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三百二十三章 第一批人選公布!

這也是第一次國內外媒體的集體狂歡。
還有,每一次都搶某明星的熱搜第一,陳舟也怪不好意思的。
這是一個極其有規律的循環。
這反而令陳舟十分好奇,究竟是什麼秘密,值得老朱如此守護?
只不過,能有機會親自聽陳舟指導的,就只有他們宿舍的三兄弟。
不僅是他好奇,趙琦琦更是多方打探,卻始終不得而知。
12月19日。
看了看兩人的表情,陳舟想了想,說道:「你們先消化一下吧,還是不懂的話,回頭再問我。」
和當初證明克拉梅爾猜想不同,和論文里的分佈解構法也不同。
【還有表面應力和熱激波兩種應力場,在與溫度場相應區域內存在很大表面熱應力(>>10^8Pa)與表面應力梯度(>>10^6Gpa/m),熱激波也產生梯度高達10^6Gpa/m的應力場……】
離平安夜還有4天,離元旦還有12天。
也直到這時,陳舟才意識到自己忽略了孫院長所說的聯名推薦。
陳舟深入淺出www.hetubook.com.com的詳細講解了這部分分佈解構法的內容。
誰知,朱明理突然說道:「李禮,你這筆記本要轉讓給我嗎?這可是陳哥的手稿呀!!!」
陳舟挺想喊趙琦琦和李禮逮住這小子,問個清楚的。
離陳舟發表克拉梅爾猜想的論文已經過去了大半個月。
但是,為什麼說,這種別人看著枯燥乏味的生活,陳舟都需要儘力去維持才行呢?
而且,在這種相互陪伴,相互促進,相互交流的氛圍中,陳舟和楊依依的感情也在不斷升溫。
還有基於熔坑的實驗數據,以及離子源結構的問題。
這天晚上的新聞聯播,播報了國家「萬人計劃」2015年第一批的人選。
想到這,陳舟拿筆在草稿紙上開始寫著相應的實驗參數。
「也就是說,升溫速率隨束流功率密度增加而增長,相同功率密度下表面溫度最大值隨其脈寬增加而增加……」
說什麼,一定把這張照片供起來,希望陳舟大佬保佑不掛科!
一旁https://m.hetubook.com.com的趙琦琦,這會湊的更緊了。
更令陳舟煩惱的是,臨近考試季了,圖書館里的同學們趁著這新聞的熱度,居然找自己要起了合影……
雖然陳舟認為自己已經是從簡單講解到困難,基本上由點到線,再到面的都講清楚了。
但是對其的學習,卻並未停止,只不過稍稍延後。
關於C++語言編程的計算程序,陳舟已經搞定。
其實,不止是李禮和趙琦琦,還有朱明理,燕大數學系的大部分學生、教授,都在研究陳舟的分佈解構法。
陳舟:「……」
李禮和趙琦琦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只不過,陳舟沒想到的是,不是新聞聯播不報,只是新聞聯播在憋著大招。
可看到他這麼好學的模樣,陳舟又不忍心打斷他的思路,便自顧自的拿著臉盆準備去洗漱了。
「通過計算可以看出,溫度分佈範圍可延伸至幾倍于離子平均投影射程;表面溫度上升時間與束流脈寬相當……」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的評選是對https://www•hetubook.com•com陳舟所做成果的肯定,是一種歷史意義上的肯定。
【300KeV,100A/cm2,50ns強脈衝離子束輻照材料時,表面最高陞溫速度達~10^11K/s,最高溫度達2170K,最高冷卻速率達~10^10K/s,表面層內溫度梯度很大……】
大半張草稿紙,全是陳舟根據模擬計算得出的結論,也是強脈衝離子束對金屬表面改性的熱力學過程的結論。
但是,作為事件的主角,陳舟本人表示很無奈。
旋即,陳舟拿過李禮的筆記本:「能在這上面寫嗎?」
但是趙琦琦和李禮還是聽得有點懵。
可惜的是,朱明理這小子還跑出去了。
這麼平常的事情,至於你們在報紙、在微博、在各種新聞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報道嗎?
陳舟倒是有一個想法,就是校園網上看到的那個頭像,但最終他還是沒有去找張中原。
但是朱明理倒還真的保住了秘密,愣是不肯告訴陳舟三人。
但是在他們倆的眼中,這卻是極其充和*圖*書實的生活。
李禮趕緊點頭:「當然可以,當然可以。」
或許在很多人眼裡,陳舟和楊依依的生活很是枯燥乏味。
現在的他,正全神貫注的研究著C++語言,以及強脈衝離子束的問題。
這倒是令陳舟感到奇怪,難道朱明理口中的秘密還有別的什麼事?
這真是考前不抱佛腳,改抱陳舟了……
這是這幾天,陳舟和楊依依儘力維持四點一線的生活節奏,所取得的成果。
【同時,在靶背面區也有應力場,且因熱激波的反射可能加強……】
陳舟雖然想不通,但每天的名人煩惱,也使得他沒有時間多想。
抬筆繼續寫到:
雖然吃了朱明理承諾的三頓飯,但陳舟他們三個後來還是對朱明理「嚴刑拷打」了一番,想要探聽朱明理保密的是什麼。
這會也正皺眉看著筆記本上的內容呢……
陳舟起身時,才驚訝的發覺,朱明理這小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了。
他也在研究陳舟的分佈解構法,這部分內容,他也看不懂,正好一起學習。
陳舟很榮幸的第四次出現在了新聞聯和*圖*書播上面。
陳舟便在上面邊寫邊給李禮解釋。
不知不覺間,陳舟在李禮的筆記本上已經寫了密密麻麻的四頁。
寫完后,陳舟看了看這段內容,又看了看電腦上模擬計算的結果。
隨著新聞聯播的播報,所有人都震驚了。
到這裏,關於後續實驗整體設計的前置條件,算是理清了一半。
可以說,他現在是最為大眾所熟知的年輕數學家了。
他的枯燥乏味的生活,也就這樣變得岌岌可危。
不過,這次陳舟沒有上新聞聯播。
說起來,能夠找到一位興趣愛好相同,有著共同語言的伴侶,這本身就是一件概率極低的事情。
任誰也不會想到,青年拔尖人才第一批第三位的名字會是陳舟!
所謂的四點一線,就是宿舍到操場晨跑,到食堂吃飯,到圖書館研究學習,到宿舍睡覺。
毫無意外的,陳舟再一次登上了熱搜第一的位置。
原因無它,隨著AMS評選的2015年數學界的11件大事,逐漸在國內傳開后。
反正這秘密是關於他能否上新聞聯播的,遲早他都會知道,不比急於一時。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