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四百五十一章 我好想你

這也是楊依依第一次看到陳舟喝這麼多酒,在照顧著他睡下后,她便打算回自己的房間。
那會陳舟就在想,能不能在上學期間,達成千萬富翁的成就。
只不過,聽到這個問題的陳舟,第一反應想說的,其實是拿更多的獎金……
在開幕式結束之後,接下來的幾天,才是這場學術交流會議的重點。
楊依依實在沒想到,自己感興趣的講座,居然間接的給陳舟帶來了靈感。
但顯然,陳舟高估了這些記者們的理解能力。
說實話,應對採訪的難度,可比解決數學猜想難多了。
他的想法,也不過是想從其他方向找找靈感罷了。
楊依依既然選擇了來聽這場講座,自然就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你以為你在現場解說呢?這麼富有感情?
楊依依點點頭,笑著說道:「好啊,正好你拿了獎金,我們去搜刮一波周邊的美食吧。」
所以晚宴上,陳舟就顯得比較忙碌了。
諾特本來以為楊依依一直在LIGO,應該是不會來這次的學術交流會議的。
除此之外,陳舟還被這幫年輕的數學家們,給灌了不少的酒。
畢竟,陳舟和倫納德,一位是柯爾獎的候選人,一位是實打實的柯爾獎得主。
大師兄徐晨陽則是被許多數學家們圍著,進行著友好的交流。
擠走那位美女記者的人,抓住機會問道:「陳舟先生,請問您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進展如何?您覺得哥德巴赫猜想會幫您達成下一個目標嗎?」
他都沒誇大呢,就自動被放大了。
下一個目標,可以是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可以是數學獎的目標。
那他就能達成double兩連擊。
這天晚上,AMS在陳舟他們入住的酒店,也就是普羅維登斯酒店,舉辦了晚宴。
不知不覺間,陳舟就掏出了自己的草稿紙,邊聽邊記了起來。
只能禮貌性的表示謝謝,再商業互吹般的表示,這場報告會真的很精彩,尤其是某某某,令人獲益匪淺。
下午的學術交流講座,也已經開始了。
畢竟,和*圖*書不想拿獎金的數學家,就不是真正的想解決數學難題。
誰能想到,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
但是,並不代表這場學術交流會議,就是數論交流會議。
如果說數學大佬們,可能不是很拉的下來面子的話。
以至於,最後他連走路,都有些晃。
畢竟,柯爾數論獎只有一個,頒完獎,也就結束了。
卻沒想到,楊依依居然還是來了。
那這些年輕學者們,可就不一樣了。
聽到這話,美女記者頓時眼睛一亮,快速的追問道:「您的意思是菲爾茲獎?」
陳舟聞言,立馬笑道:「沒問題,哥請客!」
從記者堆中走出后,陳舟揉了揉有些脹痛的腦袋。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只要他能像剛從的美女記者一樣,在陳舟回答完之後,以極快的語速再來一波兩連擊。
為什麼不在他那本錯題集上記呢?
而陳舟,也收穫了自己意料之外的驚喜。
至於明天,這世界上的報紙們,會如何寫今天的採訪。
他也離自己的千萬富翁的小目標,再次近了一步。
「堅挺了近三百年的哥德巴赫猜想,要倒了啊!」
可是面對這群斷章取義的功夫,已經練到家的記者,陳舟是真的沒有裝逼的勇氣。
所以,面對這些人的盛情,他也就沒怎麼拒絕。
這份絲毫沒有浮躁的心境,令倫納德的佩服之意,更深了一層。
因此,陳舟不僅把自己的郵箱和聯繫方式給了他們,還和他們合了不少的照。
和倫納德分開后,陳舟就陪著楊依依去聽另外一場講座了。
但是學術交流會議,卻有5天時間。
而此時正拿著草稿紙,邊聽邊做筆記的陳舟,是壓根沒意識到這點的。
畢竟,好久沒發微博了,也是時候和自己的粉絲們分享一下。
她帶的可是正兒八經的筆記本,認認真真的記著筆記。
即使陳舟20歲的年齡,可能比他們還要小上一些。
如果不是陳舟的出現,他可能會更早的獲得屬於他的榮譽。
周圍的記者們,頓時和_圖_書就爆發出了一陣驚呼。
而不像陳舟,手裡永遠只有草稿紙。
這斷章取義的功夫,簡直是斷到家了……
至於陳舟為什麼認識,還是因為他上次去阿廷教授的辦公室時,路上看到的公告欄里的內容。
所以他們倆可以一起去聽這兩場講座。
關於拓撲學理論的補充,他講的很有見地。
【據此,或可從另一個角度研究哥猜……】
陳舟沒有注意到的是,在不遠處有一位皮膚白皙,有著一頭海藻般濃密金髮的女孩,正看著他們倆。
這同樣是數論界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
對於今天最受矚目的人,會出現在這裏,梅納德還是有些驚異的。
微微偏頭看了看楊依依,陳舟說道:「依依,我們現在去外面逛逛吧?被記者們耽誤這麼長時間,上午開幕式后的這場講座,也快結束了,現在過去,就沒多大意義了。」
只不過,唯一令陳舟納悶的是,這些數學家好像都是麻省理工的人?
