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七百四十六章 他們按部就班,我極限拼時間

能夠押寶到這位陳教授,應該是他做的最正確的事情。
只有潘老這位老院士,負責了其中的串聯工作。
現在人員都已就位,他可不能拖了陳教授的後腿。
所以,除了那天在會議室里的幾人外,並沒有人其餘人員知道,他們其實都是「夸父」工程這項大項目團隊的。
就算是吳志鵬召集人員,組建完「夸父」工程的研究團隊,陳舟都沒有出現。
而這些被召集加入到「夸父」工程研究團隊的人員,自然是個個心裏面激動的不行。
只有吳志鵬這位副總指揮,由他負責召集所組建的那個研究團隊,因為對外名義是「夸父」工程,才引來了一些關注。
尤其是國外的一些人,在「夸父」工程立項公告發布的時候,就一直在關注著這個項目的進展。
這一次,陳舟並沒有將手機給關機,只是靜音放在了一邊。
這還是因為陳舟需要幫他和張一凡進行對接,以獲取DMD-2號材料的一些研究資料,並溝通材料研究的情況。
只不過和-圖-書,外界接收到這個信息后,卻有了不一樣的解讀。
但這件事,還需要時間,不能操之過急。
陳舟始終沒有露面,甚至沒有人再見過陳舟。
可當真的成真的時候,還是難以抑制的感到激動。
能夠跟著陳舟進行「夸父」工程的研究,他們自然覺得前途一片光明。
看來,外界傳言不虛,這位年輕的陳教授,在華國這樣的環境中,也不能免俗。
和潘老這邊的情況類似,在五大單項的立項完成,按部就班組建研究團隊,步入具體研究工作時。
對此,陳舟自然是不知道的。
要是擱外人知道陳舟此刻的狀態,估計會令整個學術界地震……
只不過是起了個唬人的名字,再拉了個唬人的總指揮罷了。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尤其是陳舟在那次討論會上的白板,已經徹底的征服他們了。
他知道,時間其實還是很有限的。
他們徹底放下了心來。
只是,對於潘老的第一次工作彙報,以及這次的www•hetubook•com.com研討會,陳舟直接推了。
原本還有些擔心的他,現在也是徹底放下了心來。
除了潘老外,唯一與陳舟有過通話的,就是材料部分負責人趙頌。
潘老等人的研究工作,也全部按部就班的開展了起來。
在這些天里,潘老也發現,現在好像確實不咋需要陳舟。
倒不如讓潘老和吳志鵬這兩位副總指揮,也是最直接的團隊負責人,給他們開研討會。
因為「夸父」工程的事情,他不可能完全放下,所以就採用了這樣的方式。
他都已經被陳舟打過預防針了,還能再說什麼?
想到陳舟,李振邦的臉上,就忍不住掛上了笑容。
如果有電話進來,他雖然第一時間看不到,但事後會根據情況撥打回去。
於是,潘老也就沒有將陳舟不露面的事,告訴給李振邦。
再看到華國一如既往,一批批項目課題被立項后,他們更確定了「夸父」工程,也就是一般的科研課題。
事實上,李振邦不知道的是,陳www•hetubook.com.com舟從回到燕大后,就沒有再出來過。
當然,現在這樣最好,完全符合陳舟那日的預想。
萬一在陳舟的帶領下,華國率先實現了可控核聚變技術,那就不是開玩笑的了。
尤其是看到研究團隊的成員,還是由吳志鵬出門召集組建的時候。
陳舟這邊,則是以最快速度,銜接上了前面那7天的極限研究狀態。
規劃已經做好了,他去與不去,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不管是外人,還是這五大單項的研究人員,都以為這些項目,是和那些一起立項的項目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科研課題。
而且「夸父」工程的研究,他也不可能一直放下。
畢竟,都是按照陳舟的計劃書在執行,他們按部就班就行。
在屬於研究團隊的第一次研討會前,潘老倒是給陳舟打過電話。
也因此,五大單項在逐一申請立項時,並沒有造成太多的影響。
能源革命,勢必會就此展開。
同時,李振邦也加快了自己這邊的動作,儘快按照計劃,將五大單項的立www.hetubook.com.com項事宜,給全部搞定。
就算沒有去參加研討會,就算沒有與潘老等人溝通研究進展,他也必須對整個研究,有著最清醒的認知。
雖然前面的那次討論會,大多數人已經猜到,自己大概率會是研究團隊的成員。
可在時間有限的前提下,陳舟只能極限拼時間!
但在他得知這些的時候,心裏簡直樂開了花。
張一凡雖然有些詫異,但對於陳舟的決定,他絕對會百分百的執行。
畢竟,人的名樹的影,陳舟可是有著從事高等物理的豐富研究經驗的。
因為是按照理論研究部分等五大單項的順序,依次進行立項,並由各位單項負責人進行研究團隊的組建。
雖然在立項后,普遍的猜測是陳舟挂名,實際上不會真的參与研究,但他們還是不怎麼放心。
陳舟並沒有將「夸父」工程的事告訴張一凡,他只是告訴張一凡國內有個項目,需要進行合作研究,在最大範圍內進行合作。
在陳舟推了研討會會,潘老倒沒有多說什麼。
涉及到具體的研究問題,再來找https://www.hetubook.com.com自己不遲。
他覺得,這些人多多少少,可能還會抱著一些懷疑,並有所針對。
除了溝通材料部分的合作研究外,陳舟就沒有和其餘人通過話了。
實際上,陳舟還有個想法,等到合適時間,處理掉國外的實驗室,讓張一凡的團隊回國,正式進入研究團隊。
李振邦是沒有想到,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但現在,當看到「夸父」工程立項后這麼久,陳舟都沒有什麼消息傳出來。
「夸父」工程的研究團隊,也已經正式開始忙碌了起來。
要是陳舟真的親力親為,那他們可不敢把「夸父」工程,給看成是一個簡單的項目。
隨後,他們就放鬆了對「夸父」工程各項信息的收集。
所以,他在開展並列課題研究的同時,也必須進行「夸父」工程的一些研究。
只不過是時間多少,怎麼分配的問題。
李振邦倒是有一些這方面的消息,但卻不會跟陳舟去提這些。
他只能儘快解決並列研究的這些課題。
在陳舟重新找到時間,再次回到兩天前的那種,逼迫自己極限的研究狀態時。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