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學術生涯
第七百八十九章 留白的最後一天

這不禁令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詫異,難道說是他們想多了?
只不過,這些內容雖然很重要,但還談不上真正的意義非凡,也遠不像陳舟所說的那樣,真正給外界所說的開啟新的數學時代一個交代。
不過,不管外界眾人如何猜測,數學家大會仍在繼續進行中。
眾人不禁又將猜測放在了大會之後的幾天上。
可是不應該啊,要是這次的數學家大會僅此而已的話,那真的沒必要大費周章呀?
在陳舟宣布數學家大會開幕,並進行開幕式致辭后,便進入到了學術報告的環節。
因為所有人都想從陳舟的這1小時學術報告中,獲得他要舉辦數學家大會的目的。
這也是被所有數學家關注,乃至於被整個學術界關注的學術報告。
只不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最後一天會是大會的閉幕式,也實在是遐想不出來多少東西。
受陳舟的邀請,或者說受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的邀請,諸多數學界的大佬,都在這hetubook.com•com次的數學家大會上進行了相應的學術報告。
倒不是說數學家大會有什麼值得他操心的事情,而是他為了新數學時代所準備的東西,花了他不少的心血。
「真的假的?你是怎麼知道的?我怎麼一點消息都沒有聽到?」
「你說陳教授舉辦這次的數學家大會到底是為了什麼?」
整個數學家大會將持續一周的時間,比之國際數學家大會的9天,要少了2天。
在做完這一切后,陳舟立馬打電話通知陳海寧,明天下午在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的官網上,即時公布大會最後一天的流程安排。
看到這消息的一瞬間,這位學生還以為是自己眼花了,直到掐了自己三下,疼的哇哇叫后,才相信雙眼看到的一切。
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作為主辦單位,已經公布了前6天的大會流程,也就是會進行學術報告的數學家名單。
這些間接也代表著這次的數學家大會算是成和-圖-書功的,只不過沒有什麼亮點罷了。
整體的大會流程,是參照國際數學家大會來設定的,只不過少了頒獎的環節,主要是所邀請的數學家們作學術報告。
「這個,其實我是德利涅教授的學生,你們還記得以前那個德利涅教授尋求陳教授幫助解決標準猜想的消息嗎?就是我透露出來的……」
「也是哦,現在整個數學界都在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的確是世界級的問題。」
「切,還以為你有什麼內部消息呢,說得這麼認真……」
當這則消息在第二天公布時,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多少關注,畢竟全部人的目光,還都放在數學家大會的現場,並沒有怎麼去關注官網上的消息。
倒是最後一天的大會流程是空白,並沒有公布出來,這也給了外界一個遐想的空間。
隨著消息的擴散,眾人也都瞪大了雙眼,原來他們期待的答案,竟真的在留白的最後一天。
「呃……你真能接啊?那啥,咱們別扯遠了,我hetubook•com.com就是想不明白,這次的數學家大會都快結束了,陳教授這是到底想要幹什麼呀?難道真要等到最後一天才知道?」
「啊這……」
還是一位燕大的學生,準備通過官網更深入了解燕京自然科學理論研究院時,看到了這則消息。
單從這1小時的學術報告來看,整個數學界無人能夠在數學思想和數學工具的運用之上超過陳舟。
「你們拉倒吧,我可以明確告訴你們,有內部消息也沒用,因為那些受邀作學術報告的數學大佬們,也不知道陳教授到底想幹嘛!」
只不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1小時的學術報告,陳舟壓根就沒有提到舉辦數學家大會的目的。
終於,在花了五天左右的時間后,他敲定了將要作為回答新數學時代的十大數學難題。
可以說,現在所有的期待,都在那還留白的最後一天的大會流程上了。
從整合錯題集上所有新出現的數學難題開始,陳舟對他們進行了整體的梳理,並進https://www•hetubook.com•com行了一定的研究。
如果光從這方面看的話,所有的學術報告的氛圍還是很濃厚的,受邀進行學術報告的人,也都很給力。
當仁不讓的,陳舟作為第一個學術報告人,開始他的1小時學術報告。
這幾天的陳舟,其實並不輕鬆。
有黎曼猜想后問題,有BSD猜想延伸問題,也有其它各數學領域的難題。
「這不是一個世界級問題嗎?我哪能解答的出來?」
當然,陳舟的目的不是解決這些新數學難題,而是為了敲定將要公布的十大數學難題。
沒有一個人知道陳舟到底是做了什麼樣的打算,也沒有一個人知道這還剩的兩天,會不會出現解答他們疑惑的答案。
他的學術報告的重點,全部是放在數學工具和數學思想的運用之上。
「不知道,反正從這幾天的學術報告來看,這好像就是一次數學家的聚會,大家學習一下各領域大佬的數學思想。」
畢竟,如果這算是開啟新的數學時代的話,那陳舟早就已m.hetubook.com.com經給出了交代,也早就已經開啟了新的數學時代,沒必要又搞出一個數學家大會。
實際上,現在不管是受邀進行學術報告的數學大佬們,還是這些參加數學家大會的年輕數學家們,亦或者是湊熱鬧的數學界之人。
「那個,有幸見過一面,不過是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
而在每一天的學術報告結束后,都會有一些相熟的年輕數學家們,聚在一塊討論著這次的數學家大會。
馬不停蹄的,他便將這消息擴散了出去。
一連5天,均是如此。
而且這1小時的學術報告,也給很多數學家不少的啟迪。
「話是這麼說,可我總覺得不太對,這不像是陳教授的做事風格,也不像是陳教授對開啟新數學時代的回答,要是真這麼平平常常,這絕對不是我認識的陳教授!」
「咦?你認識陳教授?」
倒不是說陳舟這1小時的學術報告不行,相反這1小時的學術報告中,真正是站在數學思想的巔峰下,去發散整個數學思維,傳授數學工具的使用。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