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郡主手裡玩著一條小青蛇

「哎,你表哥如今是一國之主,國君哪有閑著的。不是察實情,就是閱奏章。哪裡像你,一天到晚的無厘頭,就怕沒人敢要你。」
「駙馬,請放心。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我的脾氣你可能不知道,我屬蛇,只要被我咬住,非死即殘。」
李績甩手就是一馬鞭,一等都尉的臉上頓時一道血痕。
「什麼?你開玩笑。」
這可是去打仗。弄不好就要掉腦袋。
李績一見王裕鼓勵兒女參戰,十分佩服。
「媽的,反了你。來人,給我上。」
等鄔倩倩走出後花園,舒曉琪忽然心裏一陣躁動。
「見到你二表哥了嗎?」
「後來,令將軍一有空,每天都做那事。」
李績忽然哽咽起來……
整個太原府饑民攘攘,餓殍遍野。
「啪!」
「我們也是事先沒有通融好,誤會誤會。」
唐朝的幾位帝王曾數次擴建晉陽城,並相繼封其為「北都」、「北京」,為河東節度使治所。
「這是我的小女兒,名喚麗質。剛從京城回來。」
「謝啥啊。今後都是靖王府的人,互相關照,那是應該的。」
「再後來,就出事了。有一次,我和將軍推推搡搡,我實在拗不過,正要入港,竟然被魏公看見,主公也知道了。」
一群饑民哀求著:「讓我們進去!我們都快餓死了。」
「啊!」
「你小子眼瞎嗎,晉陽城戒嚴,誰也進不去。」
前世的校花,如今淚眼倚樓頻獨語……
「是!」丁山一個騰挪,鋼絲鞭一揚,「咔嚓」一聲脆響,鞭打繡球。
舒曉琪還未緩過神,又聽到鄔管家酸溜溜的怨言起來。
并州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三京」,詩人李白曾盛讚「天王三京,北都居一」。
「姐,都怪我多嘴。」
王裕欣然應允。都說太原王氏滿門忠烈,這次北征大漠,就讓王氏的後人,再次立功。
「阿績,你可別出什麼岔子。我一個人很害怕。你快回hetubook.com.com來啊——」
「爹,我看他們上來就打城守兵,我以為是來鬧事的。哪裡想到的靖王爺。」
「爹,沒人要我。我就侍奉您老一輩子。」
「主公,讓我滅了他們。」侍從官丁山牙關一咬,一條鋼絲鞭,早已拿在手裡。
飯後,李績和王裕正在大殿喝茶,忽然,一陣香風飄來。外面走進一位絕色少女,年方二八,身材凹凸浮現,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飽含三春灕江水。
王麗質莞爾一笑,與李績頷首示意。
在龜裂荒蕪的田野間,一群饑民正在遊盪,暮氣沉沉如同殭屍。
「沒啥,我會帶著狗剩好好過日子。話又說回來,有主公當他乾爹,今後不愁狗剩不成才。有碗飯吃,餓不死就行。」
橋頭堡守軍一等都尉,手持利劍,直指馬背上的李績。
他聲若洪鐘,厲聲道:「哪來的反賊。」
十幾個守軍結成人牆,這才將都尉下沉的身體接住。
一群饑民蜂擁著奔到護城河的浮橋頭,幾十名鐵甲府兵,用長槍驅趕。
這年頭,百姓的日子不好過。
「都回去。不準進城,誰敢再踏進一步,我就一槍挑了誰。」
「哈哈。李將軍多慮了。小女自幼苦讀兵書,跟隨老夫征戰南北,為太原王氏立下大功。這次出征,要不是老夫年紀大了,我也要隨你出征。」
貞觀初年,李二登基,數月無雨,北都赤地千里。
一名都尉跑進來報告道。
「這是我的犬子,名喚王定襄。從小被公主慣壞了,到處惹事生非。剛才魯莽之舉,多多見諒。」
當即任命,王麗質為右路軍校尉官,任命王定襄為左驍衛都尉。
李績一打馬挺到浮橋頭。
李績說著,眼裡一股寒氣突然外泄。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舒曉琪懟道:「後來你就懷了令將軍的孩子。」
