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落井下石(1)

王凡青就像精神病一樣,反覆叨嘮著這句話。
高履行應道,「隋朝六世紀九十年代,全國有八百七十萬戶,約四千四百萬人。現在帝國全國有三百八十萬戶,約有一千九百萬人。」
「到!王爺。」
「啪!」
「老爺,還不謝謝靖王爺。要不是他求情,王家可能就要絕戶了。到了嶺南,一家人還是在一起,種田、開荒,只要肯動手,靠勤勞養家,還是能應付過去的。最起碼,不至於餓死他鄉。」
李德剛話音未落,王凡青神經過敏般喊道,「報告王爺,在下徹底的服了。」
讓王凡青覺得他在陛下眼裡還是有位置的。
「王御史!」
「王御史,不必驚慌。既然皇上將此案全權移交靖王府審理,依老奴之見,靖王爺仁德寬厚,定會設法周旋。您不要鬧彆扭。處理您,也不是靖王爺執意而為。再說了,靖王爺還向皇上為您說了很多好話。要不,直接在豐都市菜市區斬首,您就什麼也沒有了。」
在王家大院,這一幕再次重演。他此時,看著昏死的m.hetubook.com.com王凡青,連考慮都不要考慮,張口就來。
也特別研究過。
至於辦案子,在前世,他沒能親自體驗一把。審案子的手段,他聽說過。
李績手捧聖旨,朗聲宣讀,「鑒於,王御史主動交代謀害李成高、朱允炆兩位地方官員的事實,朕經徵求靖王爺李績的意見,認為王御史主動坦白、精神可嘉,有自首情節,能主動帶病立功,檢舉同僚主謀,朕體恤下屬不易,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懲處機制要求,經洛陽宮留守、尚書左僕射李績求情,將王凡青改判為發配領表,至死不得還鄉。」
當即配合金吾衛清點賬冊,將王家資產、金銀首飾、珠寶玉器等物,一一登記在冊。
「在下明白。王爺,我在認真地聽。」
「老爺,老爺,饒了我吧。」王凡青發出微弱的聲音。
管家劉德剛趁機點頭道,「王御史知道。就是小姐在昏迷之中,也會感激靖王爺救她父親一命。您看,王爺您首先治好了王御史的血魔之症。hetubook.com.com現在又免去他的死罪。這就是大恩。」
王德實在看不下去了,俯身蹲下去,低聲安慰。
王凡青由斬首,改為發配領表。心裏稍微放寬一些。
王凡青渾身冰冷,手腳不停地顫抖,「王爺,我服了。我徹底的服您。」
「王凡青,能聽懂本府的話嗎?」
所有男丁交由都畿道府兵押赴嶺南。
一個衛士抬手就是一巴掌,巴掌打在王凡青的臉上,發出刺耳的脆響。
李績從長安回到洛陽的前一天,李治問戶部尚書高履行,「去年,帝國增加多少戶口?」
李績聲音忽然提高,「王御史,別服我。本府不過是按法辦事。我代表皇上和您說話,您明白嗎。」
為啥,他始終覺得大唐風情文化,與後世的風情最接近。
接著,宣讀聖旨,讓他從頂峰跌入深谷。
唐朝開放,文化經濟發展達到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
制度典籍、規範習慣,幾乎是後世的雛形版。
「京城大佬露了尾巴又怎樣。本府只要二叔能平安回來。至於,那些權力遊戲https://m•hetubook.com.com,本府真的不感興趣。您是知道的,這幾天,我的辭呈,中書省就會下文。王公公,是不是又要給王御史說情了。」
也就是說,有人喜歡宋史,有人愛好明史,還有的人沉迷清史,而他專修隋唐史,對於唐史更是近乎痴迷。
衛士稟報道。
「我說王御史,您得聽人勸。犯法了,就別再裝逼了。您原來是帝國的監察御史,可現在您是階下囚。您能聽清楚本府的話嗎?」
還有不醒的道理嘛。
自豪感和優越感還是有的。
李績正在查看查抄清單,王德顫巍巍的站在身邊,低聲說道,「王御史確實是檢舉有功。要不是他的揭發,幕後的大佬,恐怕不會那麼早露出尾巴。」
李績端坐在太師椅上,二郎腿輕輕一晃,一把玉石摺扇,在手裡翻了一個身。
王凡青沒有吱聲。
應對嚇得昏迷不醒的犯人,沒有別的辦法,涼水灌頂,可能是當時最有效的辦法了。
李績是前世的歷史系研究生,飽讀史書,特別是對隋唐的歷史情有獨鍾。
這就給他心理上一https://m.hetubook.com.com種安慰。其實,這就是一種虛幻的假象優越感。
雖然是三秋桂子、艷陽高照,這一盆水仍然讓王凡青渾身一陣激靈,「阿嚏」,接著他打了一個響亮的一個噴嚏。
除了人口少的因素外,其餘的,大同小異。
李績話音一落,王凡青就像死魚一樣癱倒在地上,不論劉德剛如何呼喊,他就是不吭一聲。
王凡青就像條件反射一樣,趕忙回答。
兩千萬人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經濟實力,令世界震驚。這個特殊時期,也給他留下太多的沉思。
衛士的手又一次抬起,巴掌沒有落下來,王凡青伸手擋住,哭道,「靖王爺,我的大老爺,下官聽得懂。」
李績清楚的記得,當時自己很詫異。
一盆深井裡的涼水,冷不丁,被士兵倒在王凡青的腦瓜子上,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慄。
高履行回答道,「稟陛下,去年帝國共增加十五萬戶,一戶以五人計,約增加七十五萬人。」
李治當時興緻勃勃,接著問道,「高尚書,隋朝全國有多少戶?現在帝國全境有多少戶?」
在他下落過程中和-圖-書,再施以壓力,徹底打掉他的自尊。
「王爺,老奴有一事相求。」
劉德剛趴在地上,慢慢爬向王凡青,哭著勸說。
李績先給王凡青治病,讓他高興一會。習慣於養尊處優的官員,都會認為陛下很關心他,居然下旨讓一位實職宰相給他治病。
「老奴以為,此去領表,路途遙遠。王御史大病初愈,實難經得起長途跋涉。如果就此上路,老奴怕他走不到目的地,就要死在半途。老奴想,王爺您大恩大量,王御史就是做牛做馬也報答不了您的恩情。您的恩情比海深。他和他的家人不會不知道。」
李績早年在山神廟設立審案局審理過大運河河道淤塞的懸案,當時對案犯令狐達也用過「涼水擊頂」。
王德傻了眼。一個很有前途的官員,竟然被一場滑稽劇給整成神經病……
「王爺,王御史他已經醒了。」
也就是說,李治登基的第三年,帝國人口不足兩千萬人。
對於監察御史這樣的被審查對象,要想讓他交代違法事實,首先要打掉他的尊嚴。也就是說,是三不是三,一上來,就要令他失去自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