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三百二十六章 這還用問?

陳舟忙說道:「是的,是的,校長說得對。」
「對了,陳舟,等到青年拔尖人才的名單公示完,後續流程都走完,你就可以自己申請經費了。」孫院長提醒道。
陳舟自然也禮貌的回道:「不客氣。」
「再者,國家『萬人計劃』的初衷,也不允許這種現象的出現。那樣的話,就違背了這項計劃制定的初衷。」
聞言,陳舟笑著說道:「那還是算了吧,而且不經歷一次完整的學習,人生是會有遺憾的。」
邱校長搖了搖頭:「不會。你走的是聯合培養的計劃,從某種角度來說,在麻省理工那邊,你屬於交流學習。到時候,在麻省理工畢業后,你會同時獲得燕大和麻省理工的博士學位。」
這可是一個絕對絕對的大新聞,只要寫好了,那年底獎金什麼的,還不是輕輕鬆鬆?
孫院長也笑著說道:「沒錯,終歸還是你自己的能力達到了,要不然,就是我們寫再多的聯名信,也不頂用呀?」
陳舟嘿嘿笑著,沒有說話。
不過,姚彤彤也意識到一件事,這些對話,貌似不是自己可以聽的呀?
想到辦公室里還有一人,陳舟不由得看了姚彤彤一眼。
但前半段,120-240萬元的經費,陳舟是聽得真真切切的。
姚彤彤直接問道:「您如何看待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這件事?」
而且賦予青年拔尖人才自主支配權,支持他們開展自由選題研究、舉辦國際國內展演活動,或參加國際合作交流和培訓。
他也知道這兩位老人所擔心的是什麼。
「反倒是你們孫院長說得對,你的學術成就,已經讓很多教授都汗顏了。如果再憑資歷來壓你,那就說不過去了。」
孫院長說的是,按照國家「萬人計劃」的規定,給予自然科學領域的經費是每人120-240萬元。
是國家10年的人才規劃!
雖然從這次的青年拔尖人才名單中,大家都猜到了一些,也都認為這是國家引導的新風向。
孫院長無語的指了指陳舟,旋即問道:「你剛才話好像還沒說完https://m•hetubook•com•com,你說的好像,是好像什麼?」
姚彤彤等了一會,見陳舟確實說完了,才繼續問下一個問題。
邱校長和孫院長和他說了很多,基本上把青年拔尖人才這回事給徹底說清楚了。
說這話的時候,陳舟的表情十分誠懇。
「謝謝邱校長。」姚彤彤感激的說道。
「是啊。」孫院長也有些感慨,「以前,即使專業表現優異,但也只能按部就班的評職稱、漲工資、申請經費。」
可是,她實在是不想錯過這樣收集信息,收集素材的計劃。
邱校長有些意外的看了陳舟一眼,心想這小子現在這麼這麼激動了?
這操作,不知道麻省理工曉不曉得……
姚彤彤此刻也是一臉震驚。
聽到邱校長和孫院長的話,陳舟不由得想起了他解決冰雹猜想后的那次頒獎儀式上,那位記者的問題。
「你以後會回國嗎?」姚彤彤緊緊的盯著陳舟,不願意錯過陳舟臉上絲毫的表情。
「從這次的評選來看,你的這面旗幟,已經成為了國家『萬人計劃』的風向標。也必然會給國家『萬人計劃』的實施,帶來正面的反饋!」
自己的的確確是在陪女朋友啊,要麼就是在陪女朋友的路上。
聞言,邱校長和孫院長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陳舟停下腳步,疑惑的轉過身來:「什麼問題?」
「孫院長,您找我?」
陳舟看到姚彤彤的模樣,不由得覺得有些好笑。
陳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孫院長,也不是錢不錢的,就是看到國家這麼支持科學研究,我就很開心。」
邱校長是誰?
