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五百一十七章 東山論勢

「哼,它倒是不肯走了。」楊綸冷哼楊集說道:「金剛奴,我看淵子游是因為損兵折將、丟失了遼東北部、無法向高元交待,這才製造緊張氣氛,好讓他在高句麗內鬥之中全身而退、未失權力。只要高句麗軍一天還在險瀆,大隋和我高句麗就有衝突的可能,而衝突一起,淵子游就能以救援險瀆的借口開戰,而他大對盧的位子自然也就保住了。」
想到這裏,楊集又向李子雄說道:「李總管,你有多少軍隊可以調動?」
這些年之所以這麼老實,一是普遍抱著悲觀情緒,不敢主動招惹大隋;二是擔心戰火燒到遼東,所以他們在遼水東岸構築一道堅固的千里防線,同時利用遼水平原後面的山區,建築了很多山城,前後兩道防線以遼東城等幾座大城為依託,組成了很多個要塞堡壘防禦集群,然後聯成一片,試圖把隋軍擋在遼西,而現在修建的千里長城,就是以遼水東岸的防線為基礎的,只要用城牆把防線上的軍事堡壘連接起來,就是一條更為完善的千里長城。
楊集說到這裏,輕描淡寫的說道:「我會和淵子游談及此事,讓他的軍隊滾出遼西。」
「衛王言之極是!」旁邊的李子雄說道:「險瀆對於高句麗而言,是一個非常關鍵戰略要地,末將認為我軍應該趁勢將高句麗徹底逐出遼西。」
楊集微微搖頭,說道:「我倒是覺得淵子游沒有這麼想。」
楊綸接過拜帖,不過他並沒有打開,而是轉交給了楊集。兄弟歸兄弟,但是從職權上說,楊集仍然是東北方向的最高首腦,他在這時,自然要維持楊集軍政主帥的地位。
高句麗的主帥要是有能力,並且以雷霆萬鈞之勢攻克北夫余城、宣布佔領了粟末靺鞨,那麼兵力不足的楊集,也不敢冒著兩國開戰的風險去開戰,但事情已經發生,又能如何?
燕詢答道:「現在於我大隋而言,遼水、遼澤已經不是天塹,雙方對峙的關鍵也將轉移到遼東北部,但是險瀆若不到手,終究是https://m.hetubook.com.com一個隱患,所以我們無論如何,也要將之拿下。」
楊集接過打開,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向眾人說道:「淵子游寫的,問我何時抵達東山縣、何時有空會面。」
楊集聞言點頭,他這些日子,沒事便研究遼西遼東軍事圖,而且手上還有檀允這樣一個位高權重的俘虜、高奸,因此獲得了不少資料,高句麗的很多軍事機密也能接觸到。
要是把千里長城修城,那麼他們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地位,而不用擔心戰火燒到富饒的遼東。
「險瀆的戰略位置是很重要,可它畢竟是高句麗一塊飛地,萬一日後全面作戰,我們大隋不可能視若無睹。而且從整個遼水平原來看,如果高句麗在遼東慘敗,一個小小的險瀆,不僅取不到扭轉乾坤的作用,反而還會淪為孤城,所以它既重要、又不重要,完全就是食之有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楊集笑著說道:「只要給予淵子游足夠的價值,他會讓的。如果不讓,我有的是辦法來對付險瀆高句麗軍。」
楊集笑著點頭,向楊綸介紹起了高句麗的國勢:「兄長,高句麗呈現出一種南北對峙的格局,鴨淥水以北是淵氏派系的固有地盤;而鴨淥水以南,高元為首的『王派』說了算。但是論及對軍隊掌控,高元為首的『王派』僅僅只中掌控了南部的軍隊,兵力不到全國兵馬的三分之一。淵太祚在這場戰鬥中,縱然損失了數萬淵派精兵,可淵氏派系還佔上風。」
「現在舉國歡慶,誰敢送?誰送,誰就是千古奸臣。」楊綸看了看楊集,說道:「你在北方打仗,想來不知道朝廷的決議,我告訴你:聖人已經任命你岳父裴相為正使、任命史祥為副使,讓他們前來解決這場紛爭,不日,他們就會抵達這裏。而這兩位皆是對外強硬的人物,怎麼可能把到手的國土拱手送人?」
就目前來看,整個東北的勢力格局已經大大的改寫了。要是把麥鐵杖這個和圖書「老賊」調去遼東當賊,高句麗將會很「精彩」。
