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能的候選者

其實是出於世界領先水平的。
這也是粒子物理學界,所認為的最有希望找到膠球的過程。
而這種尋找膠球的課題,才真正又高大上,又有意思。
想到這,陳舟突然覺得,華國在這方面的研究。
這些都沒有答案。
關於誰是真正的膠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見。
這幅圖的名字,叫做費曼圖。
但就是這樣一個基本預言,在搜尋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后,依然無法得到一個最終的結論。
陳舟也意識到,諾獎大佬的能量,果然不是蓋的。
在上面畫了一副圖。
可令人興奮又困惑的是,在理論預言的區間里。
不同的意見,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
相反的,他現在就想跑回酒店,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
再怎麼說,陳舟的經驗以及理論知識的儲備,他還是覺得有些欠缺的。
他不可能,也不會把寶全押在陳舟身上。
對於陳舟,他還是有著一些期待的。
包括他自己的畢業論文,也是關於優化二極體設計的。
單單是被一些人認為,最有希望的0++態下。
他也很有可能會去燕京譜儀和*圖*書國際合作組待一段時間。
而且弗里德曼對這個圖的註釋,也別其它的地方要多得多。
在輻射衰變中,膠子可以發生自相互作用,且必然能夠組成膠球。
也是陳舟他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能拿到第一手資料,陳舟絕不想等著時間過去。
麥錫森和科伊爾都離開了,倒是陳舟自告奮勇的留了下來。
隨即陳舟的腦海里,湧現出與費曼圖相關的知識。
聽著聽著,陳舟不由得覺得,弗里德曼已經不再局限於眼前的費曼圖了。
可能的候選者就有:f0(500),f0(980),f0(1370),f0(1500),f0(1700)……
和負責實驗數據收集的負責人確認了一下,弗里德曼便決定了下午三點,開一次課題研討會。
像是強子-強子散射過程,質子-反質子湮滅過程,等等。
就造成了,其很難在實驗中被探測到。
至於膠球難以被探測到的原因。
陳舟也終於覺得自己,正式邁入了高能物理的領域。
弗里德曼引入了更多的思考。
已經發現了很和圖書多新粒子,作為可能的膠球候選者。
即使這隻是一個旁聽的席位。
本來陳舟的身份,只是一名助理研究員,是沒有資格出現在這個會議上的。
會議開始,弗里德曼就叫人抬來了一塊白板。
但是,這些可能的膠球候選者的性質,非常難以琢磨。
但這次SLAC的PEP裝置,所選擇的就是費曼圖的過程。
弗里德曼對於陳舟的請求,自然答應了。
除了費曼圖所顯示的過程,也有其他可能富含膠球的過程。
更多的是,他從陳舟那兩篇物理學的論文中,發現了陳舟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
其實,實驗物理學家,通過實驗去探究可能富含膠球的過程時。
如果,陳舟在想如果,他在麻省理工的這段時間,無法尋找到膠球的話。
在大部分情況下,它通過OZI壓低的三膠子過程,衰變到輕介子。
然後膠球總是與其它普通的介子束縛態一同產生。
那回到華國之後,燕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Ⅱ,以及研究譜儀BESⅢ,對他將有著極大的吸引力。
弗里德曼這會也帶著麥錫森www.hetubook.com.com等人,再次來到了控制室。
下午三點,會議準點開始。
陳舟一眼就認出了,這幅印象深刻的圖。
當然,這也只是弗里德曼的一種美好期望。
例如曾經被發現的a0(980),f0(980)。
那些看似不經意的聯繫,經他這麼一說,瞬間令人神往。
弗里德曼,也給出了一些預測。
弗里德曼考慮的可不僅僅是陳舟的數學能力。
如果能夠在這次的實驗中發揮出來,那說不定,他們一直尋找的膠球,就有著落了。
弗里德曼對著弗曼圖,開始敘述著自己的想法。
這就是費曼圖,所表示的過程。
當然,如果膠球真的存在的話。
到底膠球是不是真的存在?
J/ψ的寬度很窄,它的質量在D▔D介子對產生閾之下。
以及對實驗方向把控的準確性。
關鍵是,這可是諾獎級的課題呀!
對於從數據中,如何尋找真正的膠球。
人們發現了不止一個候選者。
陳舟暗暗讚歎,不愧是憑藉對「核子的深度非彈性散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大佬。
過了一會,他開和_圖_書始安排一部分先去吃飯休息,另一部分人著手收集實驗數據和事例。
陳舟才會聽到弗里德曼的講述,而為之神往。
除了弗曼圖的過程,弗里德曼給了很多想法和思考外。
雖然早餐只吃了一點,但陳舟卻絲毫感覺不到餓。
先前在弗里德曼所給的資料中,他就不止一次看到了這個圖。
但對於膠球的其它性質,並無統一結論。
這幅圖,不是別的,正是可能富含膠球的過程,也就是粲夸克介子J/ψ(c▔c)粒子的輻射衰變過程。
但因為弗里德曼的安排,陳舟和麥錫森科伊爾,都出現在了這個會議上。
這些粒子的量子數,包括0-+,0++,2++等等。
隨著實驗的結束,弗里德曼的眼神,也有些猶豫不定。
這也是實驗上,難以檢驗哪個才是真膠球的原因之一。
同時,它也能先輻射一個光子γ,然後通過兩膠子(G)過程,衰變為粒子m1,m2……
另外,這其中牽扯到的膠子、奇異介子、楊-米爾斯理論、標準模型,哪個拿出來,都是響噹噹的呀!
雖然在燕大的時候,陳舟就跟著楊院長https://www•hetubook.com•com做了粒子加速器的課題。
則是因為膠子帶有色荷,能夠通過強核力相互作用,形成束縛態。
他的眼中,只有今天的實驗數據。
陳舟自然不會知道弗里德曼考慮了這麼多。
膠球是量子色動力學的一個基本預言。
沒辦法,理論預言只給出了質量的大致區間。
但那些,在陳舟看來,還是不夠高大上。
和身下的工作人員一起,陳舟直忙活到下午一點,才算把實驗數據收集完整。
所以,無法衰變到D▔D。
而且,這次的實驗數據,他本身也就準備交給陳舟一份。
當然,這些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一段時間之後的無結果之上的。
有時候,機會就在於自己爭取。
在此之前,陳舟也只能跟著收集實驗數據的工作人員,戀戀不捨的去吃午飯了。
有些粒子不僅是膠球候選者,也可能是分子態、多夸克態,或者就是普通的介子。
誰才是真正的膠球?
對後續工作進行分配,並著手安排下一次的實驗。
與此同時,陳舟也發現,對於這樣的課題,他的期待感、好奇心、興奮勁,也都被點燃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都沒有答案。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