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常常把因循和守舊兩個字綁定在一起,下意識認為因循是貶義詞,但是在古代語境下,古人的看法和現代人正好相反。
現在所有人都只看著他眼下的疾風驟雨,卻想當然的忽視了他之前所引發的那一切在當時的環境下,或許也屬於疾風驟雨,但是當時的人都沒有這樣看待。
比如當下劉備所採取的農業政策。
這個節點,可以被認為是土地兼并的周期,可以被認為是統治者個人能力的衰變,甚至可以被認為是氣候的變遷。
而道家的理想統治者壓根兒就不能算是個人,那就是個理想的集合體,幻想中的存在。
這就意味著道家提出的這一高超的統治藝術不可能在帝國實現,就算偶爾出現那麼一兩次,也不過是君主的個人魅力罷了。
有功勞要讓出來。
整個帝制時期,中華帝國所有的政治智慧和發展智慧所指向的唯一目標,就是穩定。
而當這些目的都達成的時候,人們的溫飽、生存難題已經解決的時候,這一政策就該適時的調整,恢復到常態。
他還能強力推進各種生產技術的發展,一直推進到發展自成體系的時候。
然而帝制時期沒有私人財產不可侵犯這一原則,天下的一切都屬於天子,只要天子需要,在被推翻之前,他可以任意巧取豪奪。
這其實很矛盾。
他活著的時候所做的這一切,本質上是為了結束戰亂所帶來的流離失所與生產破壞,讓人們吃飽肚子,但是當國家進入穩定狀態之後,這一局面又毫無意外的會變質。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他必須要承認,法家與儒家所倡導的大一統,並非是為了發展和強盛,其本質目的,是為了塑造一個穩定的可持續的秩序。
一切的例外狀態所帶來的強力發展,都需要付出代價,但是代價可大可小,如果能儘早的結束例外狀態,就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成果。
但是他們並沒有發展這一切。
不管出現了什麼狀況,當統治者意識到他所在意的穩定被威脅之後,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統治階級的連鎖反應。
他又翻看了一遍陳慕的這封信件,而後放下,深深嘆了口氣。
而在大一統時期,這些反叛或非常規的力量卻又無一例外的被大一統帝國所窒息,因為帝國只想維持一成不變的傳統秩序,維持穩定。
這就需要一個強大的組織者來組織起分散的力量去完成開墾。
統治秩序的穩定,統治階層的穩定,統治者和圖書
的穩定。
道家之術在現實層面講究三點——動靜小、成本低、見效快。
但是對道家的統治之術,在他深入了解了一部分之後,還真的產生了一些欣賞的態度。
意義似乎不是很大……
對於皇權統治者來說,使用哪家學說都是手段,維持統治地位才是目的,無所謂道家儒家法家,能讓我長久統治,就可以。
那是講究要讓老百姓以為自己能過好日子全是自己的原因、和統治者沒有任何關係的超凡入聖的存在。
「道家之術,就是這麼個道理了,所謂的清靜無為,指的就是天子本人的清靜無為。」
「原來如此……」
道家之術並不認可儒家的人性本善論,沒怎麼談論教化之道,不把教育看得很重,從這一點上來看,對於人為改變的意義,道家似乎處在一個躺平的狀態之中。
劉備這種高段位的選手稍微講一講,阮瑀就明白了。
眼下他所構建的這套體系,十分高效,有強大的動員力,實質上是一種戰時動員體系,是為了擊潰了舊的食利階層而構建的「例外狀態」。
連財產都不屬於自己,還有什麼是能屬於自己的?
