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五百六十七章 除了他,還有誰?

這就是很值得稱讚的一件事。
現在已經發展到,半年兩次了?
這是實打實的,有著極大研究價值的論文。
見法爾廷斯不再說話,德利涅也不好意思得了便宜還賣乖,繼續懟著這位老夥計,於是德利涅轉而說了這麼一句。
畢竟,這個古怪的德國老頭,早就脫離了互聯網時代。
說到這的法爾廷斯,稍微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事實上,陳舟的成長,出乎了整個學術界的預料,遠不止你我,也遠不止普林斯頓。」
不知道這篇在網上傳得火熱,最早還是從預印本網站,傳出來的論文,也算很正常。
不少學生,也都是一邊在網上搜索著事件的進展,一邊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這又不是過家家,更不是靠著名氣,大|波注水的論文。
無它,德利涅還是覺得,陳舟是未來,最有可能解決標準猜想的數學家。
尤其是,每一次陳舟發表新的研究論文時,他都擔心,陳舟是不是解決了標準猜想的問題。
畢竟,他們是無法判斷,陳舟這兩篇論文的正確性的。
沒錯,還有研究機構。
「所以,我們與陳舟之間,不能說是一開始就錯過了,因為本來就只是一場註定短暫的相遇。」
只不過,與陳舟見面不算多的他,卻不知為何。
尤其是,當這兩個審稿邀請,都是關於陳舟的論文時。
法爾廷斯的語氣,有些難以置信。
法爾廷斯微微一愣,旋即和德利涅相視一笑。
「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努力爭取,或許會讓這份相遇,變得稍微長那麼一點。但最終,我們還是會分道揚鑣。」
「哎,你這日耳曼老頭,我好心照顧你的情緒,結果你倒好……」聽到法爾廷斯的話后,德利涅立馬說道,「我看你啊,就是吃不到葡萄,覺得葡萄酸……」
他們這一代的數學家,已經逐漸老去,也在逐漸失去,研究的狀態和思維。
那大概就要數,春運旅途中,每節車廂,都在談論的「陳舟教授」和_圖_書了。
聞言,法爾廷斯點了點頭。
這一次,沒有任何質疑陳舟的聲音出現。
陳舟自己或許也沒有想到,他不過是發了兩篇論文而已。
誰讓你這德國老頭,一直給人這麼古板的印象呢?
如果德利涅自己無法取得實質性研究進展的話,那麼在他老去之前,想要簡直標準猜想的解決。
所有人的言論,都或多或少的帶著一絲,對「陳舟教授」的尊重。
聽完之後,法爾廷斯頓時明白了。
但是,對於已經回到華國,並且加入燕大,加入高能所的陳舟。
將視線微微移動,法爾廷斯本就顯小的眼睛,看了德利涅一眼。
在得知了陳舟3天之內,分別在數學界四大頂刊的《數學年刊》和《米國數學會雜誌》,連發兩篇數學論文的事之後。
要是一篇的話,法爾廷斯倒是會覺得,很是稀鬆平常。
而目前討論最火爆的,燕大校園網的帖子,自然免不了被搬運到討論之中。
法爾廷斯的心裏,就更加羡慕了。
也是會對相應的數學研究領域,造成一定影響的論文。
畢竟,這是陳舟一貫的節奏嘛……
而本來打算睡一覺就過去的旅途,也因此,變得熱鬧起來。
法爾廷斯覺得,這位年輕人關於未來的計劃,是不會空余出時間,留給他們的。
隨著這些學生的討論呢,一些旅客也主動加入了進來。
倒不如趕緊去發掘,同樣很有天賦的年輕人。
看了看兩封郵件,又看了看滿臉笑意的德利涅。
德利涅也說不好這種感覺的來源,但是這種感覺,卻始終縈繞著他,揮之不去。
作為主流媒體的他們,無法進行「超前」的報道。
這種關注,倒不是因為陳舟的名氣,更多的還是因為研究成果本身。
不管怎麼說,陳舟如果轉到標準猜想的研究上,那麼一定會有一些預兆。
除了國際學術界的轟動以外,華國國內,關於陳舟這兩篇論文的事,也逐漸開始討論了起來www•hetubook•com•com
什麼時候,他們這些數學界的話語掌控者,需要考慮一個毛頭小子的想法了?
