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不能都查嗎?

瞥了一眼明顯感到有些可惜的盧忠,陳鎰冷哼一聲,沉聲道。
都察院大堂。
工部尚書石璞就不說了,正經的七卿之一,他的工部尚書,可是實授,年前受命,提督軍務前往處州平叛。
「再則,京城官員查了個遍,聲勢已經夠大了,各地官員何止萬計,不宜動蕩太甚,天子只怕並非此意。」
將手裡的茶盞擱在桌子上,盧忠的臉色依舊十分認真,沒有半點開玩笑的意思。
這一點對現在的文臣來說,極為重要。
王振的案子,牽連雖廣,但是卻並不算特別大。
見此狀況,盧忠也不敢怠慢,連忙道。
這幾個限定詞一出,那麼這位盧指揮使到底指的是誰,也就呼之欲出了。
盧忠連忙起身,拱手賠笑,道。
而三品以上的官員,被遣派出京,現在還沒有回來的,就只有……
想了想,二人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沉吟不語的陳鎰。
陳鎰花白的眉毛絞在一起,不過沒過片刻,他就抬頭,對著盧忠輕輕搖了搖頭,道。
還未等盧忠答話,上首的陳鎰就搖了搖頭,道。
但是在場的官員,心裡頭都清楚。
盧忠沒有立刻回答,抿了口茶www.hetubook.com.com,輕聲反問道。
俞寺卿是真沒想到,這臨要結案了,竟然還鬧出這麼一樁事。
這可比在這裏應付這個什麼錦衣衛指揮使,要簡單的多。
「何況,他們雖都和王振有所牽連,但有深有淺,我等雖行司法之事,但亦當以朝廷大局為重。」
他之前沒管這檔子事,是因為現在朝局穩定,這案子到底什麼時候結,影響不大。
「這……」
不過,因為如今是新君剛剛繼位,需要對朝廷加強掌控,所以朝堂的一干大員,也就沒有過多干預。
俞士悅心下叫苦,他怎麼也沒想到,到底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王振這些年,擅權僭越是固然的,但是他又沒想篡位造反,還不至於培植什麼地方勢力。
或者說,哪怕盧忠真的是這個意思,陳鎰也不會同意。
想要真正的給朝臣震懾,非要有一個足以媲美七卿的人,因此而被嚴懲才足夠。
陳鎰冷哼一聲,盯著盧忠沒有說話。
這兩位可都不是什麼小人物。
陳鎰可和一般的朝廷官員不一樣,別看他在天子面前跟個背黑鍋的受氣包似的。
別人顧及盧忠https://www.hetubook.com•com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但是陳鎰可不會給他半分面子。
身在中樞,他是有資格接觸到相當一部分密奏的,雖然其中不包括錦衣衛的。
老大人一開口,就直接否認了這個可能。
「指揮使的意思是,要查地方官員?」
到了,還是俞士悅開口問道。
至於靖遠伯兵部尚書王驥,他的兵部尚書雖是虛授,但是他曾隨大軍三征麓川,在朝野上下的聲望地位,絲毫都不比七卿要弱。
但是如今,既然都找到他門上來了,那不管就不合適了。
十有八九,這位錦衣衛指揮使大人,是受了天子的授意而來。
他的影響力更多的是在中樞,所以查地方官,根本就是株連了,那可是比王振專權,更要嚴重的事情。
「大戰方止,朝局當以穩定為主,此二人皆是朝廷重臣,同時召回審理,動蕩太大。」
「如今派遣在外的朝廷大員,一是靖遠伯兵部尚書王驥,二是工部尚書石璞,他二人之前都曾和王振有所牽連,盧指揮使不妨直言,到底說的是哪一位?」
因為王驥是文人出身,但是又以軍功得爵,也就意味著,他可以名正和圖書言順的擔任五軍都督府的官職。
朝廷當中,基本上三品以上的官員,最多只有傳喚訓責的,實質性的貶謫等處罰很少。
事實上,對於陳鎰來說,這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件事情在俞士悅看來難辦,但是在陳鎰這裏,不過進宮一趟的事情。
「總憲大人莫要動怒,本指揮也是猜測之語,何況,我這話還沒說完,幾位老大人便自己往地方官上攀扯,這可怪不到我身上。」
其中就包括,錦衣衛這些日子,假借查案的名頭,向各家府邸滲透的情況。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大明到現在為止,唯一一個以文臣之身,以軍功封爵的朝臣。
但是很顯然,盧忠,或者說天子,是覺得這件事情有些過於低調了。
「盧指揮使今日將我等齊聚,卻如此模稜兩可,難不成,是想讓老夫親自入宮去向天子質詢嗎?」
俞士悅和江淵對視一眼,皆是感到一陣頭疼。
雖然盧忠一直說,他所說的,都是他自己的猜測。
俞士悅等人,將這番話在心中過了一遍,頭上不由得滲出一絲冷汗。
「我說的是,王振在時,受其命被外遣出京辦事,尚未回京的官員。」
三品以下的官員,想https://www•hetubook•com.com來是不值當落進天子的眼中的。
王振在時,受命外遣出京辦事,且現在尚未回京的官員。
眼下,也只有他老人家能拿這個主意了……
所以,陳鎰說要進宮親自去向天子質詢,可不是單純要去質詢結案一事。
京中的官員,都查的差不多了,那麼不在京中的,自然就是地方官員了。
陳鎰也認真起來,開口道。
但是實際上,左都御史在朝堂當中的地位,僅次於吏部尚書。
「哼。」
前番,雖然處置了曹吉祥等一干內宦,但是終歸,內宦只是內宦。
「著實是老大人們誤會了,本指揮使說的是不在京的官員,但卻不是地方官,畢竟,地方上能和王振有什麼牽扯。」
但是這種容忍並不是無限度的。
這兩個人,哪一個要動,都不是那麼簡單的。
換句話說,這次,或許是天子在藉機調整朝局,又或者,是想藉機阻止文臣對勛戚的侵蝕?
至少,他們絕不會放任錦衣衛將勢力延展到各個地方。
「因此,老夫的意思,只懲處二人當中,和王振交情深厚的同黨即可,至於只是稍有牽連的,查清情由后,傳命訓斥便可。」
至於真正的朝廷重臣,更是一個都沒動https://www.hetubook•com•com
「王振這些年雖跋扈擅權,但終究未出過京城,和地方官員牽連甚少,便是公務往來,也是通過六部,地方上能和王振牽連的官員,少之又少。」
「都到了這個份上了,盧指揮使就不要賣關子了,老夫觀天子之意,已有結案之心,所差者不過一份契機而已。」
他倒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盧忠這個錦衣衛指揮使,背後站的是天子。
上回軍報到京之後,天子給了七卿重臣隨時入宮請見的令牌,不知是為何,到現在都沒有收回。
這種大事,哪是他們能夠決斷的了的。
這恐怕,就是天子所說的「未盡之事」。
這麼一樁震動朝野的大案,怎麼也得有一個足夠分量的人來壓陣。
但是至少,他知道的,可遠比普通的朝廷官員要多。
「總憲大人,您既然說,這二位老大人,都和王振有所牽連,那,怎麼就不能都審呢?」
盧忠的話音落下,其他三人的眉頭都不約而同的皺了起來。
話到最後,盧忠的神情也嚴肅起來,沒有一絲開玩笑的意思。
作為左都御史,有更多亟待他關注的政務要處理,所以甩手給了大理寺來處置。
「盧指揮使以為,如此可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