楊集點頭道:「對,我們做事,就是這樣!」
不過這種做事方式,的確蠻爽的;他如果不是親王,一定會跑去楊集手下當兵。
「他信不信,與我何干?」楊集瞥了李子雄一眼,反問道。
「兄長有所不知!」楊集解釋道:「從政治層面上說,此戰之敗,第一個挨罵的人,不是淵子游,而是淵太祚;可是淵太祚之前是攻克了北夫余城了的,所以他任務已經完成了。但為何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是檀尹負責的後勤遲遲沒有到位,這才使淵太祚被擋在北夫余城十多天之久,這便給了『突地稽』集中兵力、加以反擊的機會。如此一算,那麼檀尹就是戰敗的罪魁禍首了。至於英明神武的淵子游,成功將我大隋『百萬』雄兵擋在遼西,大功一件。」
楊集走近前去一看,發現燕詢指的是開原軍鎮、通定軍鎮之間的一個地方。
「這個地方,就是遼澤的東部地區;而遼澤西部地區,就是遼水以西,不過我們中原王朝歷朝歷代重視民生、治水有道,故而遼澤西部消失了,有的地方成了良田,有的地方成了牧場。」
「算上以前的,這已經是第五封了,想來他已經是很著急了!」楊綸笑著問道:「什麼時候去見他?」
「……」這下子,連楊綸也嚇住了:他知道楊集對外十分霸道,不曾想霸道到了這等地步。
「不過粟末靺鞨降隋以後,局勢於我大隋大大有利,日後,我軍能夠從新入手的遼東北部南下,有效的避開遼闊的遼水、遼澤。」
他回答了楊綸一聲,又向這名校尉說道:「你告訴高句麗人,後天在遼水上會面。」
李子雄剛走不久,一名校尉入內。他見到楊集和楊綸並坐上首,向兩行了一禮,想了一想,才向楊綸拱手道:「啟稟大王,高句麗大對盧淵子游遣使西來,他們送來了一張帖子。」
「遼東的許多大流量的支流都在遼澤匯聚入遼水,而遼澤北部沒有什麼大河匯合www.hetubook.com.com,所以河道狹窄、水勢平緩、兩岸平坦堅實,是極佳的渡河位置,這對我大隋和高句麗都一樣,而這個險瀆位於遼澤以北,是高句麗在遼西的據點,若是他們向遼西進軍,則能以此為集結點,當年高句麗侵我大隋,就是在這裏集結的。」
李子雄皺了皺眉,拱手道:「一萬五千名山賊?淵子游信么?」
「末將遵命。」校尉應聲而去。
不過這裏畢竟是燕詢的主場,他也不好越庖代俎,而且他也想聽一聽燕詢的看法。
高句麗對於隋朝報復,以及收復失地之志,早有準備。
「後天吧!」楊集也想早點把事情定下來,不過他必須給李子雄部署『山賊』的時間,只要消息傳到高句麗那邊,在談判之時,他就能挾『山賊』施加壓力。
「你別看我,我只負責打仗。」楊集失笑道:「至於據為己有,還是送給高句麗,皆是禮部之事。不過我認為,沒有人敢送人。」
「這個道理,淵子游想來也是懂得的。所以他並不擔心自己,他現在的部署,其實是為高句麗著想。」
介紹到這裏,燕詢看了楊集一眼,徵求意見般的說道:「『粟末靺鞨』奪到的許多領土,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原的領土,只不過已經被高句麗佔了幾百年,也不知道朝廷會不會退回去?」
楊綸聞言愕然:「還能這樣?」
「這不是遼水西岸嗎?高句麗怎麼佔到這裏了?」宗羅睺疑惑的問道。
「大王,他願意讓出來么?」燕詢是遼州刺史,他認為高句麗日後極有可能重點經營這個戰略要地,大隋日後防禦起來,成本也是相當大的。而且他即將前去黃龍城坐鎮,經營新的國土,根本兼顧那麼多事兒,所以他不希望險瀆這個尾巴、演變成巨大的隱患。他希望楊集趁著遼東動蕩之機,通過談判拿下險瀆,要是談不下來,打也要打下。
楊集沉吟半晌,問道:「高句麗軍在險瀆有多少士兵?」
燕詢見大家都沒有說話,接著又指著那個地方說道:「這個地方www.hetubook•com.com,在漢朝的時候,名叫險瀆,後來被高句麗更名為武厲邏。可別小看險瀆,這裏可是很重要的。」
