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輪迴世界
第186章 創世

每一團物質粒子都足有數百公里,質量達到千萬億噸,比起飄蕩在軌道上的聚光之城還要大得多。
光球層的平均密度只有水的幾億分之一,下方的對流層溫度達到幾十萬K,但它的密度仍舊比水低。
但是,一顆正在壯年,還有50億年壽命的恆星突然變得極其活躍,可以偵測到大量因為恆星活動而產生的電磁輻射和高能帶電粒子。
太陽的光球層,這裏就是太陽大氣層的最裡層,厚度達到500千米,也就是通常看到的太陽圓面。
只要有足夠的時間,李恆同樣可以像是時空一樣膨脹速度超過光速,在他可以觸及的範圍之內不斷創造物質。
這部分被用掉的物質相當於李恆抽取的全部物質質量的萬分之一,它們將會在十年後被做成覆蓋在輪迴星球表面的地殼和大氣。
就像李恆跟伊三九說過的一樣,他不會把希望都放在某一個方向,人類文明不是他唯一的選擇。
正如之前所說,完美掌控力量,不代表他只能使用出這些力量。
在這個過程中光會逐漸轉移成較長的波長,來自太陽核心的伽馬射線需要十幾萬年才能離開這片區域,這也是為何太陽呈現出橙紅色。
失去了太陽巨大的引力束縛,這些物質粒子的密度比水還要小。
每一團物質粒子蘊含的動能都達到10^29焦耳,足以把月球這樣的衛星轟成碎片。
雖然看上去有些像是日珥,但日珥可不會存在這麼長時間,更不會像是整點報時一樣,每隔一個小時吐出一團巨大的等離子體。
但等到兩百年後整個戴森雲體系建立完畢之時,整個太陽系裡的文明信息場將會連成一體。
雖然太陽是一個天然就存在的核聚變堆,但無論是其核聚變反應速率還是質能轉換效率,都遠遠比不上李恆。
光球層下方的氣體劇烈對流形成了這種現象,它們極不穩定,一般持續時間僅為5~10分鐘,就像日常所見到的沸騰和圖書米粥上不斷地上下翻騰的熱氣泡。
從地球上看去,其中布滿了米粒般的粒狀結構,這些米粒的實際直徑達到1000~2000公里。
從這一天開始,太陽表面就多了一條長度十萬公里,身體直徑上千公里的橙紅色巨龍。
一邊維持著太陽上的橙紅色長龍,李恆臉上帶著期待的表情低聲自語道:
到了這個位置,太陽就不再需要為他們提供推進能量了,李恆也開始著手創造第一個輪迴世界。
雖然用幾百年製作星球也是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但對他來說卻太慢了,而且他也根本不用那麼麻煩。
環繞著木星的金屬長河已經存在了幾十年,大多數人早已經習慣樂園的這些奇奇怪怪的力量。
這裏的溫度達到百萬K,密度是水的上百倍,佔到太陽一半的體積。
這是一條足以環繞地球一圈的等離子體巨龍,如此劇烈的活動自然會對太陽系裡的各大星球造成影響,大量的高能帶電粒子不斷地向外噴射。
這些帶電粒子被位於各大行星與太陽引力平衡點上的人造磁星偏轉,向著更外層的深空前進。
越是簡單粗暴的東西,他就只需要動用越少的力量,簡單就意味著對應的粒子排列可能性更多。
但對他來說,這就和從地球上取出一塊泥土沒多少區別,利用聚變產生的能量足以抵抗太陽表面的28倍地球重力。
算上後續人類信息產出帶來的提升,他大概需要兩百多年才能做出一顆新的星球。
太陽只不過是第一顆恆星,他對此也沒報多少希望,畢竟一顆恆星的異常有很多種可能。
一千光年內沒有,但不代表著一萬光年,十萬光年的範圍內沒有,銀河系裡有幾千億顆恆星,這麼長時間說不定就有幾個文明一直生存下來。
相比起那少數再一次震驚于這份力量的人,那些普通公民反倒不怎麼在意這一奇異的景象。
他不用再將大部分的身體留在這https://m•hetubook.com•com裏用於汲取信息,而且那時候他的觸手總長度將會超過一千五百光年。
