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心倍增

現在基於這些研究資料,並結合先前的研究規劃,正式投入到研究之中時,陳舟才發現,時間預估的有偏差,他給自己留的時間太短了。
另外,陳海寧想知道,這些人邀請過來,是不是就不走了。
比之陳舟預期的70%,還多了5個百分點。
真正想要像上次那般,取得五大單項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並做出「夸父」工程研究新方向的規劃,一周時間有點捉襟見肘。
收起思緒,在陳海寧的帶領下,陳舟參觀起了整個研究院。
以此入手,陳舟開始了極限狀態拼時間的研究。
而這些人的到來,一方面歸功於他自己的努力邀請,另一方面則歸功於德利涅等人的幫忙。
第二天一早,陳舟正在前往科技部門的路上,陳海寧給他發了個消息。
這不是陳舟第一次來,他先前也來過不少幾次,但大多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總不能遇到點的問題,就退縮吧?
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以前只有走出去,哪有走進來的啊。
五大單項中,以理和-圖-書論研究部分和材料部分,是陳舟最容易突破的,也是整項工程的重點。
時間這玩意,就是當你越認真的時候,他過的越快。
陳舟也覺得,相比于自己那些自力更生的學生們,眼前這些人簡直太幸福了。
陳舟想了想,給陳海寧回復了消息,明天還會去現場看一下。
「有點麻煩啊,一周時間好像太短了呀……」
在與潘老通話結束后,又過去了一天,此時坐在書桌前的陳舟,有些尷尬的說了這麼一句。
當眾人得知目前的研究進度已經達到70%時,俱是興奮雀躍起來,所有人的幹勁也一下子高漲了起來。
雖然剛開始是被逼著復讀的,但後來,他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樂趣后,他自己就改變了。
陳舟認真檢查了一遍電腦里的資料,神情終於放鬆了下來。
等到研討會結束,已經是晚上九點。
當然,他們現在可沒空交流這個,全都專心致志的看著陳舟書寫的內容。
做完這一切,陳舟隨即往椅背上一靠,意識進入了系統空間和圖書
尤其是在實驗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后,他們更是信心倍增,特別是對陳舟這位總指揮,已經開始趨近於盲目相信了。
因為陳舟的邀請人員名單太過誇張了,幾乎囊括了整個數學界知名的大佬,還有不少物理學界、化學界等等各學科領域的知名學者。
交付儀式已經全部準備妥當,儀式邀請人員也按照陳舟提供的名單,全部發了邀請卡,下面就是靜待兩天後的交付儀式了。
陳海寧想不通,陳舟不是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閉關研究嗎?怎麼會突然就認識了這麼多人?
伸手連點多下,進入背包界面。
「能源解決之答案」的完成度,已經達到了75%!
現在,陳舟改變了這一局面。
只有書桌上那一沓沓草稿紙,證明了陳舟這一周的付出與收穫。
並沒有點開「能源解決之答案」,去細看五大單項部分的具體進度,陳舟直接退出了系統空間。
更何況,這次和上次一樣,所有資料都是嚴格保密的,除了他們記在腦子裡的東和-圖-書西,其餘一律不準外帶。
以前都是想法,而今都在慢慢變為現實,他也即將實現計劃中的重要一環。
此時,在眾人心中只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陳舟再次取得階段性研究成果后,「夸父」工程的總進度到了多少。
當得到這個答覆后,陳海寧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還是從理論研究部分開始,陳舟在白板前,開始了書寫。
陳舟快速掃了一眼,頓覺這一周的極限狀態拼時間是值得的。
「搞定!」
畢竟,還沒建好的工地,沒什麼好看的。
李振邦則是因為出來迎接陳舟,並需要列印陳舟拷入加密U盤裡的資料,所以這會正在安排列印資料。
陳海寧就詢問一下陳舟,是不是要去現場看一下準備的是否充分。
畢竟,當收穫超越時間線時,每個人都會有無與倫比的成就感,也會更有持續下去的動力。
雖然李振邦還沒列印好資料,但是會議室里的白板卻不是擺設。
陳舟給他的答覆,自然是提前做好準備,大部分人都會正式加入燕京自然科學和*圖*書理論研究院。
一張張嶄新的A4草稿紙,被陳舟用文字和符號全部填滿,然後一沓沓手稿開始出現。
好在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雖然這一次要更難,但他們卻都有信心。
一周時間,轉瞬即逝。
這下子,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是真的有問鼎學術之巔的能力了。
不過,陳舟倒不會再打電話給潘老,讓他把研討會的時間往後推遲,他打算再次以極限研究狀態,去極限拼時間。
走進會議室,與眾人簡單打了個招呼后,陳舟便直入主題。
沒辦法,這玩意是真要完全理解並吸收的,可不能因為他們,耽誤了後續的研究進度。
陳舟自問,從復讀開始到現在,在學習和研究上,他就沒有給自己留過後路。
但這一次,陳舟看著馬上將要交付使用的研究院,心中升起了無限的感慨。
伸了個懶腰,陳舟起身走到窗前看了看外面的夜色,然後倒頭就睡了起來。
匆匆解決了晚飯後,陳舟便回宿舍休息了。
到了科技部門,還是在上次的會議室。
如果是那樣的話和_圖_書,那他得提前做好準備。
基於現有的研究資料,陳舟再次取得了五大單項的理論研究突破,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
研討會整整持續了一天時間,陳舟只覺得比他的報告會還要累,他必須要解答每個人的疑問,做好後續研究新方向的規劃。
再次確認了一遍所有的研究資料,陳舟將所有資料拷入加密U盤,為明天的研討會做準備。
這無疑是對他這一周的最大嘉獎!
在此基礎上,和上次一樣,陳舟再次細化了「夸父」工程五大單項的研究規劃,提出了最新的研究方向。
反倒是陳舟成為了最後一個到的人。
許是經過第一次研討會的晚到,在陳舟到會議室時,五大單項的負責人,以及兩名副總指揮,都已經在會議室等著了。
第二天由熊浩驅車,陳舟來到了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
他跟潘老所說的一周時間,其實是在看完研究資料后,給出的最短估計時間。
說起來,陳舟把邀請人員的名單發給陳海寧時,陳海寧還不確定的打電話跟陳舟再三確認了一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