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 唐人的故事
第六十四章 說誰在謀逆?

「還真是……」
「稚奴。」
「那是一個死了的世界,漫長的生命讓他們淡化了情緒,有一個有人問了將他們創造出來的主人,我們視你為真理,你卻報以我謊言?」
「今日來除了公事還有私事想問。」
岑文本將心中的憂慮講了出來。
徐孝德又道:「太子殿下不用在意朝中的議論,其實陛下讓太子來這裡是為了修養太子的心性。」
張陽頷首道:「人要有共同的歸屬感,只要他們覺得自己也是唐人,有了唐人的認同感,有了身份的歸屬,我們可以團結這個世界的所有人。」
「下官佩服,幸哉幸哉。」
李承乾站在田地邊,獨自一人顯得寂寥,父皇沒有旨意便一直留在這裏。
「也沒了去追尋真相和也不會去尋求改變的動機,也就沒了自己的歷史,從而在各種捏造與謊言中磕磕絆絆,到了最後只能與這個世界撞個頭破血流。」
李治忽又覺得奇怪,「若姐夫真要造反,我竟一點都不覺得害怕,為何?」
張陽打開文書看著內容,幾滴雨水落在文書上,「從娃娃抓起就挺好的,他是將吐蕃之策用在高句麗上。」
說罷,李治快步離開了李恪的視線。
「溫挺倒是說了一件事,他回來之日想要與天可汗喝酒。」
張陽坐在村口與岑文本說著話,「你說你們朝中這些重臣還管不管了,他們誣陷我造反,是不是該罰。」
「嗷……」徐孝德尷尬一笑,「確實。」
「你今天來是為何事?」
「身份非常重要。」
徐孝德道:「彈劾的人皆是一些不入流之輩。」
驪山是以前皇帝的行宮,皇帝的行宮也不好,建設新家的時候費了不少周折,就說這個積水問題吧,延續到了自己的新家上。
岑文本嘆道:「說來還不是你們驪山先抗旨的。」
趙節等人見到太子回來,便閉口不談。
「這夏收都過了,連秋糧都收了,怎麼陛下還不讓太子殿下回東宮?」
和*圖*書下官還有一件事要問。」
說起金春秋,張陽想到他要做大唐的狗。
李承乾笑道:「孤也覺得驪山不會造反,張陽是個將社稷安寧看得比誰都重的人,他說過驪山的富裕來自大唐的強大,他斷不會做出這等事。」
她好奇問道:「很重要嗎?」
張陽抱起她,笑道:「你只要知道,你是在驪山出生的,你是我的女兒,你是大唐的郡主,這樣就足夠了,以後的事你慢慢就會明白的。」
張陽皺眉道:「我怎知他是怎麼想的。」
「天可汗是受萬人鼎立膜拜的,但人要自律,需要有人管著陛下的野心,縣侯深謀遠慮,實在是大唐的福分。」
身在高陵縣,李承乾注意到這裏的縣民生活很簡單,卻又很充實。
張陽又道:「這是我們驪山表達謝意與好意的方式,這就是我們的利益了。」
「文本兄說笑了,我已不再過問朝中政事了。」
岑文本收回自己的手皺眉道:「縣侯這是……」
可現在的驪山被龍武軍圍了都三年了,要說造反姐夫早就造反了。
「溫挺他們征討倭奴已有半載,軍報送來后陛下看了很滿意,接連大捷攻城略地,已是倭奴岌岌可危之時,他們派出使者來大唐,剛到新羅就被金春秋拿下了。」
李承乾再問道:「是因為父皇要驪山造火炮,張陽屢次抗旨?」
書桌就放在窗邊,這樣一來可以藉著陽光看書。
「縣侯還是不該抗旨的。」
李承乾正吃著飯食道:「近來可還好?」
岑文本嘆息一聲,「安東都護府建設好了,朝中派出了不少官吏正在教化他們,按縣侯當初的要求,世人皆要忠心大唐,高句麗每天都要向大唐方向參拜,山呼天可汗。」
高陵縣是個好地方,這兩年風調雨順,糧倉充盈。
還有一個對天可汗充滿不切實際幻想的新羅女王。
岑文本拿出一份文書,「這是朝中對遼東的治理之策,現在是禮部是你當https://www•hetubook.com•com年一手帶出來的,禮部尚書張大安覺得這件事還是要過問你的意思。」