她輕輕俯身,在陳舟的臉上親了一口。
這位美女記者的問題,就有些一語雙關了。
雖說AMS舉辦這次的學術交流會議,有一半是為了進行柯爾獎的頒獎。
陳舟草稿紙之上,寫著這樣的話。
雖然他沒有裝逼的意思,但是這些記者們,顯然不會放過幫他裝逼的機會。
至於這個小目標,還是從陳舟第一次獲得百萬獎金時,定下來的。
「您開玩笑了,相信以您能力,不出兩……」這位美女記者話還沒說完,就被擠開了。
陳舟看了眼這人,對方的工作證上顯示,他是《巴黎人報》的記者。
陳舟也順手把自己獲得柯爾獎的照片,發到了微博上,並配文「來參加一個學術交流會議,順手領了一個數學獎【狗頭】」。
只能說,真的是一點架子都沒有。
楊依依收穫了自己預期的東西。
卻沒想到,這位努力的天才,下午就來聽講座,給自己充電了。
但是,這就有點太功利了,對自己的形象不太好。
很快,這場講座便結束了。
楊依依愣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下,旋即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
但隨即,她就想著,這要是因為拓撲學理論的補充,陳舟解決了哥猜的話。
兩人沒有用手機去搜周邊美食,也沒有看手機地圖上面的店鋪有哪些。
陳舟按照當前的匯率簡單的換算了一下,雖然沒到一百萬,但也不錯。
劉茂聲和曾子固兩人,早在陳舟被記者們包圍時,就追著自己希望攀上關係,稍微勾搭一下的數學大佬,跑路了。
楊依依無意間瞥見陳舟認真的臉時,也有些納悶。
他可是今天創造歷史的柯爾獎得主,少不了受到一些年輕學者的追捧。
陳舟自認為自己的回答的還算風趣幽默,既體現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難度,又表達了自己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的決心。
陳舟感興趣的正是這次的陪跑者之一,來自牛津大學,證明了Duffin-Schaeffer猜想的,詹姆斯·梅納德教授的講座。
所以,一聽到陳舟的回答。
為此,他也一直在朝著千萬富翁的目標進發。
所以,她就打算過來,再跟陳舟套套近乎,問問問題。
剛才已經被她佔了便宜,接連問了兩個問題,可別想著再三連擊了。
能夠在這5天里,獲得怎樣的交流機會,才是重點。
畢竟,這是在這麼多記者圍攻下,所取得的成績,足以自豪了。
而楊依依感興趣,便是一位來自俄羅斯的數學家,所作的關於拓撲學理論的研究報告。
他們來這裏的目的,就是在大佬們面前,刷臉熟,刷好感度。
還有他的錯題集,用了這麼多年了,居然都不換……
自然不會放過陳舟這樣一位新晉數學大佬。
算得上是被認可的真正的數學界大佬了。
能碰到哪些店,就去哪些店。
「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終於要被攻克了!」
順帶著,也說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性,肯定是能夠算得上菲爾茲獎級別的成果的。
陳舟之所以來聽這場講座,也是抱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想法。
還有,這位說「要倒了啊」https://m.hetubook•com.com的是什麼gui?
這人不是說今天已經沒有他感興趣的講座了嗎?這麼這會記得這麼起勁?
