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求學生涯
第四百六十章 帶來靈感的人

當然,和楊依依約會,必不可少的便是美食了。
即使有錯題集的指引。
「探測器用來探測碰撞產生的微小粒子,記錄各種信息,本質上多少還是和引力波探測器有著很大不同的。」
雖然大部分學生都開始了假期生活,但學校還是留了兩個食堂窗口的。
可陳舟聽完楊依依的話,明細愣了一下。
但是現在的楊依依,確實還達不到那個程度。
說到這,陳舟突然不說了。
「此外,位於義大利比薩附近的處女座干涉儀,也就是VIRGO是一架雙臂長度為3千米的地面激光干涉儀,參与了S5的最後部分探測工作,VIRGO也具有和LIGO相媲美的靈敏度。」
「電算設施的高超功能足以處理龐大實驗數據,最佳靈敏度已經達到10的數量級。在S6科學探測時,其激光功率從10瓦特提高到30瓦特以上,探測範圍可擴大8倍!」
陳舟現在覺得自己就是這樣。
LIGO那邊也開始了放假模式。
只是,她有些奇怪,難道自己這簡單的想法,都能給陳舟帶來靈感?
說完之後,楊依依停頓了兩秒,又繼續說道:「但是膠球探測器,或者說高能物理實驗研究,需要的是粒子加速器和探測器及其它設備的組成。」
楊依依想了想,說道:「和我說說?」
長久以來習慣了由因求果的陳舟,倒還真的沒試過楊依依口中的由果索因法。
看著再次陷入思考的陳舟,楊依依這次並沒有再出聲打斷他。
楊依依伸手接過草稿紙,認真的看著。
雖然她是從陳舟那裡學到的同樣的方法,但是相比起來,她覺得自己就是個孩子。
事實上,LIGO早在三天前就開始了假期。
等到楊依依看完后,她也明白了陳舟的意圖。
陳舟點了點頭:「嗯,有難點無法突破。」
她彷彿有著天生物理學家的敏銳直覺一般。
攻堅戰的另一點則在膠球實驗課題的探測方法上。
在離開之後,或多或少是會和弗里德曼教授提一下他們來找過自己的事的。
就和哥德巴赫猜想所需要的創新性一樣。
相比于代數幾何領域的這一難題,陳舟覺得膠球實驗課題上的難點,楊依依可能提出的建議,才是真正的更具有建設性。
代數幾何領域的那個難題,驗證起來,不算太麻煩。
只不過,為了手頭還未處理的課題資料,楊依依一直留到了最後一天。
既然線性表示是果,那不僅僅是可以先求證阿廷L函www•hetubook•com•com數的線性表示。
「我現在已經完成了伽羅瓦群和阿廷L函數之間的聯繫問題,但是在往最終的結果求證時,始終缺少點東西……」
對於代數幾何領域的難題,楊依依其實給不了什麼實質性的建議。
陳舟輕聲笑了笑,緩緩鬆開環住的胳膊。
看著陷入思考的陳舟,楊依依出聲問道:「在思考課題的事?」
但楊依依在聽完陳舟的話后,還是說道:「雖然我也不知道這個難題該怎麼解決,但是如果是我的話……」
只不過,相比于陳舟有著極優秀的數學基礎,以及錯題集這個神器而言。
而其他熟識的朋友們,也都識趣的並沒有打擾兩人。
其次,才是其它的任何好玩的東西。
但往往局外人的一句話,會給局中人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而陳舟,是巨人。
而且,楊依依的話,也給陳舟提供了更多的聯想。
可能突破的希望,也在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這一課題所需要的那唯一靈感上。
並且代表著他在代數幾何領域的聲音。
在陳舟的猜測中,這兩人來這裏的目的是很明確的。
這個攻堅戰,存在於兩點。
畢竟,LIGO是如何觀測到引力波的?
