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還包括一下皇室成員,都支持李泰要懲治方源。
「他年紀輕輕就升為六部尚書,多次犯錯您都包容他,何等的寵信啊?」
從議論方源被抓轉而議論皇帝被矇騙。
想要上位,就必須有更多的朝臣支持才行。
「陛下,方尚書窩藏通緝犯,罪證確鑿,臣以為無須再三司會審!」
見大部分的臣子都不敢直視自己,李世民略顯滿足甩手離開,直接結束朝會。
這麼年輕,又出身平凡,卻有如此成就,很難讓人不想到皇帝是被矇騙的。
如果彼此之間都身處高位,皇帝會坐任這樣的事發生嗎?
所以讓人盯著民間的情況,得知了現在民間的討論。
「青雀,舅舅需要你帶領你能帶領的所有人,一起彈劾方源,讓他降職!」
「明日,死諫!」
既然會成功,還找自己做什麼?
「舅舅放心,我已經思考妥當,只等您的號召,立即帶領所有人彈劾方源!」
不過他們的議論都傳到了李世民的耳中。
但是,方源降職,高士廉升職,對長孫家和高家都是巨大的影響。
還有什麼話是作為吏部尚書不能說的嗎?
「這,這父皇會同意嗎?」
「那舅舅來找我的意思是?」
「方源窩藏通緝犯的事你聽說了嗎?」
他知道方源的地位和年齡不匹配,但都是經過他一手打拚上來的。
太監扯著獨特的嗓音喊道。
但是這明顯是有人放出消息等等,有人控制著議論。
原來是因為方源窩藏通緝犯而來,估計是想要對方源落井下石。
臣的彈劾也許皇帝不會怎麼在意,但未來的君彈劾卻有不同。
李泰頓時眼睛一亮,鄭重說道。
長孫無忌淡然一笑,似乎胸有成竹。
「舅舅,此事甚大,能容我思考一二嗎?」
「記住,隱秘點,不能被發現!」
而且長安縣衙和刑部以及戶部都有他的關係,都不是因為他是戶部尚書而建立起來的。
這雖然會顯得小氣,但何嘗不是告訴皇帝和其他大臣www.hetubook•com•com,自己和高士廉不喜歡方源?
長孫無忌沉聲道。
次日,早朝如期進行。
估計就是長孫無忌和高士廉他們。
皇帝可以不顧及眾臣的彈劾,難道還無視宗室的彈劾?
「舅舅,為何這麼著急?!」
長孫無忌站出來,狠狠盯了那個吏部的官員。
李泰很是客氣道。
誰叫他現在最依靠的就是長孫家呢。
長孫無忌沉聲道。
表情也隨即變得凝重,重重點頭。
長孫無忌臉色大變,連忙解釋。
「確實是很寵信,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國公和戶部尚書。」
「這是一個好機會,舅舅彈劾他多次,估計也就只有這次會成功!」
「朝廷重臣,豈能不經過三司會審?萬一其中出現冤情呢?」
現在就建議對方源定型,不是有逼宮的意思嗎,不是讓自己等人難堪嗎?
「你們是在逼宮?!」
而且李泰還能聯繫他的追隨者,以及皇室的一部分成員,一同彈劾方源。
李世民不由得冷笑道。
李世民沉吟好一會兒后說道。
「哼,這麼快就製造議論了嗎?」
這不僅讓李世民好奇,一眾大臣也感到好奇。
但是,李世民不見客,長孫無忌只能乖乖出宮。
「陛下,您想想,您這麼久以來是不是對方尚書獨寵有加?」
李泰的心重重一跳。
「李君羡,你聯繫袁天罡,讓他派些人盯著長孫無忌和高士廉。」
「沒有。」
李世民面無表情,冷聲道。
皇帝監視大臣,會讓大臣覺得皇帝對他們不信任的。
昨天就不應該聽從長孫無忌建議的,只是誰能想對方竟然這麼沒有頭尾。
他知道昨晚長孫無忌和李泰見面了。
「對方源來說沒用,但對於我來說卻大大有用,我會藉此機會推你舅爺上位。」
從此戶部和吏部壓著方源,方源還能翻天不成?