即使是能夠利用恆星1%能量的戴森雲也沒多少影響,唯有李恆這種讓一顆恆星能量消耗突然增加整整一倍的方式,才能夠引起遙遠星空中某些智慧文明的注意。
時鐘塔的頂層大廳。
為了讓這些物質脫離太陽表面的引力束縛,獲得足夠的速度去到預定的軌道上,需要消耗的能量相當於太陽十年釋放的全部能量。
這條長龍貫穿了整個光球層,一路向著更外層的色球層前進。
這顆新的星球將會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作為一顆輪迴星球,它將會最為靠近將來飄蕩在太陽系裡的那些聚光之城,成為一顆真實遊戲星球。
畢竟他現在還沒有真正達到17級,再過十年他又會比現在強上十幾倍,那時就會輕鬆許多了。
穿過薄薄的對流層,深入到太陽內部的輻射層,恆星內部的能量通過輻射的方式傳遞到外層。
不僅如此,他還讓那些前往遙遠深空的高級許可權者們向著深空不斷傳播信號,信號里是太陽系在銀河系裡的坐標位置。
只要是不能逆熵,仍舊需要物質和能量的文明,在他強大的生產力衝擊之下根本無法維持自身的獨立運轉,終究會成為依附在他周圍的一份子,他代表的就是確定的永恆。
李恆在外公開的人設是繼承了某個神秘外星文明全部遺產的唯一後裔,他從那隻死去的惡魔手中奪得了全部的東西。
李恆將會從太陽的輻射層里持續抽取大約相當於地球17%質量的物質。
一條橙紅色的長龍從輻射層頂部一路延伸到對流層和光球層,順便吞掉了這裏的幾個太陽黑子,光球層里稀薄的物質迅速地被它吞吸凝聚。
「我曾行走在太陽表面」,李恆以後也可以對外如此宣稱了,雖然這並不算是什麼了不起的事。
畢竟真空能量生命是逆熵生命體,作為一和*圖*書個永動機,根本沒必要和時間賽跑,爭奪宇宙中的一切物質。
獵物和獵人在宇宙中隨時都會面臨境況倒轉的可能,但他這種真空能量生命在可觀測宇宙內卻幾乎沒可能再出現第二個,就算存在也沒必要為敵。
橙紅色的長龍延展到十萬公里之後終於不再生長,它的前端驟然彎曲擠壓,像是噴水一樣向著太空中噴吐出一大團灼熱的物質粒子。
色球層的厚度為數千公里,這裏的物質比起光球層還要稀薄,在這條橙紅色的巨龍遊走之間,大量的物質被它吞吸融合,太陽的表面出現了一個清晰可見的巨大空洞。
到了那個時候,他就有能力探索直徑一千光年的本地泡內的任意一個方向。
雖然還無法隨心所欲的控制這顆巨大的火球,但從它的體內取出一點物質製造一顆行星卻並不是什麼問題,沒有生命的太陽也不會在意李恆的這點小動作。
大多數人都清楚地知道太陽系周圍一千光年內幾乎不可能存在擁有星際航行能力的文明。
想要讓太陽表面的物質粒子對抗引力束縛,李恆需要將它們加速到每秒437千米以上。
一塊精密的硅基晶元,一座可以遮擋風雨的混凝土小屋,一座浪花一拍就倒的沙子城堡,三者的製作難度完全不同。
暗能量推動著宇宙加速膨脹,若是一個文明想要獲得更多的物質和能量,就必然要和時間賽跑。
他並沒有選擇現成的行星,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即使是木星這種氣態巨行星也可以由他們去開發,那條金屬氫的長河也不用他再去維持。
到時候無非就是正常交流建立聯繫,然後他再用自己強大的生產力慢慢地掌控對方,成為自己新的信息來源。
對李恆而言,讓原子質量比鐵小的粒子發生聚變就像是推倒已經放好的多米諾骨牌,他實際付出的能量微乎其微。
李恆飛速按動著手柄的手指有了片刻的停頓,這是他在地球上的那場最終戰爭之後,和圖書第二次使用超出自己掌控限度的力量。
與之相對的是,這顆恆星的光度卻反常的減小,在幾百年的時間里對星系之外輻射的光芒逐年減少。
一顆恆星不行就十顆、一百顆,大範圍的恆星有規律的持續出現問題,這就不是純粹的巧合和宇宙自然現象可以解釋的了。
