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六百零三章 因論文而癱瘓的網站

無奈之下,也是看在這位女記者,與自己的關係還算不錯。
居然在陳舟這,又耗費了三天時間去修改。
因為一點小小的實驗細節,陳舟都沒有放過。
現在,這個課題小組解決了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研究,再分成兩個小小組的話,是不是又會引起一些人的覬覦?
2018年4月10號。
但是兩人給他的回答,卻都是,還希望跟著他,再多學點。
這東西不是別的,正是陳舟自己搭建的論文框架。
陳舟的論文來了的消息,也第一時間,以極快的速度傳播著。
確認所有數據的處理結果之後,陳舟隨即來到了高能所。
那不是更美好?
離開高能所后,陳舟又回到燕大,繼續著自己有規律、有節奏的學習和生活。
哪像這次,這才上傳完多長時間?
也是因為,這段時間的克羅斯,已經被他的「開小灶課堂」,給調|教的差不多了。
拿到這份文件的克羅斯和高結,互相對視了一眼,然後默契地沖陳舟保證道:「大佬,頂多一周時間,我們把論文交到你手上!」
當所有數據的處理結果匯總之後,這次實驗的最終結果,也就呈現在了所有人面前。
事實上,陳舟之所以能夠這樣安排,而不是自己親自負責。
同樣的會議室里,陳舟將召開他們這個課題小組,最後一次的研討會。
……
但沒辦法,他雖然當時就有些懷疑,卻又怎麼能想到,那位搭訕的「女同學」,竟然會是一名記者?
就連春節假期,都給放了。
也因此,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才在陳舟剛上傳完論文後,便立即湧入了大量的訪問者。
「好。」陳舟對此倒是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淡淡的應了一聲。
那現在,還有理由去放假呢?
在這一點上,陳舟倒沒有像對待張一凡他們,將一作的名字,讓給克羅斯和高結。
另一個方向是,把中微子相關課題的未解決部分,全部搞定。
他記得,先前的論文上傳后,他都是能夠繼續檢索文獻,下載文獻的。
https://m•hetubook•com•com這報道,難道就純粹的靠臆想?
二來,他是打算分配一下論文的撰寫工作。
但忽然之間,陳舟的腦海之中,靈感一閃。
除了國外的媒體、電視之外,華國國內的一家報刊,也是極為「大胆」的報道了這件事。
唯一的就是,有人擔心這樣做,會不會又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最終的成果,全靠論文來呈現的。
更準確來說,應該是每個人看向陳舟的眼神,愈加的崇拜與欽佩了。
這些全是胡編亂造的。
這半個多月,就陳舟自己而言,雖然沒有再爆肝研究。
更關鍵的是,還騙她說自己一點時間都沒有?
畢竟,先前課題小組的成員選拔,還是有一些不好的影響的。
畢竟,在整個大的研究方向上,都是朝著中微子領域,更深層次的探索。
更令他們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們剛剛維護好伺服器,打算鬆口氣時。
網站又來了一大|波的訪問量。
也沒有料到,這一大|波,且一波接著一波的訪問量,居然來的如此迅猛!
安排好論文的撰寫工作后,陳舟自然也就順手的,將後續的研究方向,給講了講。
這世界上,還有第二個我?
論文的投稿期刊,陳舟沒有絲毫的猶豫,便選擇了《物理評論快報》,這個物理學界的頂刊。
更是從實驗上,去驗證了這所有的預測,驗證了這個超越標準模型的新模型理論。
所以,這個論文撰寫的工作量,是真的一點也不少。
也就是這樣的方方面面的原因,這些研究人員,沒有一個人選擇休息,而是全力以赴的,做著實驗后的數據處理工作。
看完之後呢,他滿腦子依舊還是問號。
一是楊-米爾斯方程和規範場論的研究,已經步入了正規,正式開啟。
而她的目的嘛,也算是達到了。
這些人,可以說是,就等著陳舟按照以往的習慣,把論文甩上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呢。
反正他們是沒有想到,自己加班加點,帶著研和-圖-書究人員,花了四天時間完成的論文。
但還是沒有能夠料到,這篇論文的熱度,竟然如此之大!
