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理。」楊堅深以為然的點頭,當初楊俊擔任并州大總管時,王韶、楊異、宇文弼等人強勢霸道,對楊俊的命令處處干涉、處處否決,從而使性格文弱的楊俊變成了擺設。他無事可做以後,索性就不管事、不做事了,然後閑著閑著就開始放縱自己,最終走上了違法亂矩的不歸路。之後的楊秀,情況也差不多是這樣。
「有道理,然後呢?」楊堅點了點頭,雖然以揠苗助長的方式培養侄子,但卻不能以國家安危、地方穩定為代價。
「哦?說說看。」
獨孤順欠身道:「聖人任命衛王為涼州大總管,是準備把他培養兼通軍政的國之棟樑,若長史、司馬等佐官太過強勢,處處橫加掣肘,又體現不出衛王的作用。故而微臣覺得輔佐他的佐官,既不能是大名鼎鼎、恃功自矜的老臣老將,但又要擁有自己的立場。」
獨孤順繼續說道:「另外,衛王閱歷有所欠缺,容易受人蠱惑,未免誤入歧途,因此微臣認為身邊應該多些錚臣。」
「謝聖人。」獨孤順直起身軀,從宦官手中接過錦盒,上前幾步,放到了楊堅前面的桌案之上,笑著說道:「這是府中子弟從遼東買到的百年老山參,聽說很是滋補。想著聖人為國事勞心勞神,微臣便送了十幾支過來。」
「說來聽聽。」和-圖-書
然而他總是覺得這份名單有問題、透著古里古怪的意味,可是究竟古怪在哪裡,偏偏又說不上來。
只不過他又不能參与朝廷大小事務的決策,如果貿然而來,容易引起楊堅警惕,於是便在名冊送到楊堅手中不久,便以送禮為名入宮,『巧合』的出現在楊堅斟酌人選之時。
獨孤順一口氣推薦了二十餘人,這些人都不是關隴貴族中人,與獨孤氏更是毫無瓜葛。正因如此,也令楊堅對這些人少了排斥之心,等他翻看名冊時,發現獨孤順推薦的人都出現在名冊之上。
這樣一份兼顧東、西、南、北的名單,楊堅無話可說、無刺可挑。
獨孤順故作沉思了半晌,緩緩的說道:「微臣以為佐官應該結合涼州局勢,以及衛王本人來選擇。」
這也可見,親王的佐官如果太過強勢,絕對不是什麼好事;而老臣大都具備這種專權、專橫的特點。有的臣子不僅不允許年少的親王犯錯,甚至在親王犯錯之後,乾脆就讓親王靠邊站,一切事情都由他們代勞,他們都越庖代俎了,親王哪有學習和成才的機會?
「免禮!」楊堅輕輕抬手,指著下首坐榻,笑著說道:「坐吧。」
二是總管府,總管府原先只是純粹的軍事機構,但是作戰時,往往出現軍隊和地方、總和_圖_書管和地方官衝突的惡劣事件,軍民不合的結果要麼是己方戰敗、要麼貽誤戰機、要麼是本應大勝變成小勝,於是總管府逐漸由純軍事性質轉向兼管軍民兩政,配給官員也逐漸與行台尚書省靠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比如說總管府的長史、司馬的職責,就等同於行台尚書省的左右僕射,如果總管生病、或是入京述職,他們可以代決總管府軍政大事,之後的諸曹長官,則與行台省侍郎類似。
隋朝的地方行政單位除了州縣兩級,州以上還有兩個臨時性機構,一是行台尚書省,其職責是掌管某個地方的軍政事務,轄內各州受其節制,所置官員比照中樞尚書省,主官是尚書令,次官為左右僕射,之後又有兵部、民部尚書,最後還有十多名侍郎、曹官。
然而尚書省呈上來的這份名冊,人數多不說,而且明顯是各個派系相互妥協出來的,這是避免不了的朝堂常態,楊堅也沒有介意什麼。
「那微臣就不打擾聖人了。」獨孤順目的已經達成,便起身告辭。
獨孤順快步走進大殿,他身後那名老宦官手中還捧一個錦盒,顯然是他帶著的禮物。
「但不知聖人對於佐官有何要求?」獨孤順眼中悄然閃過一抹笑意。
