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三百四十九章 夾在中間的陳舟

至少以他的了解,這個老頭子是個極具個性的人,而且很倔。
大家都在問「陳舟去哪了?」
不管怎麼說,他最新發表的論文,可以說是處在絕對領先的位置的。
楊依依需要操心的事情,就多了許多。
對此,陶哲軒還是很樂意的。
這也是絕大部分研究人員會面臨的問題。
但張億唐卻顯得遲疑起來。
他和陳舟溝通的也是關於孿生素數猜想的問題,還有運用分佈解構法時的心得。
但就是這臨門一腳,始終踢不出來。
畢業論文、麻省理工的offer申請、簽證的辦理,等等等等。
難道要把他們各自的研究,同時反饋給對方?
希望他們兩個共同解決孿生素數猜想的問題。
而且她回學校,前期時間,也大部分會泡在實驗室里。
於是,陳舟就美滋滋的聽取了楊依依的建議。
陳舟對此並不發表意見,只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張億唐教授。
陳舟倒也沒多想www•hetubook.com•com,轉口就開始和楊依依交流起了課題的問題。
至於粒子加速器二極體優化設計的研究,則是一步一步的按照計劃在進行,總體研究進度符合預期。
陳舟一開始在得知楊依依要回學校,是打算和她一起回去的。
而且,楊依依還得回去找楊院長,安排畢業課題的實驗室。
但是對於大家胡亂猜測的想法,陳舟就有些哭笑不得了。
如果邁不出這一腳,很有可能就會陷入桎梏,始終不得其解。
畢竟這麼早回學校也沒有什麼事情。
對於大家如此關心自己的行程,陳舟還是很感動的。
和陳舟打算長期待在家的想法不同的是,楊依依在正月結束后,便返回燕大了。
只是,令陳舟沒想到的是,另一人也給他發來了郵件。
要不然,夾在中間的陳舟,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跟兩個人同時溝通交流。
這可能也是張億唐選擇和陳舟進行交流的原因。
當然,和-圖-書這隻是相對於陳舟而言,如果把這段時間的研究成果,拿到外面去,也還是可以發表兩篇論文的。
這段時間,因為陳舟的消失,燕大校園網上也莫名的出現了很多討論帖。
不出差錯的話,這玩意絕對比傑波夫猜想,先被解決。
一個是陶哲軒,這位博客達人,雖然沒有在研究傑波夫猜想,但他卻在用分佈解構法研究孿生素數猜想。
一般來說,他不會和自己交流孿生素數猜想的研究問題。
除此之外,在陳舟在家閉關的這段時間,有兩個人和他之間的溝通很頻繁。
陳舟一想,好像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不過楊依依建議他可以多在家待一段時間。
屆時,一把將物理學的畢業課題搞定。
陳舟在家裡直待到4月中旬,才購買了回燕大的高鐵票。
這是陳舟從郵件內容,得出的結論。
傑波夫猜想的研究,總體來說,進展不大。
只不過,陳舟納悶的是,怎麼聽到自己不跟她一起回燕大和-圖-書后,這丫頭的語氣變了變?
有人說,在研究傑波夫猜想,估摸著快出結果了。
他和陳舟之間還有著默契的競賽關係,也就是傑波夫猜想和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競賽。
畢竟,論分佈解構法的掌握程度,這世界上,絕對沒有第二個人比他更有發言權。
更有人說,陳舟去度假了,其實傑波夫猜想早就解決了,只不過在等著畢業才發出來。
與其在一眾燕大同學的注視中,獨自掛機圖書館,不如在家舒舒服服的多過些日子。
且不說哥德巴赫猜想這個,陳舟確實有想法,但還沒到時間。
也有人說,陳舟在參加一個秘密的數學會議,正研究著哥德巴赫猜想呢。
張億唐把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這就需要通過實驗,來確定方向的正確了。
而且陳舟的研究進度,也絕對是領先於,那些因為他的四行公式,以及分佈解構法,開始對傑波夫猜想進行研究的人。
這也是楊依依獨立研究時和圖書發現的問題。
每個時間點,都恰到好處。
如果和陶哲軒合作,那最終的成果,就是由兩個人平分了。
他的所有時間,所有精力,都在傑波夫猜想,以及粒子加速器二極體優化設計研究之上。
而回帖人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門。
陳舟對此自然是積極回應,兩個人就學術問題的探討,也隨著郵件的積累,逐漸深入。
而現在,陶哲軒和張億唐是競爭關係,他被夾在了中間。
就說後面那個度假的,來來來,你來搞搞傑波夫猜想試試?
索性,陳舟把話挑明了,打算促成張億唐和陶哲軒的合作。
雖然楊依依也學著陳舟,具有把物理實驗紙平化的技能。
也因此,陳舟同時和兩個人交流起來了孿生素數猜想的研究問題。
近一個半月的時間,陳舟除了晚上陪陳建國和張紅英出門散散步外,幾乎沒有出過家門。
如果邁出這臨門一腳,面前的就是康庄大道。
這就令陳舟頗為無奈,畢竟同一問題,只會有一個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最終解決它。
也就是和陳舟有頻繁溝通的另一個人。
因為,物理實驗的課題,方向性實在太重要了。
所以,一開始收到張億唐的郵件,陳舟還是有些詫異的。
而方向性,對於沒有錯題集的楊依依來說,實在不好把握。
隨後時間,全力攻堅傑波夫猜想。
這是陳舟在回燕大的高鐵上,偶然打開校園網看到的。
楊依依很是無奈的在心裏暗罵了一聲:「獃子!」
相比于陳舟,畢業之前幾乎只需要操心畢業論文的事不同。
可以說,只差最後的臨門一腳了。
等到自己把粒子加速器二極體優化設計的研究,搞得差不多的時候,再回學校。
但是,相比于陳舟那種能夠利用錯題集,最大限度把物理實驗進行紙平化的技能來說,楊依依始終不是很成熟。
但是,只要沒有最終解決傑波夫猜想,陳舟就認為自己還差得遠。
但事實卻是,他發了郵件過來,而且是帶著研究成果的。
到時候,就只有陳舟一個人去圖書館掛機。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