朝會結束,眾人散去。
李世民擺擺手,沉聲道。
李世民突然問道。
長孫無忌一副痛心疾首和-圖-書的樣子說道。
「傳說陛下被方源蒙蔽,看樣子並非是假。」
「我想你幫舅舅,召集群臣一同彈劾方源,至少讓他降職!」
李泰頓時驚訝道。
「陛下,臣附議!」
「對了,關於方源的來歷,流民之前一點都沒查出嗎?」
長孫無忌心中冷哼一聲,但表面卻真誠道。
「方尚書一次兩次被彈劾,但獨寵聖恩卻不知收斂。」
「放肆!」
「父皇,兒臣以為,方源近年來屢有逾越行為,此次更是過分。」
「擔心您被蒙蔽了雙眼啊,陛下!」
「謝謝愛卿擔心,朕會注意的。」
「誰這麼傻啊,三司會審都還沒有結果就要求降職,也太急了吧。」
「陛下,臣聽聞方尚書一事,心情甚是沉重,儘管還沒有結案,但其實也是走個流程而已。」
「舅舅,以方源的權勢,單單是降職也沒太多用吧?」
李泰拖著胖嘟嘟的身材迎接長孫無忌。
方源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不能只看方源的職位。
而今日他們兩人就一同彈劾方源,而且來勢洶洶。
說到底,他是臣,李泰等皇子是未來的君。
明明還沒有三司會審,就急著要給方源定罪,趕著投胎?
不過即便如此,李世民還是不知道長孫無忌到底想要做什麼。
「窩藏通緝犯,說重不重,說輕不輕,皇帝處置不會太重的,不是我想要。」
能有什麼想法?
李世民沉聲道。
話落,長孫無忌和高士廉的利益集團就紛紛站出來附議。
人們議論紛紛。
魏王眉頭一皺,沉聲道。
高士廉也站出來大聲道。
長孫無忌頷首,徑直走進魏王殿。
李君羡搖搖頭道。
這麼魯莽的行為叫自有想法?
「去吧。」
他知道,百姓們都是圖個樂趣。
「若是不嚴加處置,他日必定會做出更大的不敬,請父皇懲治方源!」
李泰跟著眾人一同離開,看人漸漸稀疏,大步走近長孫無忌。
「看舅舅你說的,我怎麼可能不幫舅舅呢?」和-圖-書
「我與你父皇,你舅爺與你父皇,都是出生入死的關係,又怎麼會不同意呢?」
李泰還是有些擔憂,並不是很想幫助長孫無忌。
如果被發現,滿朝文武都會不滿,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君權受到威脅。
長孫無忌冷聲道。
李泰站出來朗聲道。
「聽說了嗎?聽說了嗎?戶部尚書被抓了!」
對於舅舅這麼晚還進宮找他讓他感到十分詫異。
「你遲點會知道的。」
李世民冷聲道。
「現如今竟然窩藏通緝犯,此乃知法犯法,必須嚴懲,理應降職!」
「想到我們六部尚書中竟然有這樣的人,這是我們高層的恥辱,是我們大唐所有官員的恥辱!」
長孫無忌沒有過多解釋,徑直返回吏部。
「方源窩藏通緝犯一事,不是朕一言定之,也不是你們中誰一言定之。」
不過眾臣雖然如此想法,李世民卻不是那樣想的。
群臣被他的目光掃向,都不自覺低下頭,不敢直視李世民的目光。
散朝後,李世民也感覺不對勁,為何長孫無忌這麼魯莽?
隨即更多妖魔化的輿論出現,說方源來歷不明,可能不是人,而是妖怪化身等等。
一眾大臣聽著,不少人頷首,覺得似乎如此。
話落,支持他的官員們都紛紛站出來。
沒辦法,他不客氣也不行。
消息傳得很快,很快長安城的不少百姓也都知道。
很快,長孫無忌離開,前往御書房要見李世民。
大多數官員都不解,為何吏部尚書等人會這麼著急針對方源?