想了想,陳舟回道:「哥德巴赫猜想是一個極具有挑戰性的難題,這從它存在的近300年歷史,就能看出來。無數的數學家,前赴後繼的研究著,這一令人著迷的數學猜想。」
那是不是得好好謝謝自己?
所以,陳舟思索之後,還算認真的回道:「下一個目標的話,大概是每位數學家,都希望得到的榮譽。」
陳舟和楊依依兩人,一直閑逛到下午兩點,才再次返回AMS的總部。
「真的要解決哥德巴赫猜想了!」
所以,現在唯有楊依依還陪在陳舟身邊。
把柯爾數論獎的獎金支票,給兌換了。
而他自己呢,就只管專心研究,然後去領獎裝逼。
誰也說不好,數論領域里的其它的分支,是否能夠幫助解決哥德巴赫猜想這一難題。
雖然記者們採訪時,也是裝逼的好機會。
只告訴陳舟,等他出來再見。
以至於講座結束時,倫納德主動找到陳舟,對陳舟表達自己的祝賀之意,並且順帶著表示陳舟不愧是值得尊敬的對手時。
陳舟只有阿彌陀佛了。
聽到這些記者們的驚呼聲,陳舟滿頭黑線。
「當然,如果哥德巴赫猜想能夠被我完全解決的話,我覺得還是有機會藉此在我40歲前,拿下菲爾茲獎的。」
由那個人負責去接受採訪,應對記者。
在這兩人在一起時,她也只能無奈的識趣一點。
「不過,它雖然很難,但我已經有了一些思路。相信用不了多久,會得出一些有意思的成果。」
那樣的話,他也就滿足了。
陳舟當然不知道楊依依在想什麼,他現在的注意力,全在眼前的報告會上。
臨了臨了,還是自己媳婦靠得住。
陳舟下意識的伸手摸了摸臉,嘴裏繼續嘟囔著:「謝謝你能過來……」
陳舟對此也是頗為感慨。
或者說,他們壓根只會去聽和記住自己想要記住的內容。
來的也大多是對數論領域感興趣,或者本身是數和_圖_書學大牛的人。
所以,還是有不少其他研究領域的數學家來開報告會的。
【拓撲學理論對分佈解構法的補充?有可行性。】
剛好陳舟和楊依依各自感興趣的講座,從時間上是岔開的。
無論如何,柯爾獎畢竟是一份很大的榮譽,他還以為陳舟多少會迷醉在這份榮譽中一會的。
不過,只要陳舟沒有答應她的邀請,她就不會放棄。
陳舟和楊依依很隨性的沿著周邊的街道,漫無目的的走著。
而陶哲軒和張億唐,也是一出門,見到這麼多記者,就立馬把陳舟丟下了。
當然,在這麼做之前,陳舟和楊依依先去了銀行。
就這樣完全隨機的,看自己的運氣。
這位記者很聰明,一出手,就直接發出了兩連擊。
原本只是想著陪楊依依過來摸個魚的,卻沒想到,這位俄羅斯大兄弟的報告會,有點東西。
卻沒想到陳舟一把拉住了她,嘴裏嘟囔著:「依依,我好想你……」
陳舟想著,以後要是自己出名了,一定得找個人,幫自己擋著記者們。
稍微好奇的看了一眼陳舟的草稿紙,楊依依立馬就呆住了。
因為是帶著頒獎儀式的學術交流會議。
對於這二連擊的問題,陳舟笑著點了點頭:「是的,希望我能夠在40歲前,拿下這個獎項。」
他的話已經完全的被曲解了,被過分解讀了。
陳舟還是有點懵逼的。
不過,陳舟今天的心情不錯,和楊依依一起聽講座的意外之喜,令他很是開心。
他們只覺得現在的數學大佬真是謙虛,連報告會裡這麼難懂的知識都能記住,還能當面誇讚對方。
畢竟陳舟申請的哥猜課題,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了。
不過,總而言之,陳舟已經了解了。
報告廳里,梅納德早就注意到了陳舟的身影。
當然,這些話聽在周圍的年輕學者耳中,就不一樣了。
楊依依有時候也會納悶,為什麼陳舟只喜歡在草稿紙上做筆記,難道不會丟嗎?
不管咋說,支票畢竟還是支票,沒有進入自己的賬戶,那都不是入袋為安。
剛才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