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諸侯伐吳

「大王,典客丘所言極是。」
這自然給齊國圖霸創造了可乘之機!
但,慶忌豈能讓他們如願以償?
教育上,吳國設立稷下學宮,再一次吸引天下賢才入吳,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吳國本土的老世族已經不成氣候,但是諸如齊、魯、衛、宋等中原列國,對於吳國的這種做法深感不滿。
這是春秋時代,以一國之力發起的最大規模的諸侯會盟,也是晉國昔日輝煌霸業的最後反照。
有不少大臣都是贊同孔丘等人的主張。
這次會盟中,士鞅將楚國的貪婪醜陋行徑公之於眾,並宣布:晉楚雙方曾經簽署的弭兵之會的盟書從此作廢,晉國是中原唯一的合法霸主。
這導致列國都有大量的黎庶逃亡到吳國,此消彼長之下,列國自然都怨恨吳國,諸侯們也都記恨慶忌。
如若吳國不答應終止變法,就將遭到十四國諸侯聯軍的討伐,甚至滅國!
經濟上,吳國鼓勵耕織,禁止農民進入山川湖澤謀生https://m.hetubook.com.com,使其安於本業;又廢止井田制,開阡陌封疆,承認土地私有,允許黎庶自由買賣。
這仗怎麼打?
在士鞅領導下,聯軍幫助蔡國滅掉袖珍型的沈國,以此作為對諸侯的答覆。
有了孔丘的出面,如少府被離、太僕申息等大臣都紛紛站了出來。
能防守的地方不少,但真正跟秦國一樣的崤函之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基本上沒有!
「大王的詔令,豈可朝令夕改?現在,諸侯只是要求我吳國恢復井田制,禁止列國之流民入吳定居。」
但,慶忌顯然是不大滿意的。
吳國的內政,不容他國插手!
法制上,隨著《法經》的頒布,以及在慶忌的號令下,各地官吏、士子的解讀,哪怕是目不識丁的黎庶,都能知道一些吳國的法律條文。
只是吳國這一連串的變革,尤其是廢止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的做法,無疑是m.hetubook.com.com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
秦國還有崤函之固,可以擊退來犯之敵,大不了就龜縮于關內,等到諸侯聯軍退去之後,再殺出去收復失地。
吳國的第二次變法,已經取得一定的成效。
去年,即吳王慶忌六年的時候,在伯噽的三寸不爛之舌下,晉國決定以正卿士鞅發動諸侯,要為蔡侯申伸張正義,號召天下諸侯會集昭陵。
因為,吳國還鼓勵列國的黎庶入吳定居。
諸侯們紛紛向慶忌發出警告,要求吳國不得再吸納流民,同時恢復井田制,廢除吳國在新法中關於經濟方面的一切政令。
慶忌的臉色也是頗為凝重。
慶忌正在與群臣舉行大朝會,偌大的朝堂上,氣氛頗為凝重。
典客孔丘首先手持牙笏,出列道:「臣以為未嘗不可答應齊侯的要求,廢止新法,恢復井田制!」
「屆時諸侯又得寸進尺,進一步要求我吳國取締所有新法,通通推倒重來,大王豈非又要被迫應允https://m.hetubook.com.com?」
「正所謂窺一斑而知全豹,見一葉而知秋!」
士鞅與齊國夏、魯、宋、蔡、衛、陳、鄭、許、曹、苔、邾、頓、胡、滕、薛、杞、小邾國君,共十八路諸侯同聚昭陵,共商伐楚大計。
「吳國不可力敵十四國聯軍!既如此,何不能恢復井田制,以避免社稷黎民戰亂之苦?」
只因為姜杵臼早有稱霸之心,只是不敢挑釁作為老牌的霸主大國的晉國,多年來一直在裝孫子。
晉國人的拙劣表現使中原諸侯很失望,威信降至冰點。
士鞅也清楚荀寅的意圖,但想想,中行氏是范氏最好的世交,如今晉國六卿的矛盾已經升級,諸卿對各自封邑的改革逐漸完善,世家新一輪的角逐即將開始。
「這對於吳國而言無傷大雅,只是大王何以不顏面掃地?我吳國又怎不是威信盡失?」
「齊國所主導的這次會盟,參与諸侯共計有十四國,聲勢浩大,非我吳國所能抵擋!若天下任何一國中,能抵擋這般規www.hetubook•com•com模之聯軍者,唯有晉國!」
奉天殿。
全天下都知道晉國人再也靠不住了,只有晉國人自己不這麼想。
「臣附議!」
凡入吳定居之人,不論出身,貴族也好,奴隸也罷,皆可賜田、予房及農具,免除徭役五年,耕作五年之後,田地皆可賜予其耕作之人!
「正是!大王,無非是一個井田制而已,我吳國可以恢復井田制,並向列國做出承諾,不會再吸納列國入吳之民,禁止流民入吳矣!」
作為盟主的齊侯姜杵臼,已經向慶忌發出最後通牒。
後來沈諸梁又在方城一帶小勝聯軍,於是昭陵之會不了了之。
齊國的霸主之勢似乎已經不可阻擋。
「齊人狼子野心。二三子,事已至此,我吳國當何去何從?」
軍事上,吳國推行二十級軍功爵位制,鼓勵士卒奮勇殺敵,即便是奴隸或囚犯,都能通過殺敵來獲得自由之身,普通的百姓也能出人頭地。
在這樣的多事之秋,何必為別的國家謀取利益來得罪自己最好的盟友呢?和-圖-書
……
這無疑最大程度上刺|激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但吳國呢?
同時,吳國也將稷下學宮作為最高學府,成了吳國培育人才的搖籃!
士鞅此舉的想法是利用諸侯會盟,提高范氏在國際上的聲望,順便光復一下晉國日益凋零的霸業。
結果士鞅最鐵的同盟者中行寅因為向蔡國索要賄賂遭到拒絕後,便向士鞅提出異議,說晉國會盟諸侯去替蔡侯討伐楚國划不來,晉國撈不到便宜。
他不是沒有想過自己推行那種政令的後果。
「大王!」
為何會搞出這麼大的動靜?
因為慶忌剛剛得到探報,在楚人的遊說下,決定以齊國為盟主,聯合楚、宋、衛、魯、滕、薛、邾、莒、郯、曹、陳、頓、許,共十四國,準備會盟于薛地,討伐吳國。
「請大王三思!」
吳國除了水網密布,山高路遠之外,那就是一馬平川!
然,吳國不同於後來商鞅變法時的秦國。
這時候,善於揣摩慶忌之心的廷尉伯噽,不得不硬著頭皮出列道:「大王,臣以為不妥!」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