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回城的同學

回到派出所,把打包的飯菜給韓所和值班的同志帶過去,宋陽明還特意買了兩條煙表示感謝。
說到這,龔士啟嘆了口氣,宋陽明點點頭表示理解,畢竟王愛萍的債務不是小數,這些錢對於宋家來說不算什麼,可對於普通家庭來講是一大筆錢,再加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能接受王愛萍的普通人的確不多。
可好日子沒過多久,王愛萍的家裡就出了事。她的母親得了重病,為了給母親治病不僅花光了家裡不多的積蓄,王愛萍自己也把工作以來好不容易攢下的所有錢都貼在了這個上面。
當年宋援朝他們返城回了老家考進了大學,畢業后結婚才有的宋陽明,而王愛萍的父親在當知青的時候在當地結了婚,娶的是一個當地村裡的一個女人。
回到家已經過半夜了,秦文慧也睡下了,沒打攪她,宋陽明輕手輕腳地上了床,剛躺下,睡夢中的秦文慧似乎發現了宋陽明回來,轉身就抱住了他。感受著妻子身上的氣息,宋陽明閉上眼,很快也睡著了。
王愛萍因為是女孩,再加上姑姑和父親的關係從小就很好,為了更好的安頓侄女,這才把這個小閣樓特意給了王愛萍。
這些債務壓得她透不過氣來,為了還債,王愛萍除了正式的工作外,在下班之餘還會去城隍廟附近擺地攤,靠著賣一些批發來零零散散的小東西賺點錢,從而慢慢償還債務。
不過王愛萍拒絕同學直接金錢的幫助,她是一個很要強的女hetubook•com•com人,在她看來同學的友誼是純潔的,如果摻雜了金錢就不一樣了。而且她想靠自己的雙手償還債務,而不是靠著同學的施捨來解決問題。
母親去世后,家裡可以說家徒四壁都不為過,王愛萍的父親因為傷心過度身體也不太好,為了幫助家裡,王愛萍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其次,王愛萍的穿著打扮和同學們也有區別,換一句話來說就是有點土,再加上高中的孩子發育比較快,王愛萍當時又在竄個子,衣服褲子穿在她身上變得緊巴巴的,此外她的身材又很好,這樣看起來尤其讓人注意。
王愛萍是知青子女,這點和宋陽明一樣,但是又有著不同。
「她也不小了吧?還沒成家么?」聽完龔士啟的講述,宋陽明忍不住問了一句。
但龔士啟今天說起王愛萍,一些在記憶深處的東西漸漸就翻了出來,再加上聽到王愛萍這些年的不易,不由得讓宋陽明感慨嘆息。
如果今天不是龔士啟提起王愛萍,宋陽明或許早就把這個女同學給忘記了。
王愛萍的父親在滬海的親戚有不少,可最終能接受王愛萍的是她的姑姑,就這樣按照政策當年王愛萍一個人踏上了去滬海的火車,對於這個父親一直掛在嘴邊不知道念叨過多少回的自己的「老家」王愛萍充滿著好奇和遐想。
可以說,王愛萍的日子過的很是艱難,而且她已經不和姑姑家一起住了。工作之後王愛萍就主動搬了出和_圖_書去住進了單位的宿舍,畢竟姑姑家實在太小,她一個大姑娘再和姑姑表哥一家擠著住實在不方便。
所以後來有了知青子女回城政策,這個政策能夠讓留在當地的知青子女能回到父母出身所在的城市,有改變自己的未來機會。這個政策下來后,王愛萍的父親和母親討論後下決定把王愛萍送回滬海學習、生活。
王愛萍是一個很倔強的女孩,她後來靠著自己的努力,和老師還有同學的幫助,漸漸適應了滬海的學習生活,成績也慢慢提了上來。
雖然上面有政策,但要回城也是有條件的,首先就是滬海老家這邊需要有親戚接收,這樣才能讓回城知青子女有生活的家並且把戶口遷入。
王愛萍是宋陽明的老同學,不過和龔士啟初中、高中都是同學不一樣,她是高中的同學。
戶口折騰完后,接下來就是學籍了,按照政策王愛萍在已經開學的高中插班念書,當年分配的就是宋陽明他們的班級。
按理說,姐妹兩人都是有資格的,可因為王愛萍的姐姐那時候已經結婚了,還懷了孩子,所以就放棄了回城的機會。
這幾年,知道王愛萍情況的同學或多或少都會暗中幫幫她,龔士啟就是其中之一。
王愛萍的姑姑是個不錯的人,可是家裡的條件也不怎麼樣,首先就是居住問題,滬海當時市民居住環境都比較差,一家好幾口擠在小屋子裡的情況比比皆是,沒辦法只能自己想辦法,這也是滬海人和_圖_書充分發動腦筋,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的來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回城的知青越來越多,王愛萍的父親卻一直沒走,而改革開放之後,城市裡的生活越來越好,下鄉的地方卻依舊那麼貧窮,哪怕王愛萍的父親因為是知青在當地找了一份工作進了單位,可她母親卻依舊是農村人,一家四口生活過的很是艱辛。
