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番說了,皇家的用度和國庫是分開的。
如果按照價值來計算,一引鹽繳納完稅銀,加上給予灶戶的成本,怎麼也得五六兩銀子。
大明講究以農為本,因此,不管是士子鄉紳,還是平民百姓,最看重的無非就是土地。
至於茶引的價值,比諸鹽引要更加昂貴。
相對而言,茶法相對簡單,基本上也是脫胎于鹽法,但是管控的相對沒有那麼嚴格,只是禁止邊境貿易而已。
沈尚書一陣無語,心中忍不住腹誹。
天子既然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至少說明,沒有打算賴掉原本應該上繳到國庫的稅銀。
鹽商憑藉朝廷給出的鹽引,才能到固定的鹽場支鹽,販賣的時間地點以及數量,都有著詳細的規定,以此來保證鹽稅的收入。
大明實行鹽引制度。
王振等人雖然是宦官,但是也購置了不少的田地。
您說的可真輕巧。
「這些鋪子裡頭,買賣的都是些日常用度之物,但是店鋪雖多,卻缺了兩樣緊要的貨物。」
雖然說,對於戶部來說,鹽引在誰的手裡都無所謂,只要能夠按時按量繳納鹽稅便是。
相對於這個,沈翼更關心的是天子話里的和圖書意思。
說什麼拿皇店抵債,那可是陛下您的產業,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去拿?
自古鹽鐵茶馬,都是朝廷管控最嚴格的物資。
真有這好事?
這兩項上頭,幾乎都是很難打什麼主意的。
茶引也差不多,大明如今茶的產量,大約是在每年一千五百萬斤左右,一萬茶引,也不是小數目了。
眼瞧著天子果然是在打這個主意,沈翼的臉色有點不好看。
有這一條打底,沈尚書也算是能夠放心了一點。
但是沈尚書不用腦子想也知道,鹽引在普通的鹽商手裡,比在宦官的手裡,要容易拿捏的多。
「既然如此,朕可以給沈卿下一道保證,這三萬鹽引,一萬茶引,若是交到皇店當中,卻致使國庫稅收有損,那麼沈卿隨時可以拿了朕的皇店過去抵債,如何?」
「陛下,此非小數目,三萬鹽引,上萬茶引,每年獲利可有十數萬兩,此皆朝廷稅賦也。」
「沈卿不必如此警惕,朕這次,是代表皇家和戶部談生意,這樁生意談成了,說不準以後一段時間之內,沈卿就不必為這銀子發愁了。」
將賬冊重新翻開看了一遍,對於天子口中https://m•hetubook.com.com的「生意」,他也心中有了底,道。
「況如今國庫空虛,各處都需用銀,鹽茶兩項歲入,雖不及田賦,亦不遠矣,望陛下以社稷為重,三思再行。」
雖然鹽法繁難不堪,但是因為鹽是日常必須品,又都控制在朝廷手中,因此,還是有無數人巴望著想要成為鹽商。
「陛下所說的,皇店所缺,可是鹽,茶二物?」
「不瞞沈卿,朕打算在皇店當中,再開鹽店和茶店,並設專人負責買賣。」
「不知陛下打算為這皇店,換取多少鹽引,茶引?」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天子一張口,就道。
對於沈翼的上道,朱祁鈺顯然很滿意,點了點頭,開口道。
永樂年間的皇莊,前身是太宗皇帝為燕王時的王莊。
似天子這等將田地倒手賣掉,去開什麼店鋪的行為,在民間是妥妥的敗家子!
