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一聽老魏直接答應了,自己還有什麼說的。
齊豫抬頭,見一黃衣少女,聘聘婷婷,姿態妖媚。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輕移蓮步,緩緩飄來。
好半天,李二止住哭聲:「大哥,這次您一定要幫我。大唐實在耗不起了。渭水橋上之盟約,讓我顏面盡失。頡利可汗就像孩子一般,一會好,一會惱。這次又逼近長安,是不想讓我安生啊。」
躊躇不定,在齊府里哀聲嘆氣。
後來又三征遼東,也是勞民傷財、無功而返。
杜如晦剛說完,一個庄丁跑進來報告:「王爺有交代,請幾位客人到紫雲山居歇息。那裡比較清靜,適合療養。」
「漢人流亡北方,數目眾多(隋王朝末年,人民北逃),最近聽說各處逃難之地,呼嘯聚集,盤踞山谷險要,唐朝遠征軍一旦出塞,他們自會響應,其六。」
「杜叔。哈哈,咱們又見面了。」
大壯一聽少爺說要他去當馬夫,嚇得面色發白。一咕嚕爬起來,幾步趕上前面的小夥伴。
「薛延陀等部落,紛紛叛離,其二。」
「你們三人,在齊府安心休養。待我親自去長安看看,再作定奪。打,那是必須的。但是,咱也不能盲目的出擊。」
一來,齊府一下子增加那麼多人口,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照顧。
是啊,帝國邊境狼煙四起,烽火連三月。咱也不能急於求成。
觀音婢一看老婆婆已經年近花甲,還叫什麼「小翠」,她差點笑出聲來。
鄔龍拿著馬鞭,一陣風似的跑出房間。
「這位是李叔叔,這位是長孫阿姨,這位是魏叔叔。」
「是啊,對付這些蠻虜之力,必須狠狠揍。」杜如晦見李二失控,心裏也很難受。家有千口,責在一人。李二怎能不身心疲憊呢。
「鄔龍,我跑不動了。」
鄔龍將馬鞭往腰后一插,再次倒地大拜。
杜如晦必定歷經沙場,說出來的話條分https://m.hetubook•com•com縷析。一段話,令魏徵心服口服。
不打,何時是個盡頭。打,帝國之軍力又懸殊太大。
「杜尚書高瞻遠矚,語出驚人啊。」魏徵話未落音,外面忽然地動山搖:「轟!轟!轟!」
李二彎腰扶起鄔龍,將一根金絲絨馬鞭遞給鄔龍。
他一邊拍打鄔龍身上的灰塵,一邊斜眼盯著老杜。
不一時,杜如晦和魏徵走進來。
二來,李績帶人趕赴長安,齊府需要增加人手。
鄔龍笑笑,我去,忽然冒出幾個叔叔阿姨的,我也記不住啊。
他又來到杜如晦和魏徵的房間,兩位大臣斜躺在竹椅上曬著陽光,只見鄔龍撲通一聲下跪:「兩位叔叔,我爹臨行時再三交代,讓你們叫我識字讀書。」
「有請幾位貴人,快上車啊。」
唉,皇上之心情,也是無奈啊。
李二不知道是情感失控,還是長期與突厥開戰過於疲憊,眼淚一旦流出,竟然無法收住。
「報告杜叔叔。鄔龍前來保護您們。」
鄔龍將李二、杜如晦、魏徵引到紫金軒住下。
華州州長柴紹當金河兵團總司令(金河道行軍總管),靈州軍區總司令官薛萬徹當暢武兵團總司令(暢武道行軍總管),共集結軍隊十余萬人。各將領均受李靖指揮,分道向東突厥汗國攻擊。
老杜無話找話說。
這小子眼神兇悍,腰間別著一把銀質燧發槍。
突厥騎兵依靠靈活的戰術,來去如風,搶了就跑,等大軍一到,他們就像孫子一樣跑的乾乾淨淨。
魏徵此時也極力主張要和東突厥軍開展決戰。送上門來的肉,為何不吃。
李績彎腰施禮,「謝謝賢弟對我的信任,可是古語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對付蠻虜你要有持久戰的打算。不是說,我大唐不能一招制敵,關鍵是用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關鍵。」