這還不算,王愛萍的母親這場病熬了三年,這三年裡王愛萍很清楚家裡的情況,主動挑起了這個重擔,為了自己母親她不僅每月除留下生活費外把錢都寄了回去,還找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可就算這樣依舊沒有挽回母親的生命。
韓所本來是要拒絕的,不過在龔士啟的說服下還是收了下來,告別時宋陽明也問韓所要了聯繫方式,並說好等韓所有時間他從金陵回來一起吃個飯,韓所笑呵呵地點頭答應,這才握手離開。
其實宋陽明和王愛萍的關係普通,畢竟當年讀書的時候男女同學之間交往的不多。再加上王愛萍在班級里的存在感不高,給宋陽明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王愛萍經常穿著不合身的衣服低著腦袋看書的樣子了。
這頓飯吃的時間並不長,一來是臨時起意,二來也是太晚了,再加上大家都沒喝酒,所以半夜時分就散了。
返城的時候,由於王愛萍的父母一個是知青一個是農民,而且當時已經有了王愛萍的姐姐,所以她父親考慮到老婆孩子的原因並沒回城。
雖然父母感情很好,王愛萍和圖書和姐姐也一直在父母的愛護下長大,可下鄉的地方畢竟落後貧困,而且對孩子來說很難有什麼未來可言。
分別時,宋陽明和龔士啟交換了手機號碼,約定等龔士啟和同學們聯繫好后就給自己打電話,到時候再定時間好好聚一下。
如果一直這樣的話,王愛萍的生活雖然比不上出身好學習好的同學,但相比許多普通人來說還是馬馬虎虎。畢竟這個社會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而已,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對於普通人而言並不算差。
所以大家的幫助都是側面的,比如龔士啟因為是警察的職業身份,在王愛萍不知曉的情況下特意找到她擺攤所轄的派出所,私下打了招呼。還託人找到工商局和市場管理處,拜託認識的朋友儘可能地照顧一下自己的老同學。
王愛萍和她姐姐和電視劇里的孩子差不多,只幸運的是她們的父親沒有拋棄她們留了下來,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龔士啟搖搖頭:「男朋友聽說倒是談過兩個,不過因為她家裡的情況後來都吹了,你想呀,一個女孩是知青回滬子女先不說,還背了這麼重的債務,哪怕王愛萍長的漂亮又有什麼用呢?那個男的會娶一個背債的老婆回去?這一結婚就得還債,這些錢可不是小錢。再加上王愛萍的爸爸和姐姐還都在西南那邊,如果以後結了婚一直繼續掏錢給娘家補貼什麼的……」
另外,滬海的教育層次自然不是小地方能比的,要知道滬海的教育水平和圖書和師資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從小地方來的王愛萍在當地時學習成績還算不錯,可到了滬海入學后就不怎麼樣了。第一次摸排考試,王愛萍就考了個全年級倒數第一,如此大的差距讓王愛萍偷偷哭了好久。
王愛萍到了滬海后就住進了姑姑家裡,小小的,不足三平米的閣樓就是她的天地,別看地方小,這已經很不錯了,要知道姑姑家的表哥連住閣樓的資格都沒,晚上睡覺的時候是拿著門板再加幾把椅子當床的。
為了掩飾這點,王愛萍特意把自己的辮子給剪了,留了個男孩子似的頭。可就算這樣,略緊的衣服穿在她身上依舊顯得婀娜,讓不少同學私下忍不住議論紛紛。
相比其他同學,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的王愛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首先她的滬海話不流利,普通話也說不好,帶著一種大家很難聽懂的西南地方口音。
就這樣王愛萍在滬海落了戶,開始了她的新生活。
滬海前些年還拍過一個電視劇叫《孽債》,說的就是知青子女的故事,這個電視劇由於拍的非常真實,還在滬海還引起了極大轟動。
也是因為這樣,王愛萍的小攤位從來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這也是王愛萍在那邊安安穩穩擺攤的真正原因。
中專兩年,王愛萍就去了一家機械廠上班,工作很是辛苦,但能在滬海紮根並有穩定的工作,王愛萍自己已經很滿意了。
可是因為基礎太差,王愛萍高中畢業的時候沒有考上大學,最終選擇了念中專。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