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大雪滿弓刀(1)

李績看著窗外的景物,心緒也如窗外的景物一樣,移步換景。
「我說啊,你和你哥,都不要惦記我。在外面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你們有出息了,獲得個什麼榮譽的,我老臉上也有光。」
「誰哭了。我的眼睛里剛才吹進去一粒沙子。」
他拆開信封,展開書信,仔細閱讀起來。
晴雯向王德政揮揮手,「阿爺,回去吧。外面風沙大,天氣也冷。」
李績一行從陝縣縣衙出來,行至街西卧龍崗,突然,天降大雪。
「那就上車吧,別讓靖王爺在車上等我們。」
他張口哈氣,水氣凝結成水珠,順著布幔的摺痕,流下來。
外面的景象更加清晰了。
「呵呵。」王德政被李績說得「嘿嘿」笑,「那就托王爺口福了。老夫把晴雯交給你,我夜裡睡得踏實。」
荷花笑道,「晴雯妹妹,你可別再煽情了。王縣令耳邊子軟,見你一哭,他哪能受得住呢。」
晴雯雙手抱著包裹,眼睛通紅。她盡量不讓https://m•hetubook•com•com眼淚流出來。
俏晴雯再也忍受不住離別之苦。長這麼大,她也是第一次出遠門。
王德政嘮嘮叨叨說了半天,晴雯眼睛也濕潤起來。
出了潼關關隘道口,進入京畿道境地。荷花和晴雯在搖晃的車廂內,慢慢入睡。
別說是唐朝,就是前世今生,草根官員生存狀況也很難。
「哦,好孩子。多懂事的孩子。」王德政老淚縱橫,反過來安慰晴雯,「你可別為我分心。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在外面,多請教靖王爺,多長几個心眼,眼睛靈活一些。不要牽挂我。再說了,我現在身體狀況很好,還能幹幾年。就是退休了,我家鄉也有十幾畝私田,哪裡種點地,都夠我吃的了。」
「靖王爺,靖王爺,有家書。」
他受姐姐劉秀之託,帶著外甥劉李和他的孩子劉敬業前來認親。
那人彎腰施禮,大聲道,「我是斥候奧丁,這裡有王爺的一封家書。」
和-圖-書晴雯,拿筆墨來。」
正行走之間,後面的山道上,出現一個紅點。
王響急忙問道,「來著何人?為何擋住王爺的座駕。」
晴雯掀開中間的布幔,把書信遞給李績。
十一月的原野,碧草枯黃,麥苗青青。田間道旁筆直的楊柳,像戍邊的將士佇立在風中,發出「嘩啦啦」的聲響。
晴雯從包裹里拿出筆墨,鋪開紙張。
「你這麼低調啊。你是縣令,是官比民強嘛。憑你的資源,晴雯的發展也不會太差。最起碼,能嫁入豪門。吉人自有天相。」
晴雯不知道李績如何交代,反正,她看得出來,他的面色很難看。
凜冬將至。
這個劉敬業,剛好印證這個史實。
「孩子,走吧。走吧。」
李績伸手拍拍王德政的肩膀,安慰他。
他一邊說著話,一邊抹眼淚。
李績一看,是齊豫來信。
風沙走石,雪粒拍打在車篷上,發出「沙沙」響聲。馬車不斷地顛簸著,李績從厚窗帘看見林和圖書楠好幾次下車,重新捆紮雨布,生怕車上的物資滾落下來。
平日里都是王德政噓寒問暖的照顧她。此刻,就要離開這個小縣城,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她心裏也不好受。
「王爺,這家書上都說些啥?」
晴雯看見,李績的面色越來越凝重。
三位客人領頭的那個長者,自稱是平原郡郡守劉通的兒子劉俊。
晴雯隨著荷花一起上了前面的一輛馬車,她偷偷擦乾眼角。
「過去的故事吧。當年我隱居平原郡,結識的那個一家人,如今有了消息。」
「這封密信,叫斥候奧丁直接交給齊小姐。該如何做?我都在信上說清了。」
王響接過家書,打開身後的小窗板,將書信遞給晴雯。
看見劉敬業三個字,李績渾身打了個寒顫。按照時光隧道改命系統提示,三十年後,李績的孫子李敬業舉兵造反。
「你看我有什麼優勢啊。我當官就是皇上拉來應急的,也就是臨危受命。這個窮地方,有背景的官員,都拉關係www.hetubook.com.com去京城或東都了。」
等近了,李績才看清是一匹棕紅色駿馬,馬上坐著一個黑衣人,目光如電光石火般,向著李績的馬車射過來。
林家小廝林楠,把平板車上的物資用雨布蓋好,然後用麻繩扎牢。他坐在車前頭,一揮手中的鞭子,兩匹馬奮力拉車,追著前面的馬車,一路疾行。
李績沉思片刻,揮毫而就。
李績從前面的車廂里移到後面的車廂,從透明的窗戶上,可以看見一層層霧氣。
意思是說,靖王爺與他姐姐劉秀的孩子劉李,想認祖歸宗。
她伸手拉拉王德政的衣袖,安慰道,「阿爺,你看你這是為啥啊。我跟著王爺走,那是往高處去。到了靖王府安頓下來,我會抽時間來看你。等你老了,退休了,我就把你接到東都去,我給你養老。」
王德政把一個黃緞子包裹交給晴雯,「閨女,這裏面有一套綾羅錦緞的裙子,帶著吧,等來年春季到了,你就穿上。」
馬車過了桃林縣城,前面靠近風陵渡口,道www.hetubook.com.com路也變得更加崎嶇起來。
說得也是個理。
「阿爺,別擔心我。我都長大了。自己能照顧好自己。這裙子呢,還是留在你的身邊吧。要是想我了,就翻出來看看。」
齊豫拿不定主意,特此修書一封,徵求李績的意見和建議。
留下來,就證明此事是實錘。
黑衣人縱身下馬,立在馬車的車頭。
王響跪拜父親后,一躍而上,坐在馬車的前頭車轅上。他馬鞭子一揮,「啪」的一聲響,兩匹棗紅馬四蹄翻花,沿著陝縣御道,向西而行。
信上說,三天前的一個午後,乞丐庄來了三位客人。
「老哥,背景的事,根深蒂固的,咱也不要攀比。能在窮山窩裡當個父母官,這也是你家祖上的陰德好。很多科舉考試的學子,皓首窮經,考了一輩子也沒能走上仕途。你啊,知足常樂。另外呢,本府也祝賀你。天上掉下一個閨女,這是天賜機緣啊。晴雯這姑娘天資聰明,依我看,將來肯定有出息。王縣令,你晚年有福。」
是留下來,還是趕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