如何走出這個要命的循環,是多少人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他所知能夠嘗試用來解決問題的辦法,又和他現在所走的道路並不一致。
簡而言之,它會從【為了生存而存在】變質為【為了存在而存在】,並由此發展出強大的利益集團,開始侵蝕正常的狀態。
古代統治者並非不注重科學技術的發展,但是其注重需要契機,即國家分裂狀態下,統治者尤為注重科技的發展,尤其是軍事方面,會為此投入大量資源。
但是同樣的,相較於已經被統治階級異化的十分嚴重的儒家學說,被拋棄的道家學說多少還保持著當年的色彩,理想起來浪漫不已,現實起來也很是嚴酷。
而不是成為統治者私慾的養料。
不把裡頭最關鍵的部分講清楚,那就只能讀出一些仁義禮智信之類的大道理出來,以為古人各個都是聖賢君子,各個都會和你講道理,讀不到這些東西背後隱藏的那些歷史的脈絡。
這些東西本來也不是很難的東西,關鍵是要有人帶入門,有人給講清楚。
穩定,可以帶來民生的安居樂業,可以帶來一定的發展,可以帶來人口的恢復和國力的上升,與國於民的都有好處。
甚至於人類社會誕生以來,最平衡的平衡點居然是源自於核武和*圖*書器的恐怖威懾——滅亡與發展居然如此巧妙的融為一體,相生相剋。
代價會超越成果。
很多傳統的統治者自己也非常欣賞科學技術的發展,甚至於對此相當精通,比如康熙、雍正和乾隆。
蠢人當領導,不能亂做事情,否則容易把自己作死,但是聰明人、能幹的人做領導,就可以辦事了。
他還有一個任務。
老百姓過了好日子,會被認為是他們自己的努力,而努力營造出這一環境的統治者要居於幕後,不露面,不去打擾老百姓,不去爭搶功勞。
這三點的要訣,就在「因循」上。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他知道,劉備不單單擅長疾風驟雨,或許,他更擅長和風細雨的達成目標。
而在因循之道的具體方法上,道家之術也講的比較明確。
「不必謝我,多讀書,多思考,多學習,學海無涯這句話倒是真的,沒什麼必要去過度解讀。」
當然不是說第七年就太平盛世了,而是說第七年統治者的地位就穩固了,就建立起了自己的統治慣性了,就可以操縱庶民打仗了。
而且在因循的具體操作方式上,古人也有著非常先進的考量。
道家認為掌握因循之道的聰明上位者應該要合理利用這種心理,因勢利導,給人們安排工作的時候,要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在為自己做事,而不是在為上位者做事。
道家之術從來也不是為了庶民把日子過好,但是能讓他們不餓死、有打仗的力氣,這就很有必要了。
換言之,劉備認為以此為代表的他現在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都算是一種戰時政策,是一種例外狀態,而非社會發展常態。
這些,依靠一個強有力組織者的推進,是極為高效的,原本需要一百年去完成的事情,在一個強有力組織者的推動下,或許只需要十年時間。
他不想讓自己辛辛苦苦實現的一切,再度成為某個窮兵黷武的傢伙的依仗,甚至現在都輪不到後人窮兵黷武了,周邊該打的,幾乎都被他打完了,找誰窮兵黷武去?
然後從第三年開始稍微做一點改變,接下來慢慢的循序漸進的把自己的地位穩固了,一直到第七年,就可以了——
其實在劉備看來,道家之術在修身方面有著較為理想的一面,這一點在《莊子》當中體現得非常明顯,但是在治國思想上,道家則是來了一個大反轉,變得相當現實,可操作。
而在舊的食利階層被擊潰之https://m.hetubook.com•com後,並非天下大吉。
比如一些地方的耕種用土地已經開墾的差不多的時候,農業技術也普及的差不多的時候,個人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應該結束集體農莊的存在。
一個很直觀的事實便是,古中國很多重要的科技著作與精通科技的人物都出現在了戰亂時期與分裂時期,文明和精巧的工業技術在這一時期獲得了巨大的進步。
他現在無論怎麼折騰,他一死,可能一切都要變回原樣了,無非是再造一個強大的西漢帝國,再讓後人把西漢、東漢的路子再走一遍,再循環往複四百年。
劉備笑道:「畢竟只要你什麼都不做,就沒人知道你到底有多蠢,可你要是上手做了,聰明人也好,蠢人也好,都會暴露于無形,所以,除非皇帝是真的很厲害,否則,千萬不要親自上手做事。」
兩個一比較,賺了。
最典型的一個例子莫過於科技發展。
劉備知道自己現在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增強大一統的力量,讓漢帝國重回巔峰,讓和平安定的生活回歸,讓更多的人活下來。
而這一點,或許道家的先賢們也看到了,所以才會虛構出一個人們需要的時候出現、人們不需要的時候神隱、但是其本身卻一直存在、一直默默兜底付出的理想統治者。
但是當國家統一之後,他所側重的便會轉變為維持穩定狀態,而此時此刻,科技發展會成為重大的不確定因素,成為威脅穩定的頭號罪魁禍首,被束之高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劉備不知道有誰能成為道家的理想統治者,反正他認為自己是辦不到的,自己絕對不是理想本想。
比如春秋戰國,比如東漢末年,比如南北朝,比如趙宋。
阮瑀點了點頭,對劉備的一系列做法再無擔憂。
第二年開始啟用傳統意義上的有德之人,啟用大家都認為靠譜的人,以此穩定局面。
結束這一例外狀態。
他主導局勢的時候,他可以相信自己,會不斷的推進新的事物,修改陳舊的規則,以自己的權力投入大量資源,推動科技進步。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文景之治之後,天下已肥,民間殷富,緊隨其後的便是武帝的大有為,那對於民間的普通人來說,無異於一場浩劫,最後甚至發展為大逃殺模式。
在閱讀了大量東漢皇家藏書之後,他謹慎的思考,隨後意識到,這一節點,最有可能出現在不屬於統治階級的力量恢復到了足以威脅王朝穩m.hetubook•com•com
定狀態的那一刻。
儒家和道家的確都有理想的一面,但是在統治的角度上,道家的理想色彩還是更加濃郁一些,相比較於儒家對統治者「仁」的要求,道家的理想統治者簡直就是理想本想。
反之……
在例外狀態崩潰到天下大亂之前,結束它。
這太理想了,最理想的理想主義者看到這種統治者都會高呼理想。
很顯然,阮瑀已經明白這一切了。
沒有這一原則的確立與社會共識,就不可能在根本上讓人認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但是當某個節點出現之後,這一上升趨勢就被打斷,再也不能恢復,並由此走向混亂、覆亡,一發不可收拾。
只要做到這一點,不用花費什麼額外的成本,也能事半功倍。
所以,他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讓這些積累真正的運用到發展上,發展文化科技,發展各種實用技術之類的,以此推動時代真正的往前進。
劉備自知自己沒有那麼強大的統治藝術,也並不認為自己能夠潤物細無聲的辦到這一點,所以他選擇了另外一條路——軍事強人。
必要時期,採取例外狀態是可以的,但是在非必要時期,一直維持例外狀態,則會帶來重大的社會危機。
有危難就要出面兜底。
這是他的專長,他擅長,也是直到信息時代還依然存在的統治模式,被證明是有效的。
能做到這一點,那得是何等人物?
