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五百九十八章 新物理之門!

而改變磁場方向,就可以按需挑選出,帶正電或帶負電的介子。
加速器產生的中微子束流,具有能量高、流強大、方向性好等特點。
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覺得自己距離陳舟口中,這些原本虛無縹緲的東西,是這麼的近。
何弘蘊點點頭,道:「是這個理,現在的華國,已經不是以前的華國,他需要綜合國力,尤其是高精尖技術和人才的儲備。這影響的是未來。」
後期的短基線加速器實驗,也開始發生了轉變。
還是沒有消息。
……
陳舟其實並不知道,科技部門的領導,還有國家的老領導,也在關注著這裏。
因為,從實驗反饋的數據來看。
克羅斯此時走到陳舟身邊,輕聲說道:「大概還需要十分鐘,最後的檢查,可以完成。」
高結十分的清楚,陳舟是將這其中,極為關鍵的一項任務,交給了他。
就好比1973年,CERN觀測到加速器μ子與強子或電子,通過「中性流」發生弱相互作用的過程。
相較於這次短基線加速器中微子振蕩實驗中,其它的各項準備工作。
他沖兩人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是的,我們成功了!我們打開了,新物理之門!」
高能所里,何弘蘊和耿國建這兩位副所長,正湊在一起,談論著陳舟的實驗。
只不過,其中大部分的實驗,都沒有發現中微子的類型發生改變。
如果有的話,那就及時做出調整,加以完善。
這是第一次,所有的研究人員,聽到陳舟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激動。
「振邦啊,實驗進行的怎麼樣了?」
華國科技部門。
何弘蘊沒有說話,轉而說道:「喝茶,這個茶的口味,還是蠻不錯的。」
因此,短基線加速器實驗,就這個層面來說,也成為了探索更多種類中微子的重要線索。
再加上陳舟本身的性格特點,以及研究的忙碌程度。
對於中微子這種,人們還不是太了解的粒子來說,是非常適用於去研究它們的。
其中,質子束流正是來自粒子加速器。
整個課題小組,所有的研究人員,全部撤離出和*圖*書這次實驗的加速器裝置,依序回到了加速器實驗的控制室之內。
「嗯。」陳舟應了一聲,旋即走到控制室的指揮台前。
陳舟那邊的實驗消息,一傳過來,李振邦就這幅模樣了。
「高教授,辛苦你了!」
「陳教授,我們成功了!」
「也對……」耿國建緩緩起身,端著那杯茶,走到窗邊,輕聲說道,「反正現在,咱們上上下下,都在盯著這個實驗呢,不用急……」
同時承擔了搜尋中微子振蕩的任務。
在標準模型建立的過程中,它們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如果不是因為國家科技部門的介入,陳舟怎麼可能在最初選擇課題小組成員時。
原因無它,全是因為陳舟的實驗。
陳舟或許不會是中微子振蕩模型的提出者,但他一定會是其中的完善者。
「而現在,陳舟的出現,很明顯契合了這個契機,也順應了上面的意思。」
必須引入第四代,甚至第五代中微子。
雖然很細微。
從最初的立項選題開始,他就一直關注著。
這一切,還得看陳舟。
聚焦管道通常就設計成牛角的形狀,使得不同橫向動量的粒子,都能夠得到聚焦。
耿國建愣了一下,旋即也是笑道:「確實是早就該明白的,華國學術界的環境,遲早有一天是會被改變的。也就是早晚的問題。」
由此,也可以看出,陳舟對高結的信任,以及更多的考慮。
高結微微偏頭,看著陳舟,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
就是由質子束流、靶、聚焦管道、衰變通道、垃圾站五部分組成。
在發現μ中微子之後,世界各地建造了多條加速器中微子束流。
至於高能所里的研究人員,陳舟倒是能夠想到。
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實驗,一次性成功了!
如果沒有的話,那自然是最好。
他趕忙回到座位,拿起電話:「喂,你好,我是李振邦……」
即使在沒有進行全部數據分析之前,他們都已經清楚的認識到。
隨著短基線加速器實驗中,中微子束流的產生,這項牽動許多人hetubook.com.com的實驗,已經開始!