德利涅看著沉默的老夥計,突然輕鬆一笑:「按照他的研究效率,也許不需要我說,他就自己對標準猜想感興趣了……」
如普林斯頓大學一般,都有德利涅和法爾廷斯這樣的數學大佬,積極討論著陳舟的兩篇論文。
更有甚者,還專門跑去外網,查看國外數學論壇的帖子。
「你也說了,他現在是新一代年輕數學家中的第一人,而且他現在才21歲,如果我想在老去之前,見證標準猜想的解決,那麼,除了他,還有誰?」
事實上,法爾廷斯很清楚德利涅真正在想的是什麼。
德利涅沒有立即解釋,而是將指了指自己辦公桌上的電腦。
當然了,辦法總比困難多。
電腦屏幕上,正是他剛打開的電子郵箱。
將自己繼承自格羅滕迪克的傳承,傳給下一位學生。
但事實卻是,這個毛頭小子,太厲害了……
這一次,新聞聯播、人人日報等主流媒體,還未正式發聲。
只是,陳舟投稿的期刊,都還沒刊登呢。
那麼,對於德利涅而言,他放不下的,便是他的老師,格羅滕迪克所放不下的標準猜想。
只不過,和以往有些不同的是。
德利涅有些疑惑的看著法爾廷斯,原本到了嘴邊的話,也被他咽了回去。
就更不要說,其它的高校和研究機構了。
「昨天?離他發表極小模型綱領那篇論文,只過去了3天時間?」
原本就臨近春節假期的人們,此時更是有了大把的時間,熱烈的參与討論。
當所有的事實擺在眼前時,他也只能發出如剛才那般的感嘆。
更何況,陳舟這小子,每一次所發表的研究成果,都能引起極大的關注。
而他,就想要抓住這個預兆。
德利涅雖然嘴上說著這些話,但實際上,卻是已經在心裏樂開了花。
然後就此,來談一談陳舟的這兩篇論www.hetubook.com.com文。
畢竟,陳舟第二篇關於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的論文,已經很快被各個領域的研究人員,應用了起來。
這是令他十分遺憾的事。
法爾廷斯有些不滿的說道:「《米國數學會雜誌》的這幫傢伙,為什麼只邀請你,不邀請我?」
作為新一代年輕數學家中的最強者,陳舟自然是最有可能,在未來解決標準猜想的數學家。
只看了一眼,法爾廷斯立即便瞪大了眼睛。
「哼!」法爾廷斯輕聲哼了一下,倒也沒再多說什麼。
也正是因為對數學的熟知程度,法爾廷斯才深知,陳舟近期發表的這兩篇論文,究竟有多難,又有多大的價值。
實際上,關於這一點,法爾廷斯也同樣贊同。
儘管他們口中的「陳舟教授」,只是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
饒是法爾廷斯這樣的數學大佬,也很難相信,陳舟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同時完成了兩個不同領域的課題研究。
郵箱里,有著兩封邀請審稿的郵件。
原因倒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站出來,大夸特誇陳舟一番。
似乎猜到了法爾廷斯可能會出現的表情,德利涅在獲得了一絲滿足感之後,立馬安慰道:「可能是他們覺得你現在太忙了,也不怎麼搭理他們,所以,就主動選擇了放棄吧……」
但是他們開始請一些專家教授,以訪談的形式,事先將陳舟的兩篇預印本論文列印出來。
在法爾廷斯自顧自胡亂猜想時,德利涅笑著對這位老夥計說道:「準確來說,是不到三天的時間,陳舟這小子連續完成了這兩篇論文,然後將這兩篇論文,進行投稿。」
要說在2018年初,臨近春節的這段時間里,令人記憶最深的是什麼。
所以,短短時間內,兩篇具有極高價值的論文,著實出乎了法爾廷斯的意料。
法爾廷斯沉默了起來。
沉默了片刻,他才說道:「算了,那個算是基礎數學突破的,新公式論文的審稿,我也不稀罕。我還是先把陳舟和*圖*書那篇極小模型綱領的論文,給審好了再說,省的到最後,兩頭不討好。」
在收到審稿邀請,發現是陳舟的論文時,也變成了一口答應。
只不過,相比于互聯網信息的快速傳播。
可現在……
「這是他剛發表的?」
畢竟,陳舟曾經雖然拒絕了他,卻也答應了他。
也因此,以往不是很喜歡做審稿人的法爾廷斯。
法爾廷斯說完這番話后,看了一眼身旁這位沉默起來的比利時子爵。
至少這樣,格羅滕迪克的門派,還有希望將標準猜想的答案,留在自己手中。
居然會再一次,成為所有人口中談論的對象。
「老夥計,有沒有覺得,我們從一開始,就錯過了?」
這其中,「被預定的2018年」,直接點燃了所有人的嗨點。
也因此,對於陳舟每一篇新發表的論文,德利涅都會進行一番深入研究。
心中始終覺得,解決標準猜想的關鍵,就在陳舟身上。
這下好了,有論文審稿的邀請,他們也不來找你了吧?