雙手抱拳回禮:「老人家和*圖*書您是?」
引各路豪傑競折腰,爭搶地盤,利益紛爭,戰火綿延不絕。
因此,唐文化的發源起於并州。
正在此時,嘩啦,城門大開,隨著浮橋木板緩緩下落,一隊人馬匆匆跑出城池。
「姐姐果然善解風情,善解人意。」舒曉琪詫異道,「令將軍是誰啊?你現在還這麼想著他的好。他為何不來見你們娘倆。負心郎一個。還是渣男。」
「是官兵。」
大個子身軀搖晃一下,「咕咚!」就像一個枯樹直挺挺仰面摔倒。
一切準備妥當。
這時,一位少年,面黃肌瘦,手持一根打狗棒,使勁全身之力,拚命向浮橋闖去。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婆子,哆嗦著拉起地上的老漢,大聲哭喊:「孩子他爹啊,你醒醒。咱們到山東去流浪。」
「是啊,狗剩多像那個將軍啊。」鄔倩倩也不看看舒曉琪的表情反應,自己入戲很深,眼裡噙著淚花,好像沉迷在昔日的戀情里。
「站住!哪部分的?」
瘋了的饑民嘩啦一下,向兩邊分開。個個戰戰兢兢的看著眼前的馬隊。
「啊!」
像《孔雀東南飛》《祝英台與梁山伯》以及樂府詩集、《毛詩》這些經典詩文,也是常讀常新的。
「老東西,找死嗎!」
李績騎在馬背上,看著出行的隊伍,忽然高聲吟誦:
父女倆你一言我一語的聊著,「轟!轟!轟——」
你以為是逛長安城嗎。
「爹,別提了。太極宮裡翻找個遍,也沒見李二的影子。這個表哥玩大了。不像小時候那麼體貼人。經常來個人間蒸發。」
「轟!」
駙馬王裕對馬上的貂皮小子大聲呵斥:「還不下馬向將軍賠罪,哪有你這樣待客的。」
李績帶著先遣營五千人抵達并州。遠遠地看到,晉陽城城門緊鎖,浮橋上的木板被高高拉起。
領頭的是一位少年,年紀不過十四五歲,一身貂皮短打,中等身材,銀盔銀甲,手持一把虎頭大刀。
那小青和*圖*書蛇順著少女的手背纏繞滑行,少女竟然面色含笑,毫無懼意。
驕陽能幾何?壤隙漏江海。
「我乃晉陽大儒、并州刺史,剛剛接到皇上密詔,說將軍要來。我估計靖王爺要等明日午時方到,不想竟然提前一日多,所以在下有所慢待,見諒。」
「後退!」一名城守兵揚起手裡的長矛,對準那少年的前胸,噗呲就是一刺。
「把那個都尉拿下。」他騎在馬背上,厲聲呵斥。
幾十名城守軍手持長矛、長槍,圍住李績。
王府殺豬、宰鵝,款待李績一行。將士們大碗吃肉,一個個玉米棒子麵窩頭管飽。
白骨露於野。禾苗早已枯敗,野草早已被燒成灰燼。
自大業以來,不到二十年時間,水旱蝗災頻至,加上貞觀東突厥大肆深入內地劫掠,北都之地也未能倖免。
人群里發出小聲的議論。
短暫的回憶,不由人對李績心生挂念。
那位大個子城守兵抬起一隻腳,猛地一踢,老婆婆「哎呦」一聲,向後倒去。
只可意會的事理,你卻來個小白文。當做話題說,實在是有傷儒雅之風。
男歡女愛,本來無可厚非。確如鄔管家所言,初時,艱澀難捱,後期便欲罷不能。
說著,李績他們隨同王裕父子進了晉陽城。
舒曉琪嚇得面色蒼白。
霎時,一道血柱噴涌。
宇成在一旁肺都氣炸了,大聲斥責:「來者是何人?見了大將軍為何不下馬?」
「是土匪?不像啊。」
武德元年,新皇登基,河東道飛蝗漫天。
王裕哈哈大笑:「傻孩子,女大思嫁,我可不敢留你在身邊。你媽能饒了我。」
「是突厥軍的便衣?」
「什麼渣男啊。」鄔倩倩忽然翻身坐起來,氣哄哄的嚷道:「那死鬼,被主公一掌劈死了。」
忽然門外面傳來三聲炮響。
「爹爹,孩兒也要去。」王定襄在一旁大聲嚷道。
王定襄彎腰施禮,按自己的右臉輕輕拍了一下,滿面含笑:https://www•hetubook•com•com「有眼不識金鑲玉。看走眼了。靖王爺多包涵。」
鄔倩倩的眼睛忽然瞪得老大,忙忙彎腰作揖,疊聲道:「妹妹,我就想要你一句話。你終於說了。我替狗剩謝謝你。你要早說,我何必拉下臉面,說一些風情之言。」