而這,也是陳舟選擇短基線加速器實驗的原因之一。
收回目光,陳舟開始看向,正在做著最後檢查的,課題小組的研究人員們。
聽到這話,何弘蘊看了耿國建一眼,最終緩緩說道:「那篇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理論研究論文,一登出來,就已經註定了我們沒有翻盤的可能了。」
僅有的例外是米國的LSND和MiniBooNE實驗。
老領導聽到這話,倒是難得的說道:「還在進行中啊?我這琢磨著時間,看來沒有琢磨對,陳舟這小子,一個實驗,倒是牽動了我們所有人的心吶……」
像是傳統的,用於產生中微子束流的裝置。
最後,尚未衰變的介子,跟其他除中微子以外的衰變產物,一起被傳送到厚重的垃圾站中,被吸收,避免造成放射性的污染。
作為整場實驗的主要負責人,也是所有人關注的主角。
他們此刻應該,也是重點看著這裏。
忽然,李振邦桌子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
自己其實已經給,高能所的這兩位副所長。
但相對來說,這已經是國家,在最大程度上,對陳舟這位新時代科研領軍人物的支持了。
耿國建微微點頭:「我們在最開始,沒有拉攏到他,其實就應該知道,會是這樣。」
只不過,看他的眼神,卻又有著難以抑制的興奮之色。
高結在得到一名研究人員的彙報之後,走到陳舟的面前,語氣有些激動的說道。
粒子加速器,一直都是高能物理學界,研究微觀物質世界的重要工具。
李振邦放下手中的聽筒,又摸出手機看了一眼。
控制室內,陳舟看向身旁的高結,第一次這麼說。
在中微子這個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出現后。
稍微清了清嗓子,陳舟朗聲說道:「各位同事,經過我們近3個月的努力,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實驗,我們終於準備好了!」
所以,陳舟是壓根沒有想過。
終於,迎來了實驗的結束。
「對。」耿國建又笑了笑,轉而問道,「我們是不是該準備些什hetubook.com.com麼?」
基線指的就是,中微子飛行的距離。
「都回來了嗎?」陳舟微微偏頭,跟克羅斯問道。
而這個影響,很有可能在這次的實驗之後,達到一個頂峰。
在觀察著最後檢查工作的同時,陳舟的腦海里,也開始回憶著,整個研究中,可能存在疏漏的地方。
整個物理學界所公認的,下一代加速器中微子實驗,將致力於提供中微子流強,以及探測器的體積和性能。
在這麼多暗中關注的目光中,一心只在實驗上的陳舟。
成為電弱統一理論的重要證據。
對於今天的實驗,陳舟本身就沒有透露過什麼消息。
「在今天,我們將去驗證,中微子的質量順序是否為正順序,我們也將去獲取CP破壞相角的大小,還有那個我們一直尋找的,不為零的重中微子,還有θ23是否等於45°,還有……」
站在陳舟身旁的高結和克羅斯,幾乎同時喊道。
李振邦的內心,又怎麼能夠平靜的下來?
但是,這些短基線加速器的實驗結果,卻又無法用現有的三代中微子振蕩來解釋。
隨著陳舟的聲音落下,已經準備待緒的研究人員,立馬便開始了正式的實驗操作。
李振邦此時正焦灼地,在原地走來走去。
「好的,老領導,您放心!」李振寧趕緊應道。
給整個華國學術界,帶來了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
每個人的神情,都異常興奮。
雖然這些精英人員,並不是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團隊的人員。
要是他能把實驗結果給急出來,那華國恐怕,早就堆滿了諾貝爾獎咯。
從這個角度來說,粒子加速器探測器的因素,至少能夠佔到一半以上。
每個人看向陳舟的目光,都顯得激動不已。
但在這短暫的安靜過後,隨即便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還有歡呼聲。
「現在,如果他這次的實驗一次性成功的話,那就更意味著我們,不可能再像以前,用時間去說事。」
「好啦,我雖然還有很多話,想和大家說,但現在,還是讓我先去推開這個新物理之門吧!」
用以抵抗高功率束流,帶來的和-圖-書巨大的熱量。
克羅斯點點頭:「都回來了,可以開始。」
實驗室的控制室之內,在實驗剛結束時,是一片安靜的。
「應該的。」
誰知李振邦的話還未說完,電話那頭的聲音,便傳了過來。
「陳教授,整個加速器實驗的檢查,已經全部完成,沒有發現問題!」
「嗯。」陳舟淡淡應了一聲。
碰撞產生的不同方向的帶電介子,通過一個加磁場的聚焦管道,變成同一個方向。
耿國建看著這杯即將倒滿的茶水,嘴角微微一動,開口說道:「不管他能不能成功,至少我們已經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咯。」
能那麼順利的,將所有的精英人員,給挑選走?