燕大的校長,華國科學院的院士。
而且邱校長的這些話,包含的信息量屬實有點大。
陳舟一愣,旋即笑著道:「只要壓力別太大,就還行。」
陳舟看了看孫院長,又看了看邱校長,咧嘴笑了笑:「也不是,還是挺驚訝的,有點沒想到。按理說,一堆人等著這個名額呢,應該輪不到我的。」
陳舟自問憑現在的自己,想要給這些計劃帶來和*圖*書正面反饋,很難很難。
但是從邱校長口中聽到,卻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是真的挺感謝眼前的邱校長和孫院長的,他也知道,聯名推薦信肯定不會只是孫院長一個人,說不定還是邱校長主導的。
要是買草稿紙,怕不是要堆成山咯……
對於邱校長的印象,陳舟僅停留在開學典禮和上次的頒獎儀式。
陳舟大概聽明白了,意思大概就是,麻省理工只負責培養,他實際還是燕大的學生。
陳舟一愣,旋即問道:「是數學系和物理系雙博士畢業嗎?」
說完,陳舟就準備回圖書館。
陳舟沒有說話,這話孫院長可以說,但他卻不能真的去接。
因為入選者的到來,意味著一大筆經費的流入。
陳舟回道:「要不是有你們的推薦信,我也不可能入選這次的青年拔尖人才。」
華國學術領域,真正的大佬級人物。
陳舟並不知道姚彤彤的想法,如果知道的話,他估計覺得自己很無辜。
辦公室里,除了孫院長外,還有陳舟熟悉的周院長和燕京日報的記者姚彤彤,以及陳舟不是很熟悉的燕大校長邱校長。
不過,這話的後半段,陳舟沒仔細聽。
「大家都看到了,年齡、資歷都不是問題。只要你足夠優秀,就能入選國家的人才計劃。享受到和國外回歸人才一樣的待遇。」
輕輕搖了搖頭,陳舟停下腳步,回頭問道:「姚記者,咱們找個地點?」
孫院長看著陳舟也說道:「其實以你現在的學術成就,直接從燕大博士畢業也是可以的。」
孫院長笑看著進來的陳舟,說道:「新聞都看到了?」
科研往往也是大量燒錢的買賣,有時候還不一定能做成這買賣。
孫院長搖了搖頭,並不贊同陳舟的說法:「話不能這麼說,如果只看資歷的話,卻是輪不到你。但是,你的成就已經超過了多少熬資歷的人?換句話說,你的成就已經壓倒了那些熬資歷的人。」
同時,經費是跟著入選者走的,名義上可由高校或用人單位管理,但是入選者如果轉換工作https://www.hetubook.com.com單位,經費將一併流轉。
「但現在『萬人計劃』的實施,給了一個新的平台。不管是工作條件、事業平台、生活待遇等方面,都和『千人計劃』人才一樣,受到國家重點保障,享受同樣的待遇。」
想了想,陳舟誠懇的說道:「校長,院長,謝謝你們。」
陳舟聽得真切,他有些驚訝的看著邱校長,這份誇獎,是真的讓陳舟沒想到的。
陳舟推開了孫院長辦公室的門。
姚彤彤遲疑著說道:「那個,邱校長,孫院長,我先出去一下,等你們聊好了,我再回來?」
燕大可是繼上次記者入校事件之後,就明令禁止了這件事。
相比于其他的入選者,誰能夠有兩位院士,同時給自己講解這計劃是怎麼回事?
而且,各種細節都給你講的明明白白的。
只不過,陪女朋友的地點是在圖書館就是了。
末了,邱校長頗為感慨的說:「這些年,國內的科研環境,軟硬體其實並不比國外差,國際交流也漸成常態,但是仍有大批優秀人才流失。」
收回目光,陳舟看向邱校長,邱校長也正看著他。
孫院長笑道:「謝什麼?」
現在的他,頂多算是一個信號。
陳舟輕輕點了點頭:「看到了。」
姚彤彤有些意外的看了陳舟一眼,這好像他第一次除了學術知識,說這麼多的話吧?
「以前,畢業的博士生總想著出國,因為大家都認為出國后,再回來才有更好的待遇和支持。而有些在國外發展的好的,甚至就不願意回國了。」
姚彤彤是跟著陳舟一塊出來的,這次的專訪還是拜託燕大才有的。
說完,她就默默的站在一邊,繼續當個隱形人。
在孫院長的辦公室里待了足足有兩個小時,陳舟才離開。
一旁的邱校長一直在觀察陳舟的表情,這時出聲說道:「這你就錯了。每年評選的時候,每個候選者後面,都有院士的推薦信。我們的聯名推薦信,只能算是錦上添花的作用。」
陳舟的未來,究竟是怎樣的,誰也說不準。
聽到這個問題,陳舟和_圖_書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才說道:「『萬人計劃』樹立了一個風向標,調動國內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引領大家向建設創新型國家這個方向努力。」
和邱校長相比,即使是她這樣專門跑新聞,特意盯著學術圈新聞的記者,也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殊不知,陳舟現在想的卻是,這麼多經費,該怎麼用哦?