「啊?我剛說話了嗎?」
「誰厚臉皮了,縣侯休要說笑。」
小慧與小武也早起了,她們見到師父盯著地上的水窪許久沒有講話,皺眉呆立著。
「下官覺得抗旨也挺好的。」
「造反,誰說要造反了?」
與幾位皇兄相比,李治實在是剛強不起來,更不要說東宮太子,就連吳王李恪手中都掌握著領軍衛的兵馬。
今天陽光終於出來了,濕漉漉的驪山也終於能迎來溫暖。
張陽雙手背負,抬首道:「福分!沒錯,我就是大唐的福分,一直以來,我都這麼認為的。」
兩人整理了衣衫,拿出賬目與算盤準備今天的工作。
溫挺在朝中無官無職,但他是唐人。
張陽早起掃著家門口,當初建房子的時候地面不夠平整,導致家門口這幾個煩心的水窪又出現了。
岑文本板著臉道:「恕難體會。」
說話的是趙節,此人剛做完了農活,頭髮上還掛著不少的雜草,正在整理著自己的頭髮。
「為何?」
看張陽指著長安城大罵的態度,也是汗顏。
「文本兄,知我。」
小清清站在一旁,爹爹是朝中的左丞,文本伯伯是朝中的中書中丞,正是朝中最重要的兩人。
徐孝德帶著笑容點頭。
岑文本行禮道:「下官先借社稷謝過縣侯,陛下的野心如溝壑難填,聽聞過波斯一戰,用了火炮只用了半個時辰就能屠滅上萬人,此等殺器有傷天和,若不加以控制,就怕陛下會做出失控的事。」
李承乾釋然一笑,「孤知道,讓孤來這裏修養心性是張陽的進諫,父皇安排的事宜,你現在是受父皇的意思來安撫孤的。」
至於關係,可比于志寧好太多了。
「鄭公時常擔憂陛下會走了隋帝的舊路,火炮雖好,可一旦陛下貪圖更多,這天下會死更多的人。」
「親切?」
m•hetubook•com.com李治想到自己只有狄仁傑和張柬之,弱不禁風。
不多時,一個中年人走入屋內。
對面坐著的就是弟弟李慎,他看書的模樣聚精會神,很專註。
好似他要用目光將這個水窪填平。
岑文本也講著現在朝中形勢。
「你說吧。」
「他們不收,說是各家各戶都富餘的。」
「縣侯說笑了,自然會為縣侯開脫。」
岑文本手拈著短須笑道:「你是尚書左丞,朝中諸多事都要過問你,沒有不妥。」
「而個體的思維會很散漫,人也就沒了責任感,他們就不會從已發生的事情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張陽對她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的人都是長死不死的,而他們是由另一個人造出來的,「……漸漸地這些人失去了思考,也不會去幻想,因為他們的永生,淡化了他們的思考能力,這也導致了思想與個性一成不變。」
「我都幾年沒領俸祿了,這幫混賬都該下獄,誣陷當朝縣侯,朝中管不管了,這世道還有正義嗎?」
小清清將爹爹講的故事,也說給了弟弟聽。
徐孝德想說的是,其實只要驪山不造反,張陽抗旨幾次也沒什麼的,陛下不會動驪山。
這個故事很深,能夠追尋的深意也很多。
「嗯,孤聽聞朝中有人非議驪山要造反。」
「但說無妨。」
將路面的積水掃走,這才覺得心情舒暢了不少。
眼看天色不早了,倆人說了今日朝中形勢,張陽與他說了驪山的規劃與往後的安排。
要評價金春秋,岑文本神色犯難,大唐不可能東西兩面同時開戰,這一次征討倭奴用的還是新羅的兵馬。
兩人交換了「情報」在村口告別。
剛一走神,才聽到皇兄的話語,李治尷尬笑笑,「那什麼,弟弟想起來還有事沒做。」
張陽笑道:「其實是他自己動了理性,從而產生了懷疑。」
張陽對她道:「你是我的女兒,也是大唐的子民這就是身份認同。」
岑文本相信張陽hetubook.com.com不會在這些事上遮掩,點頭道:「看來送到驪山的軍報與給陛下的軍報是一樣的。」
再想想這話中的語氣,宮裡與朝中議論說驪山要謀反?
