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五百八十二章 那我還打不打仗了?

但是歷朝歷代的天文學家並沒有止步不前,他們每個人都在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追求精準度、時效性,試圖通過全新的計算方式,能夠更早最快的發現天氣的變化、自然災害的發生,好讓官府、民間更早發現天象的變化,更快的避開防止即將發生的災害。
「遵命!」聽著楊集如此安排,楊善會也放心的應了下來。張定和是個文武雙全、戰功赫赫的大將,同時又有主政一方的多年經驗;而虞世南多次干過長史的事情,此刻把政務甩給他,涼州絕對不會亂。
劉炫、劉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他們雖然不是什麼謀士,但卻絕對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教育家、經學大師。與精通諸子百家、博大精深的劉炫不同的是,劉焯只是埋首專註經學和天文學兩大學科,他在經學上的成就,使他擁有「論者以為數百年以來,博學通儒,無能出其右者」的美譽。
「隨你便,關鍵是你要自己去說服他們。」楊集笑著說道,將魏徵等人閑置,實在是暴殄天物,可是他們準備走『一舉成名天下之』的道路,現在都以深造為重,他也不好強人所難,但如果虞世南出面,情況則不一樣了。
「先生的運演算法則無疑是正確的,讓我向朝廷建議也是無妨,但是還缺乏一定的說服力,朝廷未必通過。」楊集想了想,又向劉焯說道:「為了增加說服力,我建議先生先做一件事。」
天文學術需要和大量的數據運算打交道https://www.hetubook.com•com,所以古今中外著名的天文學家,同時也是一個出類拔萃的數學家。而劉焯是震古爍今天文學家,創立數字一般的問題、解題方式,自然是輕而易舉之事。
楊集說道:「張通判和虞吏曹。」
自從他提出「以工代賑」的概念以後,朝廷官員便引經據典、結合當下,制定出了完善的賑災制度;涼州另外又制訂出一套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的預警機制,比較常見的雪災、凝凍天氣更是成為重點預防的災害,不過這個冬天還是屢屢出現了險情。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準備的力度不夠,涼州各級官府都低估了這個冬天所持續的時間、以及這個冬天的寒冷。當然也不能怪各級官府,因為以這個時代的產生力、預測天氣能力來說,涼州上下已經做到極致了;否則的話,死在這場災害中的人勢必增加無數倍。
「人呢?」楊集緊張的問道:「傷亡數目可曾統計上來?」
「還有事嗎?」楊集問著楊善會。
「怎能如此?」楊善會、虞世南、劉炫、劉焯盡皆駭然。
「就由你來當行軍司馬好了!」楊集笑著說道。
「截止一個時辰前,涼州全境上報的傷亡人數計有一萬六千三百四十七人,其中被坍塌房屋壓傷、摔傷、凍傷的傷者佔了一萬一千八百餘人,死者則有四千五百餘人!死者有八成是老弱,另外兩成是被壓死的青壯男女。」報完https://www.hetubook•com.com數據,楊善會介紹了安置事宜:「地方出動郡兵、衙役安葬死者、救治傷者,房子倒塌的百姓暫時安置在驛館、官署之中。」
「坐下說。」楊集坐到主位,向政務上的老大楊善會說道:「說吧!」
「讓各級官府全力賑災,務必幫忙受災百姓度過難關,如果官員和衙役忙不過來,就讓各郡郡丞率領郡兵、屯田兵奔赴受災的地方。」楊集心中稍安,這個損失比他擔心的要好得太多太多!
見楊集主意已定,楊善會無奈道:「我軍兵力本就不太充足,大王現在又打算減兵。接下來的戰鬥,關係到大王的安危,當選一人擔任行軍司馬為宜。」
楊善會有些無奈的看著楊集,說道:「官府賑濟災民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出動郡兵和屯田兵救災是涼州的常態!可是馬上打仗了啊!我擔心糧食、郡兵和屯田兵投入災區之後,影響殲滅吐谷渾的大業。這也是我拿此事來說的原因所在。」
但是在這個年代,純粹的科學家根本就鬥不過腹黑的政客;由於他在與同僚探討之時,據理力爭,終為同僚所不容。而劉焯代表作的《曆書》與以前的太史令張胄玄的天文、曆數觀點多有不同,被人云亦云的所謂的「德行不佳」弄得了革職還鄉的下場,嘔心瀝血的《皇極曆》、《曆書》自然也難以施行了。
「正是!」劉焯肅然道:「若是朝廷採用卑職的計算方式,那麼朝廷對天象的觀測、hetubook.com.com對災害的預防和規避能力,勢必超過現在。」
「先生有先進的運算方式,卻沒有實例來佐證,這是最大的缺陷。」楊集說道:「王孝通寫《緝古算術》時,為了用實例來證明他的方式是對的,於是創立了二十題目,當人們算對了,那麼他的主方式自然也是對的,說服力也比泛泛而談強大。先生可以像他這樣,根據已經發生的天氣災害寫出很多個問題,然後作出解答。」
虞世南說道:「魏徵!」
楊集問道:「你要誰?」
旁邊的虞世南拱手道:「大王讓我管政務可以,但是我也要人!」
走進外書房,正在喝茶楊善會等人連忙起身行禮:「參見大王!打擾大王休息,實在抱歉。」
「真有啊?」楊集聞言愕然,你的問題沒完沒了的,我要是盡給你解答了,那我還用不用去打仗了?
