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走上主要領導崗位,那是由多方面綜合因素決定的。林小姐可能某一方面不如你們,但是,皇上選擇了她,而不是你。這就是說,她的綜合素質具備當縣令的條件。」
「吳王都敬重他,你卻不當回事。」他嘟囔著。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恪被封吳王,授安州都督。新皇登基后,也就是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授梁州都督。」
「呼呼。」
李績說著,一雙黑曜石般的眼睛盯著張成,沉聲發問,「張縣尉,本府說得對不對啊?」
李績的話,夾槍帶棒,把張成說得心服口服。
「你小子還真能替自己開脫。本府不去較真。你竟然攀上吳王這個高枝。我就給你說說吳王的發跡史。吳王李恪,字青芒,號攬月。隴西狄道人。唐朝宗室大臣,先帝第三子,母為楊廣之女楊妃。」
張成掙脫捕快的手,突然雙膝跪地,「道士,你說說,我和我哥錯在哪?吳王可是三公之和*圖*書一,又是皇上的親哥哥,難道他會有變故?」
「舞刀弄棒的,到處都有這樣的人。這些當兵吃糧的,拉出來,哪一個不會舞弄幾下子。張縣尉,這些套路都是嚇唬人的。做人得有真本事。真才實學,才能讓人信服。花拳繡腿的,徒有虛名,中看不中用。」
「你孤陋寡聞了不是?你只聽到他們享福,沒看見他們落難。皇宮裡的事,複雜得很。那些皇族的命運說變就變。隋朝,楊廣是如何上位的。那他又如何被亂臣害死的。大唐的玄武門之變,還有李承乾為何要造反?你也好好打聽打聽。」
張成倔強地搖搖頭,他怎麼也不會承認他的哥哥是假把式。
「是啊。我很羡慕那些皇子皇孫。外面傳說神乎其神,吃香喝辣的,出門坐車,入門就被美女侍候著。這不是神仙一樣的生活嗎。」
「什麼!」張成詫異地問道,「京都三十萬禁軍的教頭,那可是令人羡慕的職業,你hetubook.com.com瞧不上?哼,恐怕我哥還瞧不上你呢。」
「這兒可不是我們兄弟巴結吳王,是吳王找上我哥的。」
「永徽二年(651年),加授太子太師、安州都督。」
李績忽然伸手提起張成的后襟,「你不是想知道我和林小姐的關係嗎?你問問管家,我到底是誰?」
張成忙忙點頭,笑道,「對,對。靖王爺說得一點不錯。確實是這麼回事。」
「我也是聽哥哥回家省親的時候拉呱說的,具體是怎麼回事,我沒看到。」
「分析問題,一定要有個調查研究的過程。聽風就是雨,道聽途說的消息,都不太可靠。」
「都起來說話。承認錯誤,就好。林小姐今日上任,有些事情可能了解的不夠清楚。以後啊,你們多多扶持她。」
「別光羡慕他們。要多讀讀書,讀讀歷史。皇上的位子說不定哪一日就被臣子給奪走。你別說這些皇子和親王。平日里,哪一個不是牛逼哄哄的。和圖書沾光上皇親國戚的,哪一個皇族子弟不是趾高氣昂,有著超乎常人的優勢。」
李績面色微微緩和,嘆口氣,接著語重心長道,「我說縣尉啊。這當差的,就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你認識吳王不錯。但是,表象之外的東西,你能了解多少啊。」
「在下錯了。王爺,我真的眼拙。請饒我一次。」
「不過,這些與生帶來的優勢,無法保證他們日後的路子都會一帆風順。為什麼這樣說,時勢易也嘛。時過境遷啊。本府雖然不在朝堂聽宣,但是啊,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為人的本分。心憂國家,方才成為帝國的棟樑。縣尉啊,不是我說你,你嫩得很。」
「何止是一般的變故。這人啊,全靠運氣。運程天定,不論你出身多麼牛逼,這運程中設計好的坎,他卻很難邁過去。」
你不信。有空就讓哥哥會會你這個道士,看看,到底是拳師厲害,還是你這個道士厲害。
張成給李績叩首,笑道,「m.hetubook.com.com王爺,我錯了。我以後再也不敢輕視林小姐。」
三皇子的運程軌跡,李績爛熟於心。
林雪原走過來,厲聲喝道,「縣尉,啊,我怎麼說你啊。你不也是走過南,闖過北,谷水河裡尿過尿嗎。眼瞎嗎?眼瞎,耳朵也聾了。這位道士,只是個江湖傳說。他實際身份乃是大隋朝楊廣帝欽封的靖王爺。你小子沒眼力啊。能被封王的異姓大臣,歷史上就不多。其他的,我就不多說。另外,我明確告訴你,靖王爺是林家的姑爺。」
一陣寒風拂面吹來,張成的腿哆嗦一下,隨即裹緊長衫的衣襟。
「王爺,在下願聽其詳。」
胥吏們一齊聲的應道,「下官明白了。」
「縣尉信我就好。」李績抬起右手,掐指一算,微微嘆息道,「可惜了。你和你哥都拜錯神了。」
「哈哈哈!」李績用拂塵指著張成,「你小子,有啥資格輕視人家林小姐。林小姐可是皇上欽封的六品縣令。你看看這匾額,『大唐好縣令』的招和-圖-書牌,就是皇上親筆而書。這是對林山嶽縣令的褒揚,也是對林珊紅小姐的鞭策。皇上就相信她能成為林山嶽一樣的好縣令。你們,你們這些大唐的胥吏們,為啥敢輕視一個欽定的地方父母官。」
張成羞愧難當。
包興見狀,連忙往地上吐幾口吐沫,馬上在一旁插話,「王爺,我有錯。聽你這麼一說,我感到無地自容。我承認,我不對。」
他不慌不忙地說道,「吳王長相魁梧,風流倜儻。為人機警,英武果敢,深得先帝寵愛。李承乾被廢除之後,李二曾將他作為儲君的候選人。只是,後來長孫無忌極力勸阻,這才沒有成功。他與儲君之位擦肩而過。他武德三年(620年),被冊封為長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為漢中郡王。貞觀元年(627年),被晉封漢王。貞觀二年(628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
「你也能扯得上吳王。呵呵,呵呵。」李績看見張成不以為然,就把手裡的拂塵搖一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