然而朱祁鈺卻是指了指他手裡的賬冊,開口問道。
不過沈翼沒想到的是,天子沒有沿襲永樂年間的舊例,繼續置辦皇莊,反而是弄出來了這麼個皇店。
說白了,就是天子的私田,由太監代管,雇傭佃戶耕田,所得的和_圖_書
錢糧盡歸皇帝所有。
「沈卿如此,無非是擔心,鹽引和茶引到了宦官的手裡,會有損國家歲入。」
雖然每年的稅收當中,固定有一部分會劃歸到天子的內庫和兩宮皇太后的庫房,稱為金花銀。
對於戶部來說,鹽茶兩項帶來的收入,是除了田稅之外,每年最大筆的收入了。
憋著一口氣,沈尚書開口道。
不過他也不是什麼愣頭青,不至於這個時候,就開口說什麼天子與民爭利的話。
啥玩意?
「所謂四海之內皆為王土,陛下何必要與子民爭利?」
眼瞧著沈翼終於是坐不住了,朱祁鈺卻還淡定的很,開口道。
不過,看著一臉認真,信心滿滿的天子,沈翼也略略冷靜下來。
不過,沉吟片刻,他還是堅定的搖了搖頭,起身拱手道。
不過,皇莊的出現最開始只是偶然。
皇店?
如今,這玩意又開始出現,則是因為今上也是藩王入繼,郕王府之前還是有自己的私產的。
三萬引鹽,已經佔到一個鹽場整年三分之一的產量了。
真正在民間市場當中當做貨物,大批量進行流通的,就只有鹽,茶這兩樣。
應該說,這些田地只要加些人手管m.hetubook.com.com著,很容易就能夠變成一個個皇莊。
就算是金口玉言,也不至於紅口白牙上下嘴唇一碰,就從戶部弄走二三十萬兩吧?
鐵器這方面,朝廷選擇的是從冶鐵的礦石源頭進行管控,把握住原材料,扼制鐵器的生產和販賣。
能夠勞動天子親自來談的「生意」,也就只能是這個了!
沈尚書盤算著,要是不多,自己勻一勻也就給出去了,誰叫面前的是天子呢。
沈尚書差點就蹦起來了。
當下,沈尚書再也忍不住了,起身道。
看著天子小狐狸一樣的臉色,沈尚書不由得多了幾分警惕,開口道。
朱祁鈺臉上的笑意越發濃厚,看著頗有幾分不懷好意,道。
「陛下若有事務,直接吩咐下來便是,何必要說什麼談生意?」
「陛下請言。」
沈尚書本以為,天子開個皇店,弄個幾千引鹽茶,鬧騰個幾萬兩銀子就算了,沒想到天子竟然弄得這麼大。
到了永樂後期,太宗皇帝為表天子無私之意,又將皇莊撤銷了。
「鹽引三萬,茶引一萬。」
但是皇家要體面,天子要養活後宮的一干人等,平時又要賞賜臣下,銀子總是不夠花的。
馬匹自不必說,作為和*圖*書軍用物資,基本不會大批量的在民間流動,有太僕寺專門管理。
那麼三萬鹽引加上一萬茶引,可是動輒二三十萬兩銀子的巨款。
沈翼心中動了動,但是表面上卻依舊波瀾不驚,道。
因此,從永樂年間開始,就陸續出現了所謂的皇莊。
「陛下,恕臣冒犯,即便有您金口玉言,臣還是不能答應此事。」
「沈卿也看到了,你手裡這本賬冊,記錄了如今皇家經營的大多數鋪子,朕將其稱之為皇店。」
這倒是個新鮮事物,不過沈翼稍一轉念頭,便也能夠理解過來這是怎麼回事。
鹽引分大引,小引,大引一引是四百斤,小引一引是兩百斤,至於一引茶,則是一百斤。
大明一共有七個鹽課提舉司,下轄三十個鹽場,每個鹽場每年的產量,平均在十萬引左右。
不過無論是皇莊,還是皇店,終歸都是天子的私產,不算什麼稀罕事。
「不錯,正是鹽茶二物,我朝實行鹽茶官營,鹽引,茶葉的大宗交易,都必須經過戶部批准,授予許可,方可進行。」
談生意?
想也知道,天子這所謂的皇店,是要交給宦官來打理的。
再說了,就算是他敢去拿,朝廷丟得起這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