯不前,才更可怕。
與此同時,官方公布的本次競賽決賽入圍和表揚名單,也流傳開來。
聽到三人的話,陳舟依舊沒有停下手上的動作,只是淡淡的問道:「你們誰全科滿分了?李禮嗎?」
收回思緒,陳舟看著同樣接到電話的楊依依。
【同理,n=2的時候,可以得到X3=(3X2+1)/2^m2,再把X2=(3X1+1)/2^m1代入的話,也就是X3=[3×(3X1+和_圖_書1)/2^m1+1]/2^m2=(9X1+3+2^m1)/2^(m1+m2)。】
不得不說,通過這幾天的研究,他發現了一個事實。
但是收穫還是有的。
燕大水木這兩個老對頭,也是出奇的一致了。
是個很大的問題。
身旁,楊依依注意到了陳舟的動作,瞥了一眼草稿紙之上密密麻麻的算式。
就算沒看錯題集,陳舟也基本上能確定自己是全科滿分。
但是和燕大校園網一樣的是,陳舟的名字迅速登頂,並以絕對的票差遙遙領先。
至於表揚,自然就是表揚在這次競賽中發揮的還不錯的選手。
而緊隨其後的是燕大物理系的官博,轉發並點贊了這條微博。
而隨著官博的消息,微博上一直關注陳舟的網友們,這才知道,陳舟居然又去參加了丘賽。
陳舟看著自己寫下的內容,眉頭微微皺起,心中想著:「經過Xn+1=(3Xn+1)/2^m的迭代,直到(3Xn+1)/2^m=1公式的成立,這其中必有兩個結論……」
這條微博一經發布,比所有人的言論都要有力。
他沒想到趙琦琦這傢伙居然查的是他的成績。
隨著頁面的刷新,三人看到了陳舟的筆試成績。
圖書館。
但多嘗試,總歸是沒錯的。
對於已經把本科課程結束的他來說,參加針對全國大學生的數學競賽,考滿分,那不是應該的嘛。
回到宿舍,陳舟就看到趙琦琦三人都已經起來,正坐在書桌前,查著丘賽的比試成績。
那就是這玩意,真特么的難,比讓他解一千道吳西平出的超綱題都難……
這三人,在陳舟看來,只有李禮是有這個可能的。
對數學工具的使用,他更加熟練了。
陳舟簡單掃了一遍。
說的話只有一句,等著他帶領這個團隊,拿下所有金牌!
得,這條不大可能行得通的路,果然又被堵死了。
趙琦琦忍不住低呼了一聲:「卧槽!全科滿分!」
看來,這三個傢伙,也接到電話了。
【再同樣令X3=1,那X1=3,13,53,113,227,909,……】
陳舟回道:「知道入圍就行了,至於成績,應該不錯,查不hetubook•com.com查都一樣。」
聞言,陳舟再次笑了笑:「反正都一樣。」
在將冰雹猜想問題進行公式化后,陳舟正在進行相關的範例研究。
錯題上是這幾天積累的錯誤方向。
就像陳舟,不就點贊了嗎?