轉頭沖陳舟笑著說道:「LIGO可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和你們SLAC觀測膠球的方式,可一點也不一樣。」
而是看了一眼手中的草稿紙后,緩緩把它們放回了書桌。
看了眼時間,已經到了晚飯的時間點。
來到書桌前,陳舟就拿起了寫滿數學符號和公式的草稿紙,指著上面的內容跟楊依依毫無保留的說出了自己的研究。
因為他忽然想到了什麼。
所以,她是在等陳舟這邊的時間。
12月25日。
但是校外的世界,對於兩人來說,卻並不是那麼熟悉。
「嗯。」陳舟應了一聲,沒再說話。
楊依依的聲音雖然平淡,但是隨著她的講述,陳舟的腦海里開始核算這些數據所代表的具體意義。
楊依依這邊的工作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時間上也不急著出結果。
「不過,怎麼說呢,現在用於固定靶和對撞機的大型綜合多粒子譜儀,以及及非加速器宇宙線實驗的大型電子學探測器陣列,或許還是能夠在引力波探測器上找到一些相似性的……」
楊依依歪了歪腦袋,想了想說道:「那倒不是,你們是……並列第一的……」
這一吻,陳舟用情極深。
hetubook•com.com微微偏頭,看向坐在另一張書桌前的楊依依。
楊依依輕輕點頭:「嗯,等你手裡的工作結束,我們就回。」
在沒有最終結果前,任何的創新性,也僅僅是創新性罷了。
楊依依故意露出不相信的表情:「嗯?」
但也體現著楊依依的學霸本質。
至於最終會不會由這一點,造成點到線,再到面的突破。
楊依依的無心之言,或許能夠給他帶來不一樣的結果。
然後,又挑挑揀揀的拿起了關於膠球實驗課堂的草稿紙。
雖然優秀的物理學家,必須是優秀的數學家。
具體的實驗參數的修正,實驗數據的推導,陳舟都能憑藉對數據的處理,對實驗文獻的分析,以及錯題集的方向指引來指正。
唯一可能令陳舟有點意外的是,弗里德曼教授在科伊爾兩人來過之後。
所以,當看到楊依依也在採用這種方法,並且已經逐漸摸索出自己的道路時。
「沒什麼啊……」陳舟說著,伸手環住了楊依依,把頭擱在對方的腦袋上,柔聲說著,「就是好懷念你在身邊的日子,現在每天都只有我一個人,就會很想你……」
畢竟,哥德巴赫猜想的解決,實在太需要創新性的數學工具和數學思維了。
「至於在具體探測時,LIGO所選擇的探測頻帶往往在……」
「哼!」楊依依輕哼一聲。
不管那人有沒有威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楊依依說的只是的想法,儘管她也知道自己給不了陳舟什麼更有建樹的意見。
對陳舟而言,實際意義還是不夠大。
還有伽羅瓦群和線性表示的關係,或者說是推導原則……
因為放假的原因,楊依依口中以及心中所念叨著的那位諾特學姐,並沒有出現。
陳舟自然也注意了這點,只是輕笑著搖了搖頭。
物理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各學科之間也是有著很大聯繫的。
「加速器將微小帶電粒子加速到非常高的能量,速度接近光速,然後打到固定的靶上或彼此對撞,以研究物質深層次的結構。」
楊依依:「真的?」
不管別人的研究方法怎樣,至少楊依依受到陳舟的影響很深。
那也不過只是兩三天的事。
雖然她不知道剛才的陳舟在想些什麼,但是面對陳舟的話,她肯定不會拒絕。
陳舟看著近在眼前的女孩,不再多做解釋,直接便吻了上去。
這種歡樂是氛圍上的,卻不是人數上。
陳舟趕緊搖頭:「她能怎麼樣?我每天都是近乎閉關的模式m.hetubook.com•com,她想找我都不好找。」
倒不是為了公寓樓里舉行的活動,只是為了久別之後的溫存。
「LIGO在兩個站點建造有三台探測器,在華盛頓州的漢福德建有雙臂長度分別為4千米和2千米的兩台探測器,而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利文斯頓建有一台雙臂長度為4千米的探測器……」
所謂的參考性,也在這些具體意義之中。
陳舟的想法,其實也很簡單。
靈感這玩意,陳舟不知道有沒有。
那就是靈敏度的提升,通過探測儀器的增加,能夠具體實現?
即使他的想法,遠比楊依依的建議要多。
他想要尋找到那僅存在於理論中的膠球。
因為錯題集並不會給出你所需要的那種創新性。
韋斯教授的最大貢獻是什麼?
走到楊依依的書桌前,陳舟把草稿紙遞給她,輕聲說道:「依依,你先看看,有沒有什麼建議。」
一個是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還差一點關鍵性的靈感。
陳舟也不是很確定。
所以,就算完成的研究成果是可以登上《自然》或者《科學》的優秀論文。
過了片刻,楊依依說道:「原理什麼的,我就不說了,和你說一下LIGO探測器的一些特點吧。」
晨跑結束的兩人,便在食堂快速解決了自己的早餐。
良久,唇齒相分。
而這一回頭,恰好與陳舟四目相對。
旋即楊依依促狹一笑:「不過在實驗室忙著的時候,倒是只能抽空想想你。」
瘋了一晚的兩人,盡情的享受著這份相聚的歡愉。
「其後便進行了『先進LIGO』的升級計劃,激光功率從初始版LIGO的10瓦特提升至200瓦特左右,探測頻帶下限從40Hz延伸到10Hz,靈敏度比初始版LIGO高出10倍!」
陳舟先前就自己了解過。
而陳舟,也終於進入到了最後的攻堅戰。
因為麻省理工留校的師生並不多。