李泰想了想,沉聲道。
「聽說了,舅舅有什麼看法?」
只要真的能坐上太子之位,別管什麼條件,都統統答應。
因為方源沒有派系,也很少安排自己的人上位,單是這一點就超過朝中的大臣。
「三司會審結果沒出來之前,朕不希望看到誰宛如逼宮一樣的形勢給朕下定論,否則,休怪朕不給情面,散朝!」
「是。」
不是小孩了,懂得看利益決定事情,挺好的一個孩子。
「和_圖_書我還聽說,今早早朝不少大臣建議陛下降職方尚書,但被陛下直接拒絕了。」
「臣實在是擔心您被他蒙蔽,看不到他的真容,被他矇騙,陛下,臣擔心啊!」
三兩句話就將方源窩藏通緝犯的事上升到所有人的恥辱之上。
魏王殿。
不過這隻是做戲給眾人看,這人其實是他安排出來的。
吏部的一個官員站出來,朗聲道。
「吱吱嗚嗚的趕緊說!」
所以李泰原想法是不參与其中,不彈劾也不伸手援救,順其自然。
但李世民也一時間想不出長孫無忌為何如此?
皇帝繼位以來,還是第一次這樣散朝的。
他知道,李泰應該是和長孫無忌達成了什麼合作,否則不會對方源落井下石的。
李恪眯著眼看著李泰,神色十分凝重。
李泰有點不明白了。
他以前也挺在意方源來歷的,但是隨著方源的表現,慢慢不再那麼在意,畢竟之前也因為方源的身份鬧過。
「擔心什麼?」
「臣以為,方源不適合繼續擔任戶部尚書一職,哪怕是三司會審還沒有開始,臣依舊如此覺得!」
群臣當中,如果說對誰最信任,李世民覺得方源更可信,更值得依賴。
長孫無忌冷笑道。
這一日的早朝註定是影響很多人的,沒資格上早朝的官員也慢慢知道情況。
確實,方源現在的權勢單單是降職沒太多用。
「下,下官知錯!」
群臣頓時嘩然,震驚不已。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他頓時就明白了為什麼長孫無忌都天黑了還來找自己。
長孫無忌和高士廉的身份眾所周知。
隨即方源的一些做得不好的事情被人透露出來,更多人覺得皇帝被矇騙。
「聽說是窩藏朝廷通緝犯,現在在大理寺待審,三司會審!」
一聲聲附議在大殿之上響盪,眾人只覺得震耳欲聾,感受到長孫無忌和高士廉的強大。
而且這次確實是長孫無忌等人的問題,太過分了。
隨著李泰的人也站出來,偌大的朝臣中已經有將近一半的https://m.hetubook•com•com官員站出來彈劾方源。
說到最後直接站起身,用銳利的目光掃向全場。
如現在,方源再次犯錯,兩人可以毫不忌諱地彈劾方源,勢必要讓皇帝給個答覆。
「最遲半年,舅舅一定讓你坐上太子之位!」
李君羡應是離開。
也就是說,哪怕方源被停職,被降職,甚至被停職,這些關係都會跟隨著方源,而不會有所變化。
「你幫舅舅,舅舅幫你!」
「舅舅,你……」
現在民間竟然又有人提起方源的身份,李世民就突然想起之前安排李君羡調查方源的身份。
皇子對任何一個中立派系落井下石都是愚蠢的行為,李泰不可能愚蠢到那程度。
不過這樣的輿論也是被人當作是笑料,一笑而過就沒有繼續討論。
三司會審都還沒開始,就急著對方源進行下定論,太急太急了。
他掌握的研究院和醫學院還有華夏錢莊都是大唐的頂級機構。
「急是急了點,但你們不覺得陛下對方尚書真的很寵信嗎?」
「陛下誤會,臣等只是心系朝廷,擔心,擔心……」
長孫無忌聲淚俱下說道。
李世民沒有說話,面無表情看著下方一眾,看著一眾臣子們的神態,看看還有誰想站出來彈劾方源。
不說六部尚書,就是正五品以上的實權人物,方源都是最年輕的。
這麼一看,怕是想要逼迫自己就範!
逼宮!
「舅舅,您怎麼來了?」
李泰想不明白了。
這個吏部的官員頓時就慫了,乖乖退回原位。
但說到最後,愣是沒將最後的話說出。
死諫?
他和高士廉對方源屢屢彈劾,只要方源有問題都會彈劾。
這若是坐實了,後果可難料了。
長孫無忌沉聲道。
話落,不少人臉色一變,就是李世民臉上也露出不滿之色。
「舅舅自有想法,你等半年就是了。」
李泰也不由得為今日的魯莽感到無語。
他最看重的就是太子之位,和李恪爭了很久很久。
所有人都看向長孫無忌等人,似乎有種幸災樂禍。
這不像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