鄔龍見義
和圖書父與杜如晦、簫瑀等人稱兄道弟,自然就對杜如晦有了幾分尊重。
「師父,孩兒明白。」
拿過一本《詩經總集》細細研讀起來。
提升宋州刺史李績兼并州軍區總司令,當遠征軍通漠兵團總司令。
李二一聽,哈哈大笑。
「好啊,那你得叫我師父。」
在李二的房間里,鄔龍悄聲道:「李叔叔,我爹意思讓我跟你學騎馬射箭。你能教我嗎?」
鄔龍這小子一聽李二爽口答應,撲通一聲跪地大叫:「師父在上,受徒兒一拜。」
「貴人,王爺交代過,這裏的翠微樓就是你的下榻。那些男賓客就住在那邊的紫金軒。我叫小翠,一直在齊府做事。」
當時在山神廟,老杜可是吃了大虧的人,要不是靖王爺出手,他的腦袋就要開花了。
「饑民一旦再次挑起義軍大旗,大唐的江山也就真的要變色。你想想看,靖王爺與太上皇、皇上的關係如此老鐵,他能聽之任之,坐看風雲起?」
轉身回到房間里,房間四周白牆明凈,整潔如新。
鄔龍一臉懵懂。
魏徵打破沉悶問道。
魏徵起身一把扶起鄔龍,「孩子,這是小事。杜叔叔不會不答應的。」
「老杜,你看這局如何破解啊。」
李二這才朗聲道:「好啊,你就是金吾衛了。來,李叔叔賞你一塊兵符,關鍵時候用得著。」
李績喊老杜,他只能叫杜叔叔。
「就是可以調兵的符節。」杜如晦解釋道。
李二終於揚眉吐氣,這麼多老哥爭先為帝國出謀劃策,於是當即下詔任命:
「這裏的人忒有意思。小不小的,老不老的,就是一群活寶。」
「快快起來。我教你就是了。」
李績的話,令李二醍醐灌頂。
鄔龍自幼嬌生慣養,恣意胡來,鄔倩倩也不管。聽說幾位客人無人照顧,就臨時讓鄔龍將十幾個娃娃組織起來,擔任紫雲山居守護。
長孫皇后也走出和圖書
房間,看著著急的李二,嘴裏不停地安慰道:「陛下,齊府是安全的。咱們在這裏就等著長安的捷報吧。」
齊府有喜事,加上外來客人,李績走時安排鄔倩倩將鄔龍帶到齊府去。
「這是我征戰沙場時用的馬鞭,如今交給你了。你要好好御馬。」
出山也得出山,不出山也得出山。李績沒料想李二會來這一套。當著重臣的面直接下詔。這次可是實打實的決策。可以說,一點水分和虛頭也沒有。
杜如晦、魏徵呵呵大笑,伸手扶起鄔龍。每人送給鄔龍一本書。
「保護我們。」李二在一旁想笑,這小子真好滑稽。一個小孩居然能保衛當今皇上。這不是笑話嗎。
「快點,都給給我跑快點。」
「小王爺怎麼在這裏?」
這有什麼難的,我十二歲就馳騁疆場,轉眼征戰二十多年。騎馬射箭,那是我的強項。教你一個小屁孩,還不是手到擒來。
三輛馬車沿著莊園里的一條小道,緩緩前行。
國務院國防部長(兵部尚書)李靖,當定襄兵團總司令。
可是,長安一旦失守,帝國必將舉國南遷。
杜如晦見李二沒有反應,低聲道:「孺子不可忽視啊。」
自己當年竭力反對,誇下海口,數年之內必將掃除蠻虜之害,這要到何時啊。李二想到此處,又是一陣嗟嘆。
杜如晦一看,頓時嚇得面色發白。此孩童不是別人,正是李績義子鄔龍。
外面十幾個庄丁皆身高馬大,手持虎頭大刀,威風凜凜。
他振振有詞,諫言道:「其一,頡利可汗隨心所欲,不知道克制,橫肆凶暴,誅殺忠良,親近奸佞。」
杜如晦也無退敵之策,正當他嗟嘆之餘,忽然聽到李績說道:「賢弟莫要過於傷感。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東突厥軍雖然如虎狼般兇狠,我們大唐就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之氣魄。」
