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雒陽漩渦
第一百九十一章 江東猛虎

袁隗的這句話對整個會議的進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黃巾之戰凱旋的慶功宴會上,劉備和諸多武將拼酒,拼倒了一大票人而自己依然站著,由此得到了一大票武將的佩服,孫堅就是其中一人。
服虔、馬日磾和蔡邕等人都非常認同劉備的看法。
可是在戰後,孫堅論功行賞,只得到了別部司馬的職位。
在高層會議上,代表盧植參加會議的劉備一開始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在一群大佬討論來討論去也討論不出什麼結果的時候,由鄭玄向劉備發問,劉備才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而且他現在年輕資歷淺,再過十年,二十年,他就是朝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涿郡涿縣劉氏家傳《左氏春秋》,我聽說與他交好的人都被許諾了子弟成為他的門人,為家族計,你也應該與他親近,這樣的好機會可不多。」
但是正如今文學派和涼州人及其餘邊地武人的關係不好一樣,古文學派對純粹的武人也不是很友好,只是盧植這位大儒和劉備這位小儒恰巧會用兵。
所以在這件事情上,他們還真的較為被動。
盧植離開之後,劉備在古文學派的發言權雖然不能和盧植相提並論,但是出於對盧植的尊重和對劉備本人功勞的尊重,和_圖_書他說話,領導層也絕對不會無視。
鄭玄沉默片刻,便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劉備。
作為戰士,劉備立刻意識到了情況的嚴峻性,並且感受到了戰爭帶來的快|感。
「這很明顯是今文學派能做出來的事情,想要捧殺老師,讓老師成為眾矢之的,成為軍中不受歡迎的人,由此動搖我們在軍中的地位和威望,他們瞄準的是我們的軍權,這種行為非常惡劣。
劉備這樣做只是考慮到孫堅這頭江東猛虎對自己的未來可能有一些幫助,當時他可沒有想到今天這一步,只是順手而為,卻為今天的事情打下了基礎。
倒也有人提出了拉攏朱儁和他麾下的江東武人團體需要一些投名狀,需要一些政治資源,可古文學派的政治資源本就沒有今文學派那麼豐厚,現在還要拿出來分給他們,這卻如何是好?
然後點頭。
尤其當盧植不在場的時候。
他主動拜見兩次之後就被劉備拉著坐在身邊一起喝酒,同桌吃飯,還一起唱歌跳舞,還邀請他參加各種宴會,帶他認識了不少人。
「那玄德,子干不在,這件事情就多多仰仗你了。」
「劉玄德雖然年輕資歷淺,但也正因為年輕,驟然起勢,正是需要有人幫助他、hetubook•com.com擴充勢力的時候,此時幫助他,不需要太高的身份,也不用太多的功勞,只要他願意,就可以。
這一次平定黃巾之戰,朱儁得封右將軍,且受封錢塘侯,看上去很有些分量,但是和皇甫嵩一樣,沒有開府治事,就沒有辦法培植個人勢力,和擔任冀州牧的盧植相差還是挺大的。
這一切本就不是他所擅長的,眼睜睜看著大傢伙兒從學者轉型為政客,他除了悲哀,還是悲哀。
「玄德,你可有什麼好辦法?」
孫堅想要巴結劉備其實很好解釋,主要是提拔他、抬舉他的朱儁給予他的指點。
然後他們也得出了和今文學派差不多的觀點,即身為江東人的朱儁比身為涼州人的皇甫嵩更值得拉攏。
這個職位就很清水,沒有正式編製,是為了安撫有功人員而採取的一種權宜之計,和清朝外委把總頗為相似,有種是雒陽中央軍自己人、但又不完全是自己人的感覺。
一群文斗派大佬對於這些事情還真沒有盧植劉備師徒那麼在行,現在盧植不在,能發力的也就只有同樣很善於武鬥的劉備了。
之後,劉備在給自己的部下謀取差事的時候,順手拉了一把孫堅,給孫堅在步兵校尉陳祁那邊謀了一個有編和圖書製的職位,使得孫堅可以名正言順的留在雒陽了。