耿國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做出品茶的模樣說道:「口味是不錯,但不如以前。」
李振邦神情一正,連忙說道:「老領導,實驗應該還在進行中,具體的實驗結果,還不知道。等到實驗一結束,我這邊一收到消息,我立馬向您彙報。」
從而研究中微子質量順序、尋找新型中微子,以及輕子CP破壞等重要的物理問題。
聚焦后的介子,在數百米長的衰變通道中,就會產生中微子或它的反粒子。
這個可以說是,關係到高能物理學界未來的實驗,早就牽動著李振邦的心了。
但在陳舟的看法中,粒子加速器始終是最有效的,一個實驗工具。
他也極有可能是打開新物理之門的那個人。
並將中微子探測器,放置在距離束流很近的地方,通常相隔只有幾十米,用於研究中微子與物質發生的相互作用。
何弘蘊回道:「還有時間,等他的實驗結束吧……」
他忽然想到,陳舟回國這段時間,華國學術界所發生的變化。
對於這兩人,他自然是沒有更多時間,再去接觸的。
這次的實驗,成功了!
「嗯,我也相信陳舟他,會一如既往地成功……」老領導說完,便又吩咐道,「那行,振邦,我就不打擾你的工作了,等到實驗結果有消息,你記得第一時間告訴我!」
說完這些,在每個人期待且激動的目光中,陳舟最後說道:「現在,我宣布,和-圖-書華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陳舟團隊中微子振蕩加速器實驗,正式開始!」
聽到這兩聲呼喊的陳舟,微微扭頭,看了看激動異常的高結的克羅斯。
于高結而言,能夠及時且有效的完成,陳舟所布置的這個任務,他自己也是十分滿足的。
這也就是短基線中微子實驗。
說起來,這些短基線加速器實驗,在最初是為了標準模型服務的。
……
質子撞擊的「靶」,通常由耐高溫的材料製成,如石墨等。
併為電弱統一理論的三位創始人,溫伯格、薩拉姆和格拉肖帶來了197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這個裝置以及整個實驗過程,也可以看出,探測器在這其中的重要作用。
「畢竟他只是花費了短短的三個月時間……」
李振邦嘴角露出一絲笑意,說道:「老領導,您也別急,相信陳舟教授,會給我們帶來好消息的。」
收起思緒,李振邦知道,自己急也是急不來的。
因此,看著一直關注的課題,終於走到了最後實驗驗證的一步。
想到這,李振邦不由得又笑了笑。
而陳舟他們,此次便是採用短基線加速器,進行中微子實驗。
何弘蘊突然輕鬆的笑了笑:「你說咱們這麼多年,是不是早就夠明白了?」
即使他可以算是,已經經歷了陳舟不少的課題研究。
放下手機,李振邦喃喃自語道:「陳舟這小子,也是厲害,以一人之力,牽動了這麼多的關注……」
陳舟點了點頭,看著高結,道:「那,實驗開始!」
只不過,因為中微子的特性,在研究中微子的過程中,也產生了其它類型的實驗。
而何弘蘊和耿國建這兩位副所長,陳舟則是在上一次的歡迎宴會後,便再也沒有打過交道。
但,結果喜人。
「陳教授,我們成功了!」
「在實驗之後,我相信,盛大的歡慶,正在等著我們!」
「耿所長,你覺得他能成功嗎?」何弘蘊給耿國建倒了杯茶,有意無意的望著窗外。
這一次的實驗,完美的契合了,陳舟理論研究的成果!
電話隨之被掛斷了。
陳舟微微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說什麼。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