徐孝德笑道:「下官來看望太子,也讓人去收拾東宮了。」
岑文本笑道:「難怪程咬金老匹夫說你們驪山有種。」
「文本兄,人無信不立,我既然要造就造,怎能這般拖拖拉拉,不造就是不造,抗旨就抗旨,我若接旨再拖延,顯得我們驪山辦事不爽利,坊間又會如何議論驪山?」
岑文本揣著手皺眉勸道:「其實縣侯也不用抗旨,大不了陛下下旨了,驪山先接受,之後慢慢推諉不就好了。」
假以時日爹爹與文本伯伯就是權勢最大的倆人。
溫挺送來的戰報中確實沒有提起銀礦之事,只是說了戰事順利,他們已經打到了一座火山口,再往下跋涉會很困難。
「嗯。」李承乾擱下手中的筷子,「孤許久沒有回去宮裡,是該讓人收拾的。」
……
幾個東宮的屬官興緻都不高。
「我抗旨?」張陽語調高了幾分,「我驪山多少人手?造得過來嗎?」
「這個頭開了不好,要是以後有更多的人抗旨,這皇帝還怎麼當?」
心說這些皇兄沒有一個好對付的,還不如與魏王兄一樣留在驪山呢。
「這張陽真是好大的膽子。」
小清清抱著爹爹的脖子,眼神中有許多的疑惑。
父皇和母后不知道什麼時候已離開,李治帶著李慎回到了崇德殿。
趙節與李安儼對徐孝德還是很有好感的,也是當初在東宮任職過的人。
驪山,每到關中的雨季,整座山都籠罩在水霧中,從遠處看去若隱若現。
「縣侯雖不在朝堂了,對外使還是要聽取你的想法。」
太子妃低聲道:「殿下,村裡送來不少吃食。」
「今年金春秋與新羅女王寫了國書,他又要來朝賀大唐了,有些邀功之意,此人……」
「文本,你別這樣,你快變回來,我還是喜歡你當初那厚著臉https://m.hetubook.com.com皮的樣子。」
「文本還是一如既往地固執,你有完沒完!」
原本殿內很昏暗,李治將窗戶改建擴大之後,這裏終於亮堂了不少。
「溫挺的事我會與陛下分說,文本兄不用擔憂,可若朝中有議論,還請文本兄為在下做主,尤其是那幾個誣陷驪山造反的。」
徐孝德行禮道:「殿下。」
回家的時候,小清清問道:「爹,什麼是身份認同感。」
李慎繼續低頭看書。
這更像是個懲罰,可細想之下,自己又做錯了什麼。
牽著女兒的手,張陽耐心講述著,「如果人們淡化了身份歸屬,他們就會失去了集體意識,也就沒了所謂的同袍之友誼,家國就會成為一片散沙。」
李承乾頷首道:「給他們銀錢。」
張陽笑道:「乾脆一些,不能拖泥帶水,驪山要做的事情就做,不做的事就不做,至於那些誣陷驪山造反的都該剋扣俸祿。」
張陽笑著與他握了握手,「多謝。」
這件事處理起來棘手。
朝中今年的科舉結束了,來科舉的人不少,但科舉落榜的人更多。
只有于志寧專心看著文書,替代了此縣縣丞的工作。
「軍報上對銀礦的事隻字未提,聽說溫挺還寫了一份軍報單獨送給縣侯?」
李治此刻有些恍惚。
「溫挺打仗都來不及,沒有心思去管銀礦,他的書信中只有軍報,對銀礦之事同樣隻字未提。」
雖說不在東宮了,但太子依舊在關心官學的開辦事宜。
李安儼同樣頗有怨言,低聲道:「陛下是不是忘了太子?」
李治沒了看書的心思,端坐看著窗外,心中不由地想起皇姐的話語。
聽說張陽要建設一個巨大的技術院,教授他們生存的技能。
「爹爹,女兒聽不懂。」她低聲道。
皇姐竟說我愚笨?
李恪又道:「你是驪山弟子,與你那魏王兄一樣,好在你沒有學他留在驪山不敢回長安城。」
徐孝德沒有否認,只是遞上一個籃子,「這是近日有關科舉的文書。」
「皇兄說什麼?」
上一頁