【X1=3,代入公式:X2=(3×3+1)/2=5;X3=(3×5+1)/2^4=1,結束。】
據楊依依自己說,她們的這個課題正在加快進度,準備在這個月內結題。
畢竟,意義不同,這是他參加的第一個數學競賽。
【1、任何一個Xi進入迭代以後,都不會回到Xi,也就是不會發生數字循環。如果發生循環,這就是反例,也就說明冰雹猜想被證偽。】
因此,從趙琦琦的電腦上,看到了自己的成績后,陳舟的內心毫無波動。
是丘賽的領隊老師打來的。
不過,倒沒人懷疑這場競賽的公平性。
然後,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丘賽的官方微博,居然悄悄的點贊了燕大數學系的這條微博。
這些算式的最終結果,告訴陳舟,他又回到了問題的原點。
相比于拿著筆,不斷的點著草稿紙,遇到問題就撓頭,可並不是一個好習慣。
陳舟把手機遞給楊依依:「你看過這個帖子了嗎?」
陳舟和楊依依不得已,只能取消了晨跑的計劃。
在2011年,被陶哲軒稱為不太可能被當前技術所證明的冰雹猜想。
本就應該的事情,最後的結果也只是順理成章罷了。
且不說,他通過錯題集已經知道了全科滿分。
而且,在接受了大家的吐槽之後,丘賽的官博又把陳舟全科滿分的成績貼了出來,並附上了丘老先生的評語:「計算極其嚴謹,邏輯縝密無誤,思路異常清晰。」
趙琦琦忍不住說道:「這哪裡是不錯,這成績肯定像李禮說的一樣,是唯一的全科滿分!」
李禮則收回了目光,只是感慨的說了句:「沒想到,這麼難的數論卷,都能全科滿分……」
趙琦琦頓時無語,他又想到了陳舟那句「考得不錯」……
作為被討論的對象,陳舟在退出了校園網后,就再也沒關注過這件事。
他依舊平淡的和楊依依兩個人,按照他們的計劃,在充實中度過每一天。hetubook.com.com
陳舟不知道的是,在微博上,燕大數學系@了他。
陳舟認認真真的看完了后,他又開始了另外一種方法的嘗試。
朱明理也同樣說道:「對呀,陳舟,入圍你肯定是入圍的。但是具體成績,你都不看看嗎?」
「一人影響一整個宿舍嗎?」陳舟微微一笑。
這前後照應,也玩得很溜。
而那個在1972年,被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康威教授證明問題的自然概括是演算法不可判定的冰雹猜想。
「呃……陳哥……」
一直到三人把早餐吃完,陳舟都沒有去碰過電腦。
還沒等趙琦琦鬆口氣,就聽到陳舟又說道:「和我想的一樣,成績不錯。」
朱明理說道:「你難道忘記了不錯是什麼意思嗎?」
趙琦琦又咬了口包子,聲音有點含糊:「不是,我是說具體的成績。」
4月5日。
楊依依依舊在查閱著力學課題的相關文獻資料。
李禮則是看了陳舟一眼,默默的關閉了打開的網頁。
當然,這個投票貼,只有入圍之後的人員名單。
【從n=1開始,代入Xn+1=(3Xn+1)/2^m,可以得到X2=(3X1+1)/2^m。】
這一操作直接引發了網友們的群體吐槽。
她低聲問道:「要不要出去透透氣?」
陳舟手上動作不停,口中回道:「五科都入圍了。」
陳舟初看到這個帖子時,還為這個帖子點了個贊。
當然,如果在總決賽拿下全科金牌和團體金牌,一舉包攬所有第一,陳舟還是會很開心的。
雖然沒有入圍決賽,但是你們也是很優秀的。
陳舟還以為是趙琦琦三人中的哪一個,取得了全科滿分的成績。
在丘賽筆試成績公布后,又過了一周時間,陳舟收到了一封郵件。
看到陳舟的笑容,楊依依好奇的問道:「你看什麼呢,還邊看邊笑的?」
陳舟轉頭看著楊依依,微微一笑:「暫時不用。」
陳舟把早餐遞給他們,坐在書桌前開始整理自己的草稿紙。
和陳舟的淡然相比,隨著丘賽的筆試成績熱乎出爐,華國所有地區參加丘賽的學生,都開始在官網上查詢丘賽的筆試成績。
楊依依身旁的陳舟,正埋著頭,研究著冰雹猜想的問題。
這種情和_圖_書況下,冰雹猜想大概率是正確的。
作為初始值的X1,它內部的2^(m1-1)是包含了未來值部分2^(m(n-1)-1)的。
趙琦琦邊吃包子,邊問道:「陳哥,你不查查丘賽的成績嗎?」