楊善會看了看劉焯,向楊集拱手道:「大王,此事與近年來的天氣異象有關,還是讓劉學曹來說吧。」
「災一定要救,這是不能動搖的原則。但是戰爭也必須要打。」楊集斷然說道:「大不了減輕西路軍的兵力。」
楊集邊向自己的位子行走,邊說道:「你們不也是忙得沒有休息時間嗎?」
「大王,我們最擔心的凝凍災害出現了。」楊善會凝重的說道:「庭州郡全境,敦煌郡、伊吾郡、西州郡北部連續下了幾場雨雪和冰雹,這些大雪、冰雹被冰寒的天氣凍在了地上、房頂上,又造成了堅冰封路、民屋倒塌,凍死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家畜不計其數。」
「可以!」楊集想了想,大方的說道:「顏師古、顏相時、顏勤禮、顏育德兄弟四人,以及孔穎達、孔德紹、李玄道等人,隨你調用。」
「大王這個說法極妙,將問題直指了人心。」劉焯目光一亮,說道:「而且此事也不難。」
但是魏徵和楊集提到的那些人,卻是相當了不起。他怕楊集反悔,笑著說道:「如此,可就這般說定了,明天我就去找他們。」
「吐谷渾特殊氣候條件而言,我們必須跟慕容伏允、跟朝廷眼紅黨搶時間,但是涼州目前的情況又不好,所以除此以外,我們沒有更好的辦法了。」楊集不可能把多年的成果拱手送人,這也是原則問題。
此時見楊集看向自己,劉焯拱手道:「大王,非是卑職自我吹噓,而通過這些年的天象變化、運行規律來看,事實證明卑職的計算方式比當前施行的,更為精準。」
楊集說道:「先生,您打算讓朝廷採用您的方式方法吧?」
楊善會點頭:「有!」
「啊?」楊善會看了看虞世南、二劉,又想了想州牧府的構成,忽然發現各曹各司其職,而目前的州牧府官員之中,就他這個長史最為清閑。
「多謝大王!」虞世南大喜過望,老實說,他並不認為自己精通政務,與走上邪路的兄長虞世基相比,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甚至連字也不如兄長寫得好;唯一值得稱道的,僅僅只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罷了。
而劉焯所創的方式方法,不僅超越了www.hetubook.com.com前人,也將這個時間更拉近了;雖然還是不如衛星精準,然而他編寫的天文曆法、運算方式,使天文學更進一大步;在當代,無疑是最先進、最合理、最有效的存在。
劉焯忙道:「大王請講。」
虞世南信心十足的說道:「大王只管放心。」
「若是我也走了,誰來主持大局。」楊善會也是一個好戰分子,想著即將要隨楊集長途奔襲,非但沒有不滿,反而歡欣雀躍。
楊善會說道:「我們接到了幾個消息,需要大王定奪。」
楊集點了點頭,向楊善會問道:「剛才說有幾件事,還有哪幾件?」
在天文學方面,更是成就斐然、影響深遠。劉焯在先帝時間便發生現行天文曆法、計算方式存在很多謬誤、很不精準,而他在仁壽元年所寫的《皇極曆》,推定出每76.5年春分點在黃道上西移一度的歲差,這與後世的數值十分接近。而且他還首次考慮到太陽視運動的不均性,創立「等間距二次內插法公式」來計算日、月、五星的運行速度,推演日行盈縮、黃道月道損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現的地點和時間,甚至連沿用千多年此刻卻默默無聞的「定朔法」、「定氣法」等天文理論,同樣是他首創。
雖然沒有衛星那種預測天氣的神器,但是古代天文學家通過觀測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實用經驗,他們連二十四節氣都能發明出來,預測一下大自然的陰晴雨雪更是沒有問題,不過最為關鍵的精準度、時效性,卻是遠遠不如衛星觀測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