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雄圖大業
第九百八十四章 你死後,你妻女……

「好,一言為定。」楊集知道釋智永本身也是了不起的書法名家,他的字在後世同樣價值連城,只不過和王羲之一樣,少之又少,所以趁他活著的時候,得讓他多寫一些。而釋智永為了自己和王家的名聲,絕對會用盡心思來寫。
「多謝大王!」蕭瑑等人大喜過望。
見眾人看來,楊集繼續說道:「聖人並沒有想要將南方各大世家斬盡殺絕。他的意思就是所公布的內容:除了誅陳氏全族、陳氏黨羽的惡首之外,接著便是流放黨羽所在支系、處罰一定的財物。」
周紹基說道:「世伯,我伯父在一個時辰之前,去了衛王府。」
釋智永亦是震驚的看著楊集:「大王,這是……?」
「你們自己說說,朝廷面對割地自立、養匪自重、目無法紀、屠殺良善的南方官場,應不應該整肅?現在有這麼一個大好良機,朝廷應不應該充分利用?」
門子自然識得這位周氏姻親,連忙將其到花廳奉上香茶,然後去稟告主人。
「沒那麼嚴重。」蕭瑑抹了一把冷汗,說道:「我們只有這個意向,沒有做。」
「大王……」釋智永激動得眼淚都快流了出來,楊集的意思他懂:自己能用命來愛護和保護《蘭亭帖》,但是楊集知道自己不能,所以他連密封的盒子都沒有打開,便又轉贈了回來。
楊集目光看向了釋智永,微笑道:「大師,我有件禮物相贈。」
「假如我沒有猜錯的話,幾大勢力這次採用的就是這種戰術。在這種威懾勢態之下,你們南方士族肯定自亂陣腳,肯定有人用出賣其他人的方法換取一線生機;而他們既能將你們逐個擊破、一一咬死,又能引出為重犯說情的人。這一次,誰敢替重犯說情,誰就被捲入大案之中,說情之人如果是南方士族,必死無疑。」
「月前因家事去了一趟南郡江陵。」蕭瑑欠身作答。
見蕭瑑意圖辯解,楊集揮了揮手,接著說道:「我不是說你,而是說你們所有人。我與世家門閥和貪官污吏鬥了這麼多年,我太熟悉你和圖書們了。」
「大王,請說。」釋智永連忙說道。
眾人聽得面面相覷,他們原以為「買櫝還珠」的典故是騙人的。但是萬萬都沒想到,買櫝還珠的故事竟然就在自己眼前上演。
如此看來,周家在這場暴風雨來臨之前為了自保,也在努力脫離南方士族,準備向楊集、向皇族靠攏。
「賢侄免禮,不知令伯可在?」謝革見周紹基雖然很客氣,但卻沒有見到周法僧,他心下頓時大失所望,同時也明白周法僧也像其他人那般刻意避開自己。
蕭瑑乃是蕭巋第三子,已是四十齣頭的年紀,長得俊秀無比,風度翩翩、儀度不凡,僅僅只是從氣度和五官來看,便讓人心生好感。
周紹基恭恭敬敬的拱手道:「小侄也不太清楚,好像是代家父轉呈一些軍事要務。」
蕭瑑等人聞言,大是狼狽。
周家祖籍汝南,說起來也是潁川世家一員,而潁川世家向來在南北雙方之間搖擺。謝家雖然已經沒落下去,可好歹也是名門望族,在南方還擁有一定的名聲,而且和隋朝皇族沒有什麼過節。
考慮到南方士族既被動又弱小,完全不是北方几大勢力的對手,於是楊集又補充道:「回去以後,兄長可以對各大家族的人說『此案最後是我楊集把關,各大勢力的承諾沒有用,沒必要內訌、沒必要出賣大家』。」
震驚天下的陳氏謀反案好像是被冰封了一般,忽然之間又沉寂下去,再也沒有人提及、再也沒有人被抓捕;被抓捕入獄的人也沒有受到審訊,朝廷也沒有公布任何說法。