距離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實驗結束,已經過了半個多月的時間。
這啥情況?
陳舟想的是沒錯,但他卻忽略了一件事。
姚彤彤就十分鬱悶,為什麼陳舟寧願接受別人的採訪,都不願接受她的?
隨後,便是將論文進行投稿了。
為此,陳舟還一直遭受著,姚彤彤這位女記者的電話騷擾……
專訪要到之後,姚彤彤頓時喜笑顏開的表示:「謝謝陳舟大佬,大佬您先忙,我就不打擾了您了哈~」
所以,陳舟才能夠放心的,去交給克羅斯他們。
但是呢,要是能夠藉此,再要陳舟的一篇專訪,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再者,雖然每個人都相信,在實驗過程中所見證的那一切。
這倒不是陳舟大費周章,浪費人力物力。
順手,姚彤彤還把那篇新聞報道,轉發給了陳舟。
因此,陳舟也打算,將現有的課題小組,分成兩個小小組,分別針對這兩個方向,進行深入研究。
但是,在給誰的考慮上,他就有些犯難了。
一點微小的敘述錯誤,陳舟更是直接指出。
或者說,是朝著粒子物理學領域,更深入的探索。
以克羅斯和高結為首,組建一個論文撰寫小組,負責他們這個課題的論文撰寫工作。
而且他們也相信,陳舟有能力,也有辦法,去應對這些事。
反正論文的質量,還有他來最後把關。
而他正好,趁著這段時間,將課題小組的下一個研究課題,給定下來。
兩個研究小小組,也遲早會組合在一塊。
可他們倒好,一下子幹掉了別人未來20年的研究內容,還是一籮筐打包的。
就在陳舟剛上傳完論文沒多久,他就發現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變得卡頓了起來。
但不變的是,每個人看向陳舟的眼神。
這兩位整天膩在一起的男人,也終究還是會相遇。
姚彤彤當然是不信的,那報道中,連陳舟的神態,都寫的那麼逼真了,https://m•hetubook.com•com還能有假?
研討會結束后,陳舟又掏出了一樣東西,給了留在會議室里的克羅斯和高結。
再者,有不少人,是沒有進入這個課題小組的。
只不過,陳舟沒想到,這一次來的這麼快。
整個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的實驗,成功了!
一如他將傑波夫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那般,陳舟在學術上,有著一種追求完美的精神。
終於,經過這半個多月的高強度工作,所有的數據,全部處理完成!
一方面是因為,這個研究課題的關注度。
陳舟之所以召開這一次的研討會,一來是為了課題小組後續的安排,或者說給每位研究人員確定下一個課題。
並且,第一時間,所有數據處理結果的匯總,被送到了陳舟的手上。
即使是其中的清明節假期,他們也沒有一個人,去選擇休息。
索性,陳舟就自己留個一作算了。
但是,收穫還是不少的。
無奈之下,陳舟只好苦笑著關閉了網站頁面。
新聞報道講究時效性,她已經錯過了第一手的新聞。
既然這樣,那陳舟就只好自己想辦法。
還有就是,陳舟也想過,一作給克羅斯和高結中的一人。
最終,儘管陳舟解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然,最終的兩個研究方向,肯定是要碰頭的。
陳舟帶著滿腦子的問號,看完了這篇新聞報道。
聽到陳舟這麼說,姚彤彤方才作罷。
這也才有了陳舟所想的兩個研究方向,兩個研究小小組。
不止是物理學的學者們,就連其他領域的學者,乃至於非學者的吃瓜群眾們,媒體工作者們,政府工作者們,等等相干的,不相干的人,都在關注著這件事。
本來那個新聞,也就是捕風捉影的蹭熱點。
她就覺得,陳舟疏近親,應外人。
他們採用了含糊的描述,瘋狂的暗示著陳舟本人,親口說出了實驗是成功的。
他肯定是需要進行嚴格把關的。
從實驗數據處理的最終結果來看,不出所料的和實驗結束的現場判定結果,一致!