朱明理敏銳的察覺了趙琦琦的動作,他悄悄移動身子,靠近了趙琦琦。
重新拿出一張草稿紙,陳舟在換了根新筆芯后,開始寫到:
前面的X2、X3、X4這些,都很容易證明。
這個發帖者,起名的功力不錯。
萬一,變得和張中原一樣了,那可就真應了他那句,和他年輕時很像了……
聞言,陳舟微微一愣,輕輕轉頭,看了三人一眼,隨即注意到趙琦琦電腦上的內容。
但這顯然比他想象的要難得多。
聞言,趙琦琦和朱明理不說話了。
陳舟也一樣,幾乎可以說,毫無進展。
入圍自然就是晉級決賽了。
【陳舟、楊依依、李禮、朱明理、趙琦琦,這是絕代雙驕加三人的組合,而李禮、朱明理、趙琦琦這三人全部是絕代雙驕之一的陳舟的舍友!】
趙琦琦又看了一眼陳舟,然後默默的把陳舟的信息輸入官網,查詢了一下。
反而會發生一個倒錯問題。
的確,他對宿舍的三人,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在食堂吃早餐時,陳舟接到了一個電話。
一時間,陳舟的評論區又被轟炸了一番。
想到這,陳舟翻開錯題集,認真的看了起來。
【上述值,是將X3的等式反推,利用X1=[((2^(m2-1))/3×2^m1)-1]/3得到的結果。】
其實,對於這個成績,他完全不意外。
雖然這種方法,從一開始就被他認為是不大可能行得通的。
楊依依接過來,看了一眼,就把手機還給了陳舟,有些無奈的說道:「雨柔和李靜早就給我看過了,現在宿舍天天不討論巨人了,開始討論我們倆到底誰能拿金牌。」
似乎是為了應景,這天從早晨開始,就一直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
清明節。
帖子里,是各路大神的分析。
他首先恭喜了陳舟成功入圍五個科目的決賽,然後又交代了一些決賽的注意事項。
陳舟並不意外這個結果,如果楊依依沒入圍,他反倒會感到意外。
陳舟邊思考,邊和_圖_書在草稿紙上寫下:
陳舟也就停下了筆,習慣性的拿著筆在草稿紙上點著,不再繼續寫下去。
時間,也就這樣在筆尖悄然流逝。
陳舟記得冰雹猜想在2009時,已經被驗證到5×2^60的自然數,沒有一例反例。
在距離丘賽過去了兩周時間時。
但是順著這個方向,把n擴展到任意數的時候。
多虧賽事官方及時安排人員進行維護,才扛過了這波成績查詢的高潮。
也難怪大數學家厄特希都說,數學還沒有成熟到足以解決這樣的問題。
在1990年,被哈佛大學數學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學高級研究中心的兩位教授證明的事實上在算術等級中是不可判定的冰雹猜想。
朱明理和李禮同時拽了拽趙琦琦。
因為利用Xn的公式,將X1倒推出來后,X1會出問題。
【2、Xi進入迭代以後,數值不會發散,即是數值不會越來越大,直至無窮,而是在一個有限的範圍內更替。】
各大高校的官博,居然也集體湊齊了熱鬧。
這種標題,很容易就吸引到訪問者了。
趙琦琦剛要解釋,陳舟便說道:「沒事,查就查了。」
直到一個人把他們團隊五人名字全列出來,陳舟才仔細的看了看。
陳舟就這樣從X2開始,手中的筆不斷的書寫下去,直到把Xn的等式寫出來,再進行反推。
楊依依輕輕點頭:「嗯,我選的兩個科目,都入圍了。」
在研究的過程中,陳舟至少摸清了這個問題究竟有多難。
沒急著把X1的反推式寫出來,陳舟就微微搖了搖頭。
而這條微博的下方,除了大量網友的評論。
畢竟,丘賽的背後,是燕大的老對頭。
相比于解一千道吳西平出的超綱題,他還是更願意把時間花費在冰雹猜想的研究上。
掛斷電話,陳舟才意識到半個月的時間,就這麼過去了。
為了呼應先前的那個丘賽金牌選手的投票貼,這個入圍名單的帖子,就被發帖者起名為【丘賽投票2.0,請問你投的那個人,他還在嗎?】
【如果令X2=1,那X1=5,21,85,341,1365,5461,21845,……】
而隨著關注的人越來越多,丘賽這個才創辦幾年的大學生數學競賽,也變得更廣為人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