邱校長倒是沒看出陳舟的想法,接話說道:「確實是這樣,相信隨著國家政策的落地,未來的人才會越來越匯聚的。」
不過,她大概也知道了邱校長把她留下來的原因。
而且,選擇權始終在陳舟自己的手裡。
尤其是邱校長給他一百萬獎金的那一刻,真的是印象深刻!
陳舟靦腆的笑著,這樣子誇自己,怪不好意思的。
當然,從這次談話中,包括孫院長那看似「隨口一說」的博士畢業,陳舟也想到了很多。
但聽得孫院長後續的話,陳舟立馬止住了自己的話。
兩人來到一間空置的教室,採訪正式開始。
「現在有了『萬人計劃』,也算是安定了一下浮躁的人心。而且你的入選,就是給了廣大的優秀人才一個目標。」
這也是各大高校和研究機構,搶奪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的原因。
看了陳舟一眼,邱校長想說什麼,卻沒有說出口。
陳舟回道:「很榮幸。」
孫院長看著陳舟,並沒有戳破這小子的話。
末了,姚彤彤問道:「那您如何看待國家『萬人計劃』呢?」
孫院長搖頭輕笑:「知道你小子有自己的想法,也能按照自己的計劃來,所以我呀,也只是隨口一說。」
可惜,陳舟實在太難約了,而且理由居然不是在陪女朋友,就是在陪女朋友的路上。
對此,姚彤彤很是無語,但也沒有辦法,總不能再跑來燕大蹲人吧?
國家是在改變的,但需要給她時間。
頓了頓,邱校長又說道:「如果我猜的沒錯,從上次把你樹立成新時代大學生的楷模開始,國家已經有意將你打造成一面旗幟了。」
看著陳舟那明亮的眼睛,孫院長搖頭笑道:「你和*圖*書小子,聽到錢的反應,可比先前大多了。」
陳舟看著姚彤彤,輕聲笑了笑:「這還用問?」
看著要離開的陳舟,姚彤彤遲疑著問道:「能單獨問你個問題嗎?」
孫院長也一樣,只是看著陳舟,並沒有把心裏的想法說出來。
邱校長和孫院長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從對方臉上看到了一絲欣慰的表情。
陳舟本想說自己做的研究,好像也就一堆草稿紙,再加一堆筆芯就行了。
隨即,陳舟又想到了一件事,他出聲問道:「邱校長,孫院長,馬上我畢業了,會去麻省理工留學,這樣的話,會影響這次的青年拔尖人才嗎?」
聽到陳舟的問題,孫院長反倒楞了一下,搖了搖頭:「那倒不是,只是數學系的。」
孫院長看到陳舟這一臉平靜的模樣,不由得訝異道:「你這怎麼跟沒聽到一樣?一點想法都沒有嗎?」
國家「萬人計劃」是啥?
上次克拉梅爾猜想的論文出來后,姚彤彤就約過陳舟做專訪。
想到這些,姚彤彤瞬間來了精神。
不得不說,陳舟大概是最幸福的了。
她們只能猜測,但從邱校長口中說出來,那就八九不離十了。
「呃……」陳舟略微有點尷尬,但很快說道,「我說的好像是指,這個好像國家想的太周到了,真的是太重視人才了,真的好重視。」
這點覺悟,她還是有的。
邱校長看了姚彤彤一眼,笑著擺了擺手:「姚記者,你不用出去,只要別把我原話寫在報紙上就行了。而且,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內容,報紙上就該到處都是了。」
邱校長又說道:「陳舟啊,你也不用有壓力,我相信你是享受這種壓力的。」
採訪結束,姚彤彤禮貌的說道:「謝謝您接受我的採訪。」
沒有絲毫的意外,和以往的每次採訪一樣,這回答,永遠是這麼的簡潔。
「課題經費嗎?這個好像……」
「國家對人才的重視前所未有,各類人才創新正當其時,圓夢適得其勢。應主動把自己的夢想融入國家未來的壯闊事業之中,努力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國家偉大未來的光輝史冊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