「突利可汗(小可汗阿史那什缽hetubook•com•com苾)、拓將軍(阿史那社爾)、欲谷將軍(阿史那欲谷)都被他定罪,沒有立身之地,其三。」
馬車停在紫雲山居大門前。
鄔倩倩和齊豫正在商量莊園修繕事宜,忽然,丫鬟春上通報,說二奶奶拜見大奶奶來了。
「家國情懷,國家為大。特別是外族入侵,那就更不能由他們胡作非為了。」
鄔龍帶著十幾位垂髫小童,呼啦啦跟在後面奔跑。
李績扶住李二,伸出右手,將李二的眼淚擦去。心疼地勸慰道:「賢弟要以身體為重,打仗不是一天就能打了的。畢其功於一役的想法,也不現實。你放心,老哥我自有退敵之計。」
鄔龍接兵符在手,往腰裡一掛,還真的有點像模像樣的。
「阿史那咄苾疏遠突厥人,親信外族人,而外族人反覆無常,唐朝遠征軍一旦壓境,他們內部一定發生變化,其五。」
「啪!」鄔龍抬腳一踢,直接將大壯踢翻在地。
他用手輕輕捋捋鬍鬚,愉快地答應道:「鄔龍,你放心,只要魏叔叔同意,我就同意。」
「好,我回去告訴媽媽去。」
忽然又想,眼下長安戰事趨緊,靖王爺把我們安排在這裏療養,自己正在逆行長安,這個人對李家有恩呀。
又有十幾名垂帽小童,一個個錦衣錦袍,腳蹬皮靴,腰挎桃木劍。
杜如晦和魏徵年事已高,出出主意,考察人才,治國理政可以,要說指揮千軍萬馬,提刀殺敵,已經力不從心。
李績專門給鄔龍交代過,見到長安來客要客氣。先成人,后成才。
鄔龍站在三輛馬車前,李二和觀音婢上了第一輛車,杜如晦上了第二輛車,魏徵上了第三輛車。
「依老夫的眼光看,靖王爺不是落井下石之人。既然承諾,當然不會見死不救。如果長安生靈塗炭,大量的饑民必將沿著潼關御道東進。到時,東都的局勢也就不好控制了。」
「鄔龍,先別著急。從明天開始,和圖書咱這小班教學就開始。」
「陛下,好消息。靖王爺言出紀隨,他親自帶領三千神機營,已經向長安腹地疾馳。估計夜晚就會傳來捷報。」
「兵符?」
鄔龍不識字,拿著書本發愣。
杜如晦再一次提高嗓門:「蠻虜沒有信用,到最後一定會撕毀誓約,這次如果不趁他們尚未站穩根基,給予致命打擊,以後再懊悔就來不及。」
李二在房間里低頭不語,聽見炮聲,急忙忙跑出房間,看見山神廟方向濃煙滾滾,頓時精神一振,腹語道:「大哥已經出兵了。」
她呼吸著莊園里新鮮的空氣,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
「這才跑多遠的距離,就不想跑了。大壯,我說三下,你要是不起來,你就給我去喂馬。」
想當年表叔楊廣,被東突厥軍圍困在雁門關,差點命喪荒野,都是急功近利的後果啊。
太上皇當初執意遷都南嶺,這不就成為現實了嗎。
好好,反正你們一天兩天也不走,慢慢就會熟悉的。
其中,一個幼童額帶銀黃金絲抹額,面如銀盤,一雙大眼如銅鈴大小。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致意見:「務必給予蠻虜致命打擊。」
觀音婢走上翠微樓的頂樓,舉目遠眺,潼關御道塵土飛揚,西征大軍逶迤而行,連綿不斷。
鄔倩倩與齊大商量,將庄丁兵分兩路,一路守護山神廟,一路擔任乞丐庄守護。
「塞北嚴霜,大旱成災,糧食缺乏,其四。」
李績說完,帶領宇成,乘著一輛馬車出了齊府,直奔山神廟而去。
「大壯,你沒聽到嗎?」鄔龍看見一個黑大個慢騰騰的在後面奔跑,氣得大聲喊叫。
一位老婆婆走出來,扶住觀音婢。
李二站在原地發愣半日。他反覆琢磨李績的話,是啊,靖王爺的思路很清晰。大唐剛定,百事待舉,邊關戰事與挑釁,必須冷靜處置。既然大哥胸有破敵之策,我李二也就不急了。
杜如晦懸心放下,微笑著走進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