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暗流涌動(2)

王德文化底子淺,這一句古言,他似乎不懂。
李績把卷宗放好,對於這些皇上批閱的奏摺,他心裡有數就行。
「跑了。哎呦,您看看這事辦的。那老張的人呢。」
王德會意的點點頭。
至於事態向哪個方向發展,他有自己的招數。自己已經三次請辭尚書省左僕射一職,如果此時再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勢必會招來微詞。
王德一頭霧水。
古語說得好,「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李績起身,「親王胡作非為,無外乎是仰仗皇族優勢作威作福而已,以後,嚴加訓斥和管教即可;至於,中書令犯罪,那就是大事了。」
王德的眼睛忽然瞪得老大,靖王爺果真神人,一代戰神,竟然對哲學問題研究深透。還巧妙地應用到治國理政上。
王德詫異的問道,「網路文學是啥文學?」
李績不管王德懂多少,只是偶爾炫耀一下自己的長處而已。
「第三呢,就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會學哲學、用哲學。」
此時,需https://m.hetubook.com.com要謹慎。
他彎腰點頭,伸出一雙白皙的手,接過李績手裡的一部《論語》,「王爺,等有時間,老奴請你到王家去,專門給王家子弟教授儒學經典。當然了,我會按課時付費。」
什麼風氣?
李績作為穿越人,又是深諳奇門遁甲之術的高手,前世的飽學之士,在這個非常時期,他胸有成竹。
他是個過時的仵作,要是被大理寺的人捉到,李績在明德宮裡的行動就會暴露出去。
「御史台李乾祐和監察台韋思謙兩位大臣聯名舉報,足見褚遂良一案的嚴重性之大。處理不好,可能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按律,官員枉法求財者,可處以三年以下徒刑,並追繳非法所得和贓物;情節特別嚴重的。最高可以處以絞刑。」
人心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不同的時代下,不同的人事關係中,就會有千萬種變化。
「那,要是他醒過來咋辦?」
「先喝酒。」
李績輕聲笑笑,「公公談和*圖*書到付費問題,我還是想提醒一下,一般場合,我可是不講什麼儒學的。就像看小說、看筆記,有的讀者覺得這本小說沒意思,三章不讀就說這本書寫的很亂,其實,讀書和寫書是反向的,讀書看熱鬧,寫書重哲理。通過故事講道理,這才是網路文學創作的靈魂。」
他眨巴著眼睛,等著李績發話。
自己想退居二線養老,又何必再去多言多語。
褚遂良、李績、長孫無忌都是先帝久經考驗的老臣,如今輔佐陛下,不會有什麼問題。
「卧槽,我穿越了。」
李績把半截鹵豬蹄子放在王德面前的盤子里,安慰道,「老張跑了,問題不大。那個監察御史當著陛下的面,被我點穴昏迷過去。就是被人救出去,也是白搭。」
「褚遂良作為一位老臣,他什麼清規戒律不懂。以低價購買下屬職員的土地,這不是明顯的知法犯法。但是,雖然問題不是很嚴重,也不能草率置之不理。更不能聽之任之。」
王德端起酒杯,又緩緩和-圖-書地放下來。
他給王德一個手勢。
「王公公,還有什麼事要說的,怎麼還是心事重重的樣子。難道是那個王凡青沒處理好?不是讓人送到西郊亂墳崗埋了嗎。」
李績令宮女端來幾盤小吃,還有常備的下酒菜,就和王德喝上幾杯。
王德馬上來了精神,笑著邀請道,「王爺,等陛下回京城,我就正式邀請您去王家講課。」
作為一個大內總管,常年圍繞著皇上轉,外圍的流行風,難道他看不出端倪。
「王爺,我先回去安排一下。一有新的情況,老奴馬上來彙報。」
「我說,讓陛下穩住。要靜觀其變。大理寺會給出一個結論的。明白擺著的事,京城方面,馬上就會有定論。不過,也不要想得太好,因為,京城的水很深。」
「王爺,我還得馬上趕回明德宮,您看,我會去按照您的原話彙報。」
「別說了,老張嚇得沒敢回家。據我的眼線盯梢,已經躲起來了。」
老張是個炙手可熱的人物了。要是在前世,說不定就上hetubook.com.com了大唐的熱搜。
「唉,問題就出現在這裏。大老張動作有點慢,等他挖好坑,剛要把人放進去,突然,來了幾個黑衣人,這不,老張怕出事,一個人丟下王凡青,他媽的,跑了。」
李績一笑,無奈地搖搖頭,真是不懂武功……
世界上最難難把握的就是人心。
「王爺,您還有喝早酒的習慣啊。」
但是,天機不可泄露。特別是隨著時光隧道改命系統的不斷優化,歷史事件能否還是按照原來的軌跡運行,那就難說。
「未來已來,公公不懂的地方可能很多,當然了,您能尊重知識,知道知識付費的道理,就不是一個碌碌無為之輩。」
「好,只要您們王家重視子女教育,我就試試看。」
「沒有啊。今天,不是你來了嘛。見面光說話沒什麼印象,不如小酌幾杯,活活血脈。」
王德吃了一驚,朝堂里出現了小圈子,還是結黨營私的團團伙伙。
王德過來就是想問問李績,該怎麼辦才好。
在其位謀其政。
李績腹語道,「說著和圖書說著,怎麼扯到前世網路文學創作上去了。」
「網路文學嘛,是一種文學形式,網路是一種文學載體。現在的人都是用紙張寫作,未來的世界,小說家都會用網路來傳播自己的故事。」
王德把李績的話記在心裏,這個大佬可能很快就要出面干涉。
從穿越的視角看,從后往前穿越,也就是古人穿越到今人這裏,很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學習才能適應生活環境;反過來,今人穿越回隋唐時期,只要在前世多掌握些知識,就能在很短時間內應付自如。
李績微微一笑,接著翻開一本《論語》,「一國之君,乃一家之主。年齡不是問題,性別不是問題,關鍵要有思想。治國理政之要,一要參考歷代君王得失,二要注重結果轉化,也就是說,把古人的閱歷轉化為現實的經驗和方法。」
褚遂良一案,不大,也不小。至於火候嗎,還要看陛下的意思。
李績看著王德似乎裝傻的樣子,低聲吩咐道,「請王公公回宮告訴陛下。治大國如烹小鮮。」
「呵呵!」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