當看清楊依依筆記本上的內容后,陳舟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微笑。
實際上,探測方式的最直接體現,往往取決於探測儀器的靈敏性。
但相比於一般人,深受陳舟影響的楊依依,卻要強上不止一點半點。
但是探測方法上,光有方向性還不夠。
楊依依沉吟了一下,才又說道:「我應該會先從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入手,再去尋求伽羅瓦群的聯繫,算是由果索因吧……」
現在握在手中的這些內容,也一樣令她感嘆不已。
從食堂走回宿舍的路上,陳舟輕聲說道m.hetubook.com.com:「大概還有半個多月吧,我們也就要回國了。」
楊依依隨即站了起來,看著陳舟問道:「那我不在的時候,你乖不乖?那位諾特學姐有沒有對你怎麼樣?」
緩緩起身,陳舟走到楊依依的身後,俯身看了一眼。
第二天一早,兩人照例早起晨跑。
在科伊爾和麥錫森來找過陳舟之後,再也沒有人來打擾陳舟。
「一個是代數幾何領域里的數學難題,需要解決伽羅瓦群的阿廷L函數的線性表示問題。」
這一吻,所有的思念,盡數道盡。
然後再加上克羅斯教授在中間的吐槽,弗里德曼教授不找自己多少是令人有點想不通的。
「這台干涉儀現在正在進行『先進VIRGO』的升級工作,從韋斯教授那裡得到的消息是,在升級完成後,會正式加入LIGO,和現在的兩個探測器共同運作。」
雖然說到後面,楊依依說了一些題外話,也算是她的一些期待。
楊依依把手中的筆放下,溫柔的說道:「你不在身邊的日子,我也很想你……」
而波士頓這個購物天堂,自然也是情侶約會的天堂。
楊依依在這方面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就要多的多了。
「這意味著LIGO能夠探測引力波的距離比先前高出10倍,探測範圍也擴大1000倍以上,能夠探測到的可能引力波波源比先前多出1000倍!」
好不容易才喘口氣的楊依依,就聽到陳舟惡狠狠的聲音:「現在信了吧?」
兩個人也各朝著自己的路在前行著。
似乎是感受到了身後男孩的存在,楊依依疑惑的回頭看了一眼。
陳舟便想要從「探測大師」的弟子手中,尋找到膠球的合適探測方式。
原理什麼的,確實也不需要楊依依再過多介紹。
楊依依並沒有說的多麼絕對,但也不是完全的否定。
良久,在楊依依已經坐在書桌前時,陳舟緩緩動了。
楊依依也就自己回到了麻省理工。
這是很出乎陳舟意料的。
就是引力波的探測方法!
畢竟,自己女朋友的研究內容,多少還是需要關注一點的。
來麻省理工這麼久,兩人雖然把學校摸索的挺清楚。
但是這給了陳舟一種新的靈感。
陳舟所期望的通過代數幾何,來完善分佈解構法,並最終作用於哥德巴赫猜想的想法,也陷入了停滯。
聽到楊依依的話,陳舟點了點頭,輕聲說道:「我翻過一個文獻資料,是關於關於當前物理學界各種探測儀器的介紹和比對的,內容也是最基礎的那部hetubook.com.com分……」
如果這個靈感出現,那陳舟將會很快解決這個問題。
果然,女孩都是愛吃醋的。
能夠達到儀器靈敏度要求的探測器,才是最合適的探測器。
「好。」陳舟點點頭。
既然是聖誕節,陳舟和楊依依也決定,短暫給自己放一晚假。
大部分還以華國學生為主。
說實話,她對陳舟的研究方式,一直十分驚嘆。
他倒沒有急著去草稿紙上大書特書。
聞言,陳舟故意撇嘴道:「那我豈不是只能排第二?你的物理才是第一位的?」
但是說與不說,卻是不同的。
至於國家「萬人計劃」中所申請的哥德巴赫猜想這一課題,進展始終不大。
陳舟倒不是不介意的說道:「那沒關係,我只是想知道你的想法。」
相比于代數幾何領域那一難題的完全沒多大想法,關於膠球實驗課題這一同屬於物理學觀測實驗的內容,她還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的。
投入數學和物理的陳舟,則再次把自己的節奏給提升了一些。
「到時候,三個探測器應該能夠更加準確地給出引力波波源的位置……」
「嗯……那好吧……」楊依依說著,又看了一眼手中草稿紙上的內容。
可如果這個靈感沒有出現,那陳舟就只能一直被卡著。
米國人民的聖誕節。
楊依依此時還沉浸於自己的課題世界。
居然依舊沒有找他。
不過,想不通也就不再多想。
而聖誕節對於華國人來說,其實壓根沒丁點意義。
「LIGO的防震系統能夠壓抑各種震動雜訊,真空系統是全世界最大與最純的系統之一,光學器件具備前所未有的精確度,能夠測量比質子尺寸還小一千倍的位移!」
而這也是得到韋斯教授這位諾獎准候選人稱讚過的。
陳舟兩人說話間,已經回到了宿舍。
雖然那種方向性的判斷,很大程度來源於楊依依自身的經驗積累。
陳舟:「當然是真的!」
陳舟的心裏,還是有點小雀躍的。
沖陳舟微微一笑,楊依依輕聲問道:「怎麼了?」
宿舍里,陳舟在寫完了最後一行數學公式后,便放下了筆。
從跟著韋斯教授開始,到前往LIGO,陳舟和楊依依兩人之間的物理研究方向,已經出現了一定的偏差。
兩個人採用的都是用大量文獻資料梳理課題研究脈絡,再尋找其中方向性的方法。
此時的麻省理工,已經陷入了新年的歡樂中。
在陳舟思考間,楊依依又說道:「你現在想要找到的膠球探測方法,是肯定和引力波探測方式不一樣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