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三百九十五章 攜手前往麻省理工

「等一下。」李振邦又出聲叫住了他,叮囑道,「材料是先我這,但是後面該走的流程,都不要停。這個課題,儘早給他批了。」
李振邦點點頭:「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別耽誤人開學就行。他不是馬上要去麻省理工了嗎?」
不過最終的結果,卻是讓朱海昌感到驚喜的。
對於華國人而言,也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經過上次李振邦的一番教誨,朱海昌現在就覺得李振邦後面有人。
從燕京回家后,只待了一天。
宋尚毅不死心的又問了幾句。
自然的,李振邦這樣的做法,就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
陳舟把課題申請的事落實,楊依也把自己的事解決。
在這位工作人員離開后,李振邦就開始看陳舟遞交的課題申請材料。
他只覺得,這次課題立項審批的速度,著實有點快就是了。
然後陳舟和楊依依又約著彭佳他們,約著趙琦琦他們,小聚了一下。
畢竟這次從燕京回去,他們就要收拾行囊,前往麻省理工學院,開啟留學生涯了。
只不過,陳舟沒想到的是,彭佳他們要和*圖*書把楊院長也喊上。
陳舟自然沒有意見,只是他擔心楊院長不會過來。
宋尚毅沒辦法,只好讓朱海昌先出去了。
這位工作人員聽到李振邦的話,下意識的問道:「局長,您知道他要申請這個課題?」
可李振邦認為,對於陳舟的課題申請,沒必要再走這麼個流程,去耽誤時間了。
陳舟和楊依依在燕京待了有4天時間。
更希望眼前這位李振邦手下的幹將,能夠主動甩出證據。
為此,他還專門把陳舟遞交的一應材料,拿去給李振邦請示了一下。
具體的經費下來,還有一段時間。
同時傳開的,還有李振邦對待這個課題的做法。
「朱海昌,你們李局長是不是不經審查,就把陳舟的課題立項給批了?」問這話的時候,宋尚毅的雙眼緊盯著朱海昌。
出了辦公室的朱海昌則是長舒了一口氣。
李振邦搖搖頭說道:「這我倒不知道,只是我猜的。按照他的研究進度,怎麼著也該到這一步了。」
另外一個,便是從滬上起飛的了。
只知道個名字,具www•hetubook.com.com體長啥樣,就完全不知道了。
本來,陳舟從燕大畢業之後,就一直沒有消息。
特別是這次的事情,他就覺得是有人授意李振邦這麼乾的。
李振邦現在已經是科技部門,關於國家「萬人計劃」的專項負責人。
但朱海昌始終秉承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不偏不倚,只說事實。
這個,必須好好說道說道。
雖然沒有拉攏到朱海昌,但是宋尚毅覺得,就憑這件事,也能去動一下李振邦了。
他賭對了!
那這邊還卡什麼卡,趕緊的,把經費落實不就好了?
至於宋尚毅所希望的,他本來就沒有,自然拿不出來。
當然,也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李振邦這麼相信陳舟。
現在人主動搞了個大課題來申請,肯定是經過這麼長時間,深思熟慮的。
畢竟,那個套路與反套路的事,陳舟還得找楊院長好好談談。
陳舟並不知道因為他的課題申請,在科技部門裡,鬧出這麼多的事。
且不說是不是等到未來回國,楊院長套路他一個物理課題,可是絕對的事實。
不過和*圖*書,這隻是課題立項申請通過審批的通知。
朱海昌倒也沒多說什麼,只是實事求是的把李振邦所做的事,敘述了一遍。
「好的,局長。」工作人員應了一聲,就準備離開。
華國到波士頓的直飛航班,只有兩個城市有。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地到波士頓的直飛航班,都是海航的。
而且,就算是他真有,也不可能拿出來。
他雖然是科技部門的工作人員,但是對數學猜想這些東西,基本上是誰也不認識誰的。
一般來說,科技部門把關的課題申請,是會請專家負責審查的。
所以,李振邦說的研究進度什麼的,他是完全get不到點的。
不過,令宋尚毅沒想到的是。
工作人員聞言愣了一下,旋即出口詢問道:「您的意思是,材料審查和後續立項審批同步走?」
他不覺得李振邦,會因為自己個人對陳舟的欣賞,而做出這件落人口實的事。
他們計劃從滬上,乘坐直達波士頓的航班。
「哦哦,好的,局長,我明白了。」
至於內容嘛,不大看得懂就是了。
他倒不是覺得陳舟託www.hetubook•com.com大,只是覺得這一刻來的太突然了。
一個是陳舟上一次坐過的,從燕京出發的。
實事求是,放棄自己最擅長的察言觀色,果然還是難啊……
看著看著,李振邦笑著搖了搖頭,這寫的數學符合,都挺好看的,字也不錯。
陳舟略帶遺憾的說:「看來,只能等下次回國,才能好好跟楊院長聚聚啦……」
其中,就包括李振邦的頂頭上司,也是科技部門的三把手。
工作人員聽得認真,但卻並不是很理解李振邦的意思。
其他的任何一位「萬人計劃」入選者,也沒見李局長這麼對待過呀……
陳舟申請的新課題,是關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是,很快就在科技部門裡傳開了。
當他看到這份資料時,不由得眉毛挑了挑:「嘿,還真被我說中了,這小子,還真開始對哥德巴赫猜想動手了呀……」
倒不是他不想攀上宋尚毅這棵大樹,只是,他總覺得李振邦背後的人,才更可靠一些。
工作人員離開李振邦的辦公室時,心裏還在暗暗嘀咕著,這位李局長怎麼對陳舟的事這麼上心?
哥德巴赫猜想,在華和_圖_書國人的心中,有著非比尋常的感情。
所以,科技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收到陳舟申請哥德巴赫猜想作為課題的資料時,臉上是寫滿了震驚的。
這一次,兩人將要攜手前往麻省理工。
所以,李振邦才做出了剛才的那些指示。
說是粒子加速器實驗那個課題的課題組成員重聚。
結果就是,和陳舟想的一樣,楊院長推脫有事,沒來。
李振邦還以為陳舟忘記「萬人計劃」這回事了呢。
陳舟便和楊依依再度出發,前往滬上。
這位科技部門的三把手,期待得到自己滿意的回答。
想想先前李振邦卡課題立項卡的那麼死,現在卻敢這麼干,宋尚毅就一肚子火。
甚至可以說是,期待陳舟的課題申請。
李振邦看了這位似懂非懂的工作人員一眼,輕聲笑道:「行了,這份材料先放我這,我先看看。」
上個課題完成後,就直接空置了這麼長一段時間。
到時候見面,就更困難了。
陳舟和楊依依,如同兩年前攜手前往燕京大學一樣。
朱海昌這個察言觀色,一向是把好手的傢伙,這次居然面不改色,不卑不亢了起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