「好辦法不敢說,但是我與錢塘侯部下孫堅頗有來往,或許可以通過他與錢塘侯見一面,探一探錢塘侯的口風。」
鄭玄點頭之後,古文學派就決定要和朱儁接觸了。
只要鄭玄點了頭,大家就可以放手去辦事了。
朱儁是會稽郡人,孫堅是吳郡人,雖然不是同郡人,但是江東諸郡之間沒有中原諸郡之間那麼大的分歧,且雒陽朝廷更多地把江東諸郡看作一個整體,揚州倒更像是一個政治名詞,而不是同一個概念了。
所以我建議,我們應當主動出擊,不能被動應付,應當主動向皇甫嵩或者朱儁那邊遞話,傳達我們的意思,就算不能取得好的結果,也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無意於他們對立。」
思慮片刻,鄭玄習慣性的看向了劉備。
對於這一點,袁隗倒是意外的看得很開。
之後便是對領袖鄭玄的詢問。
他主要是靠軍功起家,在今文學派主導的朝廷里顯然也不是什麼很有能量的人。
「若是讓楊氏和朱儁聯手,於我而言難道不是最壞的局面嗎?遇事還是要看的長遠一些,一時的好處和長遠的好處,諸位應該看得比我這種老朽更加透徹一些,古文學派好不容易走到https://www.hetubook.com.com今日,難道諸位想要回到過去嗎?」
就在這個時候,缺少資源的朱儁給他指了一條明路。
他們試圖通過攻擊老師,將老師孤立,讓我們和朝中其他善於用兵的官員之間出現齟齬,他們則能趁虛而入,與之交好,從而達成某種意義上的聯合,進而通過軍功壓倒我們。
鄭玄又能有什麼看法呢?
比如劉備和袁紹關係好,劉備就帶著孫堅一起參加袁紹舉辦的宴會,在宴會上介紹孫堅在宛城之戰獲得的功勞,袁紹或許是看在劉備的面子上誇讚孫堅,其餘眾人也給劉備面子,紛紛盛讚孫堅的勇武。
孫堅在朱儁攻打南陽黃巾軍的時候加入了朱儁的隊伍,為了擊破黃巾軍拋頭顱灑熱血,帶領江東子弟兵血戰宛城,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之後孫堅主動拜訪劉備數次,贈送劉備好馬、好弓、好刀。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他以為這條路不會很輕鬆,至少要求見好幾次才能見到劉備,卻不曾想到劉備對他十分親近,他第一次前來拜見,劉備就親自出門迎接,對他十分和善,使他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感覺。
對於軍功和武人,古文學派在人脈上確實不怎麼寬廣,主要依靠的就是盧植和劉備,以及通過他們擁有的軍隊關係。和*圖*書
孫堅被誇的雲里霧裡,十分開心。
劉備行禮。
劉備再拜。
朱儁尚且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又怎麼能幫自己的江東小老弟孫堅謀取好的職位呢?
孫堅覺得自己立功很大,冒著生命危險親自上陣搏殺,戰後卻只得到了這樣的封賞,心情頗為不愉快。
老師擔任天下唯一一位州牧,此時正是天下矚目的關頭,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惡劣謠言,老師都是首當其衝,而冀州牧在任期間的功績又是老師返回雒陽出任三公的重要依仗,不能有失。
朱儁作為江東人進入朝廷,其實比較難得,這年頭,江東士族往往被中原士人看不起,覺得他們是土包子,更別說朱儁是江東寒門,就更加不受人待見了。
劉備知道孫堅的意思,便收下這些武器,和孫堅成為了朋友。
劉備提出來的這種看法得到了學派的廣泛認同。
孫堅聽后,感謝朱儁的指點,於是主動前往拜見劉備,試圖與他親近。
此番雒陽民謠唱響全城之後,劉備意識到這是今文學派發起戰爭了,戰爭的號角吹響了。
這也是之前民間歌謠傳唱起來的時候朱儁感到不爽的深層次原因之一。
一條大江攔住了不少東西,乃至於江北的廬江郡和壽春郡明明和江東一起同屬揚州,卻也被看作中原的一份子。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