他也不擔心什麼楊堅懷疑自己有私心,只因楊堅每年和圖書都會讓朝廷內外的官員舉薦自己了解官員,至於用不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喏。」獨孤順撫著長須,斟酌地道:「涼州乃是雍州西大門,一旦發生戰事,關中人心大亂。突厥人也意識到這一點,是以突沙缽略可汗于開皇二年率眾四十萬,入侵涼州,將戰火燒到了蘭州、秦州,造成了關中一片大戰;到了開皇二十年,步迦可汗為挽救突頹勢,再次率兵進犯大隋,其進軍方向亦是以涼州方向為重。如果步迦可汗再來犯邊,恐怕也不會放過涼州。而今衛王是涼州大總管,是九州軍隊的統帥,若是大戰發生,各州大將自然是以衛王號令為準。然而衛王年少,又沒有統兵經驗,故而負責軍事要務的總管府司馬,不僅要精通軍務,還要具備豐富的作戰經驗,有這樣人在輔佐,衛王方能在最短時間內發布精準的命令。同現,主管政務的長史也應該良吏,免得地方一片大亂。」
雖然他只是一個不管事的閑官,可朝堂各部司皆是關隴貴族的人,所以朝廷大小事都瞞不過他,今天先是聽說楊集被任命為涼州大總管,然後楊堅又馬上令尚書省各部送去名冊,他馬上便猜到這是一件事,於是便想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楊堅,影響楊堅的任命。
武將不是大名鼎鼎的名將,卻各有戰績在身,排https://m.hetubook.com.com名雖然靠後,可是帶過他們打仗的將軍,評價都很高;文官也是出類拔萃的人傑,尤其是就在皇城任職的韋雲起、楊善會、虞世南、蕭瑀,個個都是楊堅欣賞的人才。
飛快的掃了楊堅手中的名冊一眼,便緩緩的退了下來。
中、下總管府管轄的範圍不大,佐官能省則省,但是楊集為首的涼州大總管府,則要一應俱全了。
楊堅揉了揉太陽穴,說道:「容我想想。」
千秋殿內,楊堅拿著一份尚書省呈上來的名冊觀看。楊集既然已經接了『涼州刺史、大總管,九州諸軍事』的任命,楊堅當然不能讓他孤身一人上任,所屬佐官必須配齊。
這些話,可謂是句句都說到楊堅的心坎上了,轉而問道:「順兄可有了解的人舉薦?」
「順兄有心了。」楊堅笑了起來,待他坐下,便說道:「我正為涼州總管府的佐官煩惱,你幫我參謀參謀。」
「第二人是趙武郡公陰壽之子陰世師,此人武藝高強、敦厚信諾,極有氣節,以功臣子拜儀同。」
獨孤順心中暗喜,臉上不動聲色的說道:「微臣都是聽說有幾人,也不知合不合適。」
總而言之,獨孤順所推薦的這些文武官員能力高、個性鮮明,相似之處是職位卑微、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不太通人情世故。
「啟奏聖人,武成公求
https://www.hetubook.com.com見。」這時,一名蒼老的宦官在門口稟報。
「順兄,有想法嗎?」楊堅反問。
「第三人乃是經學宗師劉炫,雖然犯過錯,然涼州是各族雜居的地方,若要施行教化,實為不二人選。第四人是通舍侍人韋雲起,此子學識淵博、鐵骨錚錚。第五人是弘農楊善會,以學識過人、品行端正聞名,官拜門下省直長。第六人是秘書郎中虞世南……」
「請他進來吧!」楊堅聞言,臉上輕鬆了不少。愛妻辭世以後,他大病了好幾場,現在精力越來越不濟了,考慮事情一久就頭痛欲裂;若非楊廣理政經驗不足,還需要自己把關坐鎮,他真想甩手不幹了,當個清閑的太上皇。
獨孤順走到大殿中間,恭恭敬敬的向楊堅行了一禮:「微臣參見聖人。」
只是別的職位都好說,但總管府至關重要的職位必須由忠誠可靠有能力的人來擔任,若是錯選阿諛奉承之輩,不僅幫不到楊集,反而會把他帶壞,使楊俊、楊秀的悲劇再次發生。
「武將方面,微臣聽說有兩人不錯。」見楊堅認真聆聽,獨孤順說道:「一人是儀同張須陀,開皇十七年跟隨行軍總管史萬歲討伐反隋的昆州刺史、羌族首領爨翫,立下了汗馬功勞。此人性格剛烈、剛正不阿、有勇有謀,但由於不善交際,是以一直在京城中碌碌無為,僅靠微弱俸祿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