楊集吩咐道:「立刻抽出一萬五千名精兵,扮著山賊,向險瀆施加壓力。」
「這……」李子雄愣了一下,苦笑道:「在涼州,衛王也是?」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淵太祚這個主帥身上,一步棋子的失誤,使他滿盤皆輸,不僅達不到戰略目的,反而「引狼入室」,使隋朝勢力順勢進入遼東。
分析到這裏,楊集續道:「有朝一日,如果國戰打響,我軍可以從遼東北部南下、也能從遼水渡河;而險瀆的高句麗軍,既能南下東山縣,也能北上黃龍縣,斷我遠征軍的後路。這便是險瀆對於高句麗的意義所在,也是淵子游增兵的目的所在。」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隨著粟末靺鞨宣布獻土降隋,遼東的北部地區自然也就落入大隋之手了,而他們設計的自北向南的長城,估計要沿著「南夫余城—金山城—銀城—多伐岳」這條新的邊界線,拐彎向東了。
燕詢介紹道:「因為遼水廣闊,尤其是下游的河道被高句麗佔領以後,他們就沒有疏浚過,甚至連河堤都沒有修,於是東岸就形成了寬達幾十里寬的泛濫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東西寬、南北長的沼澤地。尤其是在山洪暴發的雨季,這個區域就是難以通行的澤國,密密麻麻的水網、無處不在的沼澤,組成了難以跨越的天塹。」
「末將遵命。」李子雄見楊集已經決定了,便接受了指示,緊急離開官署,趕回軍營安排。
李子雄答道:「如果把防線盡數交給滕王帶來的大軍,幽州軍至少可以抽出三萬兵力。」
「確實不知!」楊集點了點頭,又向燕詢問道:「你專門介紹這個險瀆,是不是有別的用意?」
細細想來,淵子游北伐粟末靺鞨這步棋,其實是步好棋,只不過他高看了淵太祚、低估了突地稽,加上天時、人和皆不如突地稽,這才使淵太祚陷入了戰爭泥淖,久久攻克不下北夫余城,最終和*圖*書給了楊集從容部署的時間。
燕詢在這裏的時間最久,對於這裏的情況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指著地圖上的一點說道:「我大隋若是有朝一日征伐高句麗,肯定要打過遼水、劍指平壤。而高句麗還在遼水西岸佔著一塊地方,這是一根卡在我們喉嚨里的毒刺,我們進入遼東之前,首要任務是攻克此地。」
到了縣城,天色已暗。
「高元是淵氏兄弟扶持上位的,他對朝堂的掌控力不強,這也是他扶持反對淵氏的乙支文德上位的原因所在,乙支文德如今已死,高元便斷了一條胳膊,他此時要是與淵氏『開戰』,高句麗很有內戰的危險;在沒有外力干涉的情況下,敗的,也必然是高元,所以我斷定他不敢和淵氏翻臉。」
楊綸問道:「卻是為何?」
「這有什麼!高句麗國都平壤在漢朝叫帶方,是樂浪郡郡治,現在不也是成了人家的國都?」燕詢笑著說道:「甚至整個高句麗,以及百濟和新羅的北部地區,過去都是我們的。只是高句麗始祖朱蒙趁天下動蕩,便在漢朝的土地上建國了,後來趁著中原內戰、無暇他顧,步步為營侵佔了漢朝樂浪、玄菟、遼東三郡;早些年,高句麗還打到了營州。所以照我來看,這一場國與國之間的大決戰,早晚還是要打的。」
眾人聞言,無不汗顏。
當下的遼兩,重兵雲集,甭說是山賊了,便是地痞流氓都不老實得不像話,這突然之間冒出這麼多『山賊』,誰信啊?
「為何?」宗羅睺很是捧場的問道。
官署內燈光通明,眾人用罷晚飯,一幹將聚在議事廳閑聊了下風俗人情;隨著時間的推移,難以避免的談到了高句麗。
「回稟大王,險瀆是一個純軍事城堡,高句麗平時部署五千精兵,待到兩軍對峙之時,他們又增兵一萬,如今的兵力有一萬五,糧食物資十分充足。」燕詢說完,接著補充道:「粟末靺鞨戰事結束以後,氣勢洶洶的高句麗退不了少,可是他們部署在險瀆士兵非但一兵未退,反而源源不絕的加派守城、攻城器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