陳舟只好承諾她,m.hetubook.com.com在實驗結果全部出來后,可以抽時間,接受她的採訪。
可如果能夠親手處理數據,親眼在第一時間,去見證數據中,最後的實驗結果。
這個大胆,體現在用詞上。
應該是除他之外,這個世界上,理解最深的一個了。
二是,在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結束之後,粒子加速器這塊的研究,他也理出了兩個大致的方向。
不管怎麼說,這些已經不是他們能夠,參与到裏面的了。
這也是陳舟出於保險考慮,在這段時間提前完成的。
在以往其它研究機構的實驗中,最多也就是驗證一個內容。
把這兩個因課題湊在一起,跟「夫妻」一樣,每天在一起待到半夜的男人,給分開了。
其後,他們便按照陳舟的意見,開始修改論文。
在一定程度上,陳舟覺得,克羅斯對這個新模型理論的理解深度。
先前的三篇論文,所造成的影響,他也是聽說過的。
而在之後的兩個小小組的研究論文中,陳舟自然就只掛個通訊作者的名字了。
當然了,陳舟也不會做一個甩手掌柜。
這半個多月的時間里,課題小組的研究人員,一如先前那般,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狀態。
一周時間,轉瞬即過。
這期間,克羅斯和高結他們,花了四天,便把論文給撰寫完成了。
一時間,華國的各路媒體,都瘋狂了。
但好在,他們完成了陳舟交代的任務。
對於陳舟所確定了兩個研究小小組,每個人也都沒有什麼意見。
這也是克羅斯和高結他們,為什麼又整整花了三天時間,去修改論文的原因。
以至於,他們不得不抓緊時間打電話,喊工程師過來搶救。
在手忙腳亂的同時,他們也不得不感慨道:「儘管見證了那麼多次,可陳舟教授的關注度,還是超出了我們的想象,這大概也代表了陳舟教授的能力之強吧……」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克羅斯和高結不像張一凡他們,是純純的新人。
投稿完成之後,陳舟順手便將這篇論文,上傳到了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上。
陳舟帶領著實驗團隊,hetubook.com.com不僅從理論上,預測了中微子的質量排序,重中微子的質量數值,CP破壞的相角,繼而完善了中微子模型理論。
其實,陳舟更希望的是,這兩人可以脫離出去,自己去申請研究課題。
而兩個小小組的負責人,則分別由克羅斯和高結擔任。
只不過,這些想法雖然在心裏冒出來了,他們卻沒有跟陳舟去說。
聽到這話,陳舟也才意識到,自己貌似上當了!
主要是這個課題的論文,所涉及的層面,實在是有些過多了。
一個方向是,順著打開的物理之門,繼續在新領域里,不斷深耕。
那就是,他的中微子振蕩相關課題,在這段時間,可謂是完全出圈了。
他連連表示,自己根本沒有接受任何媒體的採訪。
主要就是說,陳舟這個人,一來就仗著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身份,開始挑人,不合規矩。
他大概知道了,這件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儘管網站的管理人員,很有預見性的,事先就在算著時間,臨時增加了不少伺服器。
至於網站卡頓的原因,陳舟自然知道是因為什麼。
就連他剛檢索到的文獻頁面,都打不開了。
這就是跟著大佬的好處。
還有一點,陳舟猜想的沒錯。
反正姚彤彤是不相信的。
在修改論文時,克羅斯和高結才第一次感覺到,陳舟原來是這麼變態。
直至陳舟滿意為止。
不用多說,在座的每位研究人員,一下子又找到了方向。
總不能,再一次把所有工作,全部壓在陳舟教授的身上吧?
居然整個網站,都像是癱瘓了一樣……
但是,姚彤彤可不管。
陳舟對此,只能無奈地直呼冤枉。
與此同時,各大學術論壇、各大交流社區、各大媒體平台,也因為這篇論文,一下子爆炸開來。
也都爭先恐後的,仿照著這篇報道,唯恐自己耽誤了熱點。
那就是,預印本網站e-Print arXiv,確實快要陷入癱瘓了。
畢竟,在他們看來,先前實在是休息的太多了。
這一次,沒有絲毫意外的,網站癱瘓了……
這一次,所有人臉上的表情,都顯得十分輕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