楊集愣了一下,訕訕而笑:「是嗎?那可真是太遺憾了!」
話音未落,郝瑗便將一個紫檀木盒送到釋智永面前案幾之上。
「這是王右軍的《蘭亭帖》。」楊集迎著眾人震驚的目光,誠摯的說道:「《蘭亭帖》乃是天下第一行書、無價之瑰寶,其價值我都知道。然而我保養不好它,我不能因為它珍貴而竊為己有,更不能讓它府庫之中受潮、發霉,或者任由蟲子m.hetubook.com.com啃壞。而大師寫了幾萬字的保養之法,對它的愛惜非我能及。它的主人不應該是我,而是大師。」
那麼多珍貴的厚禮,果真是沒有白送。
這天午後,謝革乘坐馬車來到位於道術坊的周家門前。
蕭瑑目光看向楊集,微笑道:「新鮮的事兒自然有,不過再大的事兒,也大不過陳氏謀反案,不知此事算不算?」
現在說這麼多,就是希望這些人別犯傻。其理和用心,與當天和向周紹基所說的內容一模一樣。然而蕭瑑和徐儀、釋智永、陸言之等人聽到最後,臉都白了,個個露出驚悚和惶恐之色。
沉默良久,蕭瑑才緩過勁來,他輕咳一聲,說道:「世家門閥家大業大,難免有害群之馬,朝廷依律懲辦這些不法之輩,自然無可厚非。只是我有些想不通。」
楊集問道:「兄長哪裡想不通?」
「難道不應該嗎?」楊集瞥了他一眼,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湯,直言道:「無論是世居南方的士族、還是衣冠南渡的士族,都將南方視為禁臠,天下都統一了這麼多年了。可是南方士族至今還不許朝廷插手、還在挾持民意與朝廷對抗。而朝廷任命的官員若不遵照南方士族的意志行事、不願當南方士族的傀儡,就會死於各種意外。」
楊集真沒有誇大其詞。因為政治鬥爭就是這麼殘酷,毫無人情可言,也沒有是非對錯之別,唯一的永恆的主題就是利益至上。
楊集是何等眼色?此時一看到他們這等模樣,頓時就樂了,他向蕭瑑說道:「如果兄長是發起人,亦或有兄長的名字,蕭氏子弟和門生故舊誤以為是六兄的意思,肯定跟著一一署名;然後你們蕭氏派系一起慷慨赴義,一起人頭落地,真是痛快、真是壯哉!」
他想了想,試探著問道:「大王,『朝廷』是不是打算以陳氏謀反案為由,整肅南方官場?」
楊集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隨口問道:「荊州最近可有什麼新鮮事兒?」
作為當事人,釋智永也是傻了眼了,他很是不可思和_圖_書議看著楊集,說道:「倘若大王不嫌棄,我便用盡畢生心血臨摹兩百幅。」
楊集說道:「大師回去以後,拓印或謄寫一百份給我,如何?」
「當然算。」兩人一引一帶,便進入了主題,楊集微笑向蕭瑑說道:「兄長,你們的來意,我已經聽郝瑗長史說了。你們關心則亂,我能理解。可是你們沒有必要做太多解讀。」
《蘭亭帖》對於楊集來說,只不過是眾多珍寶之一而已,它和冷冰冰的金銀珠寶沒有什麼區別,他頂多就是在有空的時候偶爾看上一看;若是這般放久了,絕對會毀壞在他的手上。但是它在釋智永眼中卻是遠超性命的存在,釋智永能用命去守護、保護。
聽說周法僧不是刻意迴避,謝革固然是有一些失落,然而還算有些安慰。
蕭瑑等人順勢看去,盡皆露出震驚之色,這不是釋智永一個時辰前送出去的《蘭亭帖》么?怎麼又送回來了?