的確如他所言,除了陳舟,沒有誰能幫他。
但最後,標準猜想仍然會是被陳舟給解決。
只不過,沒待德利涅繼續說些什麼,法爾廷斯又搖了搖頭。
他們就開始了一路上,熱烈的討論。
「不算剛剛了,已經過去了一天時間……」
「但是,不管是普林斯頓,還是麻省理工,最終的結果都一樣,他還是會回到華國。這一點,我相信現在的學術界,沒有哪個人,是看不出來的了。」
事實上,在看到德利涅能收到《數學年刊》和《米國數學會雜誌》,兩個期刊的審稿邀請時。
這也是他十分關注陳舟,並且寧願犧牲自己的研究時間,也要接受陳舟論文審稿邀請的原因之一。
他卻只收到了《數學年刊》的邀請,《米國數學會雜誌》並沒有選擇他。
只可惜,這一次,面對兩項研究成果,兩篇論文。
所以,法爾廷斯就認為,德利涅與其仍舊抱著這些想法。
以期找到與標準猜想有關的hetubook•com.com內容。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陳舟目前新一代年輕數學家中的第一人,也是年輕物理學家中的佼佼者。」
這樣,總歸行了吧?
德利涅自然也知道法爾廷斯這番話的含義。
德利涅和法爾廷斯隨後也不再繼續討論這些,轉而又說起了陳舟的兩篇論文,開始討論起了論文的內容。
被打斷思緒的法爾廷斯,有些疑惑的看了德利涅一眼:「你怎麼知道?」
「所以啊,德利涅教授,我們不應該再將目光,全部放在這位已經和我們齊名的年輕人身上,而是應該去發現,那些同樣具有天賦的年輕人……」
各位結伴的同學們,無不因為這事,暢聊了一路。
德利涅微微抬頭,看著法爾廷斯,說了這麼一段話。
對於陳舟,不管是外界的評價,還是數學界的評價,亦或者是他們這些老一輩數學家之間的評價,都是極好的。
難道這下子,先前都是故意隱藏實力的?
德利涅伸手拿過這篇列印稿,緩慢的翻看著。
短則半年,長則大半年,必有一項數學研究成果問世。
看著法爾廷斯並不知道這件事的模樣,德利涅倒也不是很奇怪。
而且,德利涅還認為,就算是如法爾廷斯所言的那般,去發掘並培養有天賦的年輕人。
而他自己,也正經歷著老去的事實。
法爾廷斯輕聲說道:「他從一開始,就有著自己明確的規劃。也許我們在最初時,努力爭取一下,他會來普林斯頓。」
與這些學生們,分享著自己的觀點。
法爾廷斯放下德利涅遞過來的這篇列印稿,疑惑的問道。
說來有趣的是,本來趕上春運,放假回家的學生。
「就算是陳舟自己選擇的麻省理工,大概從一開始,也沒有想到,自己究竟招進來的,是怎樣一位妖孽天才。」
在逐漸老去的事實面前,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勸慰自己的老朋友。
這些主流媒體是不進行直接報道。
因為法爾廷斯還算是了解陳舟的研究效率的。
法爾廷斯的內心,還是有些羡慕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