他雙手護眼,丁山翻身俯衝,啪哧一聲,扭住都尉的右手背,騰空一甩,人已至半空。
這一日拂曉,先頭部隊抵達并州晉陽城下。
王裕帶領晉陽上萬名市民,以及城外幾千名饑民,給出征的隊伍送行。
李績見老者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忙收起馬鞭,翻身下馬。
「砰!」
「你,你,姐,這話也能說出口。」舒曉琪面色發紅,頭腦一炸,差點暈過去。
「李績,你在哪?你現在安全嗎?」
誰說野火燒不盡,幾番戰火,竟將老樹燒死,饑民連扒樹皮的地方都沒有。
「見過駙馬都尉。」李績再次施禮。
沒等大個子站穩腳,一個子彈從人群外的馬背上射出。
老婆婆見丈夫和兒子相繼死在城守兵的槍矛下,頓時發瘋一樣,哭喊著向那位城守兵撞去。
……
萬一公主千金有個長短,我可擔當不起。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
穿越了,你我就是一個藤上的瓜。你一走了之,當初何必要帶我穿越。
隋末,李淵、李世民駐守太原,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李淵父子定都長安后,遂以「唐」為國號。
「爹爹,有客人啊。」
誰都知道,只要進入晉陽城,就能設法討生活。哪怕吃一些糠菜,也能度日。
唐初,在并州初置大總管府,又改大都督府。
李績看到一個府兵,一槍刺倒一個身著破爛衣服的饑民。
李績正要起身,忽然,王麗質攔住去路:「靖王爺,在下願意隨你征戰漠北。」
東方金鈺身為刺史千金,雖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最起碼公子佳人的故事還是讀了幾本的。
「妹妹,和圖書你也是官宦人家的千金,難道還不如我一個村野碧玉。這種男女之事,初始扭扭捏捏,過了初次,漸漸嘗到甜頭了,也就漸入佳境。常常會有柳暗花明之妙處。」
東突厥軍寇心狠手辣,見到美女恨不得生吞活剝。再說,軍營生活艱苦,氣候惡劣,一個女孩家,隨大軍遠征,困難可想而知。
大個子的腦袋瞬間爆炸,紅白污穢灑落一地。
河東道,太原府,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連年征戰,大片田地荒蕪,顆粒無收。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隋末唐初,官府無能,軍閥割據,群雄並起,盜賊遍地。
「啊!」城防都尉右眼的眼珠子被一鞭擊飛。
「報!靖王爺,出征的隊伍已經集結完畢。」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那就好。老夫恨不能隨你出征,我在晉陽宮等你凱旋歸來。」
原來是太原王氏第十八代掌門人、同安公主的丈夫駙馬爺王裕。
從武德四年(621年)開始,即位不久的東突厥頡利可汗便頻頻入寇唐朝北方邊關。
「這位就是并州軍區總司令李將軍?」老者來到李績的馬前,彎腰作揖。
潼關御道,李績帶著三萬精兵,馬不停蹄,人不下鞍,爭分搶秒,直奔并州而進。
「姐,鄔龍這孩子很聰明。有王爺罩著,誰也不敢怎麼他。你要不介意,我也認他做乾兒子。」
貂皮小子眉毛一樣,馬鞭一指:「什麼大將軍。小爺什麼人都不尿。滾開,晉陽城一律不準外人進入。」
「靖王爺,此次與突厥決戰,皇上是志在必勝。不知道王爺勝算幾何?」
「放肆!」貂皮小子聲音未落,從後面走來一位鶴髮童顏的老者。
駙馬王裕眼見隊伍就要出發,笑著問道。
李績看見少女右手拿著一條小青蛇,頓覺詫異。這個時代也興起養寵物?養貓養狗不說,還有養蛇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