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六百三十九章 可能改變的研究方向

因為他所成立的研究機構總部,肯定是會放在燕京的。
窗內的房間里,陳舟已經打開了屋裡的燈。
去掉這1000萬,剩下的4000萬就全留在了陳舟的賬戶。
他可以用這筆錢做投資理財。
只不過,在陳海寧某一次跟陳舟彙報相關事宜時,陳舟忽然想到,陳海寧的成績並不差。
畢竟,這可是實打實的4000萬啊!
聽到陳海寧的話,陳舟也是笑了笑,道:「我可是等著你給我多賺點呢,我可不想以後老師被一凡他們,說我摳摳搜搜的……」
因為電話里,張一凡告訴陳舟,上一次製備金剛石半導體材料時,所產生的副產物。
要不然的話,陳舟可真就一點都不用擔心張一凡那邊的研究經費問題了。
但好在,現在的陳舟,拿到了華未的專利授權費后,手頭稍微寬裕了點。
還有那一盒盒用完的筆芯,也挺讓陳舟心疼的。
此後的多天時間里,陳舟都沉浸在楊-米爾斯規範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這個難題和規範場理論的研究之中。
陳舟首先便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讓陳海寧選擇合適的地點,作為他成立研究機構的場所。
另外,他還有一個私心,就是想把實驗室的地點,選在廬州。
當然,不是說北方的城市,就沒有實力。
將這裏作為研究機構的總部,進行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是極為合適的。
窗外,沒過多久,天色便暗了下來。
當然,陳海寧顯然是多慮了。
在實驗成果出來后,最好能夠第一時間轉變為可應用的技術。
甚至於,很有可能改變,他們之後的研究方向!
他也能夠理解,陳舟的這份建議,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他們已經分析出這個副產物的特性了。
只不過,這個賬戶是交給陳海寧來打理的。
畢竟,他是皖省人。
雖然陳舟暫時還沒有,成功的解決楊-米爾斯規範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這一千禧年大獎難題。
在沉默之後,陳海寧忽然笑著對陳舟說道:「陳哥,我明白你的意思,這對我而言,也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我可和*圖*書不想在未來,托你們的後腿。畢竟,這可是關係到我們的錢袋子的事。」
陳舟在研究規範場理論時,也開始有傾向的,往楊-米爾斯規範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這一難題的方向上去靠了。
燈光下的陳舟,專註且認真的模樣,別有一番帥氣的感覺。
現在因為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原因,他必須將這一難題的解決,提高到整個規範場理論研究高度上來。
只不過,張一凡的一通電話,卻還是打破了陳舟這樣的研究節奏。
這樣的話,那南方的地理優勢便出來了。
陳舟正好也趁著國際數學家大會這個契機,優先去研究和解決這個難題。
在把賬戶交給陳海寧打理的同時,陳舟也把既定的幾件事,交給陳海寧去做了。
這也是只有他自己和研究課題的世界。
同時,陳舟也期冀著,這樣調整的研究方式,會給到整個規範場理論的研究,一些正向的反饋。
是以陳舟的名義註冊的。
這種對比,倒不是學術上的。
因為不管怎麼說,這一難題是數學和物理學上,都必須解和-圖-書決的。
說起來,陳舟的這種研究方式,真的挺費紙的。
當然,這個可以暫緩。
他可以多備幾袋A4草稿紙,堆在書桌旁。
只是通盤考慮之後,陳舟是這麼想的。
但是,實驗的研究,對接的更多的是應用科學。
那還用像現在這樣,去計劃什麼研究經費……
也就是說,陳舟其實並沒有放棄一開始的堅持,轉而從純數學的角度,去研究楊-米爾斯規範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這一難題。
雖然他之前就預想過這樣的場景,可是當這場景真的發生時,他反而有點不知所措了。
只是相對來說的。
但是,陳舟的信心,卻越來越足了。
對於陳海寧的這番操作,陳舟是沒有意見的。
除了那偶爾冒出來的催論文的郵件外,陳舟幾乎與世隔絕。
回復完郵件,陳舟便關閉了郵箱。
書桌上,已經又一沓草稿紙,在慢慢堆疊。
有了這筆錢的陳舟,自然而然的便開啟了那個夢想的計劃。
他仍然是將這一難題,放在整個規範場理論的範疇內去研究的。
畢竟,真到用實m.hetubook.com•com驗設備的時候,還得很長一段時間。
那麼,實驗室他就想放在南方的城市,形成「北理論南實驗」的格局。
畢竟,如果陳舟的設想全部實現的話,那他必須要有相應的能力,才能匹配的上這個團隊。
別的不說,南方的城市,大多有錢啊。
而這一副產物的分析結果,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除了這些必要的花費外,剩下的錢,就是陳海寧可支配許可權內的了。
當然,這還得等到陳海寧的調查結束。
這也是他這麼長時間以來,閉關研究時間最長的一次。
除了這5000萬的專利授權費外,與華未多方面合作的研發經費,則是還沒有打過來。
然後打開最新下載的,關於楊-米爾斯規範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這一難題的相關文獻資料。
當陳海寧得知陳舟的這個決定時,整個人是懵了一會的。
只不過,這一難題的優先順序,被陳舟提高了。
其次,除了先期計劃作為數學和物理學理論研究的機構總部外,同時還需要考慮一些可以作為實驗室的地點。
否則的話,https://www.hetubook•com.com他遲早會落後于陳舟張一凡等人。
然後陳舟的賬戶,便也成為了這家公司的賬戶。
這樣考慮的原因,是因為燕京作為華國的首都,文化和學術氛圍是最濃厚的。
說完這句話,陳舟和陳海寧同時笑了起來。
除了研究機構的地點選擇外,陳舟還打算用這筆錢,先購置一些實驗設備。
於是,陳舟便建議陳海寧,是否考慮一下,在金融專業方面,再繼續深造一番。
他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把這筆錢給敗掉了。
用公司去投資研究機構,在當前來說,也是最可行的方法。
對於實驗室的所在地,陳舟並不希望和主要作為理論研究的總部,放在同一個城市。
那邊的高新企業,有實力為這個技術買單。
在華未的專利授權費到賬之後,陳舟隨之也便做好了這5000萬的使用計劃。
在陳舟交代完后,陳海寧第二天便去註冊了一個科技公司。
陳海寧聽到陳舟這話時,頓時沉默了下來。
首先便是張一凡那邊實驗室的經費,他再給張一凡團隊打過去300萬的同時,又預留了700萬,以作後期使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