為了穩定,大一統的帝制王朝可以做任何事情,甚至只為了穩定去做這些事情,不為其他任何目的。
漢帝國有太多的荒地沒有開墾,有太多荒廢的土地需要恢復,有太多地區沒有掌握最新的農耕技術,農業發展相當不均衡,農業潛力遠遠沒有到開發完善的地步,很多東西需要普及。
當然,這對統治者的要求有點高,而且這一辦事方法其實直接指向了一個重要的原則——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
他們認為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為自己做事最有積極性,而想要改變這一點幾乎不可能,所以不需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改變一個人。
但是他很快想到,不管自己做不做皇帝,不管他是否恢復道家的治國思想,他死了以後,民間積累的財富不還是下一任統治者嘴邊的一塊肉嗎?
「多謝大將軍教誨,今日方才明白古之聖賢為何為聖賢。」
劉備知道自己無法成為一個理想主義者,但是他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只要活得夠長,就是有選擇的。
既然能https://www.hetubook.com.com夠如此精細的把一些疾風驟雨的操作都讓人誤認為是和風細雨,那麼除非他自己放棄,或者認為是毫無必要了,否則,他一樣能讓現在的人認為他所做的還是和風細雨。
當然,也僅僅是有效,負面影響也很大。
儒家的理想統治者至少還能算是個人——聖人也是人。
他們自己也知道理想的統治者十分難得,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為世俗的統治者思考,他們為此真的下了苦功夫。
想要恢復民生,讓民眾儘快恢復生活水準,道家的治理藝術真的很值得參考,甚至可以說是很有意義的,比儒家的具體操作手法要現實好幾個層級,且有過相當成功的操作經驗。
劉備曾想過在度田之後要不要全面採用道家的治理思想來治理天下,讓東漢社會儘快的恢復生機,積累足夠的財富。
但是問題在於,在這樣一個社會之中,對於皇權統治者來說,只有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才有休養生息的可能,一旦被統治者認為已經肥碩了,下一步就是開宰了。
劉備拍了拍阮瑀的肩膀:「咱們是臣子,值此混亂世道,沒有清靜無為的資格,天底下唯一可以清靜無為的,便是咱們的皇帝陛下了,上無為,而下有為,陳慕所期待的,便是咱們眼下正在做的事實。」
大家把田地分一分,恢復到家庭生產的模式,將基於此而建立起來的一整套戰時動員體制給結束掉,轉為生活常態。
阮瑀深吸了一口氣,向劉備行了一禮。
劉備使用集體農莊,是為了儘快恢復生產,普及農業技術,開墾更多荒地,讓更多的人吃飽肚子不至於餓死,讓政府恢復強大的稅收能力和動員能力,為了更好的擊潰反對者。
因為沒有大一統,就沒有安定的生活,人們會大量大量的死亡,而沒有分裂與戰亂,又沒有進步,創新的精神會被強力扼住咽喉,由此窒息。
別說道家的理想統治者了,就算是儒家的理想統治者也是少之又少,幾百年能出一個都算是幸運的。
但是他死了之後呢?
但是劉備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在成為大將軍之後,常會抽出時間博覽群書。
那樣的國家,還算是一個國家嗎?
數千年來,人類總是在這二者之間反覆橫跳,卻始終無法尋找到完美的平衡點。
他們認為一個剛上任的領袖,在第一年應該從俗,也就是所謂的「因循守舊」,不去改變前任的辦事方法。
然而這一切,對於現時的劉玄德而言,卻是他唯一沒有任何底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