謝革為之一愣,隨口問道:「卻是為何?」
「而你們和那些重犯死囚有著或者這樣、或者那樣的關係,如果你們搞什麼聯名上書,死得更多、死得更慘。而聖人在沸沸揚揚的大勢之下,即便都救你們、即便想徇私枉法都難。所以兄長千萬不要犯這種傻事;不信的話,大可一試。」
「兄長還不明白么?當朝廷決定讓李相主管、趙大理寺主審、長孫相和裴太學寺卿南下,此案實際上已經和聖人、已經和朝廷沒有關係了。」楊集抬頭看著蕭瑑,冷冷一笑道:「狼群狩獵的時候,一般不會急著捕殺獵物,而是跟著獵物群、時刻保持威懾勢態,一旦獵物群自亂陣腳、一鬨而散,就會發出雷霆一擊。」
這個說法很是勉強,不過謝革並不在乎這些。他聽得出來,周家和楊集的關係極好,亦或者是說,周家是用所謂的「監管」向楊集「效忠」。
正是這些惶恐累計下來,使得謝革在讓人壓抑得幾乎窒息的暴風雨前夕,異常恐懼、異常擔心謝家成為鬥爭的犧牲品。
「行了,行了!念在今天的情分上,我給m.hetubook.com.com你們在場每個人送幅上好的楠木棺材。不過我不喜歡與將死之人吃飯。兄長,你們走吧!你死後,你妻兒……」
而且他的族兄謝弘更是被兩朝皇族多次徵辟,或許謝家也可徹底向楊集「效忠」,以求庇護。
「所謂的意外,還不是南方士族搞出來的血案?所謂的土匪獠人,還不是南方士族養的狗?當朝廷討要說法之時,宰了擁有良田美宅的百姓、宰了擁有萬貫家財的商人充數,然後樂呵呵的把人家的財產分了個乾淨。」
另外還有一件事讓他食宿不安、坐卧不寧,那就是謝家也有不孝子弟涉入謀反案,成了陳氏的黨羽。倘若有人懷恨在心,給謝家致命一刀,他是真的連一個援手都沒有了。
「事情已經過了幾天時間,很多人都已經落入法網,相信各州各郡也已大有斬獲,可是朝廷為何還遲遲沒有審判?而且『朝廷』既然想要整肅南方官場,為什麼沒有把那些害群之馬也一起抓?」說著,蕭瑑向楊集拱手一禮:「愚兄怎麼也想不清楚,還請大王指點迷津。」
楊集擺了擺手,向釋智永說道:「但是我有個要求!」
周紹基將茶杯放到謝革面前,說道:「世伯有所不知,衛王不僅是檢校兵部侍郎,還有權監管大隋天下的所有兵事,家父作為北方水師都督,名義上也受衛王監管。」
換成是他,肯定不行。
楊集抬頭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那些『害群之馬』犯的是謀反罪,你們南方士族有些犧牲在所難免,這也是你們蕭家要和各大世家達成的默契,若不然,你們這個團伙就一鬨而散了。與此同時你們也不要再掙扎了,否則的話,損失更多。」
此念一起,謝革再也壓抑不住了,當他再一想到自己曾向楊集告發過陳氏,多少是有功于大隋的,如果自己去拜訪,楊集應當不至避而不見吧?
蕭瑑點了點頭,他的六弟蕭瑒其實也是這麼說的,然而蕭家和南方士族盡皆身在局中,他們兄弟還是有些不太放心,希望從楊集這裏得到一顆定心丸。
所以楊https://m•hetubook.com.com集認為《蘭亭帖》的主人應該是釋智永,而不是不可能會珍而視之的自己。也只有釋智永,才能讓《蘭亭帖》完好無損。
「……」蕭瑑嘆了口氣,肅容求教道:「大王以為我們應當如何是好?」
對於這等驟然變化的待遇,其實謝革在向楊集告發之前,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雖然他有一些失落,可是還不至於令他害怕。讓他感到揪心和不安的是朝廷不僅沒有釋放兒子謝道宏,甚至連一句說法都沒有。
洛陽城內的百姓漸漸不再關注此事,沸沸揚揚的輿論也被高昌國主動併入大隋這件事所吸引。而此起大案彷彿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掐滅,令人感覺到這種不正常的沉寂,是火山即將噴發前的抑悶。
「兄長客氣了,諸位請坐、請坐。」楊集稍作寒暄,笑著說道:「已經有很久沒有見到兄長了,但不知兄長近來在忙些什麼?」
楊集這句平平無奇的話,算是解決南方士族最可怕的決裂和內訌之險。
不消片刻功夫,聞訊趕來的周紹基疾步邁入花廳,向謝革深施一禮:「小侄紹基拜見世伯!」
自從謝革告發陳氏以後,謝家已經和南方士族宣告決裂,被南方士族視為叛徒,昔日姻親故友視他如同瘟神一般,即便沒有人唾棄,卻也避門不見。
沉吟半晌,謝革那雙渾濁的老眼忽然一亮,他抬眸看著斟茶的周紹基,問道:「軍事要務,不是應該去兵部稟報么?」
此時裴蘊已然南下,使謝革連一個說話、分析時局的人都沒有。神差鬼使之間,想到了有世交和姻親關係的周法僧。
……
在這樁大案中,他和楊廣不願南北雙方的仇恨進一步加深,所以只拿問南方士族各大世家的惡首和嫡系,然後推波助瀾,促使各大世家的旁支在爭權中自行衰弱,而不是大殺特殺。
梳洗完畢,楊集大致了解了一下訪客的來意,便來偏殿會見了蕭瑑和王袞一行人;蕭瑑一一向楊集介紹了徐儀、釋智永、陸言之等僧侶名士,然後歉然拱手道:「大王公務繁忙,日里萬機,為兄等冒昧來訪,還望大王海涵。」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