物質宇宙的基礎規則太強,人類文明又太弱,一個可以跨越數千上萬光年的星際文明,恰好可以讓他久違的將自己的力量用於破壞與殺戮。
不過,這裏雖然已經算是太陽表面,但卻還不足以滿足李恆的需求。
那些高級許可權者也明白了李恆的意圖,這倒是非常符合人類文明的整體利益。
他把目光瞄準了太陽這顆佔到了太陽系99.8%質量的大火球。
這種不可控的後果就是,由於太陽的劇烈活動和那些灼熱的等離子團,這顆黃矮星正在向著外太空輻射大量高能電磁波和帶電粒子。
等級接近17級,能量輸出接近一顆質量為太陽10%的紅矮星,相當於太陽每秒釋放能量的千分之一。
若是一個有敵意的文明,那就更有意思了。
雖然正常而言一顆恆星也會因為自身的活動周期性地發生能量變化,比如太陽上的太陽黑子周期。
他們每一個人都相當於是一顆文明的種子,即使未來可以成長為參天大樹,在最開始卻是相當脆弱的存在。
憑藉現在的力量操控相當於一整顆太陽的能量,對他來說確實略有些勉強。
在人類擁有了核聚變動力之後,在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那裡放置了數量驚人的深空探測望遠鏡。
從太陽上抽取出一堆物質,需要的控制精度比起修改一個人類的記憶可要低得多了。
隨著來自輻射層的物質源源不斷的補充,這條巨龍的長度很快就增長到超過五萬公里,彎彎曲曲地從太陽的一側延伸而出,蜿蜒遊動之間如同擁有了生命的超級日珥。
一個能夠跨越遙遠星空進行長距離旅行的星際文明,www.hetubook.com.com擁有一些不可思議的技術也很合情合理,比如樂園所獨有的超光速通訊技術。
李恆將會在接下來的10年內讓太陽的聚變速度加快一倍。
利用太陽系的廣播坐標,把可能存在的星際文明引導到李恆那裡去,無論這兩者誰更勝一籌,都會給他們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兩者一結合,這裏存在智慧生命和星際文明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雖然輻射層的物質溫度高達百萬K,但在這片高密度的區域,光子只能自由旅行很短的距離,就會被吸收或散射成另一個粒子。
每隔一個小時左右,就會有這樣一團灼熱的物質被這條橙紅色長龍噴吐而出,穿過兩個天文單位的太空,抵達預定的位置后繞著太陽進行公轉。
在這條橙紅色長龍的吞吸下,很快光球層和對流層就出現了一個比起自然產生的米粒組織還要巨大的空洞,直徑足有近萬公里。
精確修改人類的記憶就像做晶元,相比之下,製作一顆星球的難度也就跟堆一座沙子城堡差不多。
2100年9月,5000艘種子飛船經過長時間的加速,已經達到了50%光速的理想航行速度,距離太陽的位置超過了5000個天文單位。
在輻射層內部將相當於地球五萬分之一質量的氫轉變成氦、碳、氧、硅、鐵等元素,產生的能量用於推動物質脫離太陽的引力束縛。
如果來的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文明倒也罷了,李恆也不會閑著沒事幹,無緣無故去跟對方開戰。
「希望能釣上來一些星際文明,讓我見識一下真正的地外智慧生命。」
對於現在的人類科技而言,想要從太陽上取出大量的等離子體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以李恆現在的體會來看,這個物質宇宙想要超越光速的難度比想象中的還要大得多,他這種廣撒網釣魚的方式也算不得多麼稀奇。
這樣一場人工造星活動,若是單憑他現在完美掌控物質的力